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古代亚洲国家简况

古代亚洲国家简况

时间:2022-04-09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古代亚洲国家简况第一章 古代亚洲国家简况(一)朝鲜朝鲜是我国的近邻,自古关系密切。朝鲜,位于朝鲜半岛,在亚洲东北部,处于中国的东北方向,在汉代以前,称为朝鲜。新罗是4世纪中叶至10世纪30年代三韩族在朝鲜半岛南部建立的奴隶制国家。(二)日本日本是亚洲东部的一个岛国,与中国隔海相望。[16]这些史籍记载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日本国情的了解逐渐加深。元代中日关系出现倒退现象。

古代亚洲国家简况

第一章 古代亚洲国家简况

(一)朝鲜

朝鲜是我国的近邻,自古关系密切。朝鲜,位于朝鲜半岛,在亚洲东北部,处于中国的东北方向,在汉代以前,称为朝鲜。早在殷商末年,箕子率殷商宗室赴朝,建立箕氏朝鲜,带去中国文化,其中就有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燕人卫满曾占据该地,《汉书》记载:“朝鲜王满,燕人。自始燕时,尝略属真番、朝鲜,为置吏筑障。秦灭燕,属辽东外徼。汉兴,为远难守,复修辽东故塞,至浿水为界,属燕。燕王卢绾反,入匈奴,满亡命,聚党千余人,椎结蛮夷服而东走出塞,渡浿水,居秦故空地上下障,稍伇属真番、朝鲜蛮夷及故燕、齐亡在者王之,都王险。”[1]汉武帝平定此地,设置真番、临屯、乐浪、玄兔四郡。汉武帝时代,朝鲜成为中国封建王朝统治的一部分,中国先进的农业技术更有条件快速传入朝鲜。百济与中国南朝有着密切的文化交流。534年、541年,百济屡遣使赴梁访问,并请《涅盘》等经义、《毛诗》博士并工匠画师等,梁武帝满足了百济的全部要求。[2]

“汉末,有扶余人高氏据其地,改国号曰高丽,又曰高句丽。”[3]隋末,高丽王高元死,异母弟建武嗣。武德初,建武遣使入朝。[4]唐太宗曾派遣职方郎中陈大德出使高丽,贞观十五年(641)八月已亥,陈大德自高丽回国。[5]朝鲜前三国时期,唐与新罗关系密切。660年,唐与新罗出兵消灭百济。新罗是4世纪中叶至10世纪30年代三韩族在朝鲜半岛南部建立的奴隶制国家。668年,唐与新罗灭高句丽,新罗统一大同江以南地区。新罗后期,王族间因争夺王位而战乱不已。900年,甄萱在完山州(今全州)建后百济国,弓裔在松岳(今开城)建后高句丽国,从而形成后三国分立的局面。《明史》记载:“后唐时,王建代高氏,兼并新罗、百济地。”[6]918年,弓裔部将王建依靠武力创立了高丽王朝。935、936年新罗和后百济先后归附高丽王朝。北宋太宗即位,遣使于延超等至高丽。[7]

元至正(1341—1368年,为元惠宗在位后期)中,西京内属,置东宁路总管府,尽慈岭为界。[8]世祖统治时期,皇女忽都鲁揭里迷失下嫁于朝鲜王世子愖,两国关系紧密,正如朝鲜王向元朝皇帝上表所说的那样:“尝以世子入侍,得联婚帝室,遂为甥舅,实感至恩。”[9](www.guayunfan.com)明兴,在高丽称王者为王颛。明太祖与其建立起密切的宗藩关系。“自是贡献数至,元旦及圣节皆遣使朝贺,岁以为常。”[10]洪武二十二年(1389),高丽大将李成桂废高丽王昌,立王瑶为王,未几,李成桂自立。洪武二十五年(1392),李成桂“闻太子崩,遣使表慰,并请更国号。帝命仍古号曰朝鲜”[11]。

李朝是朝鲜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建于1392年,仅比中国明朝的建立(1368)晚20多年。李朝在生产上有较大发展,文化上也出现繁荣景象,与中国的政治关系比较密切。朝鲜还主动配合中国抗倭。

《明史·朝鲜传》记载:

三十五年(嘉靖三十五年即1556年)五月有倭船四自浙、直败还,漂入朝鲜境。簊遣兵击歼之,得中国被俘及助逆者三十余人来献,因贺冬至节,帝赐玺书褒谕。三十八年(嘉靖三十八年即1559年)十一月奏:“今年五月,有倭寇驾船二十五只来抵海岸,臣命将李铎等剿杀殆尽,获中国民陈春等三百余人,内有通倭向导陈得等十六人,俱献阙下。”复降书奖励,厚赉银币,并赐铎等有差。

万历二十年(1592),日本大封建主丰臣秀吉(《明史》上称为平秀吉)命大将行长、清正等率领水师(《明史》称为舟师)入侵朝鲜,“朝鲜君臣益急,出避爱州”。明朝政府派遣李如松为东征提督,率军入朝,后战死。丰臣秀吉病死,倭寇惊惶不已,纷纷退回日本。“初,朝鲜失守,赖中国力得复,倭弃釜山遁。”但是中国在援助朝鲜的战争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自倭乱朝鲜七载,丧师数十万,糜饷数百万,中朝与属国迄无胜算,至关白死而祸始息。”因万历二十年是壬辰年,历史上又称为“壬辰之役”。在抗倭战争中,中朝两国人民用生命和鲜血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明史·朝鲜传》云:“朝鲜在明虽称属国,而无异域内。故朝贡络绎,锡赉便番,殆不胜书。”

清代中朝两国关系的建立是以兵戎相见开始的,因而战争给日后两国的交往投下过阴影。清(后金)的两次入侵给朝鲜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但两国往后的关系很快就实行了正常化。[12]

中国传统文化对朝鲜影响很大。百济王扶余章去世后,其子义慈嗣。“义慈事亲孝,与兄弟友,时号海东曾子。”[13]清代皇帝曾先后特赐朝鲜国王“式表东藩”、“礼教绥藩”等匾额。

(二)日本

日本是亚洲东部的一个岛国,与中国隔海相望。《三国志》中说:“倭人在带方东南大海之中,依山岛为国邑。”[14]《旧唐书》中说:“倭国者,古倭奴国也。去京师一万四千里,在新罗东南大海中。依山岛而居,东西五月行,南北三月行。世与中国通。”[15]又云:“日本国者,倭国之别种也。以其国在日边,故以日本为名。或曰:倭国自恶其名不雅,改为日本。或云:日本旧小国,并倭国之地。其人入朝者,多自矜大,不以实对,故中国疑焉。又云:其国界东西南北各数千里,西界、南界咸至大海,东界、北界有大山为限,山外即毛人之国。”[16]这些史籍记载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日本国情的了解逐渐加深。

自后汉时期开始日本对华朝贡,历魏、晋、宋、隋皆来贡,如大业三年(607),倭国王多利思比孤遣使来华朝贡。[17]唐代日本遣使贡献尤多。隋唐时期中日往来频繁。日本曾经派出遣隋使和遣唐使来中国学习中国的文化和典章制度。“其副朝臣仲满慕华不肯去,易姓名曰晁衡,历左补阙,仪王友,多所该识,久乃还。”[18]高僧鉴真等也应邀赴日,传播中华文化。宋雍熙元年(984),日本国僧人奝然与其徒弟五六人浮海而至,献铜器十余事,并本国《职员今》、《王年代记》各一卷。[19]乾道九年(1173),日本“始附明州纲首以方物入贡”[20]。

