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陕西含常绿阔叶树的两点争议混交浅见

陕西含常绿阔叶树的两点争议混交浅见

时间:2022-0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陕西植被区划中的两点争议及其浅见(摘要)植被是地表各自然条件的一面镜子,也是地表太阳能的最大和最普遍的收集者、转化者和储藏者。同年7月侯学煜主编的《中国的植被》中,把长城沿线以北划为温带真草原,以南至渭北山地为暖温带森林草原,关中为夏绿阔叶林区,秦岭为北亚热带含常绿成分的落叶阔叶林带。暖温带夏绿阔叶林区则是集约种植农业的良好地区。
(年—月_绿野木禾雷明德

陕西植被区划中的两点争议及其浅见(摘要)(1979年9—10月)

植被是地表各自然条件的一面镜子,也是地表太阳能的最大和最普遍的收集者、转化者和储藏者。

植被区划是植被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研究区域内存在的各种天然和人工的植被类型及其在地表的不同组合特征,将大地划分成不同等级的植被区域,叫做植被区。符合科学规律的植被区划,是促进我国“四化”特别是农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的科学研究任务。

植被区划应当以植被特征为依据,同时也要适当注意赖以组成和存在并受影响的植物组成区系和环境条件的分析。

“陕西植被”的研究工作中,关于陕西植被区划有两点较突出的争议:一个是陕北地区草原区和森林区的分界问题;一个是陕南温带森林区与亚热带森林区的分界问题。这两个问题在全国植被区划中也是较为重要而又存在着不同看法的。前者从长城沿线到秦岭北麓,众说纷纭,后者从秦岭北麓抵巴山之巅,莫衷一是。

这些争议有其地理和历史渊源,从自然地理条件来说,陕北地近内陆;受西伯利亚高压中心控制,海风影响弱,属于旱气候,不利于森林生长,为草原发育的良好地带。地质时代晚近时期的气候与今无大差别,黄土的生成就是气候干燥的证据,在黄土堆积较厚的地方都没有森林,深厚的黄土层中没有残存的树根遗迹。现今一般平坦及缓坡地分布草本植被,仅在陡坡及阴坡或石质山地有灌木、小乔木及乔木林带等。陕南由于后期隆起并几经上升,山势雄伟,地形北陡南缓并向南倾斜,向东南开阔,易受多方面气候及植物区系成分的影响。

长期以来对陕西植被区划一直有着不同看法。1934年刘慎谔主要从区系地理的观点提出陕西以长城作为蒙古草原区与夏绿阔叶林区的分界;陕南大体以秦岭岭脊线作为夏绿阔叶林区的分界。1953年刘象天根据植物区系与环境综合分析的观点,提出北至阴山,南达秦岭,西到日月山,东迄太行山的黄土高原为草原区,秦岭以南则划入中部暖带林区。1956年崔友文在讨论水土流失区保土种草和造林树种问题时,以延河与清涧河分水岭为界,认为以北为干草原区,以南直到秦岭北坡为森林草原区。1960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区划工作委员会的《中国植被区划》一书虽把陕北列入东部湿润森林区,但大体仍北以长城沿线为界,除北部极小的东部干草原省外,大部地区为松栎和灌丛干草原省和栎松灌丛草原省;秦岭北坡以南为山地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省。同年7月侯学煜主编的《中国的植被》中,把长城沿线以北划为温带真草原,以南至渭北山地为暖温带森林草原,关中为夏绿阔叶林区,秦岭为北亚热带含常绿成分的落叶阔叶林带。1963年张珍万在其陕西省植被区划草案中,把长城沿线以北划为干草原带,以南至秦岭以北划为暖温带夏绿阔叶林,秦岭北坡至秦岭南坡中下部划为暖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夏绿阔叶林带,再南则为亚热带含常绿阔叶树的针阔叶混交林带。最近即将出版的《中国植被》一书中,将延安作为草原和森林区的分界线,秦岭岭脊仍然为暖温带夏绿阔叶林与亚热带森林的分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回顾建国30年来,在陕北和陕南,从经验和教训中究竟是如何因地制宜,按照客观规律确定今后的建设方针呢?换言之,就是陕北究竟主要是按森林区利用,狠抓粮食生产呢?还是按草原区开发利用而着重抓林牧业生产呢?在陕南能否全面地按亚热带林区指挥和布局生产呢?

