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成败之鉴》_心系两岸统一_邓小平遗物的故事

《成败之鉴》_心系两岸统一_邓小平遗物的故事

时间:2022-08-17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成败之鉴》_心系两岸统一_邓小平遗物的故事1994年陈立夫赠送给邓小平自己的回忆录《成败之鉴》。主张两岸统一的陈立夫自然成为邓小平对台工作的一个重要渠道,尽管两人从未谋面。在两人的领导下,海峡两岸由军事对抗向和平解决的方向迈进。

《成败之鉴》_心系两岸统一_邓小平遗物的故事

1994年陈立夫赠送给邓小平自己的回忆录《成败之鉴》。

1994年邓小平90岁生日时,海峡对岸的台湾送来了一个很特殊的礼物,这是一本书,书名为《成败之鉴》,这是陈立夫的回忆录,扉页写着“祝贺邓小平九十寿辰”,落款是“陈立夫”,时间是“1994年8月”。陈立夫,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民国时期“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中“陈”氏家族的老二,陈果夫的亲弟弟,国民党中统的头子,早年积极推行“反共”政策。

《成败之鉴》是陈立夫晚年的回忆录,1994年由台湾正中书局出版。该书在台湾非常受欢迎,第一版当月就脱销了,马上又印发了第二版。书的内容是陈立夫对自己一生的回忆,也是对国民党历史的记录,更是对国民党和蒋介石政治成败的反思。陈立夫在邓小平90大寿之际把自己的回忆录作为礼物送给他,既是对邓小平致以问候,又表达了他对祖国统一的渴望和共鸣。此时送书的陈立夫已经96岁高龄,比邓小平还年长6岁。(www.guayunfan.com)

“陈立夫有民族感。在有生之年做点事嘛。八十年代我们每一天都把统一摆在议事日程上”

海峡两岸对峙多年,国共两党势不两立,高层之间怎么会有来往呢?这是因为进入新时期以来,在邓小平的主导下,中央对台方针已发生了重大变化,提出了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寄希望于台湾当局和台湾人民,解决台湾问题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当时台湾高层持两岸统一立场的人并不多,但陈立夫就是其中之一。早在蒋介石统治台湾时期,陈立夫就积极寻求与大陆沟通。晚年的陈立夫更是致力于两岸统一,倡导“以中国文化统一中国”,倡议进行国共第三次合作。主张两岸统一的陈立夫自然成为邓小平对台工作的一个重要渠道,尽管两人从未谋面。

邓小平第一次给陈立夫带话是1980年9月9日。这天他会见了一个叫陈树柏的美籍华人学者。他是国民党元老、曾任广东省政府主席陈济棠的儿子。邓小平说:“陈立夫有民族感。在有生之年做点事嘛。我同他不认识,你见了他说我问候他,尽管没见过面,哲学、思想、见解都不同。”说到两岸统一问题,邓小平动情地说:“在统一方面可以做点事嘛。能在我们这一代交账,历史上写我们一笔比较好,否则历史会责备我们的,至少要骂我们的。国际上的账都可以放下,国内的账为什么不能呢?我们岁数大了,可能急一些。统一越早越好。八十年代我们每一天都把统一摆在议事日程上。”

给陈立夫带话不是目的,目的是对台湾当局领导人蒋经国能产生影响。在这方面,陈立夫也是一个合适人选。从大革命时期起,陈立夫同蒋家就有深厚的关系。蒋经国执政后,他也很受倚重,能对政局产生一定的影响。

“希望老同学之间合作一把,为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做点贡献”

对台湾当局领导人蒋经国,邓小平并不陌生,两人是老同学。20世纪20年代,他们都是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第一期学生。那时邓小平22岁,蒋经国才十五六岁。蒋经国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后,被分在邓小平为组长的团小组里,两人有比较密切的来往。1926年底,邓小平在中山大学学习不到一年就回国了,而蒋经国则一直在苏联待了12年,直到1937年才回国。苏联一别,两人从此没再见过面。

半个世纪后,他们分别成了国共两党的领导者。在主政风格上,两人都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务实。蒋经国在台湾改善民生,发展民主,用“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替代了“反攻大陆”的口号。邓小平在大陆倡导改革开放,结束了长达20年的对金门、马祖的炮击政策,不再使用“解放台湾”的提法。在两人的领导下,海峡两岸由军事对抗向和平解决的方向迈进。

