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校园文化概念产生的背景和概念界定_校园文化学简论

校园文化概念产生的背景和概念界定_校园文化学简论

时间:2022-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校园文化概念产生的背景和概念界定_校园文化学简论第一节 校园文化概念产生的背景和概念界定一、校园文化概念产生的时代背景校园文化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不是偶然的,是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和理论背景的。(三)校园文化活动热伴随着社会改革热的是校园文化活动热的兴起。正是校园文化这一概念具有对中国大学校园的文化现象及其特征的高度概括性,才使得它刚一诞生,就得到教育界、学术界的广泛认同。

校园文化概念产生的背景和概念界定_校园文化学简论

第一节 校园文化概念产生的背景和概念界定

一、校园文化概念产生的时代背景

校园文化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不是偶然的,是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和理论背景的。其中最主要的背景有三:一是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达到高潮的文化大讨论;二是当时城市改革的全面展开引发的参与改革热潮;三是当时如火如荼的校园文化活动热。

(一)文化讨论热

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热”起源于中国文化史热,而中国文化史热是在1982年夏天出现的。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文化大讨论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各主要报刊都纷纷辟出专栏连续刊登讨论文章。对当时的讨论情况,朱维铮在1986年写的《中国文化研究的新进展》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他从“八点表征”、“三种取向”、“十个问题”和“两大焦点”四个方面对当时“文化热”现象做了客观描述。所谓“八点表征”是指:在研究队伍、研究机构、学术沟通、层面形成、理论模式、争鸣气氛、纵向沟通、既得业绩八个方面都出现了“热”。“三种取向”则是说当时的文化研究取向已明显地分化为三:一是关注中国文化的历史进程,企求超越利害的考虑,从传统本身说明传统;二是关注中国文化的价值判断,企求有助于观念的变革,从现实出发反思传统;三是关注中国文化的发展趋势,企求确立稳态的系统,从预测需要规范传统。“十个问题”是指文化讨论中提出并可进一步探讨的若干问题,即:文化的涵盖面、文化的重叠性、中国文化的特征、中国文化的结构、中国文化的发展阶段、中国文化的空间差异、中国文化传统的总体、中外文化交流、中国文化世界化和世界文化中国化。“两大焦点”是指当时争鸣的两大中心问题:一是儒学问题;二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1〕(www.guayunfan.com)

20世纪80年代“文化热”的产生是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际诸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这可以从国内背景和国际背景两个方面来分析:

从国内背景看,原因有三:第一,是由于自身社会的经济政治条件的变化,从而导致文化观念的变革。第二,是由于与外来文化发生接触,从而出现了一个与本土文化完全不同的参照系,从而促进一个民族或国家对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进行评判和选择。第三,是由于社会本身的人为原因,造成对传统现实的本土文化信仰的反思和再估计。

从国际背景看,原因有二:第一,是现代西方社会出现了两股引人注目的思潮,即“全球意识”和“寻根意识”。正是为了从各民族的文化传统中寻求解决人类及全球问题的答案,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内容的中国传统文化就越来越引起世人的瞩目。第二,是二次大战后,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经济结构发生了空前的变化,出现了独特的东亚工业模式,许多西方学者都认为,在21世纪亚洲将成为世界经济的重心。上述两种情况都使得当代西方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重新进行全面的反思和估价。〔2〕

(二)社会改革热

1984年,在文化大讨论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中国的改革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关注与参与改革成为当时大学校园莘莘学子的活动热点。大学生对改革抱有很高的热情与期待,许多大学生不愿只做改革的旁观者,有的甚至上书学校校长和有关部门,陈述他们对经济改革、政治改革,特别是教育改革的建议和对策,对他们自己在改革热潮中大显身手充满自信。这种热情也表现在自20世纪80年代初就在大学校园活跃起来的“校园竞选”活动中。