陕北在历史上是一个农牧交错地区。秦汉以前,戎狄少数民族游牧于此,秦汉在河谷地区开始农耕,汉代即成为农牧交错区,古称“水草丰美,土宜畜牧”;东汉以后为少数民族贵族占据,畜牧业又有了重要的发展;北宋和明代多驻兵屯垦,明末清初,长城沿线农垦业又有了新的发展,由于不合理的垦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自然条件恶化。陕南盆地农业晚于关中,西周亡后即开始农耕,从汉到宋经历了几个较大的发展阶段,后来由于交通阻隔,战乱破坏较小,秦岭和巴山区,主要是在明代中叶后才逐渐开发的。素以山货特产称著的柑橘、茶、棕片、油桐、生漆、藤及竹等仅主产汉江河谷和巴山山区。

建国后,农业生产力得到解放,生产水平也有所提高,然而由于对当地自然地理条件的客观规律认识不足,指挥生产上存在极大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因而不仅农业生产的进程缓慢,反而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更加恶化,客观上破坏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据报告:1977年对包括陕北及渭北在内的黄河中游123个县的统计资料,平均亩产174.7斤,人均产粮631.7斤,农业人均净调出粮食不到4斤,有55个县仍为粮食调入县,生产水平显著下降;人民生活水平也跟着下降,年人均口粮330斤,其中37个县在300斤以下,年人均收入51.7元,其中68个县在50元以下;自然条件继椟恶化,水土流失面积扩大了,流失程度严重了,每年流入黄河的含沙量增多了,自然植被更加稀疏,“梢林”面积更加缩小,陕甘两省的子午岭林区平均每年以0.5—1.0公里的速度在缩小,甚至年平均降水有渐减趋势,蒸发量逐渐增加,灾害性天气频率增加、程度渐强等趋势。陕南与陕北也基本相似,秦巴山地的竹子分布区向山内收缩了数十里。过去陕南著称的山货土产木材、药材、竹、藤、漆、桐油、棕、柑、橘等的面积和产量均无大发展,甚至于严重萎缩。

所有这些都说明其关键是生产方针上违反了自然规律,没有因地制宜,按照客观条件办事,其根源则是对客观自然规律缺乏明确而深刻的认识。森林区(湿润区)应当以种植农业为主,不必过分强调林牧业。草原区(干旱区)应当以牧为主,农林牧并举,单纯抓粮食从根本上讲是不可能的,因而也是错误的。亚热带林区应当在大力发展亚热带粮食生产的同时十分重视与常绿成分有关的多种生产方式和途径。暖温带夏绿阔叶林区则是集约种植农业的良好地区。这些基本规律应该说是不能也不应违反的。

陕北的草原区与夏绿阔叶林区的分界应大体以韩城、宜君、旬邑、长武一线为界,其北为草原区,其南为夏绿阔叶林区。同时也应以吴堡、子长、安塞、志丹至陇东华池一线为界把草原区分为真草原(北部)与森林草原(南部)两个部分。其理由:

第一,陕北草原植被类型居优。长城沿线以北的真草原植被。毛乌素沙带里流动、半流动沙丘上以沙竹(Psammochloa mongolica)、白沙蒿(Artemisia sphaerocephala)、沙米(沙蓬Agtiopuyllum squarrosum)、沙芥(Pugionium corntum)、秃女子草(Inula salsoloides)和牛心朴子(Cynanchum komarovii)所组成的稀疏群落为主;固定、半固定沙地以黑沙蒿(Artemisia ordosica)、白沙蒿群落为主;海子及丘间洼地周围又以沙柳(Salix psammophila)、乌柳(S.cheilophila)为主;河谷滩地以寸草(Carex stenophylla细叶苔)群落为主,杂以散生杨、柳;黄土原地上以沙生针茅(stipa glareosa)草原和柠条草原(Caragana microphylla)为主;有薄沙覆盖的黄土丘坡上则有麻黄(Epheda Equisetima)群落散布;西部有白茨(Nitraria siberian)丛草沙堆,程度不等的盐土、碱土上有甘草(Glycyrrhiza urolensis)、海乳草(Glaux maritima)群落和碱茅(puccinellia distans)、盐蓬(Suaecla salsa)、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等耐盐和喜盐群落为主;人工植被除海子及河谷平原的水稻田和相应的防护林外;夏田为春小麦、青稞、春大麦、豌豆、冬小麦等,秋田为糜子、谷子、高粱、大豆、薯类、玉米、荞麦、稗子等,而以糜谷为主,秋杂薯类次之,一年一熟或二年三熟,甚至隔年轮作。

