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语文教育与人格培养_反思语文教育的终极意义

语文教育与人格培养_反思语文教育的终极意义

时间:2022-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语文教育与人格培养_反思语文教育的终极意义_反思型语文教学语文教育与人格培养——反思语文教育的终极意义桑志军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都纷纷研究和推进教育改革,各国都认识到,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和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是教育的主要职能。近代语文教育,同样是专注人格发展的。

语文教育与人格培养_反思语文教育的终极意义_反思型语文教学

语文教育与人格培养——反思语文教育的终极意义

桑志军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都纷纷研究和推进教育改革,各国都认识到,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和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是教育的主要职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咨询小组提出要“重新考虑未来教育的重点”。各国在重新确定教育的重点时,都纷纷注重“人”的发展,注重人的素质全面提高。我国的基础教育也正处于一个转型期——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人格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和谐发展的个性、健全的人格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

人格(personality),也可译为个性,“它是指一个人带有倾向性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1)。它是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它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特征两大方面。这些倾向和特征不是孤立的,是错综复杂交互联系的。它们既同思想品质、科学文化素质一起综合构成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和力量,又给人的其他各种素质打上人格的印记,使之具有个性特色。人格其自身是一个系统,它有自身的层次结构,“表层结构表现为品德、爱好、信念、理想、意志、情趣等等”;“深层结构表现为性格、气质、风格等等”。(2)

在我们当前的教育中似乎存在这样一种看法:各科任教师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人格的培养是班主任、政治辅导员的任务。其实这完全是一种误解,他们没有认清知识、能力、人格之间的内在关联。这三者从其意义上来说,知识是认识世界,能力是改造世界,人格是认识人,改造人。(www.guayunfan.com)

普通教育中开设的各门学科中,语文学科与人的发展关系是最为密切的。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思维的工具,学习的工具,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语言自身又是文化,极富人文色彩,它既是人发展的工具,又是人发展本身。语文学科和学生人格的形成从一开始就紧紧连在一起的。

一、传统语文教育与人格的培养

我国传统的语文教育追其根本,实际上是一种人格化的教育。最早的教育著作《学纪》中记载:“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力而不反,谓之大成。”《大学》中又有:“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不管是《学记》中“辨志”“敬业”“亲师”“取友”“知类通达”“强力而不反”,还是“大学”中的“仁”“敬”“孝”“慈”“信”,其实质都是一种人格教育,他们将这种人格化作为教育包括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

六经是古代封建教育的主要教材,作为这些教材奠基者的孔子曾言:“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絜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孔子是将六经作为培养“人”的教材,而不仅仅是作为习句读,学语言,学习俗,学礼仪的教材,这些只是培养“人格”的手段。稍后的孟子亦言“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他所言的“求其放心”也是对完美人格的一种追求。孟子自谓“善养浩然之气”,由于“浩然之气”是由刚强之志统率,所以养气也离不开磨炼意志,砥砺品节。他心目中完美的人格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

宋代的语文教育,可以说是“天人合一”的教育。教育家们以毕身精力专注于身心性命之学,即研究怎样是一个“人”,及如何“做人”的法则。在做怎样的人,培养怎样的人格上,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理学家朱熹认为,教育不是要造成一个忠臣孝子,而是要造成一个“完人”。完人之意即在能“明万事而奉天职”。所谓万事,即社会上的一切人事,所谓奉天职,是尽一切分内应做之事。万事明了,天职奉了,则可以成为完人了。这种完人实际上也就是他们心目中有健全人格的人。欧阳修也在他的《笔说》一文中提及“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捨君子而为小人”,强调在学习中塑造、培养健全的人格。清人吴可亦以学诗为例,指出创新个性的重要:“学诗浑似学参禅,头上安头不足传。跳出少陵窠臼外,丈夫志气本冲天”。

近代语文教育,同样是专注人格发展的。商务印书馆1912年6月出版的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第三册第一课《读书》:“学生入校,先生曰:‘汝来何事?’学生曰:‘奉父母之命,来此读书。’先生曰:‘善,人不读书不能成人。’”“读书”是为了“成人”。在白话文运动中,采用白话文教学其原因之一是不要扼杀儿童的天性,要符合学生的性情。陈子褒的弟子冼玉清在评论其师为何早在1898年就提倡白话文时说:“先生注重蒙学,以为此乃教育基本工作。故提倡白话改革文言,亦欲使童子声入心通,易领会易进步,勿窒塞其性灵耳。”符合学生的性情,顺应学生的习性,正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因素。