元代中日关系出现倒退现象。元朝初年,元世祖曾经两次发动对日战争(1274,1281),但是都以失败告终,元军损失惨重,“十万之众得还者三人也”[21]。这在日本史上被称为“文永、弘安之役”,战争的结果使得中日关系进入低潮。《明史》云:“惟元世祖数遣使赵良弼招之不至,乃命忻都、范文虎等帅舟师十万征之,至五龙山遭暴风,军尽没。后屡招不至,终元世未相通也。”[22]但是中日两国民间的交往并未中断,战后不久,民间贸易悄然兴起,而且越来越频繁。随着日本禅宗的兴盛,日本到中国朝圣的禅师日益增多。14世纪上半期,入元的日本僧侣络绎不绝,形成自遣唐使之后的又一次入华高潮。

洪武二年(1369)三月,明太祖派遣行人杨载“诏谕其国,且诘以入寇之故”。日本国王良怀不奉命入贡。洪武三年(1370),明太祖遣使赵秩赴日,良怀先倨后恭,派遣僧人祖来奉表称臣,贡马及方物。日本国王子滕祐寿来华入国学学习,“帝犹善待之”。洪武二十四年(1391)五月特授观察使,留之京师。成祖即位后,遣使以登极诏谕其国。日本国王源道义使臣入贡。永乐四年(1406),明成祖封其国之山为寿安镇国之山,御制碑文,立其上。正统年间,倭寇骚扰中国东南沿海更为猖獗。“嘉靖三十二年三月,汪直勾结诸倭大举入寇,连舰数百,蔽海而至,滨海数千里,同时告警。”此后,“广东巨寇曾一本、黄朝太等,无不引倭为助”。[23]万历二十四年(1596),日本封建主丰臣秀吉遣将攻打朝鲜,中国派遣李如松等援助朝鲜。后来丰臣秀吉病死,日本撤军。总的看来,明清时期,中日两国之间虽然发生了战争(如壬辰战争),但是为时不长,中日关系的主流是好的。中日两国人员往来频繁,文化交流不断。

在日本的华侨颇多。仅据《明史·日本传》记载的明代华侨就不少,其中有不少人被卖到日本。如成化四年(1468),日本遣使入贡,“通事三人,自言本宁波村民,幼为贼掠,市与日本”。又如正德年间,日本国王源义澄遣使来贡,正使是宋素卿。宋素卿是浙江鄞县朱氏之子,名缟,被其叔父朱澄卖给日本使臣。[24]这些华侨在中日文化交流中发挥了桥梁作用。

(三)琉球

琉球是东亚的一个岛国。宋称流求,元称求,明清称琉球。《宋史》记载:“流求国在泉州之东,有海岛曰彭湖,烟火相望。其国堑栅三重,环以流水,植棘为藩,以刀槊弓矢剑铍为兵器,视月盈亏以纪时。无他奇货,商贾不通,厥土沃壤,无赋敛,有事则均税。”[25]可见琉球的社会经济在当时处于一个比较落后的阶段。《元史》记载:“求,在南海之东。漳、泉、兴、福四州界内彭湖诸岛,与求相对,亦素不通。天气清明时,望之隐约若烟若雾,其远不知几千里也。西南北岸皆水,至彭湖渐低,近求则谓之落漈,漈者,水趋下而不回也。凡西岸渔舟到彭湖已下,遇飓风发作,漂流落漈,回者百一。求,在外夷最小而险者也。汉、唐以来,史所不载,近代诸蕃市舶不闻至其国。”[26]由于琉球偏远,海路凶险,中琉往来不多。至明代,中琉关系渐趋密切。《明史》记载:“琉球居东南大海中,自古不通中国。元世祖遣官招谕之,不能达。洪武初,其国有三王,曰中山,曰山南,曰山北,皆以尚为姓,而中山最强。”[27]山南王承察度、中山王与山北王先后遣使朝贡。“自是,三王屡遣使奉贡,中山王尤数。”[28]《清史稿》云:“光绪元年,琉球国贡使蔡呈祚回国病殁山东,赐葬费银。五年,日本入琉球,灭之,夷为冲绳县,虏其王及世子而还。”[29]从此琉球不复存在。

明朝开始与琉球建立起外交关系。在明清时期,两国政治关系密切。明代有江西饶州人朱复侨居琉球40年,担任左长史,为琉球国王效劳,长期不懈,“年至八十,乞致仕归故乡,许之,命以相国兼长史,赐四品服”[30]。直到退休后才申请回国居住。在文化上,琉球曾经受到中国的巨大影响。洪武二十五年(1392),中山国遣王从子及寨官子入国学;山南国遣从子及官生入国学。永乐年间,山南国和中山国多次遣贵族子及寨官子入国学。[31]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琉球国王世贞遣官生梁成辑等四人入太学,二十七年二月“始至京师”,“特设教习一人,令博士一员督课”。[32]

(四)越南

越南位于中南半岛东部,是中国的近邻。中越两国人民交往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一是秦汉至北宋初年;二是北宋初年至1885年;三是1885年至近现代。根据史料记载,越南最早称交趾,公元前214年秦朝在今天的越南北部、中部地区设置象郡,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今越南北部置交趾、九真、日南三郡。秦汉之际,赵佗并三郡,建国号南越。公元203年,汉献帝改交趾郡为交州。三国时期,交州太守士燮为中国文化在该地区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唐高宗调露元年(679)改交州大总管为安南都护府。可见古代越南长期处于中国的封建统治之下。越南在公元968年宣布独立,建立“大瞿越国”。从此进入第二个时期。此后越南与中国仍然存在宗藩关系,越南封建王朝定期对中国进行朝贡活动。安南历代封建王朝都主动地使用汉字,学习、推行先进的中国文化以服务于自己的封建统治。华侨在这一时期大量进入越南。元灭南宋时,江南难民纷纷逃亡越南。元朝在1256年、1285年、1286年曾经先后出兵30—50万进攻越南,但是都以失败而告终,不少中国官兵和病残者留居越南。洪武二年(1369),明太祖命侍读学士张以宁赴安南封陈日煃为安南国王。建文四年(1402),安南权臣胡季犛大杀陈氏宗族而自立,更姓名为胡一元,名其子苍曰胡,谓出帝舜裔胡公后,僭国号为大虞,年号元圣,寻自称太上皇,传位。[33]永乐四年(1406),明成祖朱棣以“维护封建纲纪,不许藩国逆命”为口实征伐安南胡朝。永乐五年(1407),明军俘获胡季犛,至此,安南胡朝为明军所灭。平定安南后,明成祖朱棣接受了拥戴明朝的安南统治阶层部分官员和地方耆老的联名要求,在安南驻扎明军,并将安南改为交阯布政司,使安南成为当时中国的一个省。永乐五年(1407)六月,明朝“诏告天下,改安南为交阯,设三司”[34]。在1407—1427年,越南这段时期被称为“属明时期”。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明宣宗放弃安南,大批官员和明军撤回国内,但仍有很多人留居安南。明末清初,抗清失败的明军将领如陈上川等人率军流亡越南。清末,太平天国起义失败后,部分起义队伍也退居越南。1873年,法国殖民主义者开始侵略越南,1885年6月9日,在天津签订《中法会订越南条约十款》,又称《天津条约》或《中法新约》,从此终止了中越宗藩关系,越南成为法国的殖民地