长城沿线以南黄土丘陵地区的真草原植被。高亢的梁峁顶部及向阳陡坡上以本氏针茅(Stipa bungeana)或香茅(Cymbopogon spreng)群落为主,向阳缓坡则以本氏针茅和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群落为优势;梁、峁顶部及近顶部以冷蒿(A.frigida)、无茎萎陵菜(Potentilla axaulis)和地椒(Herba thymi)等群落为主;梁峁中上部缓坡则以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本氏针茅群落为主;黄土原梁地上以达乌里胡枝子、茵陈蒿、本氏针茅为优势群落,缓坡上(西部)杂有甘草;半阴陡坡以供蒿(Artemisia Sacrorum var.latiloba)、大针茅(Stipa grandis)群落为主;放荒地占据很大面积,按年次不同赖草(Leymus secalinus)、黄蒿(Artemisia annus)、茵陈蒿群落分布;向阳坡上为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n),极陡的向阳黄土沟壁为矮锦鸡儿(Caragana pygmaea)和毛小叶锦鸡儿(Ca.microphylla)群落分布;阴及半阴向黄土壁则有时出现丁香(Syringa oblata)和本氏针茅等为主的群落;阳及半阳坡却以柠条,杂以狭叶枸杞(Lcium haiimifotlliam)和本氏针茅等为主的群落;背阴沟坡上为多杆鹅冠草(Roegneria multiculmis)、野青茅(Calamagrostis arundinacea)群落;河谷阶地及梁峁坡有假苇佛子茅(Calamagrostis pseudohragmites)群落;近林区周围阴坡有虎榛子(ostryopsis davidiana)或黄刺梅(Rosa xanthina)群落;阴坡及梁峁中上部有狼牙刺群落;人工植被主要分布在河谷阶地及梁峁缓坡上,作物一年一熟或二年三熟,夏田有冬小麦、春小麦、豌豆、燕麦、青稞等,秋田为糜子、谷子、荞麦、大豆、玉米、土豆、大麻、小麻等,其中以糜谷、荞麦、大豆为主。

陕北的森林草原植被。吴堡、安塞一线以南的整个陕北地区为森林草原区,其植被类型分别为:广大原面上已大体全为耕地,除生长缓慢体躯矮小的村屋树种和路旁行道树以外,整个地埂、土坎上广布着以本氏针茅以优势的草本群落,远眺很似“稀树草原”;原边缓坡上以蒿类(Artemisia spp.)、白羊草为主,杂以针茅等的杂草群落,阳坡较阴坡更为稀疏;河沟源头有杨柳树木草丛;河谷川地为农耕中心,有较多的防护性树木丛,除杨柳外尚有其他椿、榆、楸、槐、构等树种另星散布。延安地区现有森林面积约为81000平方公里,为全区的20%,但其中成林仅600平方公里,仅为全区的0.66%,其分布主要在崂山、黄龙山和陕甘交界子午岭,大都是地形高出原面300米,甚至500米以上的基岩裸露的石质低山及其邻近地区,以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白桦(Betula platyphylla)、山杨(Populus Davidiana)、杂以械(Acet spp.)、(Tilia spp.)和多种落叶灌丛组成的夏绿阔叶林为主,在土肥或受人保护处,另有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人工纯林,在石灰岩裸露条件较为苛刻、海拔较低的地方大量分布着稀疏低矮的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林(有时受人保护,也有纯种大树林密林者,如黄陵等),这里的夏绿林特称为“梢林”,即为在人为影响下自然恢复起来的幼林。这个地区的沟谷植被,较原面茂密(整个地区却以原面面积最大)、阴坡较阳坡植被茂密,“南望郁郁葱葱,北望童山秃秃”即为生动写照。人工植被除分布较为普遍的小型保护性森林外,河谷地下水源充足或靠近林地有水稻外,大量的原面或缓坡耕地以谷、糜秋杂粮、冬小麦为主,大豆、薯类、玉米、油料次之。温带果树种类较多,苹果、梨、枣、花杏、柿、胡桃、桃杏板栗、酸枣(Ziziphus jujuba Var.spinosa)、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等均有,但当前产量均不大,且有质量退化趋势。

