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以问题为基点的园本教研有效策略的探索

以问题为基点的园本教研有效策略的探索

时间:2022-06-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问题为基点的园本教研有效策略的探索_园本研修这样做以问题为基点的园本教研有效策略的探索/宁波市李惠利幼儿园 严益红随着新《纲要》和《浙江省学前教育保教管理指南》的深入贯彻与实施,大家在尊重儿童发展的同时,也充分关注到了教师的需要和专业发展。

以问题为基点的园本教研有效策略的探索_园本研修这样做

以问题为基点的园本教研有效策略的探索

/宁波市李惠利幼儿园 严益红

随着新《纲要》和《浙江省学前教育保教管理指南》的深入贯彻与实施,大家在尊重儿童发展的同时,也充分关注到了教师的需要和专业发展。教育部副司长朱慕菊在《纲要》培训班上的讲话中也曾指出:“我们要建立以园为本,自下而上的教研工作模式。”然而,随着教改的深入,在幼儿园集团化办园的模式下园本教研还存在一些现象和问题:在短暂有限的教研时间里研讨,不能很好地深入问题的实质;如何在兼顾园本特色教研的基础上寻找适宜的总园教研主题与形式,提高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参与讨论主动性不够,发表见解的往往集中在少数教师身上,教师没有成为真正的教研主人等。

我园教师的年龄层次分布不均匀,刚分配进来三年内的教师有一批,绝大多数是三四十岁的教师,25~30岁的教师很少,出现断层现象,能参加教坛新秀评比和基本功比武的教师缺乏;老师们对课题的选择和进行课题研究有困惑;各教研组团体没有很好的联动,难以满足教师不同层次的需求等;这些是我们在目前园本教研实施过程中急需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基于以上分析和认识,我们认为以问题为基点,针对我园教师所面临的急需解决的真实问题(包括教学实践、家长工作、教师本人等各方面问题)来进行园本教研,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实践研究与探索,总结一些适合于本园教师成长的教研工作方式和策略,从而使园本教研真正落到实处,使孩子实实在在受益,教师实实在在成长,幼儿园实实在在发展。(www.guayunfan.com)

一、问题产生策略:通过调研,了解需求,归纳问题

以问题为基点的园本教研首先要关注自己园内的教师最突出的问题和迫切的需求是什么。为了更好地了解教师们的想法和需求,使教师们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研活动,我在学期初设计了一份教师教科研调查问卷,以期在原有的教研制度、急需解决的研究问题、教学资料的适宜性和教科研研究方式等方面进行寻根究源的了解、完善和提炼,真正发挥教研主阵地的作用并有效落实教研目标。

我们共有48名教师参加问卷调查,回收调查表46份,回收率为95.8﹪。分析和汇总问卷的情况如下:

1.在教师队伍整体教龄情况分布情况中,10年以上占80﹪,10年以下占20﹪(其中3年以下占76﹪),中间出现了断层。看来,要加速培养青年教师,发挥中青年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缩小中间的差距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

2.在我喜欢的园本教研形式栏目中,采用了多项选择,82﹪的老师们选择案例分析,磨课占74﹪,70﹪选择现场观摩交流,67﹪选择参与式培训,64﹪选择集体备课,专家报告占58﹪,网络教研占39﹪,读书交流占26﹪。

3.认为对自己最有效的园本教研,有针对性的专题教研占60﹪,研讨课例占25﹪,教学案例研讨占15%。可以看出,老师们对具体的事件问题,提倡有真实的活动现场,有互动交流,能给大家带来启示的教研。

4.科研帮助和建议中,课题选择论文撰写,请专家结合实例的讲座比例较高;在困惑和问题征集中,10年以下教龄的老师需要对教材分析、活动设计、教学组织和说课评课加强研讨;10年以上教龄的老师在课题论文、家长工作创新、园本特色提炼上需要帮助。

调研虽然能清晰明了地把握来自于每位教师的问题与困惑,但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值得深入探究,我们要把教师的问题进行梳理、整合,形成核心问题,确立全园性的近期或长远的研究方向。核心问题包括:关注不同群体的共性问题,有一定教龄的教师对课题研究进退两难,5年以下教龄的教师对课堂教学和说评课技能有困惑;教研任务过多过散,主要问题不够集中;在集团化办园模式下的教研组织,由于人员多层次需求参差不齐,容易导致主题不突出,不能及时满足不同能力教师的教研需求;教师群体发展中断层现象明显。

