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辨析_校园文化学简论

中国传统文化辨析_校园文化学简论

时间:2022-06-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辨析_校园文化学简论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辨析一、关于传统文化的历史争论纵观中国近现代史,中国社会发生的每一次剧烈变革,总是伴随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省与批判。在这个大潮中,既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挑战、冲击和考验,又有对自己文化传统的认同、扬弃和继承。例如,家族主义是日本国民引以为荣的一大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辨析_校园文化学简论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辨析

一、关于传统文化的历史争论

纵观中国近现代史,中国社会发生的每一次剧烈变革,总是伴随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省与批判。而每一次反省和批判的结果,都促使社会变革在更深广的层面上展开。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化界、学术界再度展开的关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大讨论,已远远超出了反思传统文化的范畴,它与日趋深化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的改革相互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中国当代改革的大潮。在这个大潮中,既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挑战、冲击和考验,又有对自己文化传统的认同、扬弃和继承。仅从学术界的文化论争而言,各家各派的主张大体上可分为“儒学复兴论”、“全盘西化论”、“彻底摧毁和重建论”、“哲学启蒙补课论”、“西体中用论”和“综合创造论”六类。〔1〕而从整个社会思想层面来看,则存在着两种片面的传统文化观:一种是民族虚无主义,一种是文化本体主义。

民族虚无主义在20世纪80年代的典型代表就是六集电视文化片《河殇》。从它的极端偏激的解说词中就可以看出其明显的反传统倾向:使那黄色文明具有巨大凝聚力的奥秘,就在于儒家文化在这片土地上逐渐取得了独尊的地位……儒家文化或许有种种古老完美的法宝,但它几千年来偏偏造就不出一个民族的进取精神,一个国家的法治秩序,一种文化的更新机制;相反,它在走向衰落之中,不断摧残自己的精华,杀死自己的内部有生命的因素,窒息这个民族的一代又一代精英。……历史证明:按照一种内陆文化的统治模式来进行现代化建设,虽然也能容纳现代科技的某些新成果,甚至卫星可以上天,原子弹可以爆炸,但却不能根本性地赋予整个民族以一种强大的文明活力。只有当蔚蓝色的海风终于化为雨水,重新滋润这片干旱的黄土地时,这些只在春节喜庆日子里才迸发出来的令人惊异的活力,才有可能使巨大的黄土高原重新获得生机。它通过对“长城围死”、“黄河出血”等形象化的描述,强调“黄色文明”(中华文明)终将成为死亡的文明,强调“蔚蓝色文明”(西方文明)是文明的新希望,从而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全面的彻底否定。这种反传统思想在当时的大学校园里有很大影响。

进入20世纪90年代,民族虚无主义又逐渐让位于回归传统的民族主义。弘扬传统文化逐渐成为主流声音,学术界也热衷于对晚清以前的学术史研究和强调民族本位文化。众多学者进行了学术方向的调整,研究国学成了学术史研究的正途。于是,在学术界、出版界以及在校园里都出现了“国学热”,整个社会文化都以“传统文化热”为基调,从而形成与20世纪80年代截然不同的文化景观。(www.guayunfan.com)

两个年代,出现了两种反差极大的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思潮,而这两种社会思潮同样对校园文化产生很大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大学校园里的“西方文化热”与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最终与其他因素交织在一起酿成了那场波及全国的政治风波;而时隔几年,在20世纪90年代的大学校园里“传统文化热”又持久不衰。这很值得已经跨入21世纪的我们进行深思:中国传统文化到底是魔鬼还是天使?是地狱还是天堂?我们到底应该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举一个国家为例,这个国家在多次的文化冲突中抓住机遇,使自己取得辉煌的成就,他们认识传统文化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

