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优游”苏轼

“优游”苏轼

时间:2022-0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苏轼8岁到10岁之间,苏洵进京赶考落第后独自到江淮一带游历。教育孩子的责任便落到了苏轼母亲身上。范滂慷慨就义时仅33岁,后人特地立碑纪念他。苏洵虽未中举,但他并未放弃仕途。在苏轼16岁时,姐姐许配给苏轼外婆家一个表兄,但疑受程家人折磨,不久去世。苏轼的母亲也因女儿之死,没有为娘家说话。这件事发生之后四十多年内,苏轼兄弟二人一直没有和那个表兄来往。
“优游”苏轼_文化乐旅——跟着古人游中国

第2节 旅行准备:“优游”苏轼

导 航 眉山 宋朝 重文轻武 成都 东京

一、苏轼成长记:爱憎分明的“小愤青”

苏轼出生在书香世家,父亲苏洵是名满天下的才子,他的弟弟苏辙后来同样是文豪。他们父子三人都是进士,都名列“唐宋八大家”,文学世家史上也只有曹操父子三人可与之比美。

书香世家:母亲以身作则循循善诱

苏轼的家在眉山,陆游称眉山是“千载诗书城”,因为在陆游生活的宋朝,眉山出了886名进士,这个数量还没算今属眉山的仁寿、洪雅等县。苏轼的家族也是书香世家,他出生的时候家中的伯父、叔叔,还有两个姨丈都已科考成功,行将为官做吏。父亲苏洵禀赋颖异,不服管教也不易与人相处,直到27岁时因苏轼出生后受家中多人中举刺激,才发愤读书

苏轼是家中长子,他4岁的时候弟弟苏辙,即苏子由也来到了人间。苏轼从小看着父亲发愤读书,7岁的时候,他自己也开始读书,“自七八岁知读书”。8岁时他正式入读乡里的“小学”。苏轼8岁到10岁之间,苏洵进京赶考落第后独自到江淮一带游历。教育孩子的责任便落到了苏轼母亲身上。

苏母是官家小姐,受过良好的教育,曾激励苏洵努力向学,所以对苏轼兄弟的教导也循循善诱。有一天,母亲正教苏轼《后汉书》,书上记载后汉时朝政不修,政权落入阉宦之手,廉正之士为此冒生命危险上书弹劾奸党,一个叫范滂的直臣因此将被逮捕,他与母亲诀别,范母说:“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范滂慷慨就义时仅33岁,后人特地立碑纪念他。这时,苏轼问母亲:“我长大后若做范滂这样的人,您愿不愿意?”母亲回答道:“你若能做范滂,难道我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在母亲的教导下,苏轼10岁时已能写出奇的诗句。

青出于蓝:继承父亲文采与爱憎个性

苏轼的童年时期,宋朝在最贤明的君主宋仁宗统治之下,他极力奖励文学艺术,所以国内太平无事,贤良之臣在位,文才杰出人士受宠,欧阳修、范仲淹等人的大名也传到了童年的苏轼耳里,他深受鼓舞。12岁那年,祖父去世,苏洵回到家乡。苏洵虽未中举,但他并未放弃仕途。

苏洵一方面在家自行修学,一方面亲自管教两个儿子,苏轼正是从父亲那里学习了白居易的诗歌。苏洵一向坚持文章的淳朴风格,所以对儿子他力诫当时流行的华美靡丽的习气,这个习气是指当时文人们堆砌艰深之辞藻与罕见的典故,以求文章之美,弃质朴自然的句子于不顾。后来年轻的学子进京赶考时,主考官欧阳修曾发动一场改革文风运动,对卖弄辞藻的学子全不录取,足见苏洵的前瞻。

苏洵敢于挑战权威,是一个典型愤青。在苏轼16岁时,姐姐许配给苏轼外婆家一个表兄,但疑受程家人折磨,不久去世。此事激怒了苏洵,他在全族面前,当众谴责了当时为名门望族的程家,并告诉儿子永远不要和那个表兄来往。苏轼的母亲也因女儿之死,没有为娘家说话