二、问题研究策略:调整顺应,关注需求,分层联动

策略一理顺园本教研组织的基本框架,架构合理的研讨网

在集团化办园模式下,教研活动的组织层面又有别于单体的幼儿园,在调整和理顺各层关系后,我们把幼儿园的各层级教研组团体框架分成了集团园大教研组,分园教研组,大小年级组,班级三位一体和教师研究互助组等组织形式。我们能扎实开展各类园本教研活动,组织落实不同层面的群体教研活动。班级教师间的协商教研:基于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立足于自己的教育行为来研究共同的问题。(如主题活动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教育资源如何利用,主题内容如何安排,环境如何创设,主题内容的调整等);分园教研组教师的特色教研:立足于分园各自的特色,研究在实践与反思中发现教师“教”和幼儿“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研组教师通过共同学习、研讨,深入诊断问题,探求有效的方法,积累特色教学的组织策略,丰富课程资源;全园教师的整体教研:根据全体教师的普遍问题和教师发展的薄弱点开展专题性研讨,也可在其他教研组研讨的基础上,把各教研组搜集的解决这些问题的已有信息和更为有效的方法进行全园性的交流分享,在引领中呈现诠释研讨核心价值,给予教师启示;研究互助组的按需教研,根据组内成员的现实需求,确定重点内容,群策群力,切实解决教师的一些困惑。每月的教研活动疏密有致,相互联动,一般每月平均分园的研讨2~3次,大年级组1次,互助研究组1次,大教研组1次,保证不同层级的教师每周都有参与研讨的机会,并能认真准备每次研讨主题和内容的材料,相互启发,共同提高。

策略二关注教师个体发展状况,营造适宜的发展场

我园教师队伍的整体情况可以从三个维度来分:教龄(10年以上占80﹪,10年以下占20﹪)、职称(中高级职称占52﹪,初级职称占25﹪,未定级占23﹪)、教学能力(研究型占33.2﹪,发展型占43.7﹪,起步型占23.1﹪)(图表一)。我们每学年年初让每位教师根据自身条件和教学能力及各类型申报的标准,自主申报教学起步型、教学发展型和教学研究型级别。每学年末根据考核教学积分的情况,以教学资料券发放或优先外出培训的形式对优秀者予以表扬和鼓励。

图表一

同时我们立足原有的基础,在教学资料、教学研讨、课题要求等方面进行调整,以体现不同的侧重点:如教学起步型阶段注重备课本格式规范、目标确立、环节设计、即时性反思,在实践中领悟;教学发展型阶段注重个人成长档案中内容的充实,结合自己的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收集能体现自己成长足迹的资料加以整理,在反思中发展;教学研究型阶段注重教后反思,对幼儿行为和自己的教学策略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在研究中成长。课题研究也有不同的要求:十年以上教龄教师人人有课题,撰写课题方案、实施记录、课题总结;一般园级课题以一学年为限,区级课题可以是两学年;十年以下教龄教师提倡学习与合作(或师徒结对),学年末有经验总结。根据调查反馈的情况,各年龄层的教师在自己专业发展的过程中所碰到的困惑和需求是不一样的。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发展要求,每位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最近发展区选择适宜的教研方式,获得锻炼和提高。

三、问题解决策略:专业引领,主题突出,互助分享

策略一针对不同群体的共性问题,开展“专业引领式的专题教研”

1.专家理论联系实践引领教师走近课题研究。教师们课题研究存在的困惑具体表现为:10年教龄以下的教师最需要的科研帮助是不知怎么写论文和经验总结,10年至20年和20年以上教龄的老师则对课题的选择和课题总结提炼感到困惑。为此,我们开展了科研的系列专题活动。期初我们邀请了区幼教教研员牟秀玲老师来园进行课题的选择专题培训,生动翔实的案例阐述和面对面的交流解惑,让老师们理清思路,对自己的研究有了信心;老师们结合分园特色或自身特长或教学需求,进行课题方案的撰写,然后分园交流介绍,推荐出有代表性的7个课题方案交专家老师把脉会诊,使老师们进一步明确课题研究应把握的重点:研究什么,为什么要研究,怎么样研究,指明研究的方向;课题中后期开展如何写好论文的讲座。通过专家的引领和教师的扎实实践,有目的地加强科研业务培训。