这个国家就是日本。战后的日本,工业瘫痪、农业欠收、商业凋敝、民不聊生,再加上美国军事占领的重压,前景似乎极其暗淡。出人意料的是,日本民族并未因此而一蹶不振,反而神话般地在废墟上矗立起现代化大厦。现在日本已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经济巨人,日本民族再次腾飞于民族之林。奥妙何在?除了那些特殊的国际因素和国内因素外,日本民族在“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过程中培养起来的那种遇挫不馁、锐意进取的文化革新精神无疑是促进日本经济腾飞的至关重要的动力。人间沧桑,但其民族文化心理代代相传。战后日本政府也正是巧妙地利用了日本民族这一传统的精神遗产,千方百计地激发起国民上进心,终于大获成功。日本人民在建设现代化事业中不拘一格、匠心独运,创造出具有鲜明的日本民族特色的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文明没有国界。这些特色,对于正在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国人民也不无启迪。

(一)全球开放,撷取外来文化中的精华

日本人从战败教训中明智地接受了这样一个严峻的事实:日本文化虽较发达,但更有先进者。日本凭借美国的庇护,如饥似渴地从世界发达国家引进、输入技术,吸引外来文化中的有益成分。为了获取他人的先进文化、尖端技术,日本人绞尽脑汁,不惜工本。曾任内阁总理的吉田茂开诚布公地承认:他们赞赏美国的积极工作的能力,英国的政治上的安全,德国的大众汽车的优良,丹麦的高度的农业生产率,他们回忆对照日本的情况,决心学习那些日本应该学习的地方。不仅如此,日本政府、企业还尽力派出留学生、科技专家出国实地考察、学习;愿出令人羡慕的薪金吸收外国专家赴日工作、科研;日本的科技情报人员更是遍布天下,精心搜集、比较、分析、预测世界各国经济文化发展的动向,便于日本先行一步。

日本民族就是这样跨越国界、人种、政治体制的界限,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表现出尊重、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的恢弘气度和坚毅精神。有效地为日本文化输入了新鲜养料,强有力地推动了日本经济的腾飞。

(二)全民动员,维护民族的传统文化

日本民族对于外来文化虚怀若谷,对于传统文化则反对虚无主义。他们并不因为自己国家的战败而把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贬得一无是处,一味崇洋媚外和沉溺于拾人牙慧。相反,他们十分迷恋自己的文化传统,每一个国民也把维护、继承日本传统文化看作是义不容辞的社会职责。

例如,家族主义是日本国民引以为荣的一大传统文化。在日本国民眼里,企业、公司、社团、小群体、邻里、学校,甚至家庭都是“家族”化身或缩影。他们毫不羞于显示自己是属于哪一“家族”的,穿戴着佩有特殊象征徽记的服装且引吭高歌。这种强烈的归属感、合群性虽然还依稀可见封建主义文化的影子,但无疑造就了日本国民高度的集体感。有的外国参观者感叹道:日本人固守传统文化的劲头如同守财奴!话说得未免有些偏激,但日本国民维护传统文化的精神都是举世公认的。勤勉、节俭、守纪律、讲礼貌、善于理财、好学、服从、神社节、日本式婚礼等,都是日本国民持之以恒的传统文化。那些诸如13世纪的大铜佛像之类的历史文化遗产,日本国民更是敝帚自珍。在今天的日本,西装、牛仔、席梦思与和服、榻榻米相映成趣,令人回味。一位普通的日本工人曾这样袒露其内心世界:当我走出家门上班或社交时,我会穿上西服,系上领带,伸腿坐在沙发里;而我回到家里后,我又立刻换上和服,盘腿坐在榻榻米上。此情此景,给没有去过日本的异国人留下这样一种印象:这里既是一个散发着西方文化气息的开放社会,又是一个渗透着日本传统文化精神的保守国家。这种举国上下维护民族传统文化的执著精神深深影响了日本现代化的进程,有力地避免了全盘西化。