从80年代初期起,邓小平亲力亲为,抓住一切机会做台湾当局领导人尤其是蒋经国的工作,明确表示:希望老同学之间合作一把,为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做点贡献。中央对台办公室工作人员的乐美真回忆说:“新时期的方针既然提出来了,我们很明确,就是当时以蒋经国为对手,举行国共第三次和谈,来解决祖国统一大业问题。”

当时台湾与大陆没有直接沟通的渠道,邓小平想到了各种方法。邓小平首先通过外国政要向蒋经国带话。1980年5月14日,他在会见日本国策研究会的常任理事矢次一夫时,首次向蒋经国带话:“我们现在还是以蒋经国先生为对手。请你对蒋经国先生讲,我们都是过七十岁的人了。他刚过七十,比我小几岁。在我们这一代解决这个问题,历史会给我们讲些好话,为后代做点好事。他们有什么想法,你们可以私下同他们谈,把他们的意见告诉我们。”

邓小平还通过海外华人华侨做工作。由于历史的原因,很多海外的华人华侨在海峡两岸都有亲戚朋友,并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长女邓林回忆说:

台湾的问题,父亲是付出了很多的心血的,在做朋友的工作这方面,他都是亲力亲为,他见过很多从台湾来的朋友,也见过很多为改善两岸关系而奔走的朋友,他都是亲自见,甚至于还请他们吃饭。

1981年10月,邓小平会见从美国来北京参加辛亥革命70周年纪念大会的原国民党高级将领李默庵。

1983年9月,邓小平会见原国民党政府教育部次长、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荣誉教授顾毓琇。

得知陈树柏同蒋纬国很熟,邓小平1980年9月9日会见他时说:“你去台湾可以跟蒋纬国说说,我们欢迎台湾的人多回来看看。你可以给蒋纬国谈一下,如果我们这一代不解决,下一代解决这个问题更困难一些,那时出现什么情况很难讲了,例如‘台独’。有机会可以对他们解释,你在台湾认识的也不止蒋纬国一人,你父亲老部下、老同事多得很嘛。你可告诉蒋纬国,请他转告他哥哥,我讲的台湾问题都是真话。”

1982年1月11日,邓小平会见美国华人协会主席李耀滋,再次给蒋经国带话:“你下一次有机会去,给我带个口信给蒋经国:我们年纪都大了,为子孙后代着想,为我们的民族着想,在我们这些人在世时至少谈起来,谈起来以后大家再把问题摆出来,例如,他们讲三民主义,究竟能不能统一中国。我们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有什么不好,我们讲我们的道理。”李耀滋回去后通过关系转给蒋经国一封信,但没有下文。

除了托人带话,还通过做一些具体事情来增进感情。邓小平清楚,蒋经国是个大孝子,就指示浙江溪口,要他们修缮蒋经国母亲、祖母的坟墓。据乐美真回忆,后来蒋经国知道了这件事后,还让人带话给大陆,希望照点照片给他看一看。蒋家墓地修葺一新的照片,被迅速但又秘密地送进了台湾“总统府”。

“他有他的难处,可以理解。但不要一直板着面孔,可以让别人出面”

1982年7月,在邓小平的决策下,大陆发表了致蒋经国的一封公开信,直接隔海传话,这是新时期对台工作的一个大动作。前些时候,蒋经国在悼念他父亲蒋介石的文章中写道:“切望父灵能回到家园与先人同在”,还表示自己“要把孝顺的心,扩大为民族感情,去敬爱民族,奉献于国家”。

中央对台工作小组组长邓颖超看到了蒋经国的这篇文章。

乐美真回忆说:“邓大姐请示了小平同志,决定由过去和蒋经国有历史渊源的廖承志同志给蒋经国写一封信,主要是要晓以大义,陈以利害,但是呢,要动以感情。”

廖承志当时任中央对台工作小组副组长,他父亲廖仲恺与蒋介石是国民党时期的同事,他本人与蒋经国是儿时的好友,也是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同学,由他来写这封信,于公于私都很合适。

1983年,邓小平和邓颖超、廖承志共商祖国统一大计。

这封信是怎样写的呢?参与起草的乐美真回忆说:

我记得廖承志说,你们想一想,我也想一想,然后我们再研究怎么写。过了一晚后,他起草了几句话,“咫尺之隔,竟成海天之遥。南京匆匆一晤,瞬逾三十六载。幼时同袍,苏京把晤,往事历历在目”,他这么一写以后呢,啊,我们一下子就找着写入点了。

对于这几句话的意思,参与起草的另一位当事人耿文卿解释说:“廖公讲的是,那时他在南京,坐了四年监狱,出狱以后,和蒋经国见了一面,已经过去36年了。接下来是‘幼时同袍,苏京把晤’,说‘苏京把晤’,说他们两个在莫斯科同学的时候,两个人经常在一块讨论问题,天冷了,两人同穿一件大衣。他讲这一段,可以勾起蒋经国的回忆。”

整体上说,这封信主要分三个部分,也就是“三思”“愿弟慎思”“望弟再思”“尚望三思”,呼吁蒋经国,“负起历史责任,毅然和谈,达成国家统一,共图振兴中华之大业”。

当时两岸处于隔绝状态,没有通信往来,这封信怎么发出去呢,怎样让蒋经国和台湾社会各界看到呢?时任中央对台办专职副主任的汪锋回忆说:“很多人并不知道,写这封信是小平同志的意思。而且信的主旨也是他和廖承志同志商定的,并由小平同志亲自批示发表。他还关心此事的具体细节,让我与广播电影电视部、《人民日报》等单位协调,研究以何种方式发表效果最好。”耿文卿也回忆说:“发那信最有意思,我们叫三管齐下,三条路子一块走。一个就是到邮电部用电报给蒋经国发出去,先发到香港,通过欧洲,落地以后,再发到台湾去。第二条路子就是,新华社先发预告,再发通稿。再一条路子就是通过香港的报纸,进到台湾把它登出来。”

这封信发出后,各界反映很好,包括台湾。但廖承志并没有收到蒋经国的回信,而是几个星期以后,在报刊上见到了远在美国的宋美龄的一封信。宋美龄在以公开信的形式给廖承志回信中,她以长辈自居,劝廖“敝帚自珍,幡然来归”,仍幻想着他日“光复大陆”,说什么“回头是岸,愿扪心自问”。耿文卿说,宋美龄“以长辈姿态,训人的这个口气,发了这么一封信,坚持她的顽固立场,拒绝和谈”。

1982年8月10日,邓小平再次会见陈树柏,谈到蒋经国拒绝这封信的情况时豁达地说:“见到他,你代我向他问候,他有他的难处,可以理解。但不要一直板着面孔,他自己不能出面,可以让别人出面。”

“现在对台湾是个机会,对整个民族是个机会,需要大家努力,推动台湾走向统一”

“可以让别人出面”,邓小平指出了一条两岸对话的新途径。在邓小平眼里,陈立夫无疑是一个合适人选。此时的陈立夫也在酝酿一个大动作,早就心向统一的他决定派出自己的私人代表杨亨显来大陆沟通。

邓小平敏锐地说:“这是一件大事,要抓紧,要准备和陈立夫深谈。”1983年5月2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杨亨显,衷心希望两岸早日开启和谈,对国家民族作出交代。

曙光已经显现。邓小平决心在以前对台政策的基础上,全面阐述他对实现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基本设想。

1983年6月26日上午,人民大会堂一一八厅。邓小平会见了美国另外一位华人学者杨力宇。作为一个美籍学者,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杨力宇多次访华,“坚持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原则立场,他也能够比较客观、公正地向美国和西方国家介绍中国。

这次陪同会见的阵容很强大,有杨尚昆、邓力群、汪锋、马洪等。中央以这样的规格接待一位大学教授,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杨力宇后来在其书中回忆说:

当我步入大会堂,与邓小平及其他中共领导寒暄后,立即展开了冗长的谈话。我本以为邓小平要先说明中国的立场,所以等他先开始说话,然而,他却未开口,似乎等我先说。我们之间曾有短暂的沉默。我犹豫了一下,终于开始了我全面性的陈述。我本以为他会打断及反驳我的分析,但在将近40分钟的说明过程中,他始终在注意聆听,除了问了一些问题外,未曾一次打断我的分析。