2.骨干名师近距离交流助推教师深入教学实践。针对5年以下教龄的老师对课堂组织能力、教材分析和目标重难点的把握有困惑、对说课评课茫然的现状,学期初我们举行了骨干教师教学示范课活动,给新教师搭建有效的学习平台,在观摩中体会。接着就教师存在的困惑,邀请名师胡剑红来园进行“如何作好幼儿园活动解说”的指导。进一步明确活动解说的要点,掌握说课过程中的实用技巧,在互动中感悟;在骨干引领和名师指导后,还组织了新生代教师会教活动,教师们从选内容、定目标、准备材料、设计活动、教法运用、幼儿评价等方面都进行了多次思考,带教的师傅也悉心指导,一起合作研讨,使每个教学活动都各具特点,在实践中提升。

策略二整合重点内容和弱势项目,开展“聚焦重点式的主题教研”

1.聚光灯式教学研讨。上学年结合区语言优质课评选要求,我们围绕语言领域选择相应的课例进行研讨与展示,发挥群体的教育智慧,共同解决语言活动中的若干问题,提高对语言活动的实践操作能力。在交流研讨中,大家意识到选择符合本年龄段孩子生活经验和孩子学习需求的教材很重要,选好教材后要深入剖析和解读,挖掘适合的教育价值点,然后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使幼儿获得相关的有益经验,最终促进幼儿的发展。随着《浙江省学前教育保教管理指南》的贯彻落实和《幼儿园课程指导(第二版)》的教学实施,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科学领域缺乏一定的递进性和系统性,领域特质不够明显。教研组根据存在的现状,确定了围绕科学领域开展系列园本研修活动。教研组通过博客开展理论分享梳理、期中教学研讨、区域现场观摩、案例交流等活动,明确科学领域的总体目标、基本要点及注意事项等,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并针对实践和尝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结合专家理论指导,聚焦教学实践,提供区域材料,使教师进一步明确科学领域的教育价值和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科学活动的设计和执教的能力。一般某一特定领域的研讨会持续一学年。

2.细化实践性问题。如何制作和运用科学领域的动态教玩具使教师在日常的科学教学活动中激发孩子的探究欲望,进而使孩子动手操作学习,这是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感到困惑的,也是值得我们去思考探究的问题。为此,我们进行了以“科学领域自制教玩具的制作与研讨”为主题的园本专项研讨。教研活动的组织围绕“为孩子研制适宜的教玩具”主题,采用快乐分享:在轻松的氛围中分享每位教师的聪明智慧;思维碰撞:梳理明确教玩具制作的基本原则及各年龄段的科学领域目标;操作体验:围绕主题内容和各年龄段特点,小组讨论制作适宜的教玩具;互动评价:能根据归纳的基本原则,相互评价推荐认为最具推广使用价值的教玩具,并用五分钟介绍部分世博展馆的设计与巧妙构思及玩纸的小游戏等,使整个教研活动现场动静交替,疏密有致。通过全体教师亲身制作教玩具,生动讲解演示使用方法,分享和积累了有关科学领域教玩具制作的经验,相互间的交流讨论梳理概括了教玩具制作的基本原则和操作要点。并依托年级组教师的群体力量,围绕着主题设计制作出符合该年龄阶段幼儿发展需求的教玩具,为日常教学提供服务。

3.优化专题学习活动。随着《浙江省学前教育保教管理指南(试行)》文件的颁发和区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幼儿园保教管理实施意见》的出台,我们必须把规范幼儿园各项保教管理和切实提高教师教学反思能力作为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重点工作来抓,在对本园实际情况和教师群体现状了解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并为解决教育教学问题和促进教师成长而服务。我们组织了“学指南、辨方向、导行动”的系列园本教研活动,通过多层面、多纬度的学习活动,使大家提高对保教工作的再认识,统一思想,自觉地将指南的精神贯彻落实到各项保教管理和教育行为中;并能结合幼儿园和教师个人的实际情况,寻找和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明确近阶段努力的方向,进一步审视自己的保教行为;同时利用问题诊断式、行为跟进式、互动参与式等研训活动,积累和提炼有效的教育教学策略和保教管理经验,促进行为规范和质量的提升。

策略三关注教师群体之间的联动分享,开展“协同合作式的自主教研”

1.教师研究互助组活动。为了发挥教师的能动作用,顺应教师的实际需求,真正使教师之间形成强强互动、强弱互补的学习、研讨网络,营造自主、快乐、高效的学习氛围,我们开展了“教师研究互助组”活动。互助组的组织形式打破了分园格局,在集团园内采用分园自主、小组分散和全园集中穿插进行的方式,在大家推荐和自荐的基础上,选出组长,确定研究小组,开展活动。