这件事发生之后四十多年内,苏轼兄弟二人一直没有和那个表兄来往。苏轼的性格受到了父亲的影响,也表现出爱恨分明的特性,是一个“小愤青”。

二、旅行背景:宋朝重文轻武爱格致游

苏轼所在的北宋是中国历史上的又一个大一统朝代,由赵匡胤建立,建都东京,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开封,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宋朝开国皇帝为了避免唐代末朝以来藩镇割据和宦官乱政的现象,采取了重文轻武的施政方针。整个宋朝一直重文轻武,文化昌盛、经济繁荣而军事式微。

读书学文受到特殊的重视,官方一首《劝学诗》是典型的宣传材料:“安房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有女颜如玉。……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外读。”苏轼对这个时期称赞道:“宋兴七十余年,民不知兵,富而教之,至天圣、景祐极矣。”天圣、景祐都是宋仁宗的年号。

宋朝生活:讲究品位 处处见雅

北宋建国初期节俭、务实,开国皇帝赵匡胤曾进行一系列政治、经济方面的改革。到宋仁宗、宋神宗时王安石提倡新法,曾试图以类似现代金融管理的方式管理国事,加之有范仲淹等“以天下为己任”的政界文人们励精图治,使得北宋出现了繁荣的社会气象。这样一个文人治世的时代,社会中渗透着文人的精致与雅趣,连普通人的衣食住行,处处都表现出“品位”。

在宋代文献中记载:“其卖药卖卦,皆具冠带。至于乞丐者,亦有规格。稍似懈怠,众所不容。其士、农、工、商,诸行百户,衣着各有本色,不敢越外。谓如香铺里香人,即顶帽披背;质库(当铺)掌事,即着皂(黑)衫角带不顶帽之类。街市行人,便认得是何色目。”可见,在宋代,对士农工商等服饰都有等级和行业规定,连行乞也得注意形象。

衣服如此,饮食也不例外。宋代人喜欢酒,但更爱茶,因为更雅。宋代与茶有关的艺术作品很多,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等所作的茶诗数量颇多。茶画也丰富多彩,如赵孟img47的《斗茶图》等是我国茶文化的重要艺术品。宋代爱国诗人陆游嗜茶成癖,以至于带病深夜煮茶,他一生所写茶诗多达三百多首。不仅文人们喜欢品茶,饮茶的习俗在民间也日益普遍,“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即使在社会底层,茶也成为重要的交际手段。

在住方面,贵族阶层的宅第日益奢华,各类私家园林层出不穷。园林式建筑最大的特点是把人工美和自然美巧妙融合到一起,在有限的空间浓缩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宋代交通也发达,从《清明上河图》上可以看到,当时轿子、骆驼、牛车、马车、马、人力车、船……各种交通工具都已出现。宋代的交通中,畜力占有重要地位,畜力包括马、骡、骆驼、牛之类。不过宋代轻武而缺马,需耗费巨资才能买到马。南方由于水路交错,船是最好的代步工具。

宋朝旅游:格致之旅 以文表情

由于宋朝社会安定,人民生活品质提高,衣食无忧,交通发达,加上邸店如云,住宿方便,所以旅游业发达起来。在兴学的教育大背景下,文人们到处游学的现象极为普遍。在饱读诗书、参与政事之余,他们热衷于流连园林泉壑,遍览名山大川,以此陶冶性情,增长见识。比如王安石从小就随父宦游南北各地,目睹了各地各阶层的生活,对大宋王朝“日渐积弱”的局面有了一定的认识,青年时就立下了“矫世变俗”之志。

文人们不会忘记的是,将所游与所思诉诸笔端,一篇篇游记、诗词便成为永久的纪念。文人们或寓情于景,或抒情述志,或寄寓清高,反映社会风貌,同时把家国的命运与个人的人生经历紧密相连,这使得宋代的旅游与旅游诗词散文成就突出,贡献巨大,比如为后世所乐道的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秦观的《龙井题名记》、范成大的《峨眉山行记》等。特别是王安石的游记以议论与言志见长:“绕水恣行游,上尽层楼更上楼。”读王安石游记,看到了他志在“非常之观”的胸襟抱负,让人联想到他锐意改革的精神。苏辙的《黄州快哉亭记》写景之余,委婉地反驳了宋玉在《风赋》中将风分雌雄的说法,明确指出了风无变异,而是由于人的境遇不同,对风产生快与不快的感受。