中越两国文化关系密切,特别是在安南“属明时期”,中国内地的文化大量输入安南。《明史》云:“安南都会再交州,即唐都护治所。……欢、演二州多文学,交、爱二州多倜傥士,较他方为异。”[35]这反映了古代越南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在历史上,华侨对促进中越经济文化交流以及越南南方的开发,做出了巨大贡献。古代中国与越南的科技文化交流,涉及印刷术、织锦技术、建筑技术、陶瓷技术、医药、数学、天文历法、农学诸方面。

(五)占婆

占婆是东南亚的一个文明古国。它在历史上曾经有不同的称呼,最早称为林邑。据史书记载,林邑是在东汉末年南方各族人民起义的同时,由当地的统治阶级象林县功曹区氏在今越南中部建立的一个政权。林邑又名占婆。公元3世纪,具有高度文明的民族——卡姆人在此建立了王国,这就是中国古代文献所记载的“占婆国”。卡姆人深受印度文明熏陶,采用古梵文作为宗教和宫廷文字,崇信婆罗门教和佛教。占婆中心是首都土伦(即现在的岘港)区,梵文名因陀罗补罗,所在地即今天茶桥。[36]占婆(林邑)曾经是汉王朝统治下的日南地区的一部分,后来也同中国封建王朝有较多的交往。史载林邑“自孙权以来,不朝中国。至武帝太康中,始来贡献”[37]。1300多年间,林邑、占城入贡我国可考者,统计凡210次。[38]

林邑在唐朝名环王国。《新唐书》载:“环王,本林邑也,一曰占不劳,亦曰占婆。……至德后,更号环王。”[39]武德中,环王国遣使献方物,高祖为设九部乐饷之。贞观时,环王头黎献驯象、朝霞布、火珠等物。[40]林邑在宋朝时名占城。宋朝与占城之间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关系。300多年中,两国的使节来往不断。由于占城经常遭到安南封建王朝的侵略,多次向宋朝申诉,并表示帮助宋朝击退安南李朝的进犯。[41]安南陈朝、黎朝继续进犯占城。1446年和1471年,安南黎朝大举出兵占城,占领其首都佛誓,城市遭到洗劫,约4万多人被杀,3万人被俘,占城大部分地区至此被黎朝并吞。[42]

林邑人“深目高鼻,发拳色黑”,属马来群岛人种,受印度文化洗礼,但是该国与中国政治关系密切。唐代时林邑向中国朝贡,宋代,占城入贡凡数十次,以北宋太祖、太宗、真宗、仁宗四朝为最多。雍熙三年(986),“占城人蒲罗遏率其族百余众内附,言为交州所逼故也”[43]。蒙古曾经在其地设立“占城行省”。明永乐年间于其地设“升华府”。[44]虽然没有直接管辖这一地区,但是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入此地。

从192年林邑建国开始,至16世纪中期占婆消亡,占婆在历史上共存在1350余年。在历史上,占婆(林邑)受到中国文化的巨大影响。

(六)老挝

在公元前的我国典籍中有关于越裳国的记载,某些学者认为是指可能是在老挝出现的最早的国家。越裳国亦作“越常”,亦作“越尝”。古南海国名。汉王充《论衡·恢国》:“成王之时,越常献雉。”按,《汉书·贾捐之传》颜师古注引此作“越尝”。汉张衡《东京赋》:“北燮丁令,南谐越常。”《后汉书·南蛮传》:“交趾之南,有越裳国。周公居摄六年,制礼作乐,天下和平,越裳以三象重译而献白雉。”唐杜甫《诸将》诗之四:“越裳翡翠无消息,南海明珠久寂寥。”明唐寅《白燕》诗:“越裳雉尾姬周化,瀚海乌头汉使归。”而越南历史学家陶维英《越南古代史》第一篇第三章中这样说:“在扬子江(长江)流域以南地区,越族的一个国家越裳国,是可能确实存在过的。因此,今日越族的一些后裔民族,其中包括越南在内,他们仍然还追溯着越裳,并被他们视为自己的祖国。”[45]陶把越裳当作是周代越南的一个国名。又把我国长江流域地区视作越南古代越裳国的领土,这是缺乏地理常识。

公元1—2世纪,在老挝北部出现了堂明国,到了唐代称为道明国。《资治通鉴》卷七○云:“堂明国即道明国,在真腊北。”公元8世纪初,真腊国分裂为水真腊和陆真腊,水真腊相当于扶南时期的疆域,而陆真腊则在今老挝和泰国西北部及缅甸一部分,[46]中国史籍称之为文单国。

1353年老挝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国家—澜沧王国(1353—1707年),又称为南掌,第一个国王是法昂。它和我国的明清王朝有着密切的联系。《万历野获编》云:“老挝者,俗呼挝家,亦六慰之一。本古越裳之国。自周后部复通中华。至本朝永乐初年,始备方物入贡,因为置老挝军民宣慰使司。”[47]《明史·老挝传》云:“老挝,俗呼为挝家,古不通中国。成祖即位,老挝土官刀线歹贡方物,始置老挝军民宣慰使司。永乐二年以刀线歹为宣慰使,给之印。”据统计,明朝与澜沧王国的交往前后共210多年,老挝向中国遣使34次,明朝向老挝遣使9次,平均每六年老挝向中国遣使一次。[48]我国清代所见的“南掌国”,主要是指老挝北部的琅勃拉邦,它与清朝建立了臣属关系。雍正八年(1730),南掌国王岛孙遣使奉表朝贺,并请永定贡期。[49]此后120多年,清政府共接待其20个使团。

根据《西南夷风土记》记载,中国人侨居老挝,最早开始于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清代以后,人数逐渐增加。老挝华侨华人,一部分来自云南,另一部分是从福建、广东沿海地区渡海过去的。其中,广东人最多,占华侨华人的90%,而在广东人中又以来自潮州的华人最多。[50]华人为中老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七)柬埔寨

在我国史书上,柬埔寨在汉朝时称扶南,隋朝时称真腊,唐朝时称吉蔑,宋朝时称占腊,元朝时称甘孛智,明代万历年间开始称为柬埔寨。柬埔寨历史上曾经出现一些强大的国家。扶南一名,首先见于《三国志·吕岱传》,《晋书》开始有其传。《晋书》卷九十七《扶南传》云:扶南西去林邑三千余里,在海大湾中,其境广袤三千里,有城邑宫室。三国吴时(222—280),吴王孙权遣中郎将康泰、宣化从事朱应使于寻国(范寻在其国为王,故称为寻国)。在晋武帝泰始(265—274)初,扶南王遣使贡献方物。南北朝时期,扶南与南齐、梁都有往来。《新唐书》卷三二二下《扶南传》记载:“扶南在日南之南七千里,地卑洼,与环王同俗,有城郭宫室。”唐武德(618—626)、贞观(627—649)时扶南王遣使献两个白头人。

