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郎志丽_“郎家世代艺专精,巧艺真传声名扬”

郎志丽_“郎家世代艺专精,巧艺真传声名扬”

时间:2022-08-15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郎志丽_“郎家世代艺专精,巧艺真传声名扬”_少数民族郎志丽,民间艺人,面人传承人。郎志丽与父亲郎绍安在长期江湖卖艺生涯中,郎绍安逐步掌握了赵阔明的技艺要点。那年,郎志丽进入父亲所在的北京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并正式拜父亲为师学习面人手艺。郎志丽更是在“面人郎”原有的特点基础上继续发展、创新。郎志丽有名的代表作《水浒一百单八将》,就源于一次偶然出现的灵感。

郎志丽_“郎家世代艺专精,巧艺真传声名扬”_少数民族

郎志丽(1942~),民间艺人,面人(北京面人郎)传承人。北京人,满族。她出身于面塑世家,从小学艺,逐渐成为“面人郎”一代传人,并在作品大型化、微型化和集成化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在形制、色调、题材、用料及细部表现等方面均有所开拓,形成了自己的风格。2009年成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统美术类)代表性传承人。代表作有《七仙女》《百子图》《八仙过海》《十二花神》,以及《水浒一百单八将》《元春省亲》《史湘云醉卧芍药荫》等。

一、女儿是父亲的小徒弟

郎志丽(www.guayunfan.com)

1942年9月,郎志丽出生于北京西城白塔寺大喜胡同一个满族手艺人家庭,父亲郎绍安(1909~1992)是北京著名的面塑艺人。

旧时的北京城,街市、庙会、胡同口常能见到捏面人的摊子,前面放个面箱子,里面是各色熟面、颜料和一些小工具,上面用小竹棍插着一排捏好的各色小面人,孩子们经过时准要驻足流连。郎绍安13岁那年,在白塔寺庙会上碰见一个捏面人的艺人,手指灵活,捏什么像什么。郎绍安看得入了迷,一天也舍不得离开。此人正是“面人大王”赵阔明(1900~1980),于是少年郎绍安就拜他为师,学习面塑技艺,并与师傅一起外出卖艺。

郎志丽与父亲郎绍安

在长期江湖卖艺生涯中,郎绍安逐步掌握了赵阔明的技艺要点。1938年后,他开始独立经营面塑生意。平日里,郎绍安走街串巷,观察生活,体味民情风俗,听书、看戏、逛庙会,积累素材,并参详年画、国画甚至小人书等艺术样式,作品越来越精湛,影响不断扩大,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流派,人称“面人郎”。郎绍安的面塑作品题材广泛,三百六十行和各种民情风俗都有所反映,如“剃头的”“耍猴儿的”“逛庙会的”等。新中国成立后,他曾任北京市工艺美术研究所研究员,还被授予了“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

郎志丽从小耳濡目染,在父亲的熏陶下开始学着制作面人。6岁左右,她就能帮父亲捏制面人手上拿的糖葫芦、皮球、小白兔之类的小物件。小时候的学艺可以说完全是自发的,对此,郎志丽回忆说:“小时候,父亲到街上捏面人,我们几个小孩儿总会跟着去玩。时间长了就能帮着父亲打打下手,捏一些简单的小玩意。”

开始自觉习艺,“女承父业”,是1957年的事情。那年,郎志丽进入父亲所在的北京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并正式拜父亲为师学习面人手艺。由于早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加上自己的刻苦学习、父亲的精心教导,郎志丽当年就做出面塑《穆桂英》并参加了莫斯科国际少儿艺术作品比赛,获得了优秀奖,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1958年,郎志丽随父亲一起制作了上海大世界新旧对比面塑造型,这不仅是接受新事物的开始,也是她日后发展创新面塑艺术的基础。

凭着从小打下的基础以及对面人手艺的热爱,郎志丽越学越好,越学越精。“面人郎”的面人五官精致、四肢分明,适合近距离观赏。郎志丽更是在“面人郎”原有的特点基础上继续发展、创新。在她手下,面人的尺寸更加微缩,面人的外形也越发精致。

