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报告文学的创作手法_从写作到创作

报告文学的创作手法_从写作到创作

时间:2022-06-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报告文学的创作手法_从写作到创作报告文学也属于纪实文学,它跟其他纪实文学有同有异。报告文学在素材的处理上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以写人为主的,一种是以写事或写现象为主的。“文革”结束后的最初几年,优秀的报告文学大多是写人物的。中国当代最负盛名的报告文学,是徐迟创作的《哥德巴赫猜想》。这正是报告文学最大的价值。

报告文学的创作手法_从写作到创作

报告文学也属于纪实文学,它跟其他纪实文学有同有异。相同之处,一是“纪实”,也就是强调文学的真实性;二是叙事性,也要有故事和动人的情节跟细节;三是文学性。相异之处有这么三点,第一是时间概念不同,一般的纪实文学并不强调当下性,但是报告文学一定是针对当前人们比较关心的人物、事件或现象。第二,一般的纪实文学注重叙事和描写,报告文学则注重时评或政论,也就是思想性。第三,报告文学要提供新资讯、新思想和新的表达,一般的纪实文学没有这样的文体要求。优秀的报告文学在开拓读者的视野和心智方面,常常会有令人茅塞顿开的感觉。“文革”结束后,出现不少描写革命历史的纪实文学,作品中的革命领袖或革命英雄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令人感动,但这些作品并不是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在素材的处理上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以写人为主的,一种是以写事或写现象为主的。“文革”结束后的最初几年,优秀的报告文学大多是写人物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涌现一大批剖析社会现象的好作品,比如关注环境与生态的,如徐刚《伐木者,醒来》,麦天枢《西部在移民》;关注道德文化的,如涵逸《中国小皇帝》,贾鲁生《丐帮漂流记》;关注体育的,如赵瑜《强国梦》。胡平的《神州大拼搏》写中国的职称评定,霍达的《万家忧乐》写的是伪劣商品。进入21世纪后,报告文学的题材更加扩大,何建明《忠诚与背叛》用非虚构的方式讲了一个不同于小说的真实的红岩故事,令人十分震撼。不管主要是写人,还是主要写事件、写现象,都要符合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

中国当代最负盛名的报告文学,是徐迟创作的《哥德巴赫猜想》。这部作品的第一个鲜明特征是它的思想性,也就是文学界所赞扬的,它是“一只报春的燕子”。它报的什么春呢?就是思想解放之春。长期以来,知识分子没有得到应有的政治地位和学术自由,他们被说成是“臭老九”“反动学术权威”。《哥德巴赫猜想》里的主人公陈景润在“文革”中无数次遭受批斗,被说成是“寄生虫”“走白专道路的典型”,致使他的身体遭到摧残,科学研究困难重重。20世纪70年代末,正是我国在政治上面临拨乱反正,在经济上急需走上正轨的时候,整个社会多么迫切需要给知识分子“正名”,以大力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服务!就在这个时候,《哥德巴赫猜想》发表了,数学家陈景润攀登科学高峰,摘取数学的王冠——“哥德巴赫猜想”的过程以正面的描述出现在人们眼前,它透露了新的思想信号,给了知识分子以极大的鼓舞。

《哥德巴赫猜想》的评论是非常精彩的,文章一开头就引用1978年元旦“两报一刊”社论中的话语“为革命钻研技术,分明是又红又专,被他们攻击为白专道路”。作者在结尾部分又写道:“大凡科学成就有这样两种,一种是经济价值明显,可以用多少万、多少亿人民币来精确地计算出价值来的,叫做有价之宝;另一种成就是在宏观世界、宇宙天体……等等等等之中拥有这种那种作用,其经济价值无从估计,无法估计,没有数字可能计算的,叫做无价之宝,例如,这个陈氏定理就是。”“多余的人,为国增了光。他进步显著,他坚定地抗击了四人帮对他的威胁与利诱。无所不用其极地威胁他诬陷邓副主席,他不屈!许以高官厚禄,利诱他向人妖效忠,他不动!真正不简单!数学家的逻辑像钢铁一样坚硬!他生下来的时候,并没有玫瑰花,他反而取得成绩。而现在呢?应有所警惕了呢,当美丽的玫瑰花微笑时。”

最后一句是最有惊醒作用的。是啊,当美丽的玫瑰花微笑时,我们决不能放松对长期以来统治人们头脑的错误思想的警惕,它还可能会卷土重来。可以说,在“文革”刚刚结束的两三年的转折期,文学家走在思想家的前头,推动了思想解放的运动。这正是报告文学最大的价值。(www.guayunfan.com)

第二个特点是作者使用的文学语言非常精彩。徐迟在文中数次写到正确的人才观对陈景润的成长起到的决定性的作用,但并不是用议论的方法,而是用了如下的表述。

有一个在初中毕业以后就失了学,失了学就完全自学的青年人,寄出了一篇代数方程解法的文章,给了熊庆来。熊庆来一看,就看出了这篇文章中的英姿勃发和奇光异彩。他立刻把它的作者,姓华名罗庚的,请进了清华园来……陈景润在厦门大学图书馆中也很快写出了数论方面的专题文章,文章寄给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华罗庚一看文章,就看出了文章中的英姿勃发和奇光异彩,也提出了建议,把陈景润选调到数学研究所来当实习研究员。正是:熊庆来慧眼认罗庚,华罗庚睿目识景润。

仅仅是两段简短的叙事其实已经否定了一个传统观点:“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而肯定了另一个传统观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中国的知识分子要能够真正发挥作用,党的正确的政策才是至关重要的,没有好的政策,人才就出不来。数学家陈景润,要不是遇上厦门大学校长王亚南,他可能永远是“被人民养活,而不是为人民服务的呆子”,只能是个废物了。是王亚南慧眼识珠,把他调到数学研究所,让他整天面对数字而不是面对着人。陈景润的数学才华从此有了施展的地方,他终于摘下了世界数学界的王冠——哥德巴赫猜想。从这一点来看,王亚南比陈景润更可贵。没有王亚南这样的伯乐,不知会有多少陈景润被埋没。我们与其奋力去做一颗“金子”,寻求虚无缥缈的“发光”,不如先去促成伯乐的出现。有了伯乐,何愁千里马?

文章中用了少量篇幅介绍陈景润的数学运算,这当然并非指望读者能够看懂,而只是在描写陈景润的研究工作时的必要点缀。作者在对陈景润的科研工作进行描绘时使用了文采斐然的文学修辞手法:“这些是人类思维的花朵。这些是空谷幽兰、高寒杜鹃、老林中的人参、冰山上的雪莲、绝顶上的灵芝……”总之,陈景润的数学演算就像是抽象思维的牡丹,读者可以看不懂那些复杂的数学公式、演算过程,但是读者绝对可以理解作者这些精妙的比喻,这就是文学语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