真腊国后来兼并扶南。按真腊国的方位,在林邑即占婆西南,南接车臣国,可能在今南部;西有朱江国,即缅甸古国骠国。一般认为,此国地处湄公河中游,以今老挝南部的巴色地区为中心。[51]拔婆跋摩是真腊王国的第一代国王,是真腊帝国的开创者。到伊奢那跋摩(615—635)当政,国内政治经济文化都有很大发展。据《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七《真腊传》记载:神龙(705—706)以后,真腊分为两半,以南近海,多坡泽处谓之水真腊;以北多山阜谓之陆真腊,亦谓之文单国。高宗朝、则天、玄宗朝均遣使来朝贡。神龙是唐中宗李显的年号(705—707),自神龙元年至神龙三年,存在3年之久。在真腊时期,柬埔寨和中国的隋唐王朝保持着友好交往。公元9世纪初,闍耶跋摩二世结束了真腊两个世纪的分裂局面,完成了真腊王国的统一,创建了吴哥王朝。吴哥王朝是柬埔寨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由于暹罗的入侵,1432年,吴哥国王被迫撤离吴哥,迁都到札木多(今金边)。

宋元明清时期,华人大量移民柬埔寨。公元10世纪,宋代经济重心南移,中国人移民柬埔寨者日渐增多,在当时被称为唐人。1295年,元成宗派周达观为特使前往真腊,回国后周达观写有《真腊风土记》一书,记载了当时真腊的吴哥窟情况及其当地的风土人情,也记载了侨居真腊的华人情况。明末清初,明朝不少遗民投奔越南和真腊,如明总兵杨平率兵3000人投奔真腊王,请求收容,得到真腊王的妥善安置。[52]华人为柬埔寨的社会经济发展贡献极多。

(八)泰国

泰国是一个以泰族为主体民族组成的国家,位于中南半岛上,处于东西交通的要冲。古代历史上曾先后出现赤土国、堕罗钵底国、罗斛、素可泰王国、暹罗。《明史》上说:“暹罗,在占城西南,顺风十昼夜可至,即隋、唐赤土国。后分为罗斛、暹二国。暹土瘠不宜稼,罗斛地平衍,种多获,暹仰给焉。元时,暹常入贡。其后,罗斛强,并有暹地,遂称暹罗斛国。”[53]到明洪武十年(1347),开始称其国为暹罗。

中国与泰国两国人民友好往来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中国与泰国就有海上往来,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汉武帝时(公元前140—前87年),我国海船就从雷州半岛出发,途经众多国家到印度。其中提到的邑卢没国、谌离国,都是今天泰国境内小国。[54]据《隋书》记载,隋炀帝大业四年(698),隋朝曾经派遣屯田主事常骏出使赤土国。堕罗钵底国(Dvaravati),《旧唐书》称之为堕和罗,是存在于6—10世纪的位于湄公河下游的国家。唐太宗贞观十二年(638)、二十三年(649),堕罗钵底国的使者曾经访问长安。罗斛同中国关系密切,宋政和五年(1115)罗斛国首次遣使访华,在绍兴二十五年(1155),罗斛国给中国送来了一头大象。素可泰王国和中国关系密切,其王多次遣使访问中国。拉马坎亨王(《元史》上称为敢木丁)从中国请来制陶工匠,传授制陶技术,在素可泰城和宋加洛城建立制陶工业。

最能说明中泰两国关系密切的历史事件是华裔郑昭领导暹罗人民驱缅复国并建立吞武里王朝,积极开展与中国的友好往来。1767年缅甸进攻暹罗,攻入首都阿瑜陀耶。郑昭组织华人,号召并率领人民驱缅复国,击退缅军。1768年,郑昭被拥立为王(即郑信王),他建都于吞武里,统一全国,“镇抚绥辑,国日殷富”[55]。1781年遣使向清朝廷进贡。他依赖华人,大力招募华人来暹罗从事经贸活动。为了纪念这位民族英雄,1955年,泰国政府规定,每年的12月28日为郑昭节。

中国与泰国有1000多年的文化交流史。泰国华侨数量较多,或经商,或行医,或从事农业生产,在中泰文化交流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的华侨充当通事等。如弘治十年(1497),暹罗国通事奈罗,自言是福建清流县人,因渡海飘至其国。[56]经商者众多,《清史稿·暹罗传》云:“昭,中国广东人也。父贾于暹罗,生昭。”昭即郑昭。

(九)缅甸

缅甸,在中国史书上称掸国、骠国、蒲甘和缅甸。蒲甘王朝(1044—1287)是缅甸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在第二任国王江喜陀统治时期,于崇宁五年(1106)遣使访问中国,宋朝廷以“今蒲甘乃大国”,给予使团以优厚隆重的接待。[57]1271年,1273年,元世祖两次遣使蒲甘,诏谕入贡,但是蒲甘抗命,1277年还兵犯云南干崖,元缅战争于是爆发。1287年元世祖下令元军撤兵,经过元军的沉重打击,蒲甘王朝已名存实亡。缅甸历史从此进入战国时期(1287—1531)。到14世纪60年代,缅甸形成了阿瓦、勃固和阿拉干三国鼎立的局势。1531年莽瑞体建立东吁王朝(1531—1752),实现了缅甸历史上的第二次统一。1752年4月,孟族军队攻占阿瓦,持续200多年的东吁王朝结束。1753年6月,雍籍牙以新城瑞冒为首都,自称为阿朗帕雅(意即“将成为佛的大王”),建立起雍籍牙王朝,史称贡榜王朝,这是缅甸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从1824年至1885年,英国先后发动三次侵略战争,逐步吞并了缅甸。

缅甸是东南亚的重要国家,位于中南半岛西部,中缅两国有长达2100多公里的国境线,又有山山相依,水水相连的自然通道,自古以来就把两国连接在一起,成为两国之间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

根据英国人哈威编撰的《缅甸史》和霍尔的《东南亚史》、伯希的《交广印度两道考》等著作记载:公元前2世纪以来,中国以缅甸为商业通道,“循伊洛瓦底江为一道;循萨尔温江为一道;尚有一道循亲敦江经曼尼坡乘马需三月乃至阿富汗。商人在其地以中国丝绸等名产换取缅甸的宝石、翡翠、木棉,印度的犀角、象牙和欧洲的黄金等珍品”[58]。这条路线早在公元前122年张骞出使西域时就已经发现。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69)设置永昌郡(今云南保山),这条丝路又有进一步发展。永昌郡设立后,又在今德宏傣族地区修治了博罗道。永昌郡的设置与博罗道开通,对中缅经济文化交流和中国与南亚甚至欧洲交流都具有意义。[59]此后,缅甸各部落纷纷派遣使节与中国通好。唐朝,中缅往来频繁。

《旧唐书》云:

骠国,在永昌故郡南二千余里,去上都一万四千里。其国境,东西三千里,南北三千五百里。东邻真腊国,西接东天竺国,南尽溟海,北通南诏些乐城界,东北拒阳苴咩城六千八百里。往来通聘迦罗婆提等二十国,役属者道林王等九城,食境土者罗君潜等二百九十部落。[60]

《旧唐书》记载了骠国献乐的过程:

古未尝通中国。贞元中,其王闻南诏异牟寻归附,心慕之。十八年,乃遣其弟悉利移因南诏重译来朝,又献其国乐凡十曲,与乐工三十五人俱。乐曲皆演释氏经论之词意。寻以悉利移为试太仆卿。[61]

宋代,中缅继续交往,民间的驮队马帮往来运输两国货物,大量缅甸的棉花、象牙、翡翠、玉石等输入中国,中国的丝绸、茶叶、金银首饰等运往缅甸。这期间,缅甸国王阿奴律陀曾遣使至中国进献白象等物。