作家冰心先生在《面人郎采访记》一文中记述道:“当我向郎绍安问道:‘您现在带徒弟么?’他指了指桌边站着的小姑娘,说:‘她是我的学徒,也是我的女儿。’后来,正是这个小姑娘成为‘面人郎’的重要传承人。”

二、继承基础上的创新

“面人”是“面塑”的民间俗称。我国的面塑,可以追溯到战国时的“俑”和汉朝的“傀儡”,在汉代已有文字记载。最早的时候,人们把面制品蒸制成一定的形象,作为节日馈赠、装饰的信物和标志。到了明代,面塑在供仪俗食用的同时,也逐渐脱离实用功能,演变成单纯的艺术形式而独立存在,并逐渐形成多个流派。

面塑所用的面,用糯米面和普通面粉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加水和好,捏塑之后,上锅蒸熟。在和面的时候,还会加上蜂蜜和防腐防裂的配料,这样就能使面塑作品保存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制作特点是“一印、二捏、三镶、四滚”,还有所谓“文的胸、武的肚、老人的背脊、美女的腰”,身形情态要把握得恰到好处。

相较于其他流派,“面人郎”面塑制作更为细腻,技法包括揉、捏、揪、挑、压、搓、滚、碾、剁、按、切等,制作一丝不苟,细节纤毫入微,武将头盔上的花纹,衣服褶皱的颜色,旗子上的字迹图案,人物的眼睫毛、双眼皮、头饰发髻,无一不历历入目。

郎志丽根据《红楼梦》情节创作的作品《元春省亲》

面人郎面塑集美术、雕塑、服饰、化妆及造型艺术为一体,作品具有较强的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对老北京民俗风情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参考和研究价值。2008年6月,面人(北京面人郎)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美术类)。

郎志丽认为自己的父亲作为一代名师,在面塑技法上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因此她认为,在继承基础上创新才是自己的发展之路。

和父亲一样,郎志丽十分注意观察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题材、主题和表现手法。郎志丽说,生活中细心留意几乎成了自己的“毛病”:“和家人去吃饭,大家把吃过的海鲜贝壳丢了,我就把它们再拾回来,最后做成了一个贝壳观音。没事干的时候,我总喜欢到小市场里看看,最后收集了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

郎志丽有名的代表作《水浒一百单八将》,就源于一次偶然出现的灵感。“一次,我和先生去朋友家,人家的葫芦长得很不错,临走时朋友给我们带了两个。回家的路上,我就和先生商量这个葫芦能干什么用。”最终,葫芦破成了两半,在10厘米见方的葫芦肚里,制作出了《水浒一百单八将》。“一边放54个小人,还有山石、树木、花草点缀在中间,最后利用葫芦柄的自然形态,画成了一双对语的仙鹤。”就这样,郎志丽打破了传统盒式面塑的局限,给古老的面塑艺术注入了新的生命,在空间上为设置故事情节增加了“天地”,不仅能容纳更大的场景,也使故事的象征、隐喻意义更为突出。

郎志丽面塑作品《西游记》

郎志丽的创新开拓,表现在形制、色调、题材、用料以及细部表现等诸多方面。在形制方面,郎志丽不断探索突破传统作品的局限,在作品大型化、微型化和集成化上进行了积极尝试。老一辈面塑艺人在核桃里边做面人,大多是单个人,而郎志丽则能放“十八罗汉”“十二花神”进去。在颜料上,郎志丽将以往的染布平色改为绘画色,使色彩更为丰富。在创作表现藏族登山家潘多登上珠穆朗玛峰的面塑作品中,郎志丽大胆使用革新材料,利用透明材料和其他工艺仿制冰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此外,她还借鉴玉器、脸谱、彩绘等姐妹艺术,融入面塑创作,并创出了仿珊瑚、仿象牙的新作品,深受人们的欢迎。