以上叙述,可见我国传统语文教育中对健全人格的认同与发展,当然这种人格是有其时代络印的,他们当时所追求的完美人格在我们今天看来或许是不完美的,不健全的,甚至是不健康的,但我们要用历史的观点去看古代社会的语文教育人格培养,甚少他们已经意识到人格培养对于教育的重要性。

二、语文教育的“科学化”与个性发展的弱化

20世纪80年代以来,语文教改和各种实验的呼声很高,有力地反对教条和经验主义,强调用自然科学实证方法来研究语文教育,在研究方法领域反映出“科学主义”的影响,而忽视了社会学的一些研究方法。

在“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语文教育重双基,重语文教学的科学化。在教学内容上,使其序列化,以知识序列编排教材;在教学过程上,强调语文教学的模式化;在语文评估上,强调检测的标准化。认定教学认识过程主要是一种认知活动、理性活动、逻辑思维活动,把教学主要当作一个“科学”的过程。这体现在语文教育本体论中过分强调语文性质的“工具性”,只专注于学生学习语言,而忽视了语言的人文精神,割断了语文课和“人”“生活”的联系,没有关注到对学生个性的发展,人格的培养。

经过十多年的语文教育实践,这种“科学主义”的语文教育观,并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引起了一次次声势浩大的关于语文教育问题的大讨论。有人指出语文教育已陷入了科学主义的困境,这是因为人们对科学过度执迷,是试图单纯用理性方法解开语文教学之谜的过高期望。多年来的实践已证明语文教育在“科学主义”这条路上是走不通的。

(三)语文教育与人格培养的回归与发展

语文教育应当“发展健康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这是最新修订的初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增添的目标要求。这是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的体现,是教育新理念的体现。

语文教育再一次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是有其深刻的理论基础的。人们认识到语文知识、语文能力、人格在其深层次上是能和谐发展,相互促进的。语文知识、人格的融合主要体现在:1.观点正确。任何一位语文教师在讲课时,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一些观点贯穿在教学中,一位教师不是用正确的观点去指导教学,便是用错误的观点影响教学,而在语文教学中所贯穿的群众观点、劳动观点、平等观点、民主观点、法制观点等等都是既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又有利于学生树立高尚人格的;2. 方法科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都要应用体现某些方法,科学的方法可以强化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科学观,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好更多地掌握知识,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发展;3. 情感高尚。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得不涉及评价、褒贬相关的各种人物,或是高尚的情操、伟大的人格;或是卑鄙的行为、堕落的道德,这些都会潜移默化地在学生心目中树立高尚情操、伟大人格的个体形象,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人格的培养。语文教育中语文能力和人格的融合主要体现在创新精神的培养上。敢于突破陈旧的观念,敢于超越落后的意识,敢于变革腐败的现象——这与人格的关系极大的,也与人的情感、道德、意志、信念有密切的关系。在语文教育中鼓励学生创新,是不仅提高能力,也有助于树立高尚的人格,培养献身的精神(3)。

现代教育理论中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和人格的融合,表明了在语文教育中培养人格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这种可行性首先表现在发掘教材的个性。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感情和个性的凝练,学生只有体察到这些个性特色,并在有所感悟的同时,自己的个性得到丰富。教师应该打破那些僵化的教学模式,尽力地表现作家、作品的个性,突出“个性”美,而不是动辄从政治思想、时代背景、艺术特色等角度去分析作品,给作品人物教条化。语文教育的个性化,还体现在要发挥教师的个性。这种教师个性可表现于研读教材而产生的不同思想认识倾向,表现于教学方法而具有的创造特征,表现于教学目标、教学结构上具有审美的价值等等。教师个性的充分张扬对学生的人格影响自然是深远的。

当前的语文教育,已经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使命,意识到语文教育不仅仅只是一种“工具性”教育,它更应该是一种个性化教育,是一种健全人格的培养。这和当今的崇尚个性,尊重个性,塑造个性的时代精神是一致的,唯有如此,才能使得久违的语文教育人格化得到回归,而当这种健全人格充满了时代气息,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这时语文教育的人格化就已经冲破了传统的羁绊,语文教育必将呈现盎然生机。

参考文献

1.张承明.中外语文教育比较研究[M] . 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169

2.查有梁.“整体一融合”教育模式建构[J].课程·教材·教法,2000(6):46

3.同上

4.冼玉清. 改良教育前驱者——陈子褒[J].教育杂志,1911(6):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