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幼年的天赋_中外政治家的青少年时代

幼年的天赋_中外政治家的青少年时代

时间:2022-08-18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幼年的天赋_中外政治家的青少年时代著名的政治家、两度担任英国首相的丘吉尔,他的全名是温斯顿·莱纳德·斯宾塞·丘吉尔,而温斯顿·丘吉尔是他的名和姓,莱纳德则是他外祖父的名字,斯宾塞和丘吉尔则是他们家族的姓,是马尔勃罗家族的复姓。

幼年的天赋_中外政治家的青少年时代

著名的政治家、两度担任英国首相的丘吉尔,他的全名是温斯顿·莱纳德·斯宾塞·丘吉尔,而温斯顿·丘吉尔是他的名和姓,莱纳德则是他外祖父的名字,斯宾塞和丘吉尔则是他们家族的姓,是马尔勃罗家族的复姓。

在1704年,第一代马博罗公爵约翰·丘吉尔曾经指挥大英军队在布伦海姆打败法国及其盟国军队后,凯旋归来。他的军事天才得到了大英帝国安妮公主的赏识。1874年5月,马尔勃罗公爵七世的小儿子带着他的美国新娘回到故里,这就是温斯顿·丘吉尔的父亲——伦道夫·亨利·斯宾塞·丘吉尔和他的母亲珍妮·杰罗姆。1874年11月30日的晚10∶30分随着教堂敲响悦耳的祝福钟声,一个新生的男婴降世了,这个具有英国和美国血统的混血儿,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临危受命出任首相的举世闻名的政治家、演讲家、文学家,一代名相温斯顿·丘吉尔。

由于珍妮不会管理家务,不懂得如何节约开支,导致家中拮据,为了照看小温斯顿·丘吉尔,他的父母请来了一位中年的保姆——伊丽莎白·安·爱维莉丝特太太。小温斯顿在保姆的精心照料下成长,家人们看到这可爱漂亮的小天使便亲切地昵称他“温尼”,而保姆爱维莉丝特太太在朝夕相伴着小温尼。

小温尼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就是幼小时代口齿不清。之所以说是一个特点,就是因为尽管如此,尽管他在成年之后仍然是口齿不十分清晰,语音很重,但他却是举世公认的杰出的演讲家,以雄才善辩、语言犀利著称,并且把这作为一把利器去战胜他的敌人、对手,使用在政治舞台、外交场合上,任其驰骋,每每必胜。一个最大的原因就是他深知不足之处,克服不足之点。他的每一次讲演不仅仔细推敲,而且背诵多次,以致最后娴熟地运用。这是否表现出他的将相之才、他坚定的意志呢?(www.guayunfan.com)

在丘吉尔的心目中,父亲只是一个板着面孔、令人望而生畏、动辄训人的人物,而母亲却是“我虽深切地爱着她但却是在一段距离之外”。即便是这样,丘吉尔仍然是按照正常儿童受教育的年龄,由父母在他年满7岁后被送进圣乔治学校住读,由于圣乔治的古板教学,丘吉尔的被鞭笞和生病,又被转学到布赖顿,后来在1888年入学哈罗公学,如果不是伦道夫勋爵的儿子,不是哈罗公学的威尔登校长慧眼识才,就仅凭丘吉尔的出色的英文、古典文学、绘画和法文,而十分糟糕的数学几何、代数,拉丁文的成绩,他恐怕一辈子别想能迈进大英帝国闻名的哈罗公学,更不会产生我们熟知的世界辩才、一代名相。

丘吉尔深得爱维莉丝特太太的爱抚,而他的父母能够给他提供的则是绝对优越他人的客观环境。当8岁的丘吉尔在圣乔治学校学习时,古板的教学、经常的体罚使性情孤僻、性格倔强、不顺从校长的丘吉尔陷入了悲惨的命运。一次,由于“常惹麻烦”,上课常常迟到,不守校纪的丘吉尔在1884年暑假回家后,可谓是伤痕累累。细心的爱维莉丝特太太发现了他身上被鞭笞的笞痕,十分心痛,通知了丘吉尔的母亲珍妮夫人,父母商量后决定把他转学到南部海岸布赖顿的一所学校去。

