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关于“家庭”养老问题的建议

关于“家庭”养老问题的建议

时间:2022-03-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马宝凤我们很关心“十二五”规划中对我国老龄化问题的解决,特别是对“421家庭”养老问题担忧,想提点建议供参考。现在“421家庭”有三套住房,一对夫妻要承担4位老人,负担共7人的供养问题,他们工作压力大,就业困难,就业单位不可选择,有的在外地或在国外 工作。
关于“家庭”养老问题的建议_献策新跨越

马宝凤

我们很关心“十二五”规划中对我国老龄化问题的解决,特别是对“421家庭”养老问题担忧,想提点建议供参考。

一、“421家庭”悄然崛起,养老问题令人担忧

最近阅读了些资料,据统计,2008年底,辽宁省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645万,占全省人口总数的14.93%。而且增长速度很快,每年都以3.2%的速度增长,老年人口每年净增20万。若依此预测,到2015年,辽宁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超过863万,占总人口比例20.24%,这意味着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是老年人。

我们沈阳市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沈阳市共有老年人口100多万,占人口总数的15.1%,其中空巢老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38.3%,而单身独居的老人又占空巢老人的24%。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随着70后、80后的年轻一代逐步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421”模式化家庭大量涌现,所谓“421家庭”即四位父母,一对夫妻,一个孩子。一对夫妻负担四位父母和一个孩子,这种“倒金字塔”的家庭结构,使中年人的压力极大,衍生出很多现实问题,如供养人口上升,家庭与社会养老压力增大,政府的负担加重。

现在,党和各级政府已将老龄化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采取了很多措施,例如,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投资国办养老机构,鼓励民办养老机构,发展公共卫生服务,医疗进社区,社区建日照站,政府设置了居家养老公益性岗位,社区有了居家养老员,有的地区还创办了“托老所”,早晨送老人入托,傍晚接回家等措施。但从目前的现状看,虽然政府投入很多,社会养老服务业发展很快,但仍然不能满足日益增加的老年群体的需求。

根据我们调查现状看,还有很多空巢老人在生活保障、日常照料、精神慰藉等方面困难很多,甚至有的老人病死家中,儿女都不知道,使老人错过了抢救机会。很多子女为此悔恨不已。据调查显示,我市75.3%的子女都想跟父母住在一起,但是69.4%的子女,由于经济原因,如住房困难压力大,而无法实现想法。

二、借鉴国外经验,完善养老体系

新加坡、日本等做法值得参考。新加坡解决养老问题的措施是:政府鼓励子女和父母住在一起。政府规定,购房时,如果子女和父母住在一起,购房时可享受最大额度的补贴;如果购房时,子女和父母选在同一个小区,或者距离 公里以内,可享受次一级的补贴;如果购房时,子女和父母选房距离超过政策规定的公里范围,则不予补贴。同时,为了方便老年人活动,方便邻居相助,新加坡住宅小区公寓大楼底层,一楼是空的,即不安排住户,也不停放车辆,而是专门建了很多娱乐设施,专门划给社区,作为组织老年人活动场所,从而密切了邻里关系,邻居之间互相照顾老人、照顾孩子,打破小家庭界限,为上班族解决很多困难,使他们安心工作,解除后顾之忧。

日本解决养老问题,提出了“一碗汤距离”的概念,即子女与老人居住距离不要太远,以子女给老人送过去一碗汤面不会凉为标准。同时,日本政府采取了相应措施,使“一碗汤距离”的概念变成了现实。

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分配公有住房时,拆迁房时,也曾规定过老人与子女双辈人住一起,给增加面积等措施。房改后,住房私有化,政府对老人住房没明确保障措施,现在老人与子女因房产纠纷问题越来越多,很多年轻人都没有条件和老人住在一起,甚至有的老人无家可归,这是涉及千家万户很普遍的民生问题。

笔者认为,中国、新加坡、日本同处亚洲,养老传统观念有相似的渊源。现在“421家庭”有三套住房,一对夫妻要承担4位老人,负担共7人的供养问题,他们工作压力大,就业困难,就业单位不可选择,有的在外地或在国外 工作。可想而知,“421家庭”的承担者,肩上社会压力、家庭压力有多大。如果我们制定政策的部门,深入调研一下,通过政府补贴、政策导向,会解决很多深层次的问题。

三、建议思考

1.购房补贴。国家拿出一块财政收入,拿出一块房产税,通过政府补贴、政策导向,补贴“421家庭”购新房时,像新加坡那样,创造条件,提倡子女和父母住在一起,鼓励双方父母与子女家住房近一些,让“421家庭”的三户家庭,近在咫尺,共享天伦之乐,过着美满幸福、和谐相助的生活。

2.换房补贴。另外对“421家庭”所属的三个家庭,在换房上给予一些政策补助,减免换房发生的费用,房产中介、新闻媒体为“421家庭”所属的三个家庭,提供免费换房信息平台。让男女双方老人的住房,与子女的住房,相对搬的近一些,这样四位老人之间可以互相照顾,方便四位老人帮助照顾孩子。通过政策导向,使“老人成为带着政策,带着实惠的宝贝”,让子女孝敬老人,不但是尽孝得道,也能解除后顾之忧,并在经济上得到政府的补贴和实惠。笔者认为,政府这批资金投入比建养老院收效快,受益面广,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然新加坡、日本已有成型经验,我们何不借鉴、探索、研究呢?结合我国国情,制定相关政策,完善养老体系建设,实现建立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目标。

3.开辟引凤搭桥平台。现在有不少老人独居或空巢人,他们住房并不困难,但子女多种原因,不在老人身边,不能和老人常住在一起。而有些来自外地读书的大学生特别是住宿困难的学生,可通过社区或房产中介信息平台,安排和独居老人合住,大学生帮助老人清扫房间,做饭、聊天等,既照顾了老人,又节省了住宿租金等。这一做法在德国是很普遍的,我们不仿参考借鉴。

以上思路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