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重视和加快进城农民工的再社会化进程

重视和加快进城农民工的再社会化进程

时间:2022-03-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进城农民的个人社会化是在乡村文化背景下完成的。参与程度是影响进城农民再社会化的重要因素。城市的行为规范、角色要求体现在城市的相关制度中,要用严格的制度指导并规范进城农民的行为,改变他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促进他们加快再社会化的进程。
重视和加快进城农民工的再社会化进程_从盲流到产业工

七、重视和加快进城农民工的再社会化进程

我们知道,城市化不仅是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过程,同时也是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就包括进城农民的个人城市化,从社会学的角度讲,就是进城农民有一个转变角色、再社会化的过程。

进城农民的个人社会化是在乡村文化背景下完成的。乡村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社会交往以血缘、地缘为取向,相互之间以信任为交往纽带,人际关系简单,受传统的观念习俗和行为规则影响较深,劳动和生活节奏较慢,时间观念较差。

农民进城后,原有乡村文化对其个人城市化所起的基本是一种反向作用,与城市文化下的行为规范、角色意识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他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角色意识等如果不适时地进行转变,必然会阻碍或延缓城市建设;同时,进城农民的再社会没有顺利完成,也会给他们融入城市生活造成困难,使他们改变不了“边缘人”的社会地位。

长期生活在单一的、传统的乡村文化中的农民,在进入城市后,面临的是一种完全陌生的、异质的文化。价值观念、思维习惯、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使得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有可能发生各种摩擦与冲突,带来心理上的焦虑和不安。为了尽快适应城市生活、减少心理冲突,许多进城农民选择了在城市重建农村的生活环境和文化的适应模式,而不是直接融入当地居民的生活,也就是说,进城农民在职业和居住地的选择上往往是和自己的同乡或亲戚有趋同倾向,以寻求初级关系网络的心理扶助和经济支持。在这种人际关系网络中,这些农民依然保留着传统的观念和行为方式,没有特别强烈的实现再社会化的动力,也缺乏与城市居民之间深层次的沟通和互动。这就阻碍了其对城市文化的接纳与认同,延缓了他们再社会化的进程。目前,一些大城市出现的以地域命名的村庄,如北京的浙江村、吉安村等就是这种现象。我们调查的南昌市“广丰村”也存在这个问题。

再社会化是指个体从原有的生活方式向另一种生活方式的转变、适应和内化的过程。它意味着个体放弃原有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认同一种新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奚从清,沈赓方,2001,62)。农民工的再社会化主要包含以下方面的内容:⑴社会生活技能社会化,通过再社会化,农民工获得在城市生存的基本社会生活技能,以保证其有独立在城市生存的经济基础;⑵社会规范社会化,农民工通过再社会化,学习和接受城市的社会规范,使其行为符合所在地的行为规范;⑶个性社会化,通过再社会化,农民工培养出符合城市社会的观念、兴趣、需要、动机、情操、气质与性格等个性,精神面貌体现城市主流文化的要求。个性社会化,是进城农民工经过一段较长时期的生存环境适应的必然结果,反映了农民工参与城市生活的深度。只有完成了个性社会化,由农村人转变为城市人的这一再社会化过程才算完成。农民工再社会化三个方面的内容是相互联系、依次递进的,最基础的是经济层面,有了生存技能才能获得相应的职业和经济收入;有了经济收入才能参与城市生活,习得社会规范;有了社会参与和交往,才可能达到观念转变、文化认同,获得心理上的归属感(马雪松,2007,29—33)。

一般来说,进城农民再社会化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进城农民再社会化是社会客观环境与个人主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社会客观环境一般包括职业性质、工作生活环境、社会交往条件等;个人主观因素包括个人年龄、文化水平、社会参与程度以及个人努力等。(2)个人的社会化完成状况直接影响着个人的城市化,一般说,年龄越大的农村人就越难城市化,因为年龄的关系,他们很难改变长期在农村形成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较难适应城市生活的规则与节奏等。(3)个人的文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再社会化的速度,文化程度越高的人再社会化的过程越短,速度越快。(4)参与程度是影响进城农民再社会化的重要因素。如直接与市民工作、生活在一起,其再社会化的过程就较短较快(刘应杰,1995,22—23)。

因此,重视和加快进城农民的再社会化进程,应该:

(一)进行文化知识、生产技能、行为规范的再教育

一方面要形成对进城农民进行教育的机制,比如,开放教育机构、编写专门教材、筹措教育经费、形成教育制度等;另一方面,对进城农民的教育本身应体现人文关怀,城市社会和市民要放弃对进城农民的偏见和歧视,对他们给予帮助和引导,为他们接受教育提供方便。

(二)增加和扩大社会参与的频率、广度和深度

一是要尽可能让进城农民的居住融入城市社区;二是在城市社区应建立进城农民自己的组织,及时反映他们的意愿,依法维护他们的权益;三是组织进城农民参加社区各种活动,创设和提供他们与社区其他居民互动的机会。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进城农民大多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就业,人员比较集中,给企业对他们进行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因为利益机制问题,企业大多都没有进行这项工作。政府应该在这方面作出相关规定,在相关场所提供电视、书报等基本设施;利用早晨、中午、傍晚开设广播,播送新闻、常识和法规等;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寓教于乐的活动。这样做,一方面,使进城农民容易产生归宿感与认同感;另一方面,在完成再社会化的过程中,他们会迸发更大的生产热情,掌握更娴熟的生产技能,企业从长远看能得到更大的发展。

(四)用制度加强管理

制度是社会、组织对个人的要求。城市的行为规范、角色要求体现在城市的相关制度中,要用严格的制度指导并规范进城农民的行为,改变他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促进他们加快再社会化的进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