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式城市文艺复兴”

“中国式城市文艺复兴”

时间:2022-03-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城市是西方中世纪城市文艺复兴的摇篮。另外,西方中世纪城市文艺复兴最深刻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城市艺术复兴的本身,而更重要的在于城市文化复兴的影响与变革既深入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领域,也深入到城市市民社会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国元素、中国符号、中国风、中国传统以及中国文化的集体记忆,正在通过本土化文化方式在城市社会展开。中国正处在城市社会的来临过程中!中国正在发生第六次城市革命!
“中国式城市文艺复兴”_中国第六次“城市革命”_城市定位论:城市社会学理论视野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三)“中国式城市文艺复兴”——中国第六次“城市革命”

法国著名历史学家瑟诺博斯认为:“‘Renaissance’文艺复兴这个词是新近发明的(它是在1830年左右出现的),它表示了一个不正确的概念——艺术回到古代而复活了。文学和艺术并不需要复活,因为自12世纪以来,它们是充满着生气的。它们继续不断地产生具有独创性的作品,而古代的著作也一直不断有人通晓和模仿。所以‘文艺复兴’并不是恢复艺术的创作,也不是对古代作品的模仿;文艺复兴和中世纪的艺术所不同的地方是在于它对于古代的利用和技巧的更臻完善。”(47)当代中国城市社会来临,正在涌动、酝酿着一个新的文化时期的到来,这就是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程中从未发生的,而西方已经走过的“城市文艺复兴”的道路。当代中国城市社会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变迁期,传统文化与城市空间格局正在被打破,西方的文化与城市生活方式正在影响并改变着中国人的生活与城市形态,中国式的城市文艺复兴和新型的城市变革正在向我们走来,我们应该在学理上、科学的认知上、理论研判上、学术研究上及社会发展的应用上有所准备,并创造超前意义的感知与对策。

城市是西方中世纪城市文艺复兴的摇篮。从世界经济、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当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城市市民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或者说当市民社会的文化真正登上历史舞台的时代,民族文化经典必将被民族文化精英群体重拾起来,而这一过程往往会成为一个国家与民族推动社会发展的新的“动力因”。西方中世纪的城市文艺复兴的核心是在摆脱宗教、神学与传统伦理的束缚的同时,又突破传统的政治桎梏,创造了逐渐世俗化的市民社会的价值人格与文化主张,特别是在人本主义的意义上,使人的个体价值得以充分发挥,并在尊重、张扬个人价值与古典文化价值的同时,与古希腊罗马文化为模式、范式的“内核”,创造了与工业社会发展相伴随的市民社会的主体文化,即创造了与工业时代相适应的城市文化。另外,西方中世纪城市文艺复兴最深刻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城市艺术复兴的本身,而更重要的在于城市文化复兴的影响与变革既深入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领域,也深入到城市市民社会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西方中世纪的文艺复兴,是一种典型的以城市为依托的文艺复兴,这一个过程在结束了中世纪的黑暗后,为人类社会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具有民族性和世界性双重特点的人类文化奇迹。特别是在资本主义发生的前夜,城市文艺复兴的演进,通过资本、市场关系、资产阶级法权、宗教改革、城市社会生活及民主政治等因素的整合推动下,形成了一个典型的以城市文艺复兴为表象的社会进步过程,并最终为资本主义的发生与发展奠定了政治、经济与文化基础。正如马克思等经典作家在《共产党宣言》所论述的那样:传统中世纪以来“城市市民”,作为资本主义的前身,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正如有学者所言:西方中世纪的新兴资产阶级认为中世纪文化是一种倒退,而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则是人类文化的经典,所以他们力图复兴古典文化,但是,西方中世纪城市文艺复兴的事实告诉我们,所谓的“复兴”不是“复制”,其实是一次对知识和精神的空前解放与创造。

