首页 百科知识 慈溪裁缝的历史历史历史历史历史历史历史历史历史

慈溪裁缝的历史历史历史历史历史历史历史历史历史

时间:2022-03-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章 红帮源流(一)本帮基础“本帮裁缝”,发源于宁波地区的慈溪﹑宁海等山区小镇。[4]红帮裁缝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不长的时间里完成了身份的历史性转换,完成了新兴工商文化对传统农耕文化的历史性超越,诞生了中国服装史上一个特殊和重要的创业群体。(三)转型发展“红帮”因给红头发的欧洲人制作西服而得名。红帮是中国服装史上一个有着重要历史性贡献的创业群体。
渊源背景_红帮文化通论

第一章 红帮源流

(一)本帮基础

“本帮裁缝”,发源于宁波地区的慈溪﹑宁海等山区小镇。这些地方居民世代以务农为生。但农业上的收成不足以养家糊口,于是人们不得不从事其他一些行业维持生计。其中,一个重要行业便是裁缝,并逐渐外出营生。

光绪《慈溪县志》记载:邑人“四出营生,商旅遍于天下”。宁波的成衣业早在明代就已打入北京,“在明末清初期间,宁波商人向北京及沿江、沿海的城镇发展,在北京的宁波商人,经营的主要行业是药材和成衣。1624年,北京曾有宁波王姓裁缝在活动”历史与传统文化,http://www.cssn.cn/news/143713.htm.2012-07-04." class="calibre9">[1]。宁波的成衣业到了清初就垄断了北京的成衣业。

由清慈溪人尹元炜辑,冯本怀参订,出版于清道光年间的慈城地方文献《溪上遗闻集录》(卷八)记载:清顺治戊戌进士王枚,中举后旅居北京,期间,发现慈溪人寄葬的一块坟地,在明末清初动乱时被当地人侵占,使得“慈人之业艺都门者众,即客死,旅骨无所归”。王枚就组织乡人“约同邑旅宦诸人,鸣之当事,请出之,复为之计久远”,争回了被当地人占去的一大片坟地。这说明当时慈人已人多势众,而且“艺”(手艺,即缝人)更是占据相当大的比例。

行会组织的形成是行业帮口形成的标志,“慈帮”的形成是在明朝后期到清朝初期,形成的主要标志是“浙江省慈溪县成衣行业商人会馆”的建立。

据记载,在清乾隆年间,宁波慈溪就已在北京建立了成衣会馆“浙慈馆”。馆里立有乾隆三十七年(1772)《财神庙成衣行题名碑》、道光二十九年(1849)《重修财神庙碑》和光绪三十一年(1905)《财神庙成衣行碑》。其中以光绪碑的记述最为详细,内称:“在南大市路南创造浙慈馆,建造殿宇戏楼、配房,供奉三皇祖师神像。当时成衣行皆系浙江慈溪人氏(今宁波慈城为老慈溪县城),来京贸易,教导各省徒弟,故曰浙慈馆,专归成衣行祀神会馆,历年行中唱戏庆贺。”

从中可以看出,清末“慈帮裁缝”在京师十分昌盛。由于浙慈会馆规模大,又有戏楼,每年除本行祭祀、唱戏庆贺外,附近较小的会馆也纷纷商借浙慈会馆进行唱戏祭神。从碑石来看,浙慈会馆起码在乾隆三十七年(1772)就已建成,一直到晚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再度立碑,可谓历史久远。《财神庙成衣行碑》还刻有当时73位“慈帮”裁缝的姓名。

慈城人杨泰亨,为同治四年(1865)进士,光绪《慈溪县志》编修,他在写于咸丰年间的《佩韦斋日记》中对此也有描述[2],写出了对浙慈会馆长期被慈溪来京裁缝占据的不满和无奈,同时又写出了慈溪裁缝人数众多,源远流长,不但用事实把慈溪会馆改成了成衣会馆,而且还设有估衣所:

“旧慈溪会馆在前门外东小市……前嘉靖间袁文荣公炜旧宅边,公捐宅为馆……”“国朝来吾邑宦京师者少,而旅寓多缝人,俗竟称为成衣会馆焉。余自咸丰已末抵京,应礼闱试,同乡人有觞余于会馆者,见戏台一座尚在院中,移奉文昌栗主于东厢,其门外则仍为浙慈会馆也。时胡丈友山江官刑部,谓年远无稽规复旧制为难。东院旧有碑,详叙会馆缘起,今为僧人所毁灭云。同治庚午正月二十三日,余偕罗伦言朝宣、周少山咏诣,馆见门屋数间,为估衣所,寓馆之东寓,改造财神殿已北向署门矣,寻石碑有三块,皆系乾隆年间所更立者,另一旧碑石工已凿而新之,冀灭其迹为财神殿之碑碣也。”

上述这些,标志着以“慈帮”为先驱的宁波本帮裁缝已开始形成。

(二)经商传统

宁波位于浙东沿海,背对四明山,这里“襟山带海,地狭民稠,乡人耕读外,多出而谋什一之利”(上海《四明公所义冢碑》)。

民国《鄞县通志•文献志•礼俗》记:“商业为邑人所擅长,惟迩年生齿日盛,地之所产不给于用,本埠既无可发展,不得不四出经营以谋生活。”