三、郎家巧艺声名远扬

新中国成立后,民间技艺受到国家重视,郎绍安、郎志丽父女的郎氏面人,不仅在国内受到欢迎,也多次走出国门,向外国观众展示,一些作品还被国外艺术机构收藏。他们凭借自己的技艺获得了声誉,也收获了友谊。

1956年8月,第四届国际手工艺品展览会在伦敦举办,郎绍安进行了面塑技艺表演。一位英国妇女听说有面塑表演,匆匆赶来,但由于身体不适,一进大厅就晕倒了。当时郎绍安正在为外国友人塑像,得知这一情况后,他忙去看望了老人,并将一个侍女面塑作品送给她。谁料想,他们的友谊却神奇地被下一代人接力传递,谱写了新的篇章。

那是1981年夏季,郎志丽正在夏威夷一家手工艺商店做现场表演,一位40多岁的英国男子向她打听曾在英国捏面人的郎老先生。得知郎老先生是郎志丽的父亲,对方惊叹之余道出了时隔20多年的那个故事。原来,20多年前那位妇女就是这位男子的母亲,她十分喜爱中国民间艺术,20世纪30年代曾在北京买过一个面人,但不慎遗失。得知这一奇缘后,郎志丽也非常激动,把自己制作的“面人郎”作品送给了他。

1993年,郎志丽受邀随中国“申奥”代表团赴摩纳哥蒙特卡洛,为中国申办2000年奥运会加油。其间,她为代表团专门制作了以和平鸽、兔子为主题的面塑礼品。萨马兰奇的女儿专程找到郎志丽,希望能够制作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会标和吉祥物的面塑作品。当萨马兰奇的女儿亲手把会标和吉祥物面塑交给亚特兰大市市长后,市长非常高兴,当即把奥运会吉祥物回赠给郎志丽。

郎志丽展示面塑制作方法

和父亲一样,郎志丽也曾先后去过十几个国家。对外国人见到面塑作品时的反应,郎志丽这样形容:“稀奇、惊讶,不是亲眼看见不相信会这么逼真、这么小、这么快。”

郎绍安多次代表中国民间艺人到国外进行表演,其精熟的创作、精湛的作品,使他那双灵巧的手被国际友人惊呼为“上帝之手”。

郎志丽在国外表演中,也收获了极高的赞誉。2003年,在美国克利夫兰民间艺术展上,美籍华侨刘天擎观摩郎志丽的面塑作品后,在一张横格纸上即兴写下了一首藏头诗:“郎家世代艺专精,志在传世巧天工,丽质慧心似水仙,手中自有像万千,巧艺真传声名扬。”

四、手中自有气象万千

郎志丽作品《水浒一百单八将》

郎志丽面人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纤毫毕现、生动传神。在面塑创作中,郎志丽往往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给面塑艺术注入新的生命。比如在捏制眉毛时,她把面团揉成粗细不一的脊形,让眉峰和眉梢活灵活现地透露出人物的神态,可谓神形毕现。代表作《水浒一百单八将》,葫芦里每个人物仅2厘米高,穿着古装,戴着头饰,拿着兵器,眼珠黑白分明,人物造型各异,人物神态还互相呼应,真可谓穷形尽相。

民间面塑多表现传统题材,而郎志丽的面塑艺术生涯中,却有过与自然科学的交集。她曾采用新材料与面塑工艺相结合,协助拍摄了科教片《菌蘑》《心脏主动脉》等。

郎志丽的代表作,除了《关公》《七仙女》《百子图》一类民俗故事题材,古典名著也是她最喜欢、也最善于表现的。《水浒传》之外,《红楼梦》也是郎志丽较多取材的名著,作品《红楼梦》已被中国艺术研究院珍藏。

根据《红楼梦》故事情节创作的作品,全面展示了郎志丽面塑艺术的独特风格。比如《元春省亲》,是一个大场面的作品,有15个神态逼真的人物,以及华丽的背景修饰,就连屏风、家具、地毯等细节也分外精致。郎志丽说,场景里的手炉、宫灯都是可以点亮的,捏人物一共想了20多天,而找齐各种布景则花费了更长的时间。

