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校园文化走向世界的基本原则_校园文化学简论

校园文化走向世界的基本原则_校园文化学简论

时间:2022-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校园文化走向世界的基本原则_校园文化学简论第三节 “和而不同”:校园文化走向世界的基本原则人类文化发展的多元性与统一性规律将决定世界文化不可逆转地走向全球化。这里的“和而不同”,就是校园文化应该面向世界,充分地吸收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成果,同时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并在此基础上与时俱进,大胆创新,从而创造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新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走向世界的基本原则_校园文化学简论

第三节 “和而不同”:校园文化走向世界的基本原则

人类文化发展的多元性与统一性规律将决定世界文化不可逆转地走向全球化。未来文化将是世界文化高度一体化的时代,文化区域性的特征将进一步降低。当然,世界文化的一体化、统一化并不否定文化自身的多元化,但文化的多元化不再表现为区域文化之间的斗争,而是表现为统一文化的丰富多样性。费孝通提出“和而不同”是世界多元文化必由之路,他认为世界文化的未来发展应该遵循“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原则,探讨文化的自我认识、相互理解、相互宽容和世界多元文化之间的共生理念以及达到“天下大同”的途径。〔13〕

所谓“和而不同”,源自孔子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就是指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应该承认差异即“不同”,在此基础上形成和合体,通过互济互助,达到统一、和谐;而不应该取消不同事物的差异,一味追求“同”。在此前的《国语·郑语》记述了史伯关于“和”与“同”的论述:“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认为阴阳和而万物生,完全相同的东西则无所生。〔14〕“和而不同”所包含的承认差异、包容万物、和谐共存等思想,对于我们如何在正确把握新世纪世界文化的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发展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和而不同”也应该成为我国校园文化走向世界文化的重要原则。

一、树立“和而不同”的全球意识

当代中国的校园文化建设所面临的最重要的现实背景之一就是“全球化”。如果说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市场刚刚向世界开放,而当时全球统一的市场正在酝酿当中,我们还在“全球化”之边缘的话,那么现在中国的市场经济建设在向前发展,世界经济已经形成了统一的市场,特别是中国于2001年正式加入WTO,标志着中国全方位地参与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中国参与全球化,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开放;在全球化的时代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改革。改革开放和参与全球化进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全球化时代的社会发展规律,在全球化复杂环境中把握我们的前进方向,对全球化趋势中的校园文化发展的走向做出明确的回答。(www.guayunfan.com)

在全球化时代,大学教育出现国际化的趋势。日本教育理论家喜多春和之教授提出衡量大学教育国际化的标准是“通用性”、“交流性”和“开放性”,强调国际化的大学教育应该是为其他具有为其他国家所普遍认可、与世界各国大学相互开展多层次交流、能够充分地对外开放。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把国际合作作为面向21世纪大学教育的新职能,“高等教育机构拥有利用国际化来填补‘知识空白’和丰富各国人民之间和各种文化之间对话的很大优势。”〔15〕可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树立全球意识,进行跨文化教育是多么的重要。

在全球化时代,世界东西方文化必然会产生碰撞和冲突,但最终必将走向相互间协调和整合,产生一个既有各种民族文化个性共存共荣、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又有获得世界广泛认同的全球文化价值观,产生一种既不是西方文化中心论,也不是东方文化中心论的多元化的世界文化新格局。毫无疑义,我们要反对西方文化中心论和“言必称希腊”的崇拜思想,但今天要防止的主要还是不加分析地把西方文化当成糟粕、毒草和批判的对象。对西方文化的输入,要有一个健康的心态。梁启超在讲述中西文化之交融时曾说:“盖大地今日有两文明,一泰西文明,欧美是也;二泰东文明,中华是也。二十世纪,则两文明结婚之时代也。吾欲我同胞张灯置酒,迓轮俟门,三揖三让,以行亲迎之大典。彼西方美人,必能为我家育宁馨儿,以亢我宗也。”这里所表达的对融会西方文化的自信与乐观,体现了“和而不同”的思想,值得今人借鉴。

