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研究结构特点比较(见表-)_IRM-KM范式

研究结构特点比较(见表-)_IRM-KM范式

时间:2022-06-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研究结构特点比较(见表-)_IRM-KM范式7.1.2 研究结构特点比较表7-1 国内外知识管理研究结构比较从知识管理研究结构所体现的知识管理研究出发点、理论基础、研究维度、学科分布看,国内外知识管理研究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启蒙运动之后,这种知识二分法的观点逐步得以推崇和加强,并成为知识分类的主要标准,即,自然知识是客观的、实证的,社会知识是主观的、社会决定的。国内知识管理研究中的知识概念,是在同信息、数据的比较中加以阐述。

研究结构特点比较(见表-)_IRM-KM范式

7.1.2 研究结构特点比较(见表7-1)

表7-1 国内外知识管理研究结构比较

从知识管理研究结构所体现的知识管理研究出发点、理论基础、研究维度、学科分布看,国内外知识管理研究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1.从知识管理研究的逻辑出发点看(www.guayunfan.com)

国内外知识管理研究的起点都是基于知识的定义与分类。普遍的观点是把知识看做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重要社会资源,将人类的知识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种,围绕知识的概念、显性知识的编码组织、隐性知识的开发挖掘、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转化展开一系列的知识管理研究。

知识内涵的相关研究:知识是一个古老又崭新的事物,它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同的社会时代,不同的技术条件下,知识的内涵也有所区别。

早在古希腊时代,人们就开始从哲学的角度探讨知识的内涵,比如古希腊时代的诡辩学(sophist)认为:“所有知识都来自于个人的经验,而每个人对事物的感受不同,因此知识仅仅是相对于个人而言的,没有绝对意义的知识。”到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时代,这种观点被否定了。柏拉图将知识定义为“经过证实的正确的认识”,他认为知识与意见相对立,以辩证法和科学数学为知识,而以常识和幻觉为意见。柏拉图认为知识的最高形式是智慧,并从观念论的观点,依据知识的探究方法和知识本身,把人类知识分为四种:臆测(conjecture)、信念(belief)、了解(understanding)与纯理性(pure reason)。自柏拉图以后,至中世纪末,哲学研究一般都集中于三个方面:宇宙论、人生论和知识论。其中知识论是研究“知识之道理”(A Theory of Knowledge),包括研究知识之性质,此即为认识论(epistemology),主要研究知识的起源、本质及效力等;研究知识之规范,此即为伦理学。

在哲学认识论范畴内,对知识管理产生重大影响的观点,当属英国哲学家波兰尼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观点。波兰尼认为,知识不仅是可以形式化和可编码的明晰知识,即可以由语言和符号表示的知识,而且更大的一部分知识是技巧性的、个人独特的体验但没有演说或无法演说的知识。在波兰尼眼里,知识是不能脱离认知主体的,主体的意图、情感是知识的正当形式,不存在超然于具体的个人的知识。认知者用以形成自己知识的个人贡献无论在认识的最低水平还是在人类智慧的最高成就中都居显著的支配地位。知识承载了个人的判断和责任,所以他认为任何知识都是个人的知识。

经济学关于知识的讨论也是由来已久。大部分经济理论都或隐或现地将知识作为经济现象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来论述。但是,探讨知识的不同方式取决于对知识的强调以及所关注的知识的类型、获得和使用知识的方式。比如以艾尔弗雷德·马歇尔为先驱的新古典经济学家关注的是对现有知识的利用,现有知识通过价格信息表示,现有知识对每个公司都是确定的,公司不拥有由自己创造的不同的知识。他们忽略了由经济主体所拥有的大量隐含的和明晰的知识,这些知识不能用价格信息的形式来表示;与该观点相反,以弗雷德里克·冯·哈耶克和约瑟夫·熊彼特为代表的奥地利经济学派,则比较重视经济组织内部的知识。他们认为,知识是主观的,不是固定的,每个经济主体都拥有独特的知识。熊彼特还特别强调组合显性知识的重要性,指出组织创新都是源于知识的新的“组合”(1)。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明显,特别是经过近40多年的学术思想的积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形成了知识经济思想的各种较为明确的认识,这些认识经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有关专家的推动,于1996年形成了一份具有较大影响的报告:《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确定了知识的资源特性,并指出作为经济资源的知识,包括know-what,know-why,know-how,know-who四类。