(三)校园文化活动热

伴随着社会改革热的是校园文化活动热的兴起。20世纪80年代中期,校园文化活动日益繁荣,它将当时的大学生卷入诸如“报告热”、“辩论热”、“社团热”、“理论沙龙热”、“参政议政热”、“读书演讲热”、“西方文化热”等热潮中,使得整个大学校园空气活跃起来,各种学生社团、协会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参加者蜂拥而至。由于当时社会上正值文化大讨论,各种新观点、新思潮不断冲击着大学校园,对校园文化热起了助燃加温的促进作用。

正是社会上的文化讨论热、社会改革热和校园文化活动热的相互促进,推波助澜,校园文化的概念才应运而生。1986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之所以在全国首先举办“校园文化建设月”活动,随后上海交大、复旦大学等高校之所以在短时间里也相继打出校园文化的旗帜,肯定是从当时学术界、思想界热闹的文化大讨论中获得了某种灵感。可以说,文化讨论热为校园文化概念的诞生做了理论准备,而由社会改革热和文化讨论热共同推波助澜而形成并不断发展的校园文化活动热,则为校园文化理论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素材和特定的研究对象。正是校园文化这一概念具有对中国大学校园的文化现象及其特征的高度概括性,才使得它刚一诞生,就得到教育界、学术界的广泛认同。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教育界教育思想大讨论的深入开展,人们从不同的角度重新考察高等教育的性质和基本功能,特别是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也引起了一些著名学者的关注〔3〕。由于校园文化与素质教育的“天然关系”〔4〕,当教育改革以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时,校园文化问题日益为众多学者所感兴趣就不足为奇了。

二、校园文化的概念界定

关于校园文化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代表性的观点:

第一种:校园文化是以学校师生为主体共同创造和享有的群体文化,是除课堂教学、实习、设计及校园基础物质建设之外的一切校园活动的总和。它包括师生的价值观念、精神境界、校风与学风、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学校的传统与习惯、学生社团、校内文体活动、学校电视、广播、报刊、环境布局、美化等方面。〔5〕

第二种: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存在形式,是指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主要体现于一个学校的精神面貌、生活作风、价值取向等方面。〔6〕

第三种:校园文化是学校全体师生员工所认同的校园精神以及培育这种精神所需要的文化环境的总和。〔7〕

第四种: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来理解校园文化的概念,狭义的校园文化是指相对于课堂文化而言的课外文化,包括学校舆论风气、人际关系、校园环境等;广义的校园文化是指学校的整体文化,包括校容校貌、教学内容与管理制度、全校师生的共识及所遵循的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一种浓烈持久的精神氛围。〔8〕

第五种: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教师为参与主体,以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文化的多学科、多领域广泛交流及特有的生活节奏为基本形态,具有时代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9〕

关于校园文化的定义,另外还有很多,可谓众说纷纭,但其中也有一些共识。比如,校园文化是存在于校园里的文化,是一种社区文化;再如,校园文化的核心是校园精神;还如,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学校师生,学校里的社会关系互动营造了校园文化氛围,等等,都是众多学者所一致认同的。在这些共识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分析和归纳,我认为可以这样来界定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以校园形象为外部表现,以校园规范为活动平台,以校园精神为核心内容,为校园人所创造、所拥有、所认同并受之濡化,与社会文化紧密互动的一种特定的社区文化。

这里有几个基本观点需要特别强调,一是广义的校园文化应该包括课程文化和课堂文化,而且我认为,课程文化和课堂文化是校园文化最重要最能区别于其他社区文化的外显内容。关于这个观点,我在后面第七章将作具体分析。二是校园精神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不是独立存在的,它需要通过一定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而且当我们谈论校园文化时,无论是关于物质形态还是关于制度形态的内容,无论是关于生态环境还是关于人际关系的内容,其实都是指向校园精神层面的。三是校园形象在这里指的是人们可以直接感受到的校园文化,它既包括校容校貌,也包括师生的精神风貌;既包括校园内的形象,也包括学校及其成员在社会上的形象。所谓校风,实际上就是体现校园精神的校园形象,是校园文化的个性化概括。四是校园文化主体与社会文化客体之间的矛盾关系形成了校园文化学的基本问题。本书后面将展开论述的校园文化与市场经济、校园文化与网络文化、校园文化与创新教育、校园文化与传统文化、校园文化与世界文化等实际上都是力图对这种矛盾关系进行研究。总之,上述几个观点之所以要特别强调,是因为我后面的论述都要以此作为基础,它们反映着本书所持的校园文化观。