在耐心地听取杨力宇大段的分析和不同意见后,邓小平开始说话了。在这次重要谈话中,邓小平首次提出了实现台湾和祖国大陆和平统一六条主张,这就是后来著名的“邓六条”:第一条,台湾问题的核心问题是祖国统一;第二条,坚持一个中国,制度可以不同,但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条,不赞成“完全自治”的提法,“完全自治”就是“两个中国”;第四条,统一后,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所独有的某些权力;第五条,和平统一不是大陆把台湾吃掉,也不是台湾把大陆吃掉;第六条,实现统一的适当方式是举行国共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邓小平说:“我们是和盘托出,再没有什么底牌了,这就是底牌。”

通过邓小平的不懈努力,大陆和台湾之间逐步建立了沟通的渠道,台湾一些上层人士同大陆联系增多,出现了值得注意的好动向。用邓小平的话说,就是:“现在发展到这样一个阶段,可以看到一种影子。”显然,这就是说台湾方面出现了一些新迹象,和谈有了希望。

除此之外,为了取得台湾当局的信任,邓小平下了更大的决心。1984年10月,他在对台工作会议上说:“要好好研究一下,做些准备。国号不能变,还是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可以考虑。军队国家化已经做了,宪法也肯定了军队国家化。你们要很好研究一下,如国旗、宪法、军队、国际组织以及其他问题都要研究。”除了做上层工作,民间工作也在抓紧进行。同一时期,他在中顾委第三次会议上说:“现在我们的方针还是以国民党当政者为谈判的对手。这一点,台湾的人有一种反映,说我们不重视台湾人民。就是说,台湾问题接触面要宽,除了以国民党当局、以蒋经国为对手外,要广泛开展工作面。我们过去做了一些,现在更要有计划地安排。”

从1985年开始,蒋经国的糖尿病日趋严重,身体每况愈下。台湾政局的走向引起各界广泛议论。蒋经国逐渐下定了决心。1986年3月,国民党十二届三中全会在台北召开,蒋经国在开幕式上的讲话是“中国之统一与世界和平”,强调“中国只有一个,中国必须统一”。不久,他在另外一次谈话中说:“我们必须采取主动,踏上中国的统一之路。台湾和大陆,终究必须统一。两岸若不统一,台湾恐怕将越来越难单独存在。”同一年,邓小平在接受美国记者迈克·华莱士访问时也曾说:“只要台湾不同大陆统一,台湾作为中国领土的地位是没有保障的,不知道哪一天又被别人拿去了。”两人的话无疑是相通的。

长期不懈的努力,终于有了成效。1987年,两岸开启了“解冻”的第一步。7月15日,台湾当局宣布解除“戒严令”。10月14日,国民党中常会通过决议,决定除现役军人及现任公职人员外,凡在大陆有血亲、姻亲、三亲等以内的亲属者可赴大陆探亲。乐美真回忆说:

蒋经国在种种的压力之下,在我们政策长期的感召之下,最后痛下决心,决定开放台湾民众到大陆来探亲。大家知道这个闸门一打开,这个两岸的来往像洪水一样。百闻不如一见,过去那些种种的传闻,对大陆的这个诬蔑呀,这个造谣啊,都化为乌有。两岸的隔绝状态终于打破,两岸民众的交往,也越来越深入。

同时蒋经国也在着手国共谈判,准备派代表团访问大陆。两岸和谈的隔阂似乎打开,美好前景就在不远。但还没等作出更为实质性的部署,蒋经国的人生就已走到了尽头。1988年1月13日下午,他因病逝世。同日,台湾当局宣布由“副总统”李登辉继任“总统”。蒋经国选定的继承人李登辉,被日后的事实证明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台独”分子。

蒋经国的死,使极有希望实现并已着手进行的两岸和谈戛然而止。两岸交流的大门已经启开,却无力迈开脚步跨入和平统一的门槛。邓小平惋惜地说:“可惜蒋经国死得太早了。”

蒋经国1988年去世后,他的老同学邓小平也于1989年退休了。退下来以后,他还多次听取对台工作汇报,会见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一些与台湾有关的人士,始终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关注着祖国的统一大业。他说:“再没有比‘一国两制’的办法更合理的了。现在对台湾是个机会,对整个民族是个机会,需要大家努力,推动台湾走向统一。”

历经沧桑,从2005年开始,台海局势发生重大变化,国民党在台湾失去政权8年后再度上台执政,国共两党再次携手,两岸实现“三通”,和平、合作成为主流,祖国的完全统一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