管理学关于知识的讨论更是后来居上。管理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弄清知识和学习对组织变革和商业成功的作用。科学管理是将工人的经验和隐性技能定性为客观和科学的知识的一种尝试,但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泰勒没有把工人的经验和判断看做新知识的源泉,他认为对知识的分类、列表、归纳成规章制度等创造新工作方法的责任都在于管理者;现代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则提出了知识社会和知识员工的构想。1969年,彼得·德鲁克在其著作《不连贯的年代》中提出知识员工“有着相同的学历,有更多的收入,也许有更多的机会,可能充分意识到他依靠组织来获取薪水和机会,组织也同样依赖于他”。1992年,彼得·德鲁克又在其不朽名著《未来管理》中发展了他关于知识角色的思想:“从今往后的关键是知识。世界不再是劳动密集,而是知识密集。”彼得·德鲁克关于知识员工与知识社会的观点,开辟了管理学的新局面,为现代企业知识管理的形成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此外,彼得·圣吉(1990)的组织学习理论以及资源为基础的核心能力方法,从知识学习的角度,探讨组织的知识管理问题(2)。

除上述哲学、经济学和管理学对知识的讨论外,心理学和社会学对知识的认知也是非常典型的。心理学的观点认为,知识的获得必须依靠神经元间的联系,神经元间的联系能够形成一种感知能力,新获得的经验可以引发新的感觉,修正原先的分类模式,由此开始了一种选择性的学习过程。在认知心理学中,知识被区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即know-what与know-how的知识。

社会学中关于知识的最典型观点是有关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的解释与分类。自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起,就有人将整个知识体系分为两类:一类是“纯知识”,即自然科学知识;一类是不纯知识,即社会科学知识。纯知识是不受社会因素影响,不受历史条件制约的客观知识或实证知识;不纯知识是指受社会因素影响,受历史条件制约的主观知识。启蒙运动之后,这种知识二分法的观点逐步得以推崇和加强,并成为知识分类的主要标准,即,自然知识是客观的、实证的,社会知识是主观的、社会决定的(3)。

国内知识管理研究中的知识概念,是在同信息、数据的比较中加以阐述。普遍的观点认为,要理解知识的内涵,就要同信息和数据作比较。比如文献《论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认为知识是在信息的基础上形成的,信息是知识形成和更新的原材料,知识的宿主是人。知识作为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资源,是知识管理的核心对象(4)。

知识的分类:尽管知识的分类有多种标准,但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分类,是知识管理研究的基本分类标准,国内外知识管理的研究都在此基础上展开。

2.从知识管理研究的理论基础看

国内外知识管理研究的主要理论都是建立在人工智能理论、组织行为理论、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基础之上。

人工智能理论:知识是认识论范畴的概念,是对事物运动状态和状态变化规律的认识(5)。人是知识的主要载体人脑的思维被称为智能思维,人工智能理论就是研究人脑思维过程在机器中实现的理论。人工智能理论在知识管理中的作用主要表现是为知识管理的实现提供信息技术工具。这些工具包括:数据库、数据仓库、知识仓库、知识地图、专家系统、智能代理、群件、文本挖掘、数据挖掘、Web门户、Internet、Intranet、决策支持系统,等等。

组织行为理论:知识管理研究中的组织行为理论主要体现为组织学习、学习型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关注的是知识管理中人的要素。

组织学习是Argyeis&Chon最先提出的概念,并将组织学习区分为单环学习和双环学习。Senge则以系统动力学为基础,拓展了双环学习、心智模型等概念,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概念。他认为学习型组织是一个不断创新、进步的组织,组织成员不断的扩展学习能力,使新形态的思考方法得以孕育,共同愿景能够实现,成员能够不断的学习如何学习(6)。在知识管理研究中,学习型组织促进知识的创造、共享和应用。学习型组织有一个共同的愿景,组织中的人们致力于实现某种他们深深关切的事情,促使他们进行一种“创造性的学习”(generative learning)(7),他们主动地对业务活动进行反思或对新思想进行实验,从而得到新的知识。企业的共同愿景会改变成员与组织的关系,使他们愿意贡献自己的知识,他们被自己的知识在整个组织得到使用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所激励,他们被共同事业的进步所鼓舞。知识管理以有组织的方式帮助人们获得知识、开发知识和存储知识,并且可以让组织内任何需要它的人都能得到它。