(三)兼收并蓄,发扬文化革新的精神

汇集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精粹,创造出具有鲜明特色的日本民族文化,是日本现代化的最成功之处。日本民族不惜工本地输入外来文化,决非为了鄙薄、排斥、取代本民族文化,而是旨在了解、比较、遴选、利用外来文化,并进行创造性地文化革新,从而保持本民族文化在世界上不断领先的地位。“引进来”是为了“打出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国人的古老格言在日本民族身上可谓得到了出神入化的体现。我们细心一点就不难发现,日本各种文化现象带有其他国家、其他民族文化的印痕,但你不能不承认它们已属于日本的文化,其原则就在于它经过了日本人民巧夺天工的嫁接、改造和革新。

(四)文化起家、科技立国的方针

二次大战中的日本一败涂地,战后的日本社会千疮百孔。为此,当时的日本民族面临的一项最紧迫的选择就是如何着手复兴事业。他们做出的选择是:发展教育,建立“文化国家”!这确实是一项富有远见、极其英明的选择。在财政十分拮据、国民食不果腹和百废待兴的社会重压下,日本民族却选择了一项需要大量投资和每个人必须节衣缩食的决策。这一决策使得日本经过短时期的痛苦磨难之后,迅速地腾飞起来。日本家长的首要任务是把自己的子女培养成一个有知识、有文化、有社会责任感、有事业心的人,而不是日积月攒地为子女营造“安乐窝”和遗产。日本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蔚然成风,相反,那种不肯学习而又不担心会落伍、淘汰的人倒不多见,这些事例是足以说明日本民族的文化价值观,这也是日本奇迹产生的真正秘诀。

勤劳、坚毅、好学、革新、创造等,无疑是日本民族的优良品质。日本现代化大厦就是建立在这样深厚的文化心理基础上的。如果没有这种良好的文化心理基础和雄厚的文化资本,那就很难实行开放政策,主动引进吸收外来文化,因时因地进行革新和再创造,甚至可能会数典忘祖,否定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

日本民族根据自己的国情创造性地建设日本式现代化。任何正在从事现代化建设的国家、民族都可以从日本文化模式中获得有益启迪。特别是对于处在进行文化选择的新世纪初的中国人来说,该如何对待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应持什么态度?都可以从日本民族的身上获得某些教益。

二、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创造了优秀的民族文化。中华传统文化以其源远流长、精深博大、丰富多彩、区域广阔以及对人类历史所作的巨大贡献而为全世界所瞩目。

中国是世界上经济、文化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举世闻名的造纸、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四大发明属于中国;最先使用地震仪观测地震的是中国。我们祖先创造的物质文化包括农业、手工业、水利、医药、冶金、陶瓷、织造等许许多多发明创造,曾经遥遥领先于世界。在思想文化领域,我们的祖先在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军事学、哲学、历史学、文学、教育、戏曲学等方面,创造了曾经领先于世界的思想和理论。就文学艺术而言,《诗经》、《楚辞》历史悠久;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淳美优雅;文学名著《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红楼梦》等结构恢宏;秦陵兵马俑和敦煌、麦积山、云冈、龙门四大石窟的绘画雕塑,堪称世界奇观。在中国大地上从北到南,从西到东,从大陆到海岛,从内地到边疆,到处都可见到传统文化的奇葩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形成、繁衍、统一和稳定产生巨大影响,使中华民族以其伟大的创造力、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凝聚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世界历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页。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中闪耀着智能的光芒,受到国外许多专家学者的密切关注和广泛研究。所以,我们要善于吸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有益成分,继承“从孔夫子到孙中山”的宝贵的历史遗产。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民族文化传统值得我们继承发扬:

(一)建立在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基础上的爱国主义传统

自古以来,中国即有保卫民族独立的爱国思想。孔子称管仲为仁,其理由就是管仲保卫了华夏的文化使不受夷狄的凌侵。他称赞管仲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至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论语·宪问》)在春秋时期,华夏族与戎狄族交错杂处,到汉代而融合为汉族。汉魏之后,存在着汉族与匈奴、鲜卑、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的斗争,到现代而融合为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各族之间曾经有过不同形式的斗争,如宋辽金之争、满汉之争,在今日看来,都属于国内民族的斗争,而在历史上各族人民都在为保卫本族主权而奋斗,其间存在正义与非正义的区别。如宋代抗金斗争、清初反清斗争,都具有爱国的意义。岳飞奋力抗金、文天祥誓不降元,都表现了爱国的热忱,值得歌颂。

(二)建立在刚健自强的民族意识基础的勤劳刻苦、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

《周易大传》提出“刚健”、“自强”的原则。《文言传》云:“大哉干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彖传》云:“大有,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是以元享。”又云:“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这都是对于刚健之德的赞扬。《彖传》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说,天体运行无休止,“天”的德性是健运不已,日月星辰有规律的运行,从不歇止;人也应该仿效它,刚健有为,永远向上,决不停息。这种刚健自强的思想,在中国的长期历史上,对于知识分子和广大人民起到了鼓舞、激励的积极作用,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三)建立在追求群体和谐的处世原则基础上的仁爱友善、推己及人的伦理道德传统

追求和谐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之一。和谐就是协调,对称、平衡、稳定都是和谐,方、正、圆等也体现了和谐。在某种意义上说,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就是围绕着“和谐”而展开的。

《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周易》的主体就是和谐。如《易·系·辞》曰:“动静有常,刚柔断。”《周易》的平衡观反映在卦的结构上就是阴阳爻的数量、位置分布都是均衡的。体现了平衡是动态的、相对的原理。比如,八卦中阴阳两两相对,阴阳爻的数量均衡。乾( )、坤( )相对应,三阴爻与三阳爻均衡;震( )、巽( )相对应,二阴爻一阳爻与二阳爻一阴爻相均衡……

“儒、道、佛”共同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三家互渗互补,从不同角度、不同的层次追求和谐。儒家学说侧重于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自我价值的实现。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主要是由儒家阐明的;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讲谦和忍让;在人与家庭的关系上,讲孝悌慈爱;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讲忠义服从。道家把自然、社会与人看成是一个同源同构互感的巨大系统。它们都由“道”生阴阳,又由阴阳化合而生,依五行组合而成的。因此,它们要保持永恒稳定,必须反溯而上,向“道”即清静无为、自然恬淡归复,这实际上也就是追求的和谐。佛教学说偏重于人在精神生活中的心理满足。佛教以苦为乐,以求达到平衡,实现稳态的和谐。其因果报应说,认为善有善果,恶有恶报,善恶最终是一定要有因果报应的,在老百姓阶层也起到了平衡心理的作用。

但是,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观念文化又是充满悖论的文化。举儒家思想为例:在政治观念上,儒家是一个导向封建专制主义的政治体系,又是一个倡导民本、人本和民主意识的政治体系。一方面,从儒家主张“内圣外王”的观念来看,他们所提倡的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思不越位”的等级专制主义。另一方面,又主张“民贵君轻”、“民为邦本”的重民保民思想。在政治理想上,儒家文化是等级宗法社会的最忠诚的卫士,另一方面又倡导大同世界。《礼记·礼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行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用,是谓大同。”康有为的《大同书》,谭嗣同的《仁学》里所主张的“仿佛《礼运》大同之象”的社会,孙中山的“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以至毛泽东所说的共产主义就是“到达阶级消灭和世界大同”,都是继承了儒家传统中的大同思想。在经济观念上,儒家思想重义轻利,他们视富贵如浮云,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另一方面又主张“节本裕民”,荀子还提出“不富,无以养民情”的观点。在价值观念上,儒家主张“明哲保身”、“明心见性”、“畏天如命”,另一方面,又强调“任重而道远”,“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在教育观念上,儒家主张“学而优则仕”,另一方面又提倡“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所以,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应该是批判地继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