以常规互助组的系列活动为例。活动一:问题征集。推选组长,教师根据现实需要选择相应的互助组;由分园组长负责征集汇总教师的实际问题与困惑。活动二:现场观摩。高级教师邬晓萍和陈燕认真准备,开展了精彩半日活动,让3年内教龄的年轻教师进行现场跟踪观摩,使他们印象深刻。活动三:互动论坛。邬晓萍和张辉两位老师根据常规组教师反映的困惑,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开展互动式的论坛活动,介绍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具体操作方法。接着年轻教师谈跟踪半日活动后的体会和感受;组内成员之间的相互提问与解答,通过活动积累一些有效的解决策略;活动四:行为跟进。在日常的教学中,能主动与高级教师交流,不断改进自己的问题行为;搭班的指导老师能深入了解年轻教师的实际带班情况,给予指导,帮助提高年轻教师的班级常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活动五:“老看新”活动。老教师跟踪常规组的年轻教师半日活动的组织过程,提供一对一的指导与对话机会,进一步优化保教行为。其他互助组的活动也在有序的开展。互助组的活动关注教师们的现实需求,根据教师反映上来的问题展开活动,针对性强,能切实解决教师的一些困惑,真正达到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时即满足和顺应了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又发挥了能者引领作用,形成自主自愿的学习共同体,在互动中不断升华,共同进步。

2.关注课例的行动教育活动。关注课堂教学,以课例研究为载体,切实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在教研组、大小年级组不同层面组织“一课多研”“同课异构”等连环跟进式教研。我们在分园教研组或年级组研讨的基础上,不断调整教学设计和改进教学策略,在一次次的研讨过程中,从关注个人已有经验的教学行为,到反思自己的差距,吸取新理念,进行再设计实践,使教师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关注经验的内化。如中班年级组的一次数学领域的排序和序数研讨:首先以分园为单位各设计一个教学活动;然后,对三个分园的三节教学策略、风格截然不同的计算活动进行了试教。听课教师们通过对这三节课的对比,结合教学效果,分析存在其中的优点和不足,确定适合该年龄段幼儿排序的内容和序数教学的关注点,梳理出几条有效的教学策略,利用园本教研反馈表及时总结每次的收获启示,提出后续研讨的重点和困惑。然后,请不同能力水平的教师(起步型,发展型,研究型)根据课例再次进行教学实践,及时进行行为跟进,在观摩研讨中得到经验迁移。如图:

(备注:A代表教学起步型教师;B代表教学发展型教师;C代表教学研究型教师)

同时,为了能使集团内部实现资源共享,能够把各分园的特色研讨成果加以推广,我们还组织了全园性的特色研讨课展示活动,让其他各分园的教师共同参与观摩,给大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借鉴。通过系列研讨活动,在反复讨论中反省行为与调整进度,使教研活动成为指导、帮助教师的有效载体。

3.案例分享叙事交流会。发挥高级教师在教师群体中的示范引领作用,让每位高级教师围绕研讨主题“在一日生活各环节中,如何关注细节努力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搜集典型的教育教学案例,深入剖析幼儿行为表现,反思互动策略的有效性。青年教师整理自己日常教育过程中对于细节把握、师幼互动的困惑,带着问题倾听、交流。在双方的互动对话中,经历思维碰撞、观念更新、行为跟进、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交流、概括、提炼,明确了一些有效的互动策略,让参与活动的教师通过共同对话、质疑、分享智慧,一起直面具体的案例细述情节、追根溯源、开拓思路、各抒己见、平等对话,案例内隐的核心价值随着讨论和诠释逐渐呈现,给予大家深刻和生动的启示。

策略四缩小教师队伍中的“断层现象”,开展“助推成长式的项目教研”

根据师资队伍现状,充分利用本园的人力、物力、财力,把培训、教研、教学融为一体,创设适宜的成长平台,围绕某一项目加强研训,加快年轻教师的成长,避免教师队伍中的“断层现象”。使一年教龄的新教师能认真组织日常的教学,多向师傅请教,缩短她们的入职“适应期”和“求生期”,迈好职业生涯的第一步。其他的青年教师通过自主学习,同伴互助,拜师学习等方式,加强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园内搭建平台,开展上课、说课、评课、弹唱等基本功的比赛,以赛促训,不断磨练内功,尽快提高自我专业能力,使青年教师中的优秀骨干力量脱颖而出。