宁波重商、惠商的观念以及后来产生的“工商皆本”的思想根深蒂固并成为一种传统。随着近代城市和工商业的发展,使原本以“穷家难舍,熟土难离”的农民、乡间工匠开始新的生活求索,揖别故乡,四出探寻新的生活出路,北京作为政治文化中心,成了浙慈帮发展的首选。清钱泳(1759—1844)《履园丛话》载:“成衣匠各省具有,而宁波尤多,今京城内外成衣者毕宁波人也。”

一衣带水的上海历来是宁波商人的聚集地。正如《四明公所年庆会会规碑》中所讲:“惟我四明六邑(即旧宁波府下辖的鄞县、镇海、奉化、定海、慈溪、象山六县),地狭人稠,梯山航海,出国者固属众多,挈子携妻,游申者更难悉数。”航运的开通,更加快了宁波商人的步伐。据《上海通志•交通运输卷》,清同治年间(1862)美商旗昌轮船公司开通宁波上海间客运,以后又有其他外商及华商加入。“1913年,沿海各线以申甬线客运量最大,1919年接近100万人次。”

宁波裁缝是早期进入上海的商帮之一。《上海通志•商业服务业卷》记载:“清乾隆六十年(1795),上海县城出现苏广成衣铺,取意所做成衣采用苏州工艺、广州款式。嘉庆二十二年(1817),上海成衣司邢金备和成衣商朱朝云等8人发起,在县城内郡庙之东(今南市区硝皮弄)建轩辕殿成衣公所,成衣铺有沪、苏、甬帮,至1920年,又有常、锡、镇、扬、杭帮。”

又据《上海掌故辞典》:“约同治以后,苏帮大多改作顾绣业,轩辕殿基本上被宁波帮控制。”[3]

沿江、沿海交通便利的城镇是宁波本帮裁缝的又一拓展目标,如汉口等地。宁海前童人童方根主编的《塔山童氏谱志》记载:光绪初年前童镇沈坑岙的童汉贤、童汉攀二人于“三北创成衣作场”,继起者有童可顿、童长善等百人,甬沪通航后,童九如等去沪开展成衣业务,后由沪拓业到汉口。在1918年汉口总商会所列的各帮会员花名册中,宁波的成衣帮、典当帮、新旧银楼帮、杂粮帮、药材帮均列入其中。

“本帮裁缝与宁波商帮基本上是同步发展的,商帮所到之处,诸如上海、北京、天津、汉口、重庆、昆明、厦门、香港等主要大都市都有本帮裁缝的业绩。”服装史.宁波:宁波出版社,2003." class="calibre9">[4]

红帮裁缝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不长的时间里完成了身份的历史性转换,完成了新兴工商文化对传统农耕文化的历史性超越,诞生了中国服装史上一个特殊和重要的创业群体。

(三)转型发展

“红帮”因给红头发的欧洲人制作西服而得名。红帮是中国服装史上一个有着重要历史性贡献的创业群体。

清末,由于多种社会变革力量渐次出现以及“西风东渐”的猛烈冲击,服饰趋势逐渐出现多元发展,传统服装日益受到挑战。于是,以制作西服为主的红帮裁缝应运而生。他们顺势而为,一改中国几千年的服装制作落后工艺,率先采用西方立体设计、按人体部位裁剪的技术,缝制出的服装合体适用。

红帮裁缝于19世纪中叶,陆续从宁波农村到上海、日本横滨等中外大城市创业。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红帮裁缝以上海为基地,迅速形成一个生机勃发的创业群体,并先后创造了中国服装史上若干个“第一”,诸如:1904年制作第一套西服,1905年制作第一件中山装,1933年出版中国第一部西服理论著作等,为中国服装现代化开辟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还涌现出了“爱国西服商王才运”、“西服理论家顾天云”、“国服高手王庭淼”等杰出人物。此后,红帮适时抓住历史提供的发展机会,经历了“横滨港习艺、上海滩成名、沪宁线延伸、京津城引领、东三省跨越、大武汉创优、大西部倾情、东南亚拓展、港澳台溢彩、三江口奉献”[5]的开拓历程。当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之后,1956年,上海又有21家红帮名店移师北京,为新中国的服装事业做出了新的贡献。20世纪80年代,红帮裁缝又为中国服装产业特别是家乡宁波服装的腾飞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以说,现代宁波服装产业,是老一辈红帮裁缝手把手教出来的,红帮裁缝的美名传颂至今。

注释

[1]钱茂伟.宁波历史与传统文化,http://www.cssn.cn/news/143713.htm.2012-07-04.

[2]转引自:杨馥源.儒魂商魄——慈城望族与名人.宁波:宁波出版社,2007.

[3]转引自:陈万丰.中国红帮裁缝发展史(上海卷).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7.

[4]季学源,陈万丰.红帮服装史.宁波:宁波出版社,2003.

[5]陈万丰.名扬四海的宁波红帮裁缝.宁波晚报,2007-02-0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