因此,我们要以“和而不同”的东方智能化解各种文化冲突,以求同存异、互通有无的原则展开校园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这里的“和而不同”,就是校园文化应该面向世界,充分地吸收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成果,同时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并在此基础上与时俱进,大胆创新,从而创造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新校园文化。

二、积极开展与世界文化的沟通

江泽民在北大百年校庆的讲话中指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这样的大学,应该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摇篮,应该是认识未知世界,探求客观真理,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的前沿,应该是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应该是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在新的世纪,中国校园文化要走国际化道路,要成为与世界文化交流的桥梁,成为校园文化人了解世界文化的窗口,成为中华优秀文化走向世界的传播源,成为新文化创造的摇篮。

(一)校园文化要成为了解世界文化的窗口

校园文化与世界文化的沟通首先是通过对文化的保存来进行的。对文化的保存方式最重要的就是加强图书馆文化建设和开展读书研讨活动。大学图书馆是与世界文化沟通的重要基地。一般大学图书馆都有大量的介绍世界文化的图书资料,特别是一些著名大学更是保存着大量的世界各个时期、各个国家、各个文化系列的精神财富。这些图书资料,在大学校园里长期不断地发挥着作用,成为校园文化主体与世界文化对话沟通的重要桥梁。

校园文化建设要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认真研究各国大学教育的经验和教训,学习其成熟的经验,积极组织科研和教学特别是教师学生的广泛交流与往来。充分地利用国际教育资源,来推动我国校园文化的发展。

(二)校园文化要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源

文化的交融不应该是单向的,而应该是双向的、互动的。中国不应该仅仅是被动地接受或积极地引进、移植西方文化并将其本土化,而且应该用中国博大精深的哲学和积累了五千年的文化去影响世界,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世界正被纳入到必端于西方文化的全球化浪潮中,非西方世界在接受西方文化的同时,也应当通过自身的文化个性来予以响应。”〔16〕面对全球化,大学校园人应该把灿烂的中华文化传播于全世界。这就要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流和传播的能力,使他们不仅能自如地用传统方式进行文化交际和传播,而且能熟练地掌握现代传播模式和传播工具,如利用互联网进行跨文化传播。

我们提出中华文化的国际化,把中华优秀文化向世界传播,并不是要推行文化沙文主义、文化霸权主义,而是要用中国文化独有的生存智能、道德智能、政治智能来解决人类今天和未来所面临的社会的、政治的、道德的和文化的难题,以促进世界文化的进步与发展。

(三)校园文化要成为创造新文化的摇篮

面对全球化,校园文化必须在建立世界文化新格局中作出应有的贡献,创造能够为世界所认识和接受、具有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内核、又广泛吸收世界各国和各民族文化精华的新文化。但是文化的创造和发展必须通过与世界文化的沟通来进行。历史充分证明,文化创新的必备条件,就是需要有多种文化系列的汇合、碰撞和激活。教育最重要的时代使命,就是创造文化,而文化的创造,往往发端于多种文化的接触与交流。正如潘懋元先生所说,“就文化本身的运动来说,多种文化之间交流和交融,对文化创新具有重要意义。”〔17〕在多种文化的交汇、碰撞和融合中创造、产生新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普遍规律。校园文化要成为创新文化的摇篮,就必须遵循这个规律。

三、西方校园文化的特点

西方校园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与西方大学教育是相伴相生的。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西方校园文化形成了自己鲜明的个性和特点。

(一)中世纪的西欧校园文化

产生于1088年的意大利博罗尼亚大学是欧洲最早的大学。牛津大学成立于1170年,也是欧洲中世纪最古老的大学之一。1209年,有一批牛津师生迁移到剑桥镇,并按牛津的方式成立了大学的组织,英国早负盛名的两所大学之一剑桥大学也由此诞生。可以说,在中世纪,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所创造的校园文化是世界古代校园文化的经典,其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从中世纪起,牛津大学就责无旁贷地肩负起了继承、传授、研究和弘扬优秀英国文化的重任。至今漫步牛津街头,仿佛是置身于一个中世纪的城堡。黄褐色的古老石头建筑斑驳陆离,饱经了历史的沧桑。每一个学院都有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景色如画的学院花园和无处不在的历史古迹。