近百年来,中国的城市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壮观的文化变迁:封建清王朝的瓦解、军阀政权与民族资产阶级政权的更迭、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浩劫、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的建构、中国城市社会的来临等。在这一百多年时间里,中华民族的文化在整体上出现一个典型的蜕化过程,传统的文化或被荡涤、或被扭曲、或被整合、或被张扬、或被建构,或……在当代中国城市社会来临与全球城市化、城市全球化的“侵入与接替”中,中国的城市正在兴起一个新的中产阶级,这一阶级正在创造着中国从来没有的“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样板阶层”,在某种意义上犹如中世纪的贵族曾作为当时的“社会样板层”一样,引导并正在“形塑”着当代中国城市社会的不同阶层的生活方式。一个民族与国家一旦形成典型的中产阶级群体,在这个阶层中就必然会在各个领域出现文化与政治“精英群体”,这个群体是社会文化选择的主体群,并能够在创造人类与民族的优秀文化方面发挥重大作用。同时,在中国的中产阶级的精英群体中,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精华文化正在被重新认识,如前述,在中国文化的海洋中正在涌动着现代意义上的城市文艺复兴思潮,这个思潮将会产生巨大的效能,并必然在十分广阔的领域展开,亦如当代西方城市的文化复兴一样,会深入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行为等各个领域并引起深刻社会变化与社会进步,进而进一步促进城市社会的市民化过程。其主要表现是,在城市建设上,当一阵阵“欧陆风”吹过之后,“新中式主义”建筑文化在中国大地如雨后春笋,唐风、汉风、六朝风、明清风、民国风等建筑风格和艺术文化,几乎在所有的中国城市都能够看到,新四合院、新中式家庭空间等,正在被赋予新的时代与民族文化内涵,新中式古典主义的建筑与空间文化正在被国人重新认识,并在更高的层面被创造、被认同、被重构……还如在服装领域,汉服已经被一些青年群体作为正装推广……在其他文化艺术领域如绘画、舞蹈、学术研究等领域,本土化思潮被更多的人所关注。中国元素、中国符号、中国风、中国传统以及中国文化的集体记忆,正在通过本土化文化方式在城市社会展开。

中国正处在城市社会的来临过程中!中国正面临着城市社会的变革!中国正在兴起中国式的城市文艺复兴!中国正在发生第六次城市革命!

城市化的过程,就是区域性空间的占有与整合过程,其实质也是对土地资源的占用与整合过程,城市作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动力之一,在中国的文明史中,中国的城市已经经历了五次“城市革命”,第一次“城市革命”是中国城市的发生时期,西方学者认为人类第一次革命,远比其他革命形式深刻和伟大的多,城市创造了人类城市与乡村、体力与脑力的分工,创造了人类真正的文明历程的开始;第二次“城市革命”是春秋战国时期完全意义上的城市兴起,这时的城市创造了完全意义上私人工商业,同时创造了城市文化的百家争鸣时代;第三次“城市革命”是宋代城市的“破墙开店”,打破了上千年“里坊制”,被西方学者喻为是典型的“城市革命”;第四次“城市革命”是近代中国城市的兴起,中国城市引进了西方的城市管理制度与空间文化,西方的城市管理体系,最早在天津和上海开始的;第五次城市革命是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改革开放形成的新城市化格局与城市化形式: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伴随,城市第三产业正在成为城市的主导型产业,城市社区制度的完善,城市中的“单位人”正朝着“社区人”转化……当代中国正在进入城市社会,中国城市化水平1949年时只有10%左右,而1978年也只有17%左右。但是从1978年到2008年的30年时间,中国城市化水平一跃为已经超过46%。几乎平均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30年时间里城市化水平增长两倍多。以西方近代工业化以来的城市化经验相一致,城市化水平每15~20年左右翻一番。如果按照这样的发展速度,在未来的20年的发展中,中国将达到75%甚至是80%以上的城市化水平,将有5~6亿农业人口成为城市人。

当代中国正面临着人类有史以来巨大的人口流动和社会变迁。面对中国城市社会的来临和城市社会的整体结构变迁的变化,无论是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政策,还是国家整体现代化的发展战略以及城市化整体发展模式的对策,都没有很好的应对性战略思考。而事实上,中国的城市化在未来的十几年中还将加速,如深圳人口已经超过一千六百万,30多年的城市发展城市人口增长100倍以上。现实中的城市化发展速度比我们的城市规划要快得多,过去的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这主要是由中国城市化的制度型城市化造成的必然的发展结果。比如说北京、杭州、南京、武汉等城市把郊县变成城市区,一夜之间很多城市区人口成倍地增长,这样的一个发展过程带给我们社会的整体变化是十分深刻的,这既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经济社会的发展问题,也是关系到国家现代化进程的整体安全战略问题。而这个战略的核心是“土地与空间”——即土地占有与土地的利用。法国学者孟德拉斯在1964年出版的《农民的终结》(48)一书中提出:农民站在工业社会的入口处,农民将成为“化石”,将成为过去,曾引起很多争论。20年后的1984年当孟德拉斯又回到法国农村,发现他的预言已经实现了,持续几千年的农民的生活与生产方式发生了本质性变化,农民成了“农业工人”。如果中国的现代化还在原地保留农民,保留农业社会的生活方式,将不可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社会。这就是可能将要发生的中国第六次“城市革命”。