由此可见,创建学习型组织,提供组织学习是知识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学习型组织创立的首要因素是要变革人力资源管理和营造组织学习环境的企业文化氛围。著名知识学教授Ikujiro Nonaka曾说:“只有人类才能在知识创新的过程中扮演核心角色,无论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能力有多大,它们终究不过是人类的一种工具。”(8)可见,人既是知识创新的主体,又是知识的载体,因此对人的管理,即人力资源的管理也是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知识管理条件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关注的焦点是知识的学习;激励的方式是尊重和信任;约束的方式是共同的愿景,管理的手段是交流和沟通。提倡知识贡献和共享,鼓励员工终身学习,营造组织学习的企业文化氛围,是组织知识管理顺利实施的润滑剂。

战略管理理论:知识管理中的战略管理理论基础主要是基于知识资源的核心能力理论,关注的是知识管理中知识与战略因素。

战略管理领域最基本的问题是组织如何获得和维持它们的竞争优势。围绕着企业如何获取竞争优势,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期,各种理论观点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竞争优势根源问题进行了探讨。相关的理论研究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以波特的产业分析理论为代表的竞争优势的外生论;二是以资源基础论、企业能力理论和企业知识理论为代表的企业竞争优势内生论(9)(10)。竞争优势外生论侧重于企业外部环境的分析,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的竞争定位,并试图通过产业环境和行业特点的分析来定位企业的战略。近些年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竞争环境日趋复杂,企业不得不把眼光从外部市场环境转向内部环境,注重对自身独特的资源和知识的积累,以形成企业独特的竞争力(核心能力),于是催生了竞争优势内生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竞争内生论经历了从“基于资源的企业理论”到“基于能力的企业理论”再到“基于知识的企业理论”三个阶段,形成了基于知识资源的核心能力理论,成为知识管理研究的理论基础。1984年,沃纳菲尔德(Wernerfelt)发表了《企业资源基础论》一文,为竞争内生论的研究提供了规范的研究范式,成为20世纪80年代最具影响力的有关企业资源的学术论文。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又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了《企业核心能力》,至此,一场关于核心能力的研究热潮开始兴起,并且形成了竞争战略理论中的“核心能力学派”(11)。该理论的前提假设是:假定企业具有不同的资源,包括知识、技术等,形成了独特的能力,资源不能在企业间自由流动,对于属于某企业独有的资源,其他企业无法得到或复制,企业利用这些资源的独特方式是企业形成竞争优势的基础。该理论强调企业竞争战略的核心是培育和发展企业的核心能力(核心竞争力)。在知识经济成为时代主旋律的今天,知识成为企业的重要战略资源,而企业中以知识员工为重要载体的隐性知识是企业获得核心能力的关键,隐性知识以其难以复制、模仿和转移的特点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资源,企业最为核心的能力往往是那些难以编码的、隐含的、与企业的经验和历史紧密相连的知识,企业通过实施知识管理,逐步积累和提升经营过程中的隐性知识,管理员工的经验和技能,从而形成企业独特的核心能力,保持持续竞争优势。因此,竞争内生论的理论观点在知识管理条件下发展成为基于知识资源的核心能力理论,并成为知识管理进一步发展的理论基础。

3.从知识管理研究的学科分布看

国内外知识管理研究主要的学科分布分为两大板块,一大板块是以信息科学群为基础的学科分布,在国外主要是以信息科学(information science)为首,包括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科学等在内的信息科学群;在国内主要是以图书情报学为首,包括计算机应用学科等的信息科学群。该学科板块主要是从信息技术的维度,研究知识的组织和利用。国外知识管理研究结构中的人工智能系统、电子商务系统、信息资源管理,国内知识管理研究结构中的知识发现、知识组织、知识服务,都体现了知识管理研究的技术维度。另一大板块主要是管理学领域的学科分布,主要体现为工商管理和企业战略管理领域。该学科板块主要是从组织管理的维度,围绕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转化模型展开研究,其中开发和利用企业的隐性知识、培育企业核心能力、达到创新和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目标是研究的核心。

4.从国内外知识管理研究的维度看

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知识管理研究总体上都是沿着信息技术维度和组织管理的维度发展。比如国内知识管理研究的知识组织、知识发现、知识服务三方面的内容具有明显的信息技术研究属性,而其他研究结构则具有明显的组织管理研究属性。国外知识管理研究的信息资源管理、电子商务系统、人工智能系统体现了知识管理研究的信息技术维度;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绩效、组织知识管理理论、组织知识管理行为、企业知识管理理论、企业知识管理行为体现了知识管理研究的组织管理维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