中世纪牛津大学的校园文化具有浓厚的宗教文化特点。牛津大学与英国宗教有着不解之缘,大学最初的一批教师就是从巴黎学成归来的方济学会会士,包括著名的学者罗吉·培根。这些神职人员终身不娶,被俗称为“牛津学究”,由此承袭下来的风俗有学袍、校历和高桌宴会文化等。

牛津学袍文化。学袍是从教士的黑袍演变而来的。在所有重要和正式的场合,包括开学、毕业典礼、宴会、讲课、考试,甚至师生聚会,牛津大学的成员都必须穿学袍。而学袍的式样和色彩随着学位和专业的差别各不相同。

牛津校历文化。牛津的校历与其他大学也不同,体现了宗教文化色彩。在牛津大学,一个学年分三个学期,每个学期只有八个星期。每个学期都是以一个宗教节日开始并命名的:希拉里节(冬季学期)、圣三一节(春季学期)和米迦勒节(秋季学期)。

高桌宴会文化。牛津各学院的餐厅有一种固定的模式。在长方形大厅的靠里面有个平台,上面横放一张长餐桌,那是教师们用餐的地方,又称高桌。牛津的教师们在学院的住宿和用餐都是免费的,这与中世纪一个古老的传统相关。因为过去的教员都是单身神职人员,他们以学院为家,晚上便聚在一起切磋学问,饮酒聊天,以消磨长长的冬夜。后来每个研究生都可以申请在星期三晚上参加高桌宴会,跟教师和学院的研究员们共进晚餐。高桌宴会对参加者在着装上有严格要求。宴会程序复杂,时间长达三个多小时。宴会的内容不是为了品茗饮酒,最重要的是交谈。这是一个具有浓郁牛津特色的社交场合。

牛津的学制和课程也与宗教密切相关。在中世纪的时候,牛津本科生的学制为四年,主要学习三门课程:语法、修辞学和逻辑学。硕士学位需二至三年,学四门课程:算术、几何、天文学和音乐。这七门课程都跟培养神职人员有关:前三门课都是为了训练布道的能力,算术和几何是出于建造教堂的需要,天文学是为了制定历法,而学音乐则是为了在主持宗教仪式时领唱圣歌。

中世纪剑桥大学文化模式也是与牛津相类似的。学生首先学习的是被称作“基础课程”的语法、逻辑学和修辞学;然后才是算术、音乐、几何和天文学。学生完成这些课程之后,可分别获得学士和硕士的学位。当时的教学采取阅读和解释文本的形式;考试是口头辩论,由参加考试的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或命题,然后跟比他们高一级的学生展开辩论,最后是跟教他们的硕士们进行辩论。在拿到硕士学位以后,有一小部分学生继续研读神学、教会法和民法,或医学的高级课程,那些课是由已经通过课程考试,并成为博士的人来教授和考试的。为了表明学生在每个阶段的学业进展,学校要举行不同年级的入学和毕业仪式,还有颁发学位证书和接纳学生为某团体成员的仪式。学生和教师的不同等级是由学袍、斗篷和帽子的式样不同来表示的。

(二)文艺复兴以后的欧洲校园文化

文艺复兴时期,牛津大学成为欧洲人文主义运动的一个中心。大学的培养目标除了传统的神职人员之外,开始转向世俗的廷臣或文官。根据文艺复兴时期的理想,一个合格的廷臣应具有完美的人格,除了能为君王驰骋疆场之外,还须受过古典文化的熏陶,掌握数种古典和现代语言,能够独立思考,并且文质彬彬,能够自由出入各种外交和社交场合,以及在多种领域中都具有特长。牛津大学在历史上曾经培养出一大批这样的人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廷臣的形象又逐渐转变成了英国绅士。牛津的人文主义教育传统几乎被英语世界的所有大学都奉为楷模,甚至在大学建筑、餐厅布置和学袍式样上也都亦步亦趋。然而牛津大学独特的教会式或贵族式教学体制,以及因人而异的英才教育手段,则是其他大学所无法模仿和难以企及的。

