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多元文化荟萃之地

多元文化荟萃之地

时间:2022-03-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多元文化荟萃之地中卫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早在新旧石器时代,人类就在这片土地繁衍生息,留下了诸多令人景仰的文明遗迹。黄河文化 黄河流经宁夏397公里,横贯中卫182.4公里,沿岸置各类船渡码头数十处。军垦文化 中卫前有黄河之险,后接贺兰之固,扼守宁夏西大门,自古为西北地区兵家必争之地,军事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枸杞是中卫农耕文明足以“耀示天下”的成果之一。中卫自古盛产佳酿,唐朝因酿酒被称为温池城。
多元文化荟萃之地_浪漫沙都—中卫

多元文化荟萃之地

中卫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早在新旧石器时代,人类就在这片土地繁衍生息,留下了诸多令人景仰的文明遗迹。纵观中卫历史,一路流淌而来的游牧与农耕文明,在这里生长、碰撞、融会、积淀,形成了以传统文化为主体的多元文化,构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独特禀赋与个性

img18

史前文化 分布在中卫北部照壁山大麦地和黄河南岸香山一带的近万幅史前岩画,是史前时代居住、迁徙、流转在这里的先民们造就的艺术画廊,原始人类通过岩画记载了他们在中卫的生存、生活状况,再现了史前人类的精神家园和物质世界。中卫城区一碗泉、长流水旧石器时代遗址,海原菜园新石器遗址,是中卫史前文化的有力见证。中卫岩画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公元前约3万年)至新石器时代(公元前约4500年)就开始凿刻,属灵武水洞沟遗址原始人类活动范畴。中卫城区一碗泉、长流水旧石器时代遗址、海原菜园新石器遗址,均为中卫史前文化的有力见证。

img19

黄河文化 黄河流经宁夏397公里,横贯中卫182.4公里,沿岸置各类船渡码头数十处。其中,莫家楼码头,在今中卫市沙坡头区柔园镇莫楼村;大板码头,在今中卫市沙坡头区迎水桥镇大板村;下河沿码头,在今中卫市沙坡头区常乐镇下河沿村。中卫自流灌溉有2119年历史,旱涝无虞,以“天下黄河富宁夏,首富中卫”见誉于人口。引黄灌区111.07万亩,其中,卫宁平原自流灌溉65.72万亩,扬水灌区45.35万亩。有美利渠、寿渠、角渠、跃进渠、七星渠等5大干渠,共418公里。最早的灌溉渠——蜘蛛渠(今美利渠)开挖于元鼎六年至元封二年(前111~前109年)。古老的灌溉水车和羊皮筏子,是中卫黄河水道上农耕文明的有力见证。

丝路文化 中卫是古丝绸之路北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千百年来,为了巩固边防,保护丝路畅通,历代中央政权在中卫移民充边,驻军屯垦,人员来往频繁,物资交流畅达,加速了本地区商业贸易的繁荣,加之黄河中卫段水运便利,使中卫有了“水旱码头”“丝路古城”之誉。

宗教文化 由于古丝绸之路沿途僧侣、神父、牧师往来传教,中卫佛、道、基督、天主、伊斯兰五教俱全,至民国时期,寺庙道观竟达200多座,平均每千人拥有一座,堪称天下之最。境内有高庙、石空大佛寺、牛首山寺庙群、天都山石窟、老君台和九彩坪拱北等寺庙,形成了庙堂音乐、舞蹈、礼仪等宗教文化内容。

边塞文化 中卫照壁山大麦地一带,是东西部草原的连接带,又是中原通向漠北和西域的必经之地,是丝绸之路边陲要塞,也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交汇地带,历史上众多游牧民族往来频繁,从而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边界文化。

img20

军垦文化 中卫前有黄河之险,后接贺兰之固,扼守宁夏西大门,自古为西北地区兵家必争之地,军事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境内有众多的古代城堡烽燧,有横亘东西、分置南北的秦、汉、明代长城。明朝在宁夏地区实施军政合一的体制,不设府、州、县等地方政府而只设宁夏镇,镇下管7个卫,即宁夏卫、宁夏左屯卫、宁夏右屯卫、宁夏中屯卫和宁夏前卫、宁夏中卫、宁夏后卫。宁夏前卫,今贺兰县、平罗县属之;宁夏后卫,今盐池县和同心县东部地区属之;宁夏左屯卫,今吴忠利通区、灵武市和同心县东部地区属之;宁夏右屯卫,今永宁县和青铜峡市分水岭以东地区属之;宁夏中卫原是一个军事建制单位,卫城在前朝的应理州,今沙坡头区、中宁县和青铜峡市分水岭以西地区属之。卫下设所,所管堡,共设有13堡,分别是柔远堡、镇靖堡、镇虏堡、石空寺堡、枣园堡、常乐堡、永康堡、宣和堡、宁安堡、宁安新堡、威武堡、古水井堡、控夷堡等。

西夏文化 成吉思汗曾两次亲自率军转战于今中卫市,他病危殡天的“哈老徒之行官司”,即海喇都,正是海原县城西南处的天都寨行宫。海原县境内的天都山石窟、南华山灵光寺等遗址,都是西夏灿烂文化的存证。

移民文化 自秦汉经唐宋元明到清代,历史上有过多次较大规模的移民。明代以前,先后有匈奴、鲜卑、羌、回纥、女真、蒙古等部族入居。清代“自乾隆咸丰,宁夏水利大修,齐鲁燕晋陕甘之民趋赴”。20世纪三四十年代,由于日寇入侵和中原灾害频繁,豫陕蒙甘等地的人口散流入卫。1958年包兰铁路通车,又有京沪陕浙等地移民迁入。20世纪80年代南山台扬黄灌区建成,从区内西海固地区大量迁入移民。天南地北的人们来到中卫,各地文化在这里相互交流融合,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中卫地方文化。

枸杞文化和酿酒文化 1995年中宁县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枸杞之乡”,后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又作了亲笔题赠。枸杞是中卫农耕文明足以“耀示天下”的成果之一。枸杞分为野生和人工种植两种,中卫地区早在600年之前就开始栽植枸杞,目前,全市枸杞种植面积已经发展到34万亩,并开发出深加工产品16个系列30多个品种,无论种植规模,还是相关产品的开发,在全国首屈一指。

img21

枸杞文化是“中华杞乡”的地标性符号,枸杞产业、枸杞诗词、枸杞歌曲、枸杞根雕、枸杞菜肴、枸杞商城、枸杞果酒、枸杞茶艺、万亩枸杞观光园,枸杞博物园、国际枸杞交易中心等,魅力四射,蜚声中外。

中卫自古盛产佳酿,唐朝因酿酒被称为温池城。《乾隆中卫县志》记载:宋夏之时,中卫酒已自成流派,形成体系;明清时期,酒肆遍布城乡。民国时期,当地酒业盛极西北。中卫酒除“老窑白干”外,还有民间黄酒、醪酒、果酒、米酒、雄黄酒、绵蓬酒、羊羔酒等。时至今日,宁夏红枸杞产业集团有限公司酿制的“宁夏红”枸杞果酒,不仅引领了酒文化的新时尚,也带动了枸杞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