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服务外包所面临的机遇

我国服务外包所面临的机遇

时间:2022-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以看出,服务外包在全球的兴起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多机遇。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怎样能够在服务外包的浪潮中抓住机遇,是我们面临的最为关键和最为迫切的问题。承接跨国公司的服务外包对中国意味着巨大的产业升级和发展机会。中国政府从一开始就鼓励在中国发展服务外包,制定各种有利的政策来促进服务外包的发展。

1.4.1 我国服务外包所面临的机遇

可以看出,服务外包在全球的兴起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多机遇。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怎样能够在服务外包的浪潮中抓住机遇,是我们面临的最为关键和最为迫切的问题。下面从国际范围的形势、中国国内的形势、人力资源及基础设施等方面来分析中国所面临的机遇所在。

1.服务外包的中心正在向中国转移

从全球服务外包的发展趋势来看,服务外包的中心正在向中国转移。

首先看一下服务外包最发达的美国。美国高科技咨询机构“福雷斯特研究公司”发表了一份报告,对未来IT外包作出预测,2004年美国高科技发包商在海外雇用的外国工作人员约40万人,到2015年将增加到330万人,未来12年,这300多万个工作一旦被转移到中国、印度和菲律宾等国家,几乎就再也不可能回到美国国内去了。

另外,相对于以软件外包为主的印度来说,它的发展模式也为中国服务外包的发展提供了借鉴意义。但是,在竞争全球服务外包市场的国家和地区中,中国由于社会政治稳定,投资环境不断改善,人力资源充足,劳动力成本低,交通、通信等现代基础设施比较完备等诸多优势,成为越来越多跨国公司发包的选择地。有业内人士认为,印度服务外包公司的发展已经进入瓶颈,几年内,欧美市场5%~10%的软件外包业务就会从印度转移到中国。

长期以来,欧美大部分的外包项目都是在岸进行的,但是,随着外包服务商对成本的进一步压缩,离岸外包形式快速增长,离岸外包正在以30%~40%的年增长率快速增长,而中国正在成为提供离岸外包服务的重要区域之一。承接跨国公司的服务外包对中国意味着巨大的产业升级和发展机会。

总而言之,全球服务外包的发展趋势不可逆转。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来看,企业实行服务外包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这些国家将有更多的业务转向成本更低和竞争力更强的发展中国家。国际著名外包专家卡伯特等学者认为,中国将是继印度、菲律宾之后的第三大国际项目外包基地,甚至将会成为最重要的国际项目外包基地。所有的这些机遇充分说明,以服务外包、服务贸易以及高端制造业和技术研发环节转移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兴起,良好的国际形势为我国发展面向国际市场的现代服务业带来新的机遇。

2.我国政府积极引导和鼓励发展服务外包

中国政府从一开始就鼓励在中国发展服务外包,制定各种有利的政策来促进服务外包的发展。首先,商务部实施了服务外包的“千百十”工程,即在“十一五”期间,在全国建设10个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服务外包基地城市,推动100家著名跨国公司将其一定规模的服务外包业务转移到中国,培育1 000家取得国际资质认证的大中型服务外包接包商,到2010年服务外包出口额在2005年基础上翻两番。为实现这一目标,商务部已与信息产业部、科技部财政部等密切配合,在为服务外包接包商提供资金支持、政策扶持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其中包括与国家开发银行一起,为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和服务外包接包商提供50亿元人民币优惠政策贷款;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将为服务外包接包商提供融资担保和信用保险服务,协助服务外包接包商建立信用风险管理和评估机制。

中国政府还将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推动外包服务业发展:一是明确服务外包的定位,在明确界定概念的基础上制定鼓励服务外包发展的具体政策,由商务部协商国家有关部委,将服务外包业务列入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的鼓励类,并将其列入国家支持和扶助主要对象所在省、市优势产业指导目录。二是创造产业发展的必备条件,在当前人才供求矛盾突出的情况下,通过由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和培训支持等方式缓解矛盾。包括设立专项资金为开展服务外包的人才定制培养计划提供资金支持,有关部委联合开展服务外包专业人才的网上招聘活动等。三是加大接包商培育力度,包括对接包商通过国际认证给予资金扶持、推动国家开发银行设立专项信贷额度、促进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为大型离岸外包项目提供项目信贷保险服务等。四是继续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在基地城市建设知识产权和个人信息保护的小环境,推广大连市关于制定个人信息保护行业规范的经验,在国家层面与有关部委协商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法规。