圣乔治学校2年的逆境、不被重视、幼小的自尊心一次次被挫伤,无视脸面地被体罚等加上他自幼的孤僻,更加锻炼了他的反抗性格,增强了不屈的意识,他决不屈服,他最终胜利。这任何事情都不可动摇的意志力正是在此时形成一个无畏的种子,最终似萌芽破土而出。也正是人生的旅途之始有这一幕幕,也才有了叱咤风云的世界伟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硝烟中,在祖国危难时,伸出他那V形的右手,以顽强的意志追求胜利,向往胜利,最终取得胜利。这不是简单的手势,不是随意的表示,这是意志的象征,是性格顽强的表现。

丘吉尔在青少年时代就英勇顽强,果敢无畏。在他进入军校以前,发生了一件令人心悸、使他终生难忘的事儿。那是1893年1月间,丘吉尔正好在博恩第斯他婶婶柯奈利业·温博恩夫人家中度假。他和弟弟杰克及堂兄弟森尼一起在海边的林中玩耍,他们互相追逐,欢乐忘形,在追逐中他来到了一座架在一个峡谷上的木桥上,窄窄的木桥被对手弟弟杰克堵住了南面,而北面的木桥则由表弟站立在那儿,丘吉尔站木桥中央,犹如笼中困兽一般,然而丘吉尔说什么也不愿意让他们捉住,他心中永远没有被“敌人”俘获的意识和现实。在前有围堵后有追兵的此刻,温斯顿·丘吉尔环视路径,只看到峡谷的斜坡上有几棵青松,他毫不犹豫,马上决定向桥下的山坡跳下去,目的是抓住松枝后攀住松枝顺势溜走。不料下冲太猛,用力过大,而且青松的树枝不坚实,他一抓一攀之时树枝裂断,结果,丘吉尔便像断了线的风筝凌空跌下,手握着那无助的嫩枝,从30英尺高处摔下!触目惊心的这一瞬间,使弟弟杰克和表弟早已吓傻,而终未被“俘”的丘吉尔却跌进了“地狱”,昏迷2天,人事不省,一只肾破裂,治疗了3个月才复原。这无疑也反映了他倔强无畏的性格,同时也与他报考军校,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也与他受命危难、无所畏惧的将相风度有着不可分的因果关系

还有一次,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夏季,丘吉尔结伴去瑞士风景秀丽的一些城市旅行。在瑞士旅行期间,他们游山玩水,一凭兴之所至,十分惬意。这天,丘吉尔和他的一位同伴雅兴十足一起在莱蒙湖中划船。暖风微吹,湖水清澈,他们忘情地把小船划向远方,远离游人。这还不够,他们似鱼儿得水一样,欢腾雀跃,相继跳到水中,在湖中游起泳来,丘吉尔的游泳水平是高超的。正当他们游得欢畅、乐得舒心之时,猛然间大风刮起,他们的小船在大风中飘摇着,随着波浪向远处离去。而他们的衣、物品等都在船上,他们发觉不妙,赶快游过去,向小船靠拢,想抓住小船,可是一次又一次,似乎是风在较量,风把小船越推越远,而风又肆虐地掀波推浪,他们奋力,他们想达到目的,但险恶的风浪使他们疲劳无力,使他们一下子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丘吉尔在险情下冷静思索,他意识到,只有乘上这只小船他们才有救,只有小船才能挽救他们。目标还是远处的充满希望的小船!怎么办?只有努力一搏,他鼓起余劲奋力地游向小船。上帝,船舷终于让他抓到了,真是不幸中的万幸,这时,他把小船划回来,奋力挽住船桨,救起他的同伴。事后他每每与人谈起这次惊险片断或者回忆起这次经历时,不再是险境下的挣扎奋力,而是津津有味,甚至有些得意。

丘占尔出身军旅,军旅生涯的选择不是凭空而定,完全是由他的兴趣、他的爱好、他童年的向往决定的。丘吉尔选择军旅生涯报考军校而放弃成为一名律师、议会要员、党派首领,完全是由于丘吉尔的与众不同的收藏——将近1500个锡兵。

