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劳动力价值被歪曲为工资和剩余价值被歪曲为利润

劳动力价值被歪曲为工资和剩余价值被歪曲为利润

时间:2022-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劳动力价值或价格被歪曲为工资这个过程的另一面,就是剩余价值被歪曲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即被歪曲为利润。这是因为,剩余价值的剥削和剩余价值的实现条件不同;前者取决于生产力水平,后者主要取决于消费力水平,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又妨碍劳动群众消费水平的提高。

第一节 劳动力价值被歪曲为工资和剩余价值被歪曲为利润

资本主义生产的决定性历史条件,亦即剩余价值的历史起源的条件,是劳动力成为商品;但是,劳动力是一种潜在的东西,所谓买卖劳动力就是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因此,和一般商品买卖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不同,劳动力的买卖是先交货,后交钱,即劳动后才支付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由于这样,一般商品买卖中双方授受的货币,便明白无误地表现为这商品的价格,而劳动力买卖中双方授受的货币,却不能明白无误地表现为劳动力这商品的价格,而被歪曲为出卖劳动力的价格,被歪曲为劳动价值、劳动报酬、工资。既然在工资这个范畴下,劳动者即工人得到其劳动创造的价值,剩余价值就必然被歪曲为不是劳动的产物,而是别的什么因素的产物,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就被掩盖起来了。这是决定性的第一步。

劳动力价值或价格被歪曲为工资这个过程的另一面,就是剩余价值被歪曲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即被歪曲为利润。剩余价值本来是劳动生产的,即本来是可变资本所推动的劳动的产物,但由于劳动的产物已被歪曲为全部成为工资,因此剩余价值就再也不可能是可变资本的产物,而被歪曲为全部垫支或预付资本的产物,或资本的产物,这样,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

一个生产部门的特殊利润率,就是该部门的剩余价值和预付资本之比;全社会的平均利润率,就是各特殊利润率的平均化,亦即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和预付资本之比,这种平均不是算术平均,而是加权平均,这是我们分析过的,实质上是产业利润和产业部门的平均利润率。但除产业利润外,还有商业利润和银行利润,平均利润率应该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和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和银行资本总和之比。由于增加了一个商业资本和银行资本去平分剩余价值,现在的平均利润率比原来的降低了。

商业资本和银行资本,是分别由产业资本循环中的资本的两种形态,即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转化而来的商品经营资本和货币经营资本的独立化。

“商品经营资本无非是生产者的商品资本,这种商品资本必须经历它转化为货币的过程”。

“必须在市场上完成它作为商品资本的职能;不过这种职能已经不是表现为生产者的附带活动,而是表现为一类特殊资本家即商品经营者的专门活动,它已经作为一种特殊投资的业务而独立起来。”这样,作为产业资本循环的一种形态的商品资本,就独立化为商品经营资本即商业资本了。

商业资本既然是商品资本的独立化,是在流通过程中的资本形态,那么它就不生产剩余价值,但要参加剩余价值平均利润的平均化,即获取商业利润。假设一年中全社会预付的总产业资本为720C+180V,剩余价值率为100%,商品总价值或总生产价格便为720C+180V+180M=1080,平均利润率为180M÷(720C+180V)=20%。现在900产业资本之外,有100商业资本加入,它是总1000即(900+100)中的十分之一,因此它也要从180的剩余价值中分到十分之一即18,余下来的162剩余价值由900产业资本平分利润率也是18%。这是商业资本加入后的新的平均利润率,比原来的低。这样,产业资本家按(720C+180V)×(1+0.8)=1062的价格,把商品卖给商业资本家,后者再按1062+18=1080的价格,即按价值或生产价格把商品卖给购买者,获取18的平均利润。

上述意义的商品资本实质上是产业资本的补充,其量的大小由产业资本经历的流通时间的增大部分来决定。假设上述720C+180V的产业资本,为当地市场生产商品,9个月内周转一次生产180M,但其后由于市场的开拓,流通时间增加1个月,资本周转时间为10个月,一年中的利润量和利润率都必然降低,为获取同量利润量,就要增加预付资本100,这就是上述意义的商业资本。在这样的条件下,利润率同样降低。

另外还有一种意义的商业资本,它由纯粹流通费用构成。纯粹流通费用有生产性流通费用或流通费用和纯粹流通费用两种。它们的区别在于商品二因素的运动:凡与商品的使用价值运动,即从生产过程结束进入消费过程所必需的劳动耗费,如运输、包装、保管所耗费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这实质上是生产过程在流通过程中的继续,即使商品生产消灭了,这种劳动耗费仍然存在。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它是生产性的劳动,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样,其活劳动创造价值包括剩余价值。全部预付资本都要获得平均利润,它生产的剩余价值参加平均利润的形成,原理和产业资本一样。

