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作的感想

创作的感想

时间:2022-12-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学创作和其他任何劳动一样,需要一种实实在在的吃苦精神。我在没创作之前有一个读书记笔记的习惯。总之,作文如做人,文学创作这种劳动,要求作家具备多方面的优秀品质。在黄土山塬一个叫“范堡子”的古老村庄,经常看见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老堡子前的老榆树下,给一个小女孩讲故事。

我在文学创作方面,可以说是一个“散兵游勇”,从未接受过诸如文学培训班的学习培训,也不关注当下的文学行情走势,只是把平常工作生活中观察到的东西,经过思考的洗涤与凝练,把想说的话写在纸上,这就是我的创作过程。所以说,我搞文学创作,完全是自己的兴趣爱好而已,谈不上什么作家。

在这里,我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谈一点自己在文学创作方面肤浅的认识。

常言说,作家是培养不出来的,但是作家也是要历练培养的。一个人想搞创作,想写一部好作品,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必不可少的天赋、学养,丰富的生活阅历、创作实践所取得的创作经验,作者的吃苦精神、担当意识、悲悯情怀、思想深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我看来,搞文学创作,首先要有甘愿吃苦的精神。文学创作和其他任何劳动一样,需要一种实实在在的吃苦精神。因为作品在某种意义上,不完全是智慧的产物,更主要的是毅力和艰苦劳动的结果。写作是一件个人化的事情,这种独立性的劳动非常艰苦,不能指靠别人来代替。有时候,一旦进入创作过程,如同进入茫茫的沼泽地,前不着村后不靠店,等于一个人孤零零地在进行一场不为人所知的长征。这个时候,要想有所收获,达到目标,就应当对自己残酷一点。特别是在当今信息渠道畅通的时代,作家不要指望出手不凡,更不要指望一夜成什么名了。真正的作家,优秀的乃至伟大的作品,都是在孤独、寂寞甚至是在绝境中产生的。

作为一个搞文学创作的人,始终要有“载道”的担当和责任,把“脚下有地,头上有天,眼中有人”作为创作的土壤、阳光和源泉。我当初写作的时候,就是想用最具温度的语言把当下社会生活中真实的、善良的、美好的东西表达出来,给人们营造一个清新温暖而又踏实的好心情。特别是在世风浮躁、急功近利的今天,如何学会用皮肤去感受生活,又怎样触摸到老百姓脉搏,贴得近老百姓的心窝,学得到老百姓的智慧,写得出老百姓爱读的作品,这是我搞创作的初衷和追求。在写作过程中,我始终认为是在给社会尽一份责任,自己不仅要做一个时代的记录者,更应该通过文字的真实记录对生活进行思考,传递理想、光明与温暖。文学创作本来就是个慢工,不是一味地叫嚣炒作和玩些另类就能得到读者认可的。现在,整个文学艺术创作几乎搞成了圈子里的“自娱自乐”,创作的麻木不仁和对读者不尊重的自以为是,更反映了一些人内心的恐慌和不安。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天成”是指文章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存在于这个平凡的世界里;“偶得之”指我们要有深厚的生活体验和丰富的知识阅历。文学创作需要“读万卷书”。我们不仅从阅读中能发现更美的生活,滋养人的灵魂,也会萌发一些搞文学创作的冲动。我在没创作之前有一个读书记笔记的习惯。刚开始喜欢读文学,现代文学基本一本不落,外国名著挑着读,后来又读历史哲学,在写作当中感觉到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理解太少,于是从读四书五经开始了解传统文化。每天必须完成一定的阅读量,并把优美的文字摘抄下来反复琢磨,有时一字不落地背诵下来,现在才感到它的作用极其重要。阅读报刊时,常常剪贴很多文章,日子一长,剪贴了足足有十几本。积累是个滴水穿石的过程,没有人能一口吃个胖子,没有人因为知识的积累太多而负重。到现在,我仍然有一种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缺憾感。

悟出多思。这就说明,文学作品的思想深度与作者的思考深度是成正比的。创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作者慢慢从中探索,有敏锐的文学嗅觉,能一叶知秋,能在一滴露珠里发现七彩阳光。无论工作还是生活,我很注意观察和思考一些事情。特别是对一些存在的问题,要静下心来刨根问底地琢磨一番,然后写进自己的作品里,不停地修改,通过语言的叙述,让自己的思想能够很好地表达出来。在思考中写作,在写作中思考,在思考和写作中不断提升。我的所有作品都是生活的恩赐,是生活给予我创作的源泉。

有人曾把语言称为文学的第一要素,文学的魅力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所以说,对于搞创作的人,对待语言,就要像农民善待土地那样,用干净温润的文字书写敬畏和感恩,要把一个普通人的故事当作史诗来写,让读者能够从中感知到真切,生出梦想的翅膀。我在文学创作中还喜欢用一些方言土语。我认为,醇厚生动的乡土语言,更能凸显一个地方的民俗与灵性,它不仅接地气,也方便营造喜剧色彩,容易拥有亲和力。当然,搞文学创作除了能书写出精美的佳言妙句和接地气的语言外,还需要严密的思维逻辑以及更为流畅和清晰的表达。如果使整篇文章的每一句话都能得到心血和智慧的锻造,成为一条流光溢彩的语言之河,这是写作者必须跨越的艺术山峰。

总之,作文如做人,文学创作这种劳动,要求作家具备多方面的优秀品质。在塑造艺术形象的过程中,同时也塑造自己。生活在雄浑苍凉的黄土山塬,辽阔的视野使我在茫茫苍穹下怀着一种向往——思考生命和存在本身。特别是在日渐浮躁的世俗世界里,我仍然十分迷恋文学所带来的美,这美可以使人获得不可言说的愉悦和爽快,这美使人觉得人类还有理想,还有许多精神上的期待。我在想,文学并不是无用才伟大,小说也不是人们情趣阅读的把玩。文学它传承着历史的文脉,承载着作者艰苦的劳动成果和劳动人民的智慧,承担着人们精神的寄托。文学总是与我们的精神生活如影随形,它的使命与社会价值在于点亮心灯,照亮生活。文学灯光即使如豆,也足以照耀人类内心被忽视的轰鸣与褶皱,有能力唤醒人类最美好的品质。我相信,只要我们不丧失普通劳动者的本分,把自己融入泥土、生活和人民大众当中,像牛一样劳作和奉献,为人民提供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精神食粮,文学就不会失去存在的土壤和源泉,文学的力量会不断强大,文学的生命会永远长青,文学的未来会无限光明。

对于黄土地,心里总有割舍不下的情结,血里流淌着浓重的乡愁。

在黄土山塬一个叫“范堡子”的古老村庄,经常看见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老堡子前的老榆树下,给一个小女孩讲故事。

这个地方,因为有故事,所以吸引人,感动人。

也许,这个故事就发生在我们的身上。故事,让你无法不听,让你不得不看,让你止不住去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