上述各植被类型无论组成、结构、生活能力等都是草本优于森林,即是作为森林草原地区的森林,不仅面积在急剧缩小,而且植被的各方面均已处于严重退化的地步,森林草原景观十分明显。

第二,草原植被的植物组成为主。根据初步统计,陕北共有高等植物95科686种,其中蕨物植物2科3种,裸子植物3科7种,被子植物97科676种。在被子植物中,15种以上的12科(表)计397种,为全部种的68.7%,其中334种为草本,占397种。

img40

其中种数最多的为蔷薇科、豆科、菊科和禾本科,共计241种,占397种的60.7%以上,为全部种数(676)的35.6%,在4个最大的科中草本为191种,为397种的48.1%,此外,在全部被子植物中,仅1—2种的共39科60种(共中单科单种的18个)。由此可见,优势在科种大部分为草原成分。其中也有少数木本成分,但大都为临近草原的夏绿阔叶林成分。

第三,草原植被的生态条件显著。陕北在地质上属鄂尔多斯地台,主要是古生代和中生代的沉积岩。白于山以北自第四纪以来,台地上形成了绵延不断的沙丘和沙地;长城以南地台上部有在第四纪时堆积了厚厚的风成黄土,形成了黄土高原。地台相对稳定,但地势高亢(海拔800—1600米间,大多为1000米左右),加上新构造运动的特点是大面积垂直上升运动,从而加剧了流水侵蚀和切割,河谷深切,致使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支离破碎、残原与丘陵沟壑交错。

冬季,受制于强大的蒙古高压,形成偏北气流,夏季陆地受热增温,蒙古高压的控制大为减弱,北太平洋上的湿润气流已成为强弩之末,因此年内的日照长(2600—2900小时)、气温低(年平均8—10℃),物理风化加剧,降水量少(大多为350—600毫米左右)蒸发量极强(水面蒸发达降水的数倍),干燥度(年蒸发力除以降水量)均在1.5以上,风力大、风期长,寒潮和霜害影响重,年无霜期140—170天,春夏以至于盛秋的生长季节却持续干旱等,所有这些气候特征都是适于草原植被的生态条件。南北地跨400多公里,北部干草原地区黄土的沙性明显,气候大陆性更强,主要为栗钙土(风沙土及黄绵土);南部则接近湿润区,降水较多,加上山地易受湿润气流影响,黑垆土、褐色土、山地森林土都有发育。

第四,土地利用现状的启示。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完全可以证明,生产活动的正确,必然反映在生产率和自然资源得到养护等两个方面。陕北究竟是森林区(湿润区)还是草原区(干旱区),长期以来的生产活动实践中有所启示,据历史记载,从秦代到建国前的2100多年间,黄河下游较大的决堤973次,但从王莽到隋初的580年间只有两次,因为这段时间,这里是以牧为主,农田不多,自然植被良好,陕北曾经是历史上有名的“卧马草地”,兵家常用以屯兵养马练武。最近数十年以来,坚持单纯以粮为纲生产的方针,大量垦殖,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自然平衡恶性失调,以致不仅牧畜头数增长极为缓慢,甚至有所减少,如1973年风沙区大家畜比1971年减少3.4%(其中牛减少12.1%),猪减少27%,仅羊增加3.2%;从整个地区来看,自然植被更加稀疏。林草面积大量减少,暴雨频率增加,强度增大,延安绥德相继两年特大暴雨成灾,流失加剧,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由原来的14.8亿吨,增加到近年的16.3亿吨。这种情况下,生产当然上不去,不仅群众生活仍然比较困难,而且生产条件必然受到破坏,1978年全国77个低产县中,本区即占21个。在陕北从北到南几乎都可以见到或多或少的半野生树种,除河谷外,在山坡和原面虽然有时(尤其在南部)为数不算少,但植株的生活力、生长速度和树形均不正常,大多具有“小老树”的现象。

显然从以上历史上或现实可以说明:陕北应当是草原区为主。因此,生产上北部应当以放牧为主,南部则应在十分重视林牧的基础上发展农业。无视林牧,单一抓粮食,不仅生产上不去,而且是对自然资源的摧残破坏。

关于夏绿阔叶林区与亚热带常绿阔叶、落叶叶混交林区的分界问题。在省内大体已趋于一致,基本上同意以秦岭南坡下部大致海拔800—1200米以下的省境丹江北岸、山阳、镇安、宁陕、佛坪、留坝南、勉县、略阳一线为界;以北为暖带夏绿阔叶林区;以南为亚热带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区。因为:

第一,秦岭北坡植被。既是暖温带夏绿阔叶林的典型,也可以代表整个秦岭山地植被。秦岭山地的水平位置处于我国暖温带地区,由于山地陡起,南北坡具有显明的垂直分带,不过仍以北坡最为典型。按植被垂直带分析,秦岭主峰太白山高达3767米,为我国东部最高山,由于地势高陡险峻,无论植物种类(至少2000种以上)和植被类型均极为典型,是我国暖温带山地植被的最佳代表,刘慎谔等从下向上把它分为侧柏林带——栎林带(又包括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林、锐齿栎Quercus aliena var.acuteserrata林、辽东栋林等三个亚带)——桦林带(包括纸皮桦Betula papyrifera林及牛皮桦Betula albosinensis Var.septentrionalis林等两个亚带)——针叶林带(包括冷杉Abiesfabzi林和落叶松Larix gmellini林等两个亚带)——高山灌木带(矮枇杷Rhododendron fastigiatum壳柳Salix cupularis等亚层)。这个分带不仅与秦岭北坡的南五台(海拔1688米)、华山(2083米)、光头山(静峪脑3015米)等在其相应的高程内,而且所相应出现的林带,种类组成及层次结构均大致相似(当然伴生成分是有差异的)。按种子植物区系分析,以光头山为例,受高程限制不如太白山丰富,傅坤的报告含种子植物1200种以上,分属116科,其中种类最多的是菊科(131种,占10.9%),其次是禾本科(79种,占6.5%),再次为蔷薇科(84种,7%),豆科,百合科毛茛科(各50种左右,约为4.32%)、虎耳草科(43种,3.6%)、莎草科、忍冬科、伞形科、玄参科、蓼科(各30种左右,约2.5%),仅超过20种的有十字花科、石竹科,其余均在20种以下,而且科以草本为主,种的数量也以草本类型居绝对优势,也就是以地面芽、隐芽和一年生植物的生活型居多数,这显然都是对温带气候的适应特征。因此,这一粗略分析已大体显示了区系成分的典型温带性质。此外报告还表明,光头山的种子植物分别含有华北或更远到东北的区系成分44种,华西或更远到喜马拉雅的区系成分44种,及华中更远到华乐区系成分50种(其中不乏常绿成分)。

上述秦岭北坡植物和植被也完全可以代表整个秦岭山地的植被,刘慎谔、傅坤俊等这样讲过,这些年来的工作也进一步得到证明:如南坡凤县的辛家山(海拔2739米)、留坝县的柴关岭(海拔2539米)、太白山北坡以及商洛地区秦岭主脉各主要山峰,其垂直带和基本成分均与夏绿阔叶林基本相似。就是整个商洛地区主要植被类型如陕西师大《商洛地理志》所载为华山松林、油松林、栓皮栎林、白皮松林(Pinus ungeana)、麻栎林、侧柏林、马尾松林(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分布1000米以下)、杉木林(Cuninghamia lanceolata)(仅见于镇安西南,分布极零星)、小叶杨(Populus simonii)林、桦木(Betula spp.)林及冷杉林等,很显然这些几乎都是典型的夏绿阔叶林的基本类型。

第二,秦岭南坡加入了常绿成分,但不能改变整个秦岭山地的暖温带夏绿阔叶林性质。从以上的群落类型和组成植物成分来看,秦岭南北两坡并无根本区别,无论群体或个体均以暖温带成分占绝对优势,至于数量上的变化,不仅存在于南北两坡,就是南北坡的东西两侧翼也是有差别的,但这不能引起性质上的差异。这是因为它们既未占优势,也不能形成景观。整个秦岭南坡山区的土特产药物种类仍然是漆(Toxicodendron vernicifluum)、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胡桃(Juglans regia)、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松子、橡子、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柿(Diospyros kaki)、文冠果、苹果、红枣、天麻(Gastrodia elata)、党归、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黄芪(Astragalus haangtuhy)、杜仲、(Eucommia ulmoides)、黄(Berderi scircumserrata)、丹参(Salvia miltiohiza)、五味子(Schisandra stephenanthera)、连翘、生地、柴胡(Bupleurum chinenses)、白术、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erum)、茯苓、丹皮等等,有时甚至于在丹江及南洛河上游,不仅见到旱生草木植物铁杆蒿(Artemisia sacrorum)、中国萎陵菜(Potentilla chinensis)、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 var.major)、闭穗(Crypsis aculeata)、草(Koekria crislata)、白羊草、行仪芝(Cynodon dactylon)、黄花草、鸡眼草(Kummerowia striata)、苦参(Sophora flavescens)、鹅冠草(Roegnria sp.)、黄菅草(Themeda triandra var.japonica)、阿尔泰狗娃花(Heteropappus altadus)、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nsis)、野菊、茵陈蒿、紫云英、远志(Polygala tenuifolia)、米口袋(Gueldenstaedtia multiflora)等,而且可以见到干旱草原的代表种针茅(stipa spp.)等。这同南坡甚至于南方夏绿阔叶林类几乎相似。