元明时期,中缅曾发生战争,但是为时不长。明代曾经在缅甸设置二宣慰使,洪武二十七年(1394)设置缅中宣慰使司,以土酋卜刺浪为使;永乐元年(1403)设置缅甸宣慰使司,以那罗塔为宣慰使。宣德二年(1427),明廷以莽得刺为宣慰使。“自是来贡者只署缅甸,而甸中之称不复见。”[62]虽然明朝没有对这些地区进行实际的统治,但是宣慰使的设置确实有利于中缅两国的联系和文化交流。明清时期,华人大量入缅,繁荣了缅甸经济,也为缅甸的农业生产及宝石、玉石开采业的发展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十)菲律宾

菲律宾位于亚州东南部,是一个群岛国家。该国北隔巴土海峡与中国台湾省相对,南和西南隔苏拉威西海、苏禄海、巴拉巴克海峡与印尼、马来西亚相望,西濒南海,东临太平洋。菲律宾古代有麻逸、苏禄、吕宋等国家。麻逸是我国史籍记载的菲律宾古代国家,据《宋史》和《文献通考》记载,太平兴国七年(982),麻逸国人携宝货到我国广州贸易。麻逸国存在的时间大约是10—14世纪。苏禄最早见于我国史籍《大德南海志》(成书于1304),原来写作苏录,《岛夷志略》将其翻译成苏禄,后为中国明清史籍沿用,直到今天。[63]苏禄大约存在于14—19世纪中叶,是菲律宾历史上立国时间最长的古国。其国盛产珍珠,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名。14世纪中期后,苏禄国力强大,一度攻打加里曼丹岛上的文莱王国。在明代初期,苏禄王国和中国有比较密切的往来。《明史》卷七《成祖本纪》载:永乐十八年(1420),苏禄西王入贡。十九年(1421)苏禄王入贡。二十二年(1424),苏禄入贡。这一年明成祖去世,以后苏禄不再入贡。明代在菲律宾群岛上还有吕宋,有属国合猫里(又名猫里务)、美洛居等国。16世纪以后,西班牙殖民者入侵菲律宾,使得苏禄成为西班牙的附庸。

中国与菲律宾在历史上关系密切,科技交流频繁。华侨在中外科技交流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原产于拉美的农作物经菲律宾华侨而传到中国,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华侨在中菲文化交流方面贡献巨大。

(十一)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是东南亚马来半岛上的国家,位于中国通往印度的海上要冲,因而自古成为中国和印度交通的中继站。在1世纪至2世纪左右,马来半岛出现了羯荼、狼牙修、赤土、丹丹、盘盘等邦国。这些国家深受印度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影响。公元7世纪,在苏门答腊崛起的室利佛逝帝国侵入马来半岛,曾经在几个世纪内控制着这一地区。在此期间马来半岛的经济、文化、宗教皆受到室利佛逝的影响。13世纪室利佛逝衰落,统治势力退出马来半岛,半岛出现各王国分散割据的局面。这个时期我国史籍中提到的王国有彭亨、丁加奴、柔佛和马六甲等。其中马六甲王国最为重要,最强大。15世纪初,马六甲王国统一了马来半岛的南部,结束了分裂局面。1511年,葡萄牙殖民者占领了马六甲,马六甲王国灭亡。17世纪,马六甲成为荷兰的殖民地。19世纪,英国排斥了荷兰在马来半岛的殖民势力,使马来半岛成为英国的海峡殖民地,与此同时,东马(沙捞越和沙巴)也沦为殖民地。[64]

马来西亚和中国明朝的关系非常密切。《明史》有满剌加传。满剌加是旧的译音,现时多译为马六甲。“满剌加,在占城南。顺风八日至龙牙门,又西行二日即至。或云即古顿逊,唐哥罗富沙。”[65]马六甲国王拜里迷苏刺多次遣使访问中国。《明史》云:永乐三年(1405),明成祖正式承认拜里迷苏刺为马六甲国王,赠诰印、黄盖、袭衣和镇国碑文。《明通鉴》云:永乐三年(1405),满刺加入贡,始封为满刺加国王。[66]据陈建《皇明通纪》记载:永乐六年(1408),满刺加首次入贡,明成祖诏封其王西利八儿速刺为满刺加国王。据考证,西利八儿速刺即拜里迷苏刺,满刺加首次入贡应为永乐三年。明朝廷多次遣使访问马六甲,马六甲是郑和下西洋的必经之地,并在此设立“官厂”即物资供应和商品转运基地。

在马来西亚,华侨众多,华商在中马两国经济上互通有无,科技文化交流方面,起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十二)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位于东南亚的海岛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也是民族成分多而且十分复杂的国家。15世纪前,印尼群岛古国众多,在爪哇岛,公元4世纪有多罗摩,我国史籍称之为耶婆提,公元5世纪有闍婆,公元7世纪有诃陵,公元7世纪以后有夏连特拉王国。在苏门答腊岛,公元6世纪有干陀利,公元7世纪有末罗游、巴邻旁,7世纪以后有室利佛逝、三佛齐等海上帝国。13世纪末,爪哇建立了满者伯夷国。满者伯夷国灭亡后,印尼小国林立。16、17世纪有东爪哇的淡目、西爪哇的万丹、中爪哇的马打兰伊斯兰王国、苏门答腊的亚齐以及印尼东部的一些王国。15世纪后,印尼先后遭到葡萄牙、西班牙和英国的侵略,1596年又被荷兰占领。我国古代史籍对上述国家都有明确的记载。

印尼的这些古代国家都曾经遣使中国,与中国有较多的往来。干陀利曾经遣使中国,与南朝刘宋等王朝关系密切。唐太宗时期末罗游曾来华朝贡。唐代僧人义净671年曾经到达巴邻旁,在此学习印度梵文文法。“三佛齐国,盖南蛮之别种,与占城为邻,居真腊、闍婆之间,所管十五州。”[67]自695年到742年,三佛齐与中国有着密切的政治经济联系,此后突然中断,直到904年又同中国恢复通好。室利佛逝与中国唐朝的关系密切,室利佛逝多次遣使入贡,唐朝皇帝对其国王进行册封,开元十二年(724)授予其王尸利陀罗跋摩为左威卫大将军;开元二十九年(741)册封其王刘滕末恭为宾义王,授予其左金吾卫大将军称号。13世纪末,元世祖向爪哇用兵,遭到失败。爪哇人击退元军,建立了满者伯夷国。满者伯夷国多次遣使中国。中国明朝航海家郑和于1405年和1408年两次到达其国进行友好访问和贸易活动。明朝与爪哇关系密切,使节互访频繁。据统计,在明朝开国最初的100年间,爪哇使节访华达到20余次。[68]

华侨在中印文化交流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有的华侨充当使臣、通事。正统元年(1436),爪哇国入贡使臣中名财富八致满荣者,自称是福建龙溪县人,姓洪名茂仔,捕鱼为业,被倭寇俘虏。他逃到爪哇,改为今名,“遣充使进方物”[69]。正统三年(1438),爪哇使臣亚烈马用良、通事良殷南、文旦奏:“臣等俱福建龙溪人,因渔飘堕其国,今殷欲与家属同来者还乡”。后来得到皇帝的许可。[70]