1.新教师起步工程。我园认真制订并实施“四个一”工程:开好一次岗前培训(幼儿园规章制度,政治思想学习,教学资料要求等);配备好一名师傅(选派园内的骨干教师、教研组长、年级组长为指导老师进行跟踪辅导,要求本人能主动请教师傅,学习教学常规管理和与家长沟通的技能,多听课熟悉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活动);上好学年末的汇报课;制订并完成一年的发展规划(学期初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学年末能认真总结与交流反思)。让来园一年的新教师尽快融入环境,站稳讲台。

2.青年教师实践组活动。由园内的一位骨干教师担任实践组的组长,根据5年内教龄青年教师实际存在的课堂组织能力、教材分析和目标重难点的把握等问题组织开展活动,使年轻的教师获得实实在在的帮助。可以围绕某一领域,比如诗歌教学的作品分析与活动设计的实践组活动能提高新教师对某一文学作品的分析能力和重难点的把握及活动的设计能力。活动在了解大家现有水平的基础上,经验分享、思维碰撞、问题提炼、有效梳理,让年轻教师对诗歌教学的组织与设计能力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同时我们强调要把第一次设计的活动再进行修改调整,在自己的日常教学中实践,发现问题再进行研讨,在这样反复的“研讨—实践—反思—调整—再实践”的不断循环过程中,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同样,不同的时间段可以选择不同的内容,进行逐个剖析研讨,扎实各科领域知识。

3.教师基本功比武活动。此活动旨在以比赛代培训、以教研促提高。青年教师比武的内容主要包括专业技能和教学技能两大块,涉及的内容有钢琴弹奏、幼儿歌曲自弹自唱、自编舞蹈、给故事配插图、结合教学录像评课、根据提供的内容说课等。同时教研组在分析比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上,集中研训开展专题辅导,帮助梳理经验。通过系列培训活动的开展,使我们青年教师的教育理念得以提升,解读教材的能力得以提高,教学基本功得以磨砺。高级教师围绕“四个一”工程,开展论坛评比、教学案例诊断分享等活动,促高级教师专业成长。

四、分层评价策略:以人为本,适度激励,自主发展

每位教师的性格、特长,发展需求都有所不同,她们对参与园本教研的态度和活动后的感悟都会不一样,在园本研训的过程中我们要以人为本,以教师的发展为本,寻找教师专业成长的“最近发展区”,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

策略一目标激励策略,寻找适宜的发展定位

增强目标意识,确立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是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关键。要充分挖掘和调动教师潜在的发展愿望和积极性,结合幼儿园的自主发展目标和自己的能力水平,制订个人发展规划,包括三年的发展阶段目标和逐年达成的分级目标,使每个人明确自己的发展意识和任务意识,以目标来不断地激励自己、鞭策自己。

策略二逐级评优策略,体验专业成长的快乐

每年的教师能力考核,我们在教师自我评价的基础上,根据所申报级别的不同标准,由分园教研组初步审核,接受同伴监督,然后在集团园综合评审。在三种类型发展层次的教师中评选出该类型中的优秀者,并以教学积分制和教学资料券、外出培训优先制的奖励方式加以鼓励,让更多的老师得到肯定和激励,体验成长的愉悦。

策略三多元评价策略,促进全面和谐发展

在园本教研活动中,我们关注教师的自我反思与评价,只有自己深刻认识到问题的存在,了解产生问题的根源,才能主动去调整和改进自己的问题。同时在同伴的分析建议中,专家的深度会谈中,家长的友情反馈中,搜集不同角度的评价信息,对自己有全方位的认识,找准基点,不断完善自我。

我们的园本教研由于研究的问题是来自于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真实问题,这样有效地激发了老师们的内在动机,变“要我教研”为“我要教研”。大家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不断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享受共同解决问题的快乐。教师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自主学习,在与同伴互助合作中研究学习,在反思教学实践中自主成长,使园本教研成为教师内在需要的自主教研。但教育教学是动态发展的过程,园本教研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时会有新的问题和新的需求产生,因此我们的研究也是不断动态发展的过程。我们会继续沿着“从问题入手,从需求出发,专题牵引,注重实效”的思路,积极构建开放互动的园本教研平台,积累更多有效的园本教研组织策略,为不同层次教师成长提供服务,提升教师队伍建设的整体素质,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为促幼儿园内涵发展和品牌教育而不断努力探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