三、校园文化的特征

校园文化的存在与发展,主要依赖于:一是高等学校是多种学科的研究和传承之地,几乎囊括了人类文明的全部内容,这是校园文化繁殖成长的天然土壤。高等学校是人类文明最集中最先进的地方,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思维科学在内的学科的每一步进步发展几乎都是在高等学校或是它所辐射的地方产生的。这块天然土壤独一无二,是校园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首要基础。二是高等学校聚集着社会相当一部分学者、专家,他们代表着科学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最新水平,同时高校又聚集着整个社会最具有塑造潜力的青年大学生,他们求知欲强,渴望掌握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并把它推向前进。正是在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高层次的心智交流中,校园文化才不断萌生并逐步丰富发展。以上述两点为存在基础,校园文化首先表现出文化选择的高层次特征。教育家潘懋元先生曾指出:“从层次上说,高等教育是高层次教育,它选择的文化代表了社会文化的较高层次,而高层次的文化对整个社会文化起着导向作用……尽管通才教育的呼声很高,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仍不会改变,这就决定了高等教育对文化的选择具有高层次和权威性的特点”。〔10〕校园文化的高层次特点体现在大学校园的文化环境、文化主体、活动载体等方方面面,由此孕育了引领社会文化发展的先导性品格。校园文化的特征还表现在:

(一)文化载体的特殊性

校园文化的主要载体是大学生和大学教师。一方面,它是一个十分特殊的文化群体,是接受了高等教育,在社会中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他们在年龄、生理、心理特征、思维方式及生活习性方面存在许多相似之处,加上居住集中,文化信息传递迅速,容易形成区别于传统的、区别于其他群体文化的文化群体。

(二)文化内容的广阔性

由于文化载体对校园文化的强烈向往及载体本身的广泛兴趣和爱好,加上他们又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因而在其活动的内容上有着广泛的范围。尤其是高校学生,由于其未来所从事的职业的特殊需要,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等方面的要求都很高,因而其文化活动的内容也很丰富。归纳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由学生参与选择的讲座、录像、书刊、电影及由学生举办的演讲、美术创作、摄影、文学欣赏等活动。二是具有校园特色的闲暇生活方式,包括消遣方式、消费方式、交际方式、娱乐方式、兴趣爱好等。三是大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反映出来的特有的文化观念、心理素质、思维方式和行为趋向等。

(三)文化形式的多样性

校园文化在组织形式、目标类型、活动方式等方面都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征。组织形式的多样性是指参加活动人数的层次和组织活动的部门的层次多种多样。前者有个人、小组以至跨系科、跨校际的多种层次,后者包括学生自发组织、社团组织、学生会组织、党团组织等多种层次。在目标类型方面,既有以摄取知识作为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目标的求知型,也有为了满足心理需要、交际需要的消遣型;既有把自己知识结构的完善和能力的提高作为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目标的发展型,也有为了表现自己,或是为了现在、将来带来某种物质利益的实惠型。活动方式的多样性,是校园文化内容广阔性的具体体现。

(四)文化功能的完备性

校园文化围绕学生成才,具有教育、激励和调节功能。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往往取得潜移默化、水滴石穿的效果。读一部好的作品,看一部好的电影,参加一次好的讲座等,往往会使学生在美的魅力的诱导和陶冶下,激起感奋,引起共鸣,从而在政治觉悟和道德水准上得到升华,这就是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由于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其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显得更为重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