优越的家庭经济环境可以为幼年的丘吉尔提供各种玩具、各种用具,然而他在孩童众多喜好中,在人人眼花缭乱的玩具世界的海洋中,只是注重收藏锡兵。他的近1500个锡兵在他想象中就是以他为帅统辖下的千军万马,这千军万马使他着迷,使他神往,执掌帅权的丘吉尔则经常把他们组织起来,一个个锡兵排列操练就像他内心认定的一个步兵师,这个步兵师还下辖几个旅,最具有特色的,充分显示丘吉尔统帅天才的就是他在这个步兵师下特设一个骑兵旅,让风卷残云般的骑兵配合步兵掩护步兵作战,让雄风大振的骑兵冲锋陷阵。

丘吉尔单独指挥他的偌大的军队有时似乎也觉乏味,这时,他便与弟弟杰克一道进行他们的作战游戏。他把一些锡兵分配给弟弟杰克后,毫无选择地不容改变地要求弟弟杰克统领“敌军”,而丘吉尔本身则统帅正义之师,这还不够,丘吉尔还约法几章,制定战术,第一不准“敌军”随意发展骑兵,第二不准“敌军”的骑兵运用更加先进的武器并且不考虑所处环境而随便使用指挥。

丘吉尔的锡兵部队是一支神圣的部队,是坚无不摧、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部队,他的步兵为主骑兵点缀的部队在战场上英勇迅猛,常常把杰克弟弟统率的“敌军”杀得七零八落、落荒而逃,有时全军覆灭、片甲不回。战场不能轻敌,战场必须决战,很多时候,由于丘吉尔的能征善战,经常把年龄小的“敌军”统帅杰克杀得走投无路,杰克难免有时就哭了鼻子,放弃游戏。可是将军瘾还未过足的丘吉尔无可奈何地有时也让小弟弟打几次胜仗,一是使弟弟杰克高兴,二是免得速战速决没有仗可打,没有敌军可俘虏可抓,游戏还要玩下去,所以丘吉尔便也制造出失误,有时损兵折将!真是既有趣,又奇妙。

尽管丘吉尔的父亲无暇顾及两个儿子的一切,但是连绵不断的战争、战火硝烟的战场和越来越激烈的战争终于引起了父亲伦道夫勋爵的注意——他终于看见了儿子的上千个锡兵,他终于看见了儿子丘吉尔的潜在能力,也终于发现了丘吉尔大将风度和相才天赋。粗心父亲直到此刻才对丘吉尔作出了正确的可以说对他以后命运给以善导的决定:大儿子丘吉尔可从事军旅生涯,他有发展。某一天,父亲伦道夫勋爵看到了成千锡兵的战场上的阵容,他第一次真正坐下来,亲自对这支部队进行了正式的视察。摆在他面前的是:所有的部队都整装待发,仿佛世界正处于战争的紧张的准备时期,绝对是一级战备,小小的锡兵们都昂首挺胸,甩开臂膀,有的是急行军的表现,有的是战斗前跑步进入战场的局面,有的迂回,有的向前冲,真令人看得出神,令人有战场征战的刺激,使人跃跃欲试。最后,父亲非常平静地似乎在心中有了某种决定后,注视着丘吉尔,审视地看着这个平时不太关心的大儿子,只是问他:“你想不想当个军人?”丘吉尔马上响亮地回答:“想。”十分简单,十分明了,不需要思考和深思,因为统率千军万马早已在他的锡兵身上进行了实际操练和多次演习,指挥军事的愿望早已在他的心中萌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调军遣将、叱咤风云、号称当时的世界三巨头之一的丘吉尔首相,就在此刻选择了他人生道路的一个新方向,并且发挥出他内在的潜力和他的天赋。

在丘吉尔的感受中,丘吉尔童年时代的父亲除了沉浸在他那些托利党的政治中,除了责骂他的大儿子之外,难得与儿子交谈或写信。他记得的也就只有小小锡兵的选择时才是唯一的一次同他父亲作过的认真的谈话,正是这次谈话决定了他的终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