3.中国正在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外包”的产业提升

在全球制造向具有劳动力规模和成本优势的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浪潮中,中国抓住了机会,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世界工厂)之一。面对新一轮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知识型服务产业向具有智力人才优势的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浪潮,中国政府已经在宏观上采取措施,引导中国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服务”的产业提升。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在2003年跨国公司对华投资座谈会上明确指出:“我们在继续鼓励外商投资制造业、服务业领域的同时,要重视跨国公司内部服务业外包的新趋势,积极创造条件,以新的方式拓展吸收外资的新领域。”2004年,她进一步要求,要努力实现从发展现代制造业为主向发展现代制造业和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并举的转变。同时,我国政府还意识到,要想使中国经济保持稳定持续的增长,就必须转变外部增长方式,推进加快贸易转型升级。这里的转变外部增长方式就是指我国将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服务产业能够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强劲的市场需求为中国提供了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基础。我们应努力抓住新一轮机遇,由“世界的工厂”向“世界的办公室”过渡。

4.我国已具备发展服务外包的基础条件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人力资源非常丰富;同时,中国之所以在全球的服务外包中扮演着接包方的角色,也是因为中国有较丰富的人力资源和较低的人力成本。

我国人力资源十分丰富,具备发展服务外包的人才基础。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已成为世界上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2006年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在校学生为4 341.86万人,比上年增加310.91万人。2006年,全国研究生、普通本专科和成人本专科在校生达2 374万人,比上年增加297万人,增长了13.33%,其中在校研究生首次超过百万,达到110万人,普通本科在校学生为1 739万人,成人本专科在校生规模达到524.88万人。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廉,劳动力平均工资仅为美国的1/40。这是我国发展服务外包的巨大优势,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有利条件。

我国还具备大量高素质、低成本专业技术人才。在计算机教育快速发展的十年间,全国计算机专业规模迅速扩大,先后有360余所本科院校增设了计算机本科专业,使得设置计算机本科专业的院校达到500多所,占全国670余所本科院校的75%,并使计算机专业在单个专业的设点数和单个专业在校生总人数方面都位居全国本科专业之首。2005年全国软件及相关本、专科在校生数量为211万人,在校研究生数量为8.6万人。2005年底,中国试办了35所软件学院和35所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有关资料显示,同软件外包第一大国——印度相比,中国的人才储备从某种程度而言相对充足,且流失率相对较小,人工成本相对较低。据了解,我国从事软件外包人员的平均工资水平仅相当于印度同类人员的40%。美国《商业周刊》文章提出,中国的低成本、富有才干的软件技术人才是开展IT服务外包的一大优势。

我国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日益完善,具备承接服务外包的产业基础。经过20多年的飞速发展,已经形成门类齐全的工业和服务体系,投资环境特别是软环境不断改善,使我国接包商具有大规模承接服务外包的客观条件。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以及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使我国本身就有可能成为世界较大的项目外包基地之一。有关专家认为,我国已经有足够的能力,既能大规模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又能对外提供服务外包。

另外,我国一大批出口企业积极走国际化道路,具备发展服务外包的企业基础。中国大约有8 000家软件服务供应商,中国排名前10的IT服务公司所占的市场份额为20%,有5家拥有2 000名以上的员工。中国一些服务外包龙头企业已经取得不菲的出口业绩。荣获“2006年中国软件企业出口25强”的企业包括东软集团有限公司、大连华信计算机有限公司、海辉软件(国际)集团、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中软国际有限公司、文思创新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博彦科技集团、浙大网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这25家软件企业2006年出口总额5.25亿美元,从业人员2.2万人,它们是中国软件企业中的佼佼者。国内最大的软件出口发包商——中软集团通过“走出去”,实行产品出口和劳务出口并举的办法“借船出海”,大量承接美国、日本等软件加工业务,加快国际合作和国际化发展的步伐,成为我国软件服务外包的知名品牌。在刚刚过去的2006年,离岸外包业务为东软创造了1亿美元的收入,而当年中国的离岸外包市场总共为13亿美元。

目前,我国发展服务外包具有许多有利条件,面临许多重要商机。只要我国企业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抓住这些商机,大力发展服务外包,就完全可能后来居上,成为新的世界服务外包中心,迎来我国经济贸易继续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