(十三)大宛

大宛是古代中亚国家,在今费尔干纳盆地。据《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大宛在匈奴西南,在汉正西,去汉可万里。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麦。有蒲陶酒,多善马,马汗血,其先天马子也……”[71]约在公元前128年时,张骞来到大宛,而大宛国王本就打算与汉朝交好,但因匈奴与汉朝交恶而道路中断,当大宛国王知道张骞来意后,派遣向导护送张骞前往康居,并从康居前往大月氏。当张骞回到中国后,向汉武帝报告西域见闻。公元前119年,当第二次张骞出使西域的乌孙时,张骞派遣副使到乌孙周边地区大宛、康居、大月氏、安息等国进行外交活动。此后,东西方的商人们纷纷沿着张骞探出的道路往来贸易,成了著名的丝绸之路。而大宛和其他诸国也派遣使者与归途的汉朝使者一同来到中国,游览汉朝的强盛和疆域广大,大宛与中国因此接触越来越频繁。汉武帝对大宛马渴望至极,派人到大宛市马,遭到大宛王的拒绝。汉武帝因命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发属国六千骑,及郡国恶少年数万人”,讨伐大宛。结果大宛兵败,大宛王被杀,“汉军取其善马数十匹,中马以下牡牝三千余匹”,凯旋回朝。

王莽改制时,不尊重周边地方政权,把西域各国王号贬黜为侯,引起的西域各国纷纷反抗,并于16年联合击败西域都护李崇的军队。此后中国发生民变无暇西顾,在李崇逝世后,西域各国就与中国断绝。而匈奴趁着中国大乱,企图在西域重新树立权威。其中,西域以莎车较为强大且对汉朝较忠心,公元29年东汉光武帝封莎车国王“康”为西域大都尉,代汉管辖西域诸国。在莎车国王“康”逝世后,其弟“贤”立,开始致力于武力扩张疆土。公元42年,莎车国王“贤”与汉朝交恶后,诈称西域大都护,迫使西域诸国服从,重求赋税,并攻灭不臣服的国家。莎车国王“贤”以大宛的贡税少为由,亲自率领莎车与诸国大军进攻大宛,大宛国王延留投降,莎车便以“康”之子拘弥王桥塞提为大宛国王。桥塞提统治大宛仅仅数年,便被康居击败,莎车国王只好再命延留重新担任大宛国王,使贡献如常。因匈奴在西域势力逐渐强大,东汉政府于公元91年命班超平定西域,使西域各国再度受西域都护管辖,直到公元107年。

两晋时期,大宛与中国仍有往来。《晋书》卷九七记载:太康六年(285),西晋武帝司马炎遣使杨颢拜其王蓝庾为大宛王。其子摩之继承王位后,遣使贡献汗血马。晋孝帝太元三年(378),大宛王遣使献汉血马和珍禽异兽500余种。[72]南北朝时期(公元420—589年),大宛改称破洛那。隋朝大业中(公元605—617年),钹汗国遣使贡方物。《唐书》作拔汗那,即今费尔干那(Ferghana)。[73]

(十四)康居

康居,古西域国名。东界乌孙,西达奄蔡,南接大月氏,东南临大宛,约在今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王都卑阗城。北部是游牧区,南部是农业区。南部城市较多,有五小王分治。康居与大月氏同是土耳其系的游牧民族。自锡尔河下游,至吉尔吉斯(Kirgiz)平原,是康居疆域的中心地带。张星烺先生认为,汉代康居即唐代之康国。《元史·地理志·西北地附录》中作撒麻儿干,《明史》作萨马儿罕。

汉代康居已经由锡尔河以北的游牧地扩展到锡尔河以南的栗特地方。汉初康居附属于匈奴。张骞初次通西域,曾由大宛到康居,康居王派人送张骞到大月氏。张骞出使乌孙时,又派副使联络康居,于是康居和汉朝建立了经常的往来。后来康居受到乌孙攻击,为谋取匈奴的支持,被迫与匈奴联姻。公元前11年,康居又派侍子入汉,表示愿意通好。公元74年班超到疏勒后,康居和汉朝的关系有了新的变化。康居派兵帮助疏勒王叛乱。

《隋书》云:“康国者,康居之后也。迁徙无常,不恒故地,然自汉以来相承不绝。”大业中,康国遣使献方物。[74]唐代时,康国有大批移民居住在中国各地。康国侨民人数众多,大多在唐朝担任武臣,或者在军队中供职。营州杂胡安禄山,出于北蕃,本姓康氏,后来改姓为安,开元、天宝之际成为边镇中最有实力的将军。康氏在北方和西北都是大姓,移民数极多,在地方上很有势力。唐军部将康元宝和叛军史思明部将康没野波都是康国人。

元世祖时期平定西域,“尽以储王、驸马为之君长,易前代国名以蒙古语,始有撒马尔罕之名”[75]。

明代,撒马尔罕多次向明朝进贡。中撒文化交流频繁。

(十五)土耳其

土耳其(古称突厥)民族是一个朴实的民族,世代居于我国北方,历史悠久。《隋书》卷八四《北狄·突厥》中谈到了突厥国名的由来:

突厥之先,平凉杂胡叶,姓阿史那氏。后魏太武灭沮渠氏,阿史那以五百家奔茹茹,世居金山,工于铁作。金山状如兜鍪,俗呼兜鍪为“突厥”,因以为号。

公元6世纪,崛起于漠北,逐铁勒,灭柔然,势渐强大,臣属北方各族,建立东西万里的突厥政权。南临中原,遂与隋唐王朝往来频繁。据《旧唐书》卷一九四《突厥传》记载,唐高祖起兵时,曾请突厥始毕可汗援助,太宗曾与颉利可汗在渭水会面为盟。贞观三年(629),唐太宗乘突厥内部分裂之时,派李靖等统帅大军分道出击,次年,颉利可汗被俘,东突厥灭亡。[76]东突厥败亡后,一部分人迁居中国内地。公元8世纪后,大食人进据中亚,突厥各部皆成臣属,散居河中之地。奥斯曼土耳其人于14世纪建国于小亚细亚(罗姆),逐渐夺取东南欧之地,灭东罗马帝国,建都伊斯坦布尔,进而发展成为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大帝国,称霸西亚东欧长达600年之久。

中国史书多有记载,宋代称其为芦眉国、罗姆苏丹,明朝称其为鲁迷国等。明代,鲁迷国(学术界一般认为是芦眉国的异译)曾经在嘉靖三年(1524)遣使贡狮子、犀牛。[77]清朝正式采用“土耳其”这一称呼。

(十六)伊朗

伊朗是西亚的一个大国,古称安息、波斯,与中国有着密切的文化交流。公元前248年,里海东南的帕提亚在阿塞西领导下,发动了反对塞流西王朝统治的起义,建立了安息国(公元前247—公元224)。据中国史料记载,早在2000多年前,西汉的张骞曾奉命向西方“凿空”。张骞第一次出使大月氏时,已经听说大月氏以西的这个安息国。此后,汉朝使臣到达安息,汉使返国时,安息也派使者到长安观察中国国情,向汉朝献鸵鸟卵和魔术师。[78]公元224年,安息王朝被萨珊王朝推翻。萨珊王朝存在400多年(224—651),后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个行省。隋炀帝曾派遣云骑尉李昱通波斯,不久波斯遣使随李昱贡方物。[79]贞观十二年(638),波斯遣使者没似半朝贡,又献活褥蛇。[80]到了公元7世纪中叶(661),伊斯兰教征服了伊朗,从此,伊朗历史进入了伊斯兰时期。