在南坡的暖温带范围内的确也有数十种常绿成分,如女贞(Ligustrum quihoui)、正木、扶芳藤、阔叶十大功劳(Mahonia bealei.)、冬青等,然而有的生活力弱,有的生长稀疏、低矮,或呈灌木状,植物体躯极不正常;有的营养期虽然健旺,但都不能开花,或者虽然开了花却不能形成果实种子,即不能正常有性繁殖,因此需人工培育,何况,其中有的在北坡也有分布。自然植被如此,栽培植被也是这样,秦岭山地作物仍以秋杂粮、薯类为主,只有极少数地方有小块的水稻田分布。只有在南坡下部800—1200米的低山、丘陵及近河谷平原、盆地处,由于气候温暖,甚至冬季气温一般高于长江中下游,水肥充足,物质合成和分解迅速,亚热带的植物成分有所增加,景观特征也初步出现明显的变化:自然植物如马尾松林和柏木(Cupressus funebris)林等亚热带森林外,尚有南方常绿阔叶林的成分如油樟(香樟Cinnamomum longe)、三条筋树、大叶楠(Machilus japonica)、桢(Machilus bourner)、白楠、山楠、乌药(Sapium sp.)、黑壳楠(Lindera megaphylla)等樟科植物和乌岗栎、青檀(大叶铁檀、铁橡树Quercus spinosa)、小青岗、尖叶栎(Q.cocei-feroides)、岩栎、苦槠(Castanopis sclerophylla)、青栎(Quercus spathulata)、大叶栎(Quercus griffithhii)、小叶(细叶青岗Q.chenii)等山毛榉科植物,其他常绿成分有女贞(Ligustrum quihoui)、飞鹅械(Acer cinnamomifollum)等,此外还有常绿灌木如阔叶十大功劳(老鼠刺)、几种海桐、南天竺(Nandina domestica)、救兵粮及红果子(Pyracantha crenatoearrata)等;经济植物有茶叶、油桐(Vernicia fordii)、柑橘(Citrus reticulata)、油茶(Camellia oleifera.)、马尾松、乌桕(Sapium sebiferum.)、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甚至于油橄榄等都可成林,栽培植物则以水稻等为主,年可二或三熟,且产量较高。因此从整个秦岭南坡的植物成分和主要植被类型来看仍然难以改变其暖温带植被的基础性质。

此外,秦岭南坡的地理条件也给人们以启示,位于北纬35°左右;海拔800—1200米以上;年均温8—12℃,1月均温2—6℃,7月均温20—26℃;年降水量700—1000毫米;无霜期180—220天;主要土类为棕壤(包括灰化棕壤)和黄棕壤,另有少量黄褐土、山地灰化土、山地草甸土及水稻土等。所有这些环境条件也显示了暖温带森林地区的特征。

综上所述,无论从地质演化历史、植物区系发生或现代自然地理条件来看,整个秦岭巴山山地的确为我国南北过渡地带。然而作为秦巴山地的主体——秦岭山地的植被,无论组成成分、基本类型仍属暖温带夏绿阔叶林的性质。可以说,秦岭山地的兀立,并未从根本上减弱北方干旱气候和华北,甚至东北植物成分给予的深重影响。相反,通过汉江河谷向东南开敞的地形特征,虽然便于华中、华东及南方湿润气候和植物成分的溯源而上,但仍不能根本改变这个地区的暖温带植被特征;加上秦岭山地西依青藏大高原,更加遏制了来自东及东南的影响。因此便形成了整个山地的主体为华北暖温成分所控制,在高山保留了青藏高寒山地的特色,南部低山河谷盆地里则南方型常绿成分较浓。

本文原载《陕西省科协陕西省地理学会》1980年论文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