如牛津大学实行了一种大学系统和学院体系并轨的双轨体制。大学校长只是个名誉职位,通常由议会上院一位声名显赫的贵族担任,他只是在校庆典礼和颁发荣誉学位时才到学校来露一下脸。牛津大学的学院体系具有自立、自强和自足的特点,是一个独立的、包括所有专业的导师制教育体制。学生必须要在被某一个学院录取以后,才能真正算是牛津的学生。各个学院的大小规模不同,但是每个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学习都是在导师的具体指导下进行的。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理想很注重强健的体魄。17世纪的英国著名哲学家、牛津毕业生约翰·洛克在论及教育时也强调指出,健康的心灵必须存在于健康的身体之中。每天下午四五点钟,牛津的学院图书馆里就几乎是空的,几乎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体育锻炼项目:划船、田径橄榄球击剑等。这种传统还保留至今,牛津——剑桥之间的赛艇比赛已举行了180届,成了牛津大学每年最隆重的赛事。

剑桥大学在16世纪以后也发生了一系列巨大的变革。新成立的三一学院、图维尔与凯厄斯学院等学院吸引了大量的世俗学生。在教学上,教会法的研究逐渐衰落,而古希腊语和拉丁语的经典作品,以及教学和圣经研究,成了剑桥大学的重要课程。亨利八世捐赠的五个教职,即皇家神学、希伯来语、古希腊语、物理和民法教授职位,强调了在教学方法上的改变,并为后来的私人捐献者们树立了榜样。在17世纪,自然科学课程在剑桥飞速发展,一系列数学、化学、天文学、解剖学植物学等方面的教职和科学成果不断涌现,其中培根的《新工具》、《科学推进论》等科学论著就是在这里完成的。剑桥大学的改革还影响了北美新大陆。剑桥伊曼纽尔学院的毕业生约翰·哈佛于1639年移民美洲,将他的404册藏书和1200英镑遗赠给一所学院,后来这所学院以他的名字命名,成为著名的哈佛大学。

(三)19世纪的西方校园文化

19世纪的西方校园文化是以德国校园文化为典范的。德国的大学教育曾经在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的一百多年中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是各国竞相模仿的对象。现在执世界教育之牛耳的美国,其高教体制、课程设置以及教育观念中有相当多的部分都是来自于19世纪的德国。而德国高校改革思想的集中体现就是1810年柏林大学的创立。费希特、洪堡等文化名人的参与使该校成为世界大学的榜样。后来该校正式以洪堡的名字命名,称为洪堡大学,以纪念著名的洪堡兄弟,即自然科学家亚历山大·洪堡和哲学家、教育改革家威廉·洪堡。

1810年建立的柏林校园文化的显著特点表现在,一是全新的大学教育理念,推崇自然科学;二是推行公正的民主,通过选举产生校长;三是推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在两者间进行合理的结构调整。这些先进思想就“像一个燃烧点一样发出耀眼的光芒,一切光线全都从这里发出”。此后,慕尼黑、莱比锡、海德堡等大学全都以之为榜样,进行仿效,一时间,德国的高等教育成了世界的样板。19世纪的德国虽然在政治上仍然比较落后,但其当时的教育理念堪称世纪经典。与此相联系,德国这一时期的科学研究水平在世界上也无与伦比,在1933年之前,授予德国科学家的诺贝尔奖数占该奖设置以来的30%(同一时期美国仅占6%)。

(四)20世纪以来西方校园文化

进入20世纪以后,美国大学教育逐渐取代德国成为世界大学教育的新样板。因而,这里也主要以美国大学为例分析20世纪以来特别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校园文化的特点。