在中国唐朝前期,今伊朗东北部曾经纳入中国版图。13世纪蒙古大军多次进入伊朗,在此设置蒙古大汗国阿姆河等处行省,为后来的伊利汗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在我国的唐朝(伊朗萨珊王朝)、元朝(伊朗伊尔汗王朝)以及明朝(伊朗帖木儿王朝和伊朗萨法维王朝,即我国习称的萨非王朝),[81]中伊两国都来往频繁,联系紧密,在经济上互通有无,在文化上也有广泛的交流。

经由伊朗向中国传播的宗教,主要有琐罗亚斯特教、摩尼教、景教、伊斯兰教。

唐代杜环曾经到达伊朗,撰有《经行记》,对当时伊朗的方位地理、风土人情、物产服饰以及宗教军事等作了描述。元代汪大渊随商船两次访问了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曾到达了伊朗的主要商埠忽尔谟斯,并在其《岛夷志略》一书中有专门章节介绍。明代陈诚曾经奉命出使伊朗,并写有《西域行程记》一书。中国明朝的船队多次访问伊朗。随郑和下西域的随从中,有几个人在回国后先后著书,如马欢写有《瀛涯胜览》,费信写有《星槎胜览》,巩珍写有《西洋番国志》,都对忽尔谟斯进行了生动的介绍。伊朗学者也积极介绍中国,如伊朗伊利汗王朝(1256—1253)杰出的政治家、史学家和医生推拉施特,在《史集》中讲述了中国的历史。另外,在《迹象与复苏》这部有关农业和园艺的著作中,谈到了中国的20多种植物。他详细介绍了这些植物的外观、特性、用途和栽培方法,并用波斯语记录了它们的汉语名称和发音。[82]

(十七)大食(今阿拉伯)

阿拉伯帝国(632年—1258)是西亚阿拉伯人于中世纪创建的一个伊斯兰封建帝国。唐代以来的中国史书,如《经行记》、《旧唐书》、《新唐书》、《宋史》、《辽史》等,均称之为大食国(波斯语Tazi或Taziks的译音),而西欧则习惯将其称作萨拉森帝国。《旧唐书》云:

大食国,本在波斯之西。大业中,有波斯胡人牧驼于俱纷摩地那之山,忽有狮子人语谓之曰:“此山西有三穴,穴中大有兵器,汝可取之。穴中并有黑石白文,读之便作王位。”胡人依言,欣然前往,果见穴中有石及槊刃甚多,上有文,教其反叛。于是纠合亡命,渡恒曷水,劫夺商旅,其众渐盛,遂割据波斯西境,自立为王。波斯、拂菻各遣兵讨之,皆为所败。[83]

《新唐书》谈到大食的扩张:

灭波斯,破拂林,始有粟麦仓庾。南侵婆罗门,并诸国,胜兵至四十万,康、石皆往臣之。其地广万里,东距突骑施,西南属海。[84]

《宋史》记载:

大食国本波斯之别种。隋大业中,波斯有桀黠者探穴得文石,以为瑞,乃纠合其众,剽略资货,聚徒浸盛,遂自立为王,据有波斯国之西境。唐永徽以后,屡来朝贡。其王盆泥未换之前谓之白衣大食,阿蒲罗拔之后谓之黑衣大食。[85]

唐宋史书均记载大食之兴起,但是《旧唐书》多荒诞不经,而《宋史》较为客观真实。

阿拉伯帝国存在了600多年,主要有神权共和时期和倭马亚王朝、阿拔斯王朝两个世袭王朝。帝国最强盛的时候,疆域东起印度河和中国边境,西至大西洋沿岸,北达里海,南接阿拉伯海,是继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之后又一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阿拉伯帝国的兴起改变了周边许多民族的发展进程,在中世纪的历史上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穆罕默德曾经用《古兰经》鼓励他的门徒:“为了追求知识,虽远在中国,也应该去。”这反映了当时阿拉伯人对中国文明的向往。[86]唐朝从公元651年起与阿拉伯建立了外交关系。据唐代史籍记载,在唐高宗永徽二年(651),阿拉伯第三位正统哈里发奥斯曼(即大食王噉密莫末赋,646—656年在位),第一次派遣使者来到中国。

《旧唐书》卷一九八《大食传》记载:

永徽二年,始遣使朝贡。其王姓大食氏,名噉密莫末赋,自云有国已三十四年,历三主矣。[87]

公元751年中阿双方发生的怛罗斯战争,以唐军失败而告终,唐军有不少士兵被俘,结果引起了造纸术在阿拉伯的传播。唐宋时期,许多阿拉伯人来到中国经商。伊斯兰教的传入,带动了阿拉伯科学在中国的传播。

据《宋史》卷四九○《大食传》记载,勿巡、陀婆离、俞卢和、麻罗拔地、层檀等国皆大食部属。这些大食属国都和宋王朝有着友好交往。

元代,阿拉伯科学家来到中国,促进了中外科技交流。中国的许多科学发明经过阿拉伯人传到西方,阿拉伯人在传播中国科技方面起了桥梁作用。

明代中阿关系密切。明代中国称阿拉伯为天方国。《明史·西域传四·天方》云:“天方,古筠冲地,一名天堂,又曰默伽。”此天方指麦加。在明代游历家的著作中,天方是指整个阿拉伯半岛。明代,其王多次遣使来华朝贡。其国人也多有来华者。成化中有天方人阿力之兄纳的,来中国40余年。

(十八)印度

印度是南亚的大国。公元前6世纪之后,印度进入了十六国时期,内战频繁。内部的纷争也招致了外部的入侵,波斯、希腊人相继攻入印度。公元前323年孔雀王朝(前323—前185年)统一了北印度,阿育王皈依佛教并大力推广佛教。此后,印度进入列国时代。直到公元4世纪,古代印度的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笈多王朝兴起,带来了了两个世纪的和平与繁荣。在笈多时期,从古老的婆罗门教演化出来的印度教兴起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古代印度文化达到了颠峰。从公元8世纪开始,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不断侵入南亚次大陆,同时也将伊斯兰教传入此地,使印度文明增添了新的色彩。伊斯兰教与印度教成为古代印度的两大宗教,佛教与耆那教日渐式微。1526年,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突厥贵族建立了莫卧儿帝国。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英国殖民者逐步控制了南亚次大陆,使这里成为大英帝国最重要的原料供应地。19世纪末期开始,印度人民开展了不屈不挠的独立运动,其中以甘地为首的不合作运动为民族主义事业赢得群众支持做出了重大贡献。1947年,印度终于独立。之后经过两次印巴战争,南亚次大陆形成了目前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三个国家。

我国人民最早知道印度是西汉张骞通西域的时候,最初称印度为身毒,后来称为天竺、贤豆等。印度佛教传入我国,是印度文化一次大规模的东传,对我国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有很大影响。唐代著名僧人玄奘,在公元7世纪西游印度并居住多年,返回唐朝以后写成《大唐西域记》。他在其著作中始称印度,这一称谓沿用至今。宋代僧行勤要求去西域求佛书,得到批准。“开宝后,天竺僧持梵荚来献者不绝。”开宝八年(975)冬,东印度王子穰结说啰来华朝贡。[88]