所谓中国第六次“城市革命”,就是需要中国真正推进和实施以“土地为核心的城市社会结构变迁”,就是在城市化过程中比较彻底地解决城市化与农民离开土地的问题。“要想农民富有,就必须要减少农民”,而任何减少农民的过程,都是让农民离开土地的过程,因此,创造都市人农业,就是中国城市社会结构变迁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也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即全世界只有中国把土地无偿地让给农民使用,并冠以集体所有。在资本主义国家或者是后发展中国家,土地都是可以通过货币形式进行流转和买卖的,而我们的农民把土地作为集体所有,在市场的流转中十分艰难,其关键是这种土地关系很难使土地真正成为农民自己个人的保障资源。另外,一个国家最大的资产与资本就是土地,而城市化的发展必然迫使国家土地资源进行某种流转,这个过程应该是土地合理的、科学的流转与利用过程。中国的耕地有18亿亩左右,假设可以货币化计算,一亩地1万元,其总价值就是18万亿元。如果每亩地价值10万元,其数额将达180万亿元以上,这么大的一笔财富既没有进入市场领域,更没有进行人为的资本运作。如果这类资本可以运转起来,其社会整体的财富意义具有国家整体性发展价值。但如果农民还是固化在土地上,那么未来20年的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既不可能有很好的突破,而且会带来更多的社会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思考中国未来城市发展的结构性变迁。我们曾经有第一次思想解放,我们也认同了第二次思想解放,那么我也相信会有第三次、第四次思想解放。关键是下一轮的思想解放什么时候来?怎么来?笔者认为在城市化发展中创造新型的土地的资本运作关系应该有一个新的突破点。也就是说下一步社会整体发展、整体结构空间开放应该是以“实现第三次土地关系创新”为重要内容,给中国城市社会的来临创造一个全新的社会动力机制。

中国城市化与城市社会的来临,必须依赖于中国现存土地关系改革与新型的股份化的土地革命,这是下一轮中国社会发展与社会变革的基础内容之一,同时也是社会进化的最本质体现。

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是不可能创造全新的现代社会的;典型的农业社会与传统社会在某种意义上是同义语。

城市社会的来临和城市现代意义上的定位,就是创造一个典型的现代型的城市社会!

【注释】

(1)理论上的嵌入性概念,最早是由经济史学家卡尔·波拉尼1957年提出的。他明确指出,“人类经济嵌入并缠结于经济与非经济的制度之中”。“所有的经济行为本来就陷入到一种结构或另一种结构的社会关系中,发展从本质上导致了镶嵌的种类而不是程度的变化。”迈克尔·武考克.社会资本与经济发展:一种理论综合与政策构架.见:李惠斌,杨雪冬主编.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263

(2)[美]塞缪尔·亨廷顿等主编;程克雄译.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81

(3)余秋雨.文化苦旅.上海:上海知识出版社,1992:143

(4)原载于《杭州日报》,2006-10-19

(5)[美]本尼迪克特.文化的整合.见:庄锡昌等编.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125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1

(7)[美]爱德华·希尔斯.市民社会的美德.见:邓正来,J.C.亚历山大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北京:中央编译局,1999:33

(8)[美]爱德华·希尔斯.市民社会的美德.见:邓正来,J.C.亚历山大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北京:中央编译局,1999:41

(9)邓正来,J.C.亚历山大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北京:中央编译局,1999:181

(10)[美]R.E.帕克等著;宋俊岭等译.城市社会学.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1-2