综上,宋代的文人们在旅游之中记述山水,长于议论,重在抒发对人生的种种感悟,通过旅游使自身的精神境界得到提升。相对于开放、开阔、自由、厚重的唐文化来说,宋文化则内敛、自省、飘逸、淡雅,自始至终都恪守着“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角色定位。

三、旅行准备:跟“导游”父亲进京赶考

1056年,科举考试将在第二年举行。从四川到当时的宋都东京(今河南省东京市),路途遥远,所以对于志在科举的苏氏父子三人来说越早动身越好。此时,苏轼娶了眉州青神王方的女儿王弗小姐,苏辙也已成家。成家大事完成,现在剩下的就是立业了。

随父进京:先入成都 后入东京

父子三人告别各自妻子,起程赴京赶考。这是苏轼第一次离开四川,这一年他20岁。外面的世界对于他来说全然陌生,幸好此次出行由父亲带队,一切父亲打点,他和苏辙是跟班。在苏洵的安排下,他们先到了成都,拜谒在那当官的张方平。

此时的苏洵47岁,但求官之心仍在。张方平有意立刻任他为成都书院教席,但苏洵志向更高,张方平便为他写信给当时的文坛泰斗欧阳修。另外一位雷姓友人,也写了一封推荐信给梅尧臣,力陈苏洵有“王佐之才”。怀揣两封推荐信的苏洵,这才带着两个儿子自旱路赴京。他们日夜兼程,穿剑阁,越秦岭,花了两个多月时间,在当年五月来到东京。

当时的宋朝共有四个都城,东京为首,称东都。东京分内外城,外城方十三里,内城七里,城周有城门十二座,入城处有两层或三层的城圈,用来围困进犯的敌军。城墙上筑有雉堞,供发炮射箭之用。因为国都地处一低下之平原,无险可守,因此建了另三个陪都以作军事防御。西都洛阳,用以遏制经军事要隘潼关自西北而来的进犯。南都商丘,抵抗南方敌人。另建北都大名府(今河北省东南部的大名县),阻止自北方侵入中国的蛮族。

苏洵已是再次入京,所以在东京安顿下来对他来说不难。父子三人暂时寄宿于僧庙,等待秋季的考试。这是礼部的初试,选择考生以备次年春季皇帝亲自监督的殿试。除去等候考试之外,别无他事,父子三人在京都盘桓,在城内游览,参加社交活动,与社会知名人士结交。

京城旅游:见证繁华 一举中的

苏洵忙着将自己推销给欧阳修和当时的高官显宦,苏轼与苏辙则在京城到处旅游。对于这两个从大山走出来的“乡下孩子”来说,东京真是太繁华了,城中央皇城宫殿的雄伟壮丽让他们频频眺望,朱雀门外的国子监和太庙让他们心驰神往,京城生活的纸醉金迷令他们大开眼界,无处不在的警卫又让他们感觉到庄严。在行人如流的大街上,他们看到城里的人们都要戴帽子,打扮得像读书人。

秋季考试顺利结束之后,对于天下读书人来说最重要的殿试终于到了。这一天,宋仁宗任命欧阳修为主试官,另外若干宿儒为判官。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这一刻,这一天苏轼和所有考生一样半夜起身,在黎明到来的时候到达皇宫之外,经过一番严查各自走入由皇宫侍卫看守的封闭斗室。考生首先考历史或政论,次考经典古籍,最后,录取者试卷阅毕,再由皇帝亲自监察考诗赋,再考策论。宋仁宗重视为国求才,他有时为免试题泄露,会在最后一刻改变题目。考试放榜之前,考试官要入宫中闱场,严禁与外界接触,通常从正月底到三月初,直到试卷阅毕呈送给皇上为止。

苏轼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欧阳修传给同辈观看赞赏说:“此我辈人也,吾当避之。”当时为保证阅卷公正,考生试卷交到考官那前先由书记重抄一遍,以免认出试卷笔迹。重抄的试卷上,略去考生的名字,另存档册里。因为苏轼的文章写得太好了,欧阳修误以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避嫌把他从榜首划到第二名,成为一个“美丽的误会”。公元1057年,21岁的苏轼与弟弟一起考中进士,在三百八十八人之中名列前茅。

后来,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但这时传来母亲病故的消息,于是父子三人匆匆赶回眉州。三年后服满还朝,仍授本职。纵然苏轼才华横溢,但从科举走上仕途,他要走正常路线,由低到高,层层上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