古代中印文化交流丰富多彩。正如季羡林先生所说的那样:“印度的许多东西大量流入中国,其影响既深且广,至今不衰。”[89]但是中国文化对印度也有较大的影响。

(十九)尼泊尔

尼泊尔历史悠久,公元前6世纪就建立王朝。该国先后出现基拉特王朝(前800年—100年)、利查威王朝(100—1200年)、玛拉王朝(1200—1768年)和沙阿王朝(1768—2008)。

公元1559年,从印度契托尔来的一个拉杰普特王公后裔德拉维亚·沙阿,占领尼泊尔西部一个称作廓尔喀的村落,建立一个小王国。公元1742年,这个王国第十代君主普里特维·纳拉扬·沙阿登上王位。他励精图治,使王国逐渐强大起来。他率廓尔喀军队于1769年征服谷地三国,结束玛拉王朝,开始沙阿王朝的统治。从此,尼泊尔逐步趋向统一,也开始有年代准确、史料翔实的历史。

《新唐书》云:“泥婆罗直吐蕃之西乐陵川。”《大唐西域记》卷七作尼波罗。中尼之间有着上千年友好交往的历史。晋代高僧法显、唐代高僧玄奘曾到过佛祖释迦牟尼诞生地兰毗尼(位于尼泊尔南部)。639年,尼泊尔国王阿穆苏·瓦尔马之女儿布丽库蒂公主(即赤尊公主)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联姻,尼泊尔的建筑技术传入中国西藏地区。阿穆苏·瓦尔马的后继者纳伦德拉·德瓦国王即位不久,中国唐朝的使者王玄策等在公元643年访问了尼泊尔。贞观二十一年(647),尼泊尔遣使入献波棱、酢菜、浑提葱。永徽时,其王尸利那连陀罗又遣使入贡。[90]

元朝时,尼泊尔著名工艺家阿尼哥曾来华监造北京白塔寺,把尼泊尔先进的建筑技术传入中国。

明代称之为尼八刺国,中尼两国政治关系比较密切。据《明史》记载:“尼八刺国,在诸藏之西,去中国绝远。其王皆僧为之。”[91]洪武十七年(1384),明太祖命僧智光出使其国,成祖复命僧智光出使其国。永乐十一年(1413)明成祖命杨三保出使其国,以玺书、银币赐其嗣王沙的新葛;永乐十六年(1418),明成祖命中官邓诚出使其国。宣德二年(1427),明宣宗又遣中官侯显出使其国。尼八刺也多次遣使来华朝贡。良好的政治关系,奠定了中尼两国文化交流的基础。

【注释】

[1]《汉书》卷九五,西南夷两粤朝鲜传第六五。

[2]杨通方:《源远流长的中朝文化交流》,载周一良主编:《中外文化交流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66页。

[3]《明史》卷三二○《朝鲜传》。

[4]《新唐书》卷二二○《高丽传》。

[5]《资治通鉴》卷一九六《唐纪十二》。

[6]《明史》卷三二○《朝鲜传》。

[7]《宋史》卷三二○《高丽传》。

[8]《明史》卷三二○《朝鲜传》。西京,即平壤。

[9]《元史》卷二○八《朝鲜传》。

[10]《明史》卷三二○《朝鲜传》。

[11]同上。

[12]高伟浓:《走向近世的中国与朝贡国关系》,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30页。

[13]《新唐书》卷二二○《百济传》。

[14]《三国志》卷三○,魏书。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854页。

[15]《旧唐书》卷一九九《倭国传》。

[16]《旧唐书》卷一九九《日本传》。

[17]《隋书》卷八六《倭国传》。

[18]《新唐书》卷二二○《日本传》。

[19]《宋史》卷四九一《日本传》。

[20]同上。

[21]《元史》卷二○八《日本传》。

[22]《明史》卷三二二《日本传》。

[23]同上。

[24]《明史》卷三二二《日本传》。

[25]《宋史》卷四九一《琉球传》。

[26]《元史》卷二一○《求传》。

[27]《明史》卷三二三《琉球传》。

[28]同上。

[29]《清史稿》卷五二六《琉球传》。

[30]《万历野获编》补遗卷四,外国夷官。

[31]《明史》卷三二三《琉球传》。

[32]《清史稿》卷五二六《琉球传》。

[33]《明史》卷三二一《安南传》。

[34]同上。

[35]同上。

[36]郎天咏:《东南亚艺术》,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27页。

[37]《晋书》卷九七《林邑传》。

[38]张秀民:《中外关系史论文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版,第278页。

[39]《新唐书》卷二二二(下)《环王传》。

[40]同上。

[41]《古代中越关系史资料选编》,第224页。

[42]续建宜、刘亚林:《世界文明古国述略》,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37页。

[43]《宋史》卷四八八《交趾传》。

[44]张秀民:《中外关系史论文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版,第4页。

[45]陶维英:《越南古代史》,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33页。

[46]王民同:《东南亚史纲》,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14页。

[47]《万历野获编》补遗卷四《土司·六慰·老挝之始》。

[48]郭保纲:《古代中国和老挝的历史关系》,《中国东南亚研究会通讯》1985年第3期。

[49]《清史稿》卷五二八《南掌传》。

[50]张晔:《东南亚华侨华人历史与现状》,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3页。

[51]王民同:《东南亚史纲》,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1页。

[52]张晔:《东南亚华侨华人历史与现状》,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5页。

[53]《明史》卷三二四《暹罗传》。

[54]张晔:《东南亚华侨华人历史与现状》,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3页。

[55]《清史稿》卷五二八《暹罗传》。

[56]《万历野获编》补遗,卷四《外国·华人夷官》。

[57]《宋史》卷四八九《蒲甘传》。

[58][英]哈威:《缅甸史》,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第52页。

[59]张晔:《东南亚华侨华人历史与现状》,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7页。

[60]《旧唐书》卷一九七《骠国传》。

[61]同上。

[62]《明史》卷三一五《缅甸传》。

[63]王民同:《东南亚史纲》,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98页。

[64]王民同:《东南亚史纲》,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62页。

[65]《明史》卷三二五《满刺加传》。

[66]《明通鉴》,第610页。

[67]《宋史》卷四八九《三佛齐传》。

[68]何芳川:《中外文化交流史》,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8年版,第463页。

[69]《万历野获编》补遗,卷四《外国·华人夷官》。

[70]同上。

[71]《史记》卷一二三《大宛列传》。

[72]《晋书》卷九七《大宛传》。

[73]方豪:《中西交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66页。

[74]《隋书》卷八十三《康国传》。

[75]《明史》卷三三二《撒马尔罕传》。

[76]朱绍侯:《中国古代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02页。

[77]《明史》卷三三二《鲁迷传》。

[78]《汉书》。

[79]《隋书》卷八十三《波斯传》。

[80]《新唐书》卷二二一《波斯传》。

[81]周一良:《中外文化交流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40页。

[82]何芳川:《中外文化交流史》,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8年版,第519页。

[83]《旧唐书》卷一九八《大食传》。

[84]《新唐书》卷二二一《大食传》。

[85]《宋史》卷四九○《大食传》。

[86]朱绍侯:《中国古代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68页。

[87]《旧唐书》卷一九八《大食传》。

[88]《宋史》卷四九○《天竺传》。

[89]季羡林:《中印文化交流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90]《新唐书》卷二二一《泥婆罗传》。

[91]《明史》卷三三一《尼八刺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