(11)[法]勒庞著;冯克利译.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18

(12)[美]爱德华·希尔斯.市民社会的美德.见:邓正来,J.C.亚历山大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北京:中央编译局,1999:45

(13)[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著;齐世荣等译.西方的没落(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200

(14)[德]黑格尔.历史哲学:希腊精神的元素.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270

(15)转引自:[美]E.拉兹洛著;李吟波等译.决定命运的选择.北京:三联书店,1997:99

(16)[法]西蒙娜·薇依.扎根——人类责任宣言绪论.北京:三联书店,2003:33

(17)同上,第35页。

(18)[德]斐迪南·滕尼斯著;林荣远译.共同体与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340

(19)[美]塞缪尔·亨廷顿等主编;程克雄译.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83

(20)同上,第86页。

(21)[美]塞缪尔·亨廷顿等主编;程克雄译.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390

(22)作者在20世纪的70年代身为知识青年,在辽宁铁岭西丰县的城子山下担任当时的“生产队长”,20岁的他管理40多个劳动力和250亩地,这250亩地分散在几个山沟里,共有50多块田地,因为是东北的一个山区,耕地多是山坡地,最大一块有25亩,最小地只有三分地。作者深深体验过农村生活的自然属性和原始状态,也深深感受到人的价值实现是需要一种社会基础的,城市才是个人社会价值实现的基础和前提。

(23)Edward W.Soja著;李钧译.后大都市——城市和区域的批判性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19

(24)[美]乔治·瑞泽尔著;谢立中等译.后现代社会理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8-9

(25)Edward W.Soja著;李钧译.后大都市——城市和区域的批判性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86

(26)[美]丹尼尔·贝尔著;王宏周等译.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种探索.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5

(27)张鸿雁.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中外城市形象比较的社会学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71

(28)[美]刘易斯·芒福德著;宋俊岭等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87

(29)[法]H.孟德拉斯著;李培林译.农民的终结.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68-271

(30)张鸿雁等.循环型城市社会发展模式——城市可持续创新战略.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15

(31)[美]刘易斯·芒福德著;宋俊岭等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附图64

(32)张鸿雁等.循环型城市社会发展模式——城市可持续创新战略.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1

(33)国家行政学院国际合作交流部编译.西方国家行政改革述评.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8:39

(34)崔民先主编.2006中国能源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2

(35)[美]塞缪尔·亨廷顿著;王冠华等译.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北京:三联书店,1996:377

(36)[美]塞缪尔·亨廷顿著;王冠华等译.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北京:三联书店,1996:401-402

(37)张鸿雁等.循环型城市社会发展模式——城市可持续创新战略.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7

(38)[美]戴斯·贾丁斯著;林官明等译.环境伦理学——环境哲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4

(39)《中国新闻网》9月21日。来源《法制日报》。http://news.sohu.com/20070921/n252282884.shtml

(40)“2006年2月9日,国务院出台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其中,在能源这一重点领域中,优先主题包括:工业节能,煤的高效清洁利用,可再生能源的低成本规模化开发利用。规划纲要中还明确提出: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将达到16%。《十一五规划中》也提出要节约优先,多元发展,优化生产和消费结构,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http://www.newenergy.org.cn/html/2006-7/2006713_10876.html

(41)张鸿雁等.循环型城市社会发展模式——城市可持续创新战略.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7

(42)Allan Jacobs,Donald Appleyard著;金广君译.城市设计探新.国外城市规划,1990(4)

(43)[美]塞缪尔·亨廷顿等主编;程克雄译.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390

(44)中国水资源的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低于联合国确定的1 700立方米用水紧张线,其中有10个省(区、市)低于500立方米严重缺水线;人均耕地只有1.43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其中,北京、天津、浙江、广东等省市的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规定的人均耕地0.8亩警戒线;人均森林占有面积为1.9亩,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5。以矿产资源为例,目前我国能源供应的92%来自矿物能源,制造业原材料的80%来自矿产品。参见:崔民先主编.2006中国能源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508

(45)[美]迈克尔·詹姆斯等编著;周玉鹏等译.紧缩城市——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213

(46)[法]瑟诺博斯.法国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251

(47)[法]H.孟德拉斯著;李培林译.农民的终结.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301

(48)张鸿雁.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中外城市形象比较的社会学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第一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