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辨“证”论“肾”:中西医结合首创者沈自尹

辨“证”论“肾”:中西医结合首创者沈自尹

时间:2022-11-08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辨“证”论“肾”——中西医结合首创者沈自尹赵路平自明代发展而来的命门学说把“肾”称为“先天之本”,中医里“肾”的概念其实涵盖了现代医学的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等机体调节系统。中医治病重视辨证论治,“证”是中医学术精华所在。这一结果在国内7个省市以及日本高雄病院等研究单位均被反复证实,从而证明中医“肾阳虚证”是有其特定的物质基础,推动了我国中西医结合研究工作的开展。

辨“证”论“肾”——中西医结合首创者沈自尹

赵路平

自明代发展而来的命门学说把“肾”称为“先天之本”,中医里“肾”的概念其实涵盖了现代医学的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等机体调节系统。在近40年的研究中,中西医结合专家沈自尹发现了这样一种现象:有的年仅40岁左右的肾阳虚患者,神经、内分泌功能衰退的指标竟然与70岁左右的老人相仿,于是他开始以“肾虚”为切入口探索人体衰老的机理。

沈自尹选取18个月至24个月不同年龄段的大鼠进行动物测试,喂之以两种不同的补肾复方药物。一段时间后发现,补肾后大鼠的细胞凋亡百分率较普通老年大鼠明显降低,接近年轻大鼠的细胞凋亡水平。同时,补肾能够有效地使老年大鼠“老而不衰”。据此,沈自尹提出“肾虚”是使人衰老的根本原因,中药补肾能够整体调节人体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系统,延缓因年老而加速的T淋巴细胞凋亡,以及影响反映衰老遗传特征的基因表达。这一理论已在分子水平上通过了中药方剂测证,在国际医学界对衰老的机理和调控手段探索领域居于领先地位。

1928年,沈自尹生于浙江镇海,1943年初中毕业于镇海蛟川中学,1946年从鄞县县立中学高中毕业后,考入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于1952年毕业。1955年,沈自尹在上海医科大学师从上海著名中医姜春华教授系统学习中医经典著作和临诊,应用现代科学方法继承发扬中医药学,成果显著。1959年他荣获卫生部颁发金质奖章,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沈自尹是我国著名的采用现代科学方法对中医理论进行研究的开拓者。中医治病重视辨证论治,“证”是中医学术精华所在。沈自尹40年如一日,以“证”的研究为主要突破口进行中西医结合研究,成为我国在“肾阳虚证”实质研究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开拓者。

1958年,上海医科大学组建了“脏象专题组”,姜春华、沈自尹等专家、教授在全国率先对中医“肾”本质做了长期、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从“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学术观点出发,发现在西医全然不同的病种,按照统一的辨证标准,病人只要符合肾阳虚证,其反映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尿17羟皮质类固醇值明显低下,温补肾阳药可以改善此种现象。这一结果在国内7个省市以及日本高雄病院等研究单位均被反复证实,从而证明中医“肾阳虚证”是有其特定的物质基础,推动了我国中西医结合研究工作的开展。

1964年卫生部批准成立我国最早的中西医结合科研基地“脏象研究室”,姜春华、李亮任主任,沈自尹、顾天爵任副主任。“文革”结束后,1978年“脏象研究室”重建,沈自尹任主任。从此,他开始对肾阳虚病人进行治疗前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性腺和甲状腺三轴全套指标测定,并进行对比研究。他在国内首次用分子生物学方法阐明了肾虚的本质,推断并认定肾阳虚证是下丘脑功能紊乱的一种表现,温补肾阳药可提高下丘脑双氢睾酮受体的亲和力以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信使核糖核酸的表达水平,对肾阳虚证的发生原理以及调节枢纽提出更有力的证据。这既是首次在国际上从临床上证明中医的“证”是科学的客观存在,又科学地阐明了“肾阳虚”的本质。同时,他还将肾阳虚研究的结论用于治疗隐性阿狄森氏病,预防哮喘季节性发作,对长期用激素的哮喘患者撤除激素,防治慢性气管炎,减轻激素副作用等均能提高疗效。

1997年,沈自尹发表了新的研究成果,表明温补肾阳药可明显提高已受抑的大鼠(模拟肾阳虚)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的基因表达,而对照药健脾、活血药无此作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到温补肾阳药还可以直接兴奋下丘脑CRH神经细胞。他因此认为温补肾阳药对肾阳虚证的主要调节点定位当在下丘脑,从而对中医向现代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沈自尹还是中西医结合思路和方法的开拓者。从20世纪60年代起,他围绕“肾”及“证”本质的研究,以大量的临床实例和科学依据,首先提出中西医结合的初步途径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从而改变了中西医简单相加的局面。以后,他又提出“微观辨证和辨证微观化”等创见,拓宽了全国中西医结合的诊治与科研思路,对中医辨证科学化、客观化起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沈自尹擅长顽固性哮喘、肾病综合征肝硬化腹水等疑难病症的治疗,并以大量临床实例疗效和科学实验取得许多研究成果。他先后在国内外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肾的研究》、《肾的研究续集》、《治疗法则概论》、《中医治则研究》、《中医理论现代研究》等专著6部,其中《肾的研究》被日本学者翻译在日本出版。1979年以来,沈自尹获国家级和上海市科技成果奖共16项,1996年还获得了建国以来第一个以民间形式对国际上所取得的中医药重大成果并达到首创与公认的开拓者进行奖励的“广州仲景中医药杰出成果奖”,并多次应邀赴日本、香港、澳洲讲学、出席国际性学术会议。他历任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医教研室主任、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所长、终身教授,上海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名誉所长、中西医结合博士后流动站站长及学位委员会委员;此外,还曾任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上海市中医学会副会长、上海市中医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卫生部中药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委员以及《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副总编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