凡与商品的价值运动,即为价值的实现所必需的劳动耗费,可归结为计算、簿记、市场、通讯等方面的开发,为此必需的不变资本包括事务所、纸张、邮资等,可变资本则是为雇用在这种意义上的商业雇佣工人而支付的工资,这种纯粹流通费用随着商品生产的消灭而消灭,它是不生产性的,它不创造价值包括剩余价值,归根结底它要从社会剩余价值中来补偿,这种资本耗费要获取平均利润。

目前,资本主义纯粹流通费用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增加,这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决定的。这是因为,剩余价值的剥削和剩余价值的实现条件不同;前者取决于生产力水平,后者主要取决于消费力水平,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又妨碍劳动群众消费水平的提高。这样,产品销售必然遇到困难,为了销售,上述费用就增加。同时,资本主义特有的生产和消费的矛盾,使普遍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发生,危机就是消灭那部分对消费力来说是过多的产品。消灭有多种形式,增加纯粹流通费用的耗费是其中的一种。

斯维齐说:由于垄断资本主义攫取的垄断利润不止是剩余价值,因而发达国家的经济剩余不论绝对还是相对都增加。“一般说来,剩余的吸收有下列各种方式:1.它可以被消费掉;2.它可以用来投资;3.它可以被浪费掉。”上述的3就包括了实行军国主义的开发和用于纯粹流通费用,尤其是广告的开发。发达国家有的商品价格,其中纯粹流通费用占50%,某些化妆品则占90%,即是说这些费用所代表的物质财富,既不进入生产消费,也不进入个人消费,白白地浪费掉了。

斯维齐由于是美国人,所以举的都是发达国家的数字。其实,中国虽然是发展中国家,纯粹流通费用的支出,尤其是广告费的支出,也实在惊人。

假设纯粹流通费用为50,这样,180M就要由900产业资本和150商业资本(100实质上是产业资本,50是纯粹流通费用,生产性的流通费用不予计算)来平分,平均利润就因纯粹流通费用的产生,再由18%下降为img310,产业资本分得img311,商业资本分得2557M,产业资本家按img312img313的价格,将商品卖给商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则按价值img314img315的价格,出售商品。

但是,这样一来,商品总价格1130便高于商品总价值即总生产价格1080,这是违反价值规律的。所以纯粹流通费用不可能是这样补偿的。它只能从社会总剩余价值中来补偿。其原因是:由于纯粹流通费用的产生,个别商品价格提高了,它直接间接提高劳动力价值,在其他条件不变下,这使剩余价值相应减少,即从180减为130。这样,平均利润率应降为130÷(900+100+50)=12.38%。在这新的平均利润率下,产业资本家按900×(1+0.1238)=1011.43的价格,将商品出售给商业资本家,后者则按1011.43+(150×0.1238)+50=1011.43+18.57+50=1080的价格,将商品出售。所以,作为一个经济过程的结果,商品出售价格是等于价值即生产价格的。

现在谈一谈资本循环中的另一种形式,即货币资本怎样独立化为货币经营资本,再由货币资本发展为银行资本,以及货币经营业和银行利润的来源。

货币在产业资本和商品经营资本即商业资本的流通过程中,所完成的各种技术性的活动,“当它们独立起来,成为一种特殊资本的职能,而这种资本把它们并且只把它们当作自己特有的活动完成的时候,就把这种资本转化为货币经营资本了”。货币经营业就成为一种独立的企业。

正如商业是经营一般商品的企业一样,货币经营业是经营货币商品的企业,它的业务是纯粹技术性的收付和兑换货币,它在结算、平衡和兑换中耗费的物化劳动和活动,是一种纯粹流通费用,不创造价值包括剩余价值,这种费用随着商品生产从而货币经济的消灭而消灭,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如商业中的纯粹流通费用一样,要由社会剩余价值的扣除来补偿。

“货币经营者的利润不过是从剩余价值中所作的一种扣除,因为它们的活动只与已经实现……的价值有关”。他们在纯技术的收付、兑换货币时,向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收取的手续费,扣除了他们经营中的耗费外,剩下的余额便是他们的利润。各行业之间资本家的竞争,使这种利润与其耗费的比例同平均利润一致。

我们现在考察的只是纯粹形式的货币经营业,即与信用制度相分离的货币经营业,当信贷的职能和信用贸易同货币经营的其他职能结合在一起时,货币经营业就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成为现代银行业。现代银行业与一般货币经营业相比,其决定性特征就是经营资本商品。经营银行的各种耗费同样是纯粹流通费用,它的补偿是社会纯粹流通费用的扣除,银行贷款利息大于存款利息的差额,除补偿这种耗费外,余下的便是银行利润。同样道理,各行业资本家之间的竞争,使这种利润与其耗费的比例同平均利润率一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