1.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西方大学非常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学校的一切工作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一切围绕学生的成长,使学生接受最好的教育。在教学过程和教学计划中都强调个性化,强调满足学生需求。有些学校允许学生自组课程计划即根据自己的学习爱好、兴趣选择哪些课程,组成一个Program(课程计划),学习进度也由自己根据情况掌握,而不是千篇一律。在教学管理上也很灵活,能保证每个人根据自己不同的特点来进行不同的学习安排:可以用两三年时间拿学位,可以跨学科选课,甚至在这所学校学了一二年后,又可以再到另一所学校学一二年,这些都很普遍。在课堂教学上也强调所谓的师生、生生之间的意识共享,大家把自己的思想拿出来互相交流,以达到一个互相的共享,这种共享的教学过程不是一种单一的知识传授,也不是一种知识的重建,而是新知识的一个建构。这种教学模式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给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掌握学习的选择权、主动权。

中科院院士杨福家教授在担任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不久,就亲身感受到西方大学对学生尊重和以学生为本的文化传统。担任诺丁汉大学校长主要有三项任务:一是组织学校董事会;二是代表学校参加重大活动,比如接受英国女王颁奖;三是出席学生毕业仪式,亲自给每位毕业生颁发学位证书。在这三项任务中校长如果有事,前两件事情都可以委托副校长代表,唯独给学生颁发学位证书,校长“无论如何必须参加”,并且亲自为每位毕业生颁证,否则会被视为重大失职,因为这个仪式是学生一生中最重要的仪式之一,因此是学校最隆重的仪式。

2.“自选”文化模式。美国著名大学都提供了多样化的课程,使学生有充分的选择余地。美国大学的选课制与我国的选课制在很多方面有很大区别:国外实施的选课制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自由,而我国选课量比较少,受到限制也比较大。在美国大学里,一年级不分专业,学生学完一年的公共基础课后,可以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并选择相关的专业基础课和有关课程,学校不作硬性规定。学校要做的就是根据社会需要开设各种各样与之适应的专业和大量的课程,供学生们选择。

在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上,不是硬性规定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而是通过创造一种文化氛围、营造一种环境来影响学生,通过为学生根据各种各样的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的条件,由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从中获得效益。

这种崇尚个性,尊重个人选择的特点是西方一些大学的传统。华东师范大学第一任校长孟宪承在新中国成立前就对此撰文进行分析:“英美的学院,着重品性的陶熔,似乎教学之外,还有训练(training)一重任务。可是这种训练,是在学院的群体生活中进行;学生的品节、礼貌、克己、爱公,大半就范成于他们的游戏、竞技、集会、社交等的组织和活动。教授之于学生,虽有人格上的潜移同化,到底没有所谓‘训育’的专职”。〔18〕

3.多元文化现象。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大部分美国人都是从世界各国移民到美国后的移民的后裔,美国大学生也自然出现典型的多元文化现象。各种文化在这里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形成校园文化“兼容并包”的特点。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美国也提出高等教育的全球化(Globalization),更强调大学文化的全球意识。正是这种全球意识,使美国大学积极招收外国留学生。美国大学的全球意识还有一种重要的观念,就是要通过全球化,把美国的思想、美国的文化、美国的意识形态推向全世界。

4.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美国大学鼓励学生们进行各种尝试,包括失败的尝试,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教师只起指导和评价作用,并不过多干预。课堂文化也是鼓励创新的。如哈佛的案例教学就是尽可能把时间让给学生,鼓励学生更多地提出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麻省理工学院把过去只有研究生才能参加的“独立研究”课下放到大学本科阶段,要求每个本科生都参加科研,都必须有在实验室进行科研工作的经历。

5.高品位的审美文化。美国大学校园和公共场所布置十分重视审美原则,其办学理念、育人原则及人文精神都通过一定的建筑、雕塑、校徽等体现出来。校园环境强调浓厚的文化气息,体现对美、正义、和谐、智能等人文精神的追求。另外,美国大学还注重采取各种形式实施审美教育,经常举办各种艺术展、音乐会,并将艺术课程列为学生必须学习的核心课程。

以上这些特点都是很粗略的描述。总之,中国校园文化要走向世界文化,除了学习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和现代文化成果,还要从各国校园文化的经验中吸取营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