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

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

时间:2022-03-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世界政治力量对比有利于保持国际环境的总体稳定。二战后,在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中,世界经济出现了空前的大发展,其规模和速度在人类历史上均为罕见;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经济特征;世界经济发展趋于注重提高质量,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经济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关注。许多非传统安全威胁经常会以突发的形式迅速爆发。
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_中国公民知识读本

三十三、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

从国际环境来看,和平、发展、合作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世界政治力量对比有利于保持国际环境的总体稳定。稳中有变、和中有斗、缓中有紧、喜中有忧,对我国利多于弊。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我国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日益加深。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相互补充,外部环境总体上对我国发展有利。

(一)冷战后的国际形势

1.冷战后世界形势的总体表现

二战后的国际关系,一直在雅尔塔美苏两极体制的支配制约和影响下发展、变化。1991年苏联解体,导致两极格局最终结束。这一事件不仅震撼着欧洲,而且对世界形势和国际关系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两个超级大国、两大军事集团对抗40多年的局面终止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可能性增长了。和平与发展更突出地成为时代的两大主题。与此同时,由于两极格局是建立在东西方军事力量均衡之上的,东西方力量的失衡,势必会导致国际关系中一系列新的矛盾和冲突的出现。因此,两极格局瓦解后,天下并不太平。不过这些动荡和冲突尚属局部性质,不会导致国际局势的全面紧张,不会引发世界大战。因此,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发展明显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

2.世界各种力量的新的分化组合

首先,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面临着严峻的政治经济问题。

第二,美国乘机在国际舞台上到处施威,企图独霸世界。

第三,随着日本经济的崛起和世界经济大国地位的确立,日本在外交方面,已由过去主要是扩大日本在世界经济上的影响,转向主要是扩大日本在世界上的政治影响。

第四,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欧洲的地位和实力进一步提高和增强。

第五,冷战结束后,中国的综合国力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发展和提高,中国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建立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目前,冷战结束后国际力量形成了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和其他几个强国之间形成“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一方面,在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拥有当今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综合国力,在国际格局中的确占据着优势地位。另一方面,欧洲联盟、日本、俄国、中国等国家和国家联盟是国际格局中的重要力量。从近期看,美国仍将保持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一超多强”的局面还将继续下去。但从长远看,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4.和平和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当今世界面临着一系列难题,比如人口膨胀、资源枯竭、生态平衡、粮食匮乏、疾病蔓延、毒品贩卖、贫富悬殊、民族矛盾、地区冲突、国际反恐等,在这些问题中,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全球性问题主要是两个,这就是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

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各国经济发展和其他全球性问题得到解决的必要前提。

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谋求社会的发展与繁荣是人类永恒的课题。

二战后,在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中,世界经济出现了空前的大发展,其规模和速度在人类历史上均为罕见;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经济特征;世界经济发展趋于注重提高质量,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经济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关注。追求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

5.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

主要表现为: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局部冲突、非传统安全等突出问题。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有的大国常常打着“自由”“民主”“人权”的幌子,侵犯别国主权,干涉别国内政。

如美国推行强权政治的例子不胜枚举。仅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对外使用武力就达40多次。据美国著名报人、作家威廉撰写的《谁是无赖国家》一书的统计,1945年以来,美国在世界范围内曾经试图推翻40个以上的外国政府,镇压了30个以上的民族主义运动,先后造成数百万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使更多的人陷入痛苦和绝望的境地。凡是被美国插手的地方,没有一个能平安的。朝鲜整天在提心吊胆中过日子,阿富汗淹没在恐怖活动之中,原南斯拉夫地区冲突不断。如今的伊拉克几乎每天都在发生着自杀爆炸,各教派势力之间武装冲突不断。

局部冲突: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此起彼伏。

如海湾战争、中东战争、伊朗与伊拉克近十年的战争、印巴关于克什米尔问题,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关于耶路撒冷归属问题以及巴勒斯坦建国的争端,2003年美国私自发动的伊拉克战争等。

非传统安全:主要包括经济安全、金融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信息安全、资源安全、恐怖主义、武器扩散、疾病蔓延、跨国犯罪、走私贩毒、非法移民、海盗洗钱等。非传统安全威胁与传统安全威胁相比,具有一系列鲜明的新特点:

一是跨国性。许多非传统安全威胁属于“全球性问题”。如地球臭氧层的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严重传染性疾病的传播等,都不是针对某个国家或某个国家集团的安全威胁,而是关系到全人类的整体利益。

二是多样性。大部分非传统安全威胁属于非军事领域,如能源危机、资源短缺、金融危机、非法洗钱等主要与经济领域相关,有组织犯罪、贩运毒品、传染性疾病等主要与公共安全领域相关,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等主要与自然领域相关。

三是突发性。许多非传统安全威胁经常会以突发的形式迅速爆发。有关资料显示,1990年以来全球有100多起影响较大的恐怖事件,都是在人们毫无防范的情况下发生的。金融危机、传染性疾病等非传统安全威胁并非源于某个确定的行为主体,其威胁的形成过程也带有很大的随机性,使防范的难度明显增大。

四是互动性。非传统安全威胁与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相互转化,如战争可能造成难民问题、环境破坏与污染问题等。一些非传统安全问题也可能诱发传统安全领域的矛盾和冲突,如恐怖组织谋求获取核、生化等高技术手段,就会涉及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问题。

6.世界经济形势依然严峻

世界经济形势严峻主要表现为:当今世界贫富悬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还在损害着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发展中国家比较普遍地存在贫穷和饥饿现象。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

2010年联合国公布的一份《全球发展不均》的报告称,今天的世界比10年前更加不平等,现在贫富之间的差距比10年前还要大。具体而言,世界八成的国内生产总值由发达国家的10亿人口掌控,其余的两成由发展中国家的50亿人口分享。

这份由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提供的调查报告命名为《2005年世界社会状况报告:不平等的困境》。报告指出,全球距联合国于1995年哥本哈根“世界社会发展高峰会”中揭示的缩小贫富差距理念已愈来愈远,不平等现象甚至更加恶化,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8成属于全球10亿人,其他50亿人仅拥有两成。

报告中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失业问题格外严重。目前,全球年轻人失业率亦为以往的2倍~3倍,而这些失业年轻人占全球失业人口的47%。

报告称,全球高指数的贫穷状况导致每3秒钟就有一名儿童死亡,也就是每小时之内全球就有约1200名儿童夭折。报告指出,全世界每天靠不到一美元维持生活的人口高达12亿。5年前联合国制定了千年计划,小部分国家实现“千年发展目标”取得了进展,但是更多贫穷国家距离此目标越来越远。从发表的进展报告看,在全球消除贫困行动中能够有明显改善的国家并不太多。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是贫富差距扩大。一份针对73个国家的统计显示,自1980年以来,有48国的贫富不均现象恶化,有16国持平,只有9国呈现进步。其中,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的贫富差距均急速扩大。报告指出,要改善以上现象,必须倡导更开放的全球经济、提倡民主,同时增加年轻人的就业机会。

贫富差距拉大,将会加剧社会的动荡不安,帮助贫困的国家和地区解决最基本的衣食之忧,不仅仅是一个国际组织的责任,也不仅仅是慈善机构的义务,而是需要全球各国共同伸出援助之手。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地球的和平与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