而《史湘云醉卧芍药荫》,除人物刻画细腻,更有赏心悦目的画面感,整个结构浑然一体,一花一叶、一石一木都透着精致和谐:湘云卧于一个石凳上,香梦沉酣,四面芍药花瓣飞了一身,满头满脸和衣襟上皆是红香凌乱,衣衫有一种透明的轻纱质感,轻灵飘逸,身后嶙峋的假山石立于一旁,灿烂的芍药开得正艳,地上则是碧草茵茵。

郎志丽的作品参加过许多作品展并获了奖。1984年,参加中国古代传统艺术展;1987年,获第11届亚运会会标设计三等奖;199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艺术家”称号。此外,郎志丽还总结面塑艺术的经验,形成文字。1999年,她的论文《论面塑艺术的创新》获了奖。

郎志丽还是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会员、雕塑委员会会员。

五、申遗与传承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面人郎面塑艺术也曾面临尴尬的境地,原有的工艺美术厂相继转产、下马、倒闭,从艺人员改行另谋职业。要使这些民间技艺得到传承和发展,需要社会的关注和政府的支持。而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为“面人郎”提供了机缘。

2005年,郎志丽第一次从一个协会组织中听到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几个字。不过,当时好多人对此知之不多,诚如郎志丽所说:“那时候,大多数人连这几个字都不能很熟练地说出来。”

“面人郎”也参与了第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但由于渠道不对,交完材料后就没了音讯。

其实,“申遗”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由于时隔已久,父亲的很多资料、作品,郎志丽也不知道究竟散落在哪里,最后只能和老伴办了一张国家图书馆的阅览证,每天去那里查阅资料。由于“申遗”需要的文字材料都必须是电子版,年近70岁的老伴从头学起了拼音打字。“一开始打一个字就得半天,后来慢慢练习才快了些,真是难为他了。”那些日子里,郎志丽把主要精力都用在了创作作品,而最琐碎的麻烦事交给了同样需要时间创作作品的老伴。

2007年,“面人郎”又开始第二次“申遗”。2008年6月,“北京面人郎”正式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统美术类)。2009年6月,郎志丽成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面人(北京面人郎)]代表性传承人。

早先,郎志丽主要是教自己的儿子和孙女、外孙女学习面人制作。如今,郎志丽的外孙女雅淇,已经成为同龄人中捏面人的高手。雅淇说自己从小就在姥姥家长大,看着姥姥每天都捏面人,自己觉得特别好玩,不知道什么时候随手抓起彩色面团捏起来,就应该算是开始入行学艺了。

在成为“非遗”传承人之后,郎志丽收了两个外姓徒弟。郎志丽认为,“收徒弟要能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最好能有点美术功底,这样学起来快,很多东西一点就透;第二也是最重要的是要喜欢这个,不喜欢这个那就坐不住,那也不可能学好”。两个徒弟满足了这两个要求,郎志丽现在忧虑的是学习进度,“介绍来的时候说可以全职学习,但是学这个刚开始是没有收入的,这样经济压力就太大了。所以我想着让他们两个先业余学着,一周两次,五个钟头,原来的工作还是继续做着,但这样学习的时间就太少了”。郎志丽也在努力想办法解决,“进度这方面我也有责任,我也会尽我努力尽快把这门手艺传授给他们”。

郎志丽传承技艺

除了带两个徒弟,郎志丽还经常给中小学生讲课,或者是自己到学校去,或者是学生们到自己家里来。孩子们学习认真,还录了视频,方便日后回看。不过,郎志丽觉得,面塑的技巧固然重要,但更为要紧的是对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了解。她说:“做历史人物,不知道历史情节就没法表现;做戏曲故事,没看过戏也就不可能捏得像样。”

郎志丽并不宽敞的家挂着“面人郎”的牌匾,既是工作间,又要展示、教学,而且丈夫陈永昌是专攻北京刻瓷的知名工艺美术师,也有同样的需要,因而显得很是逼仄。好在后来政府有关部门为她租了房子,解决了传承场所问题。而面塑的主要材料面粉很容易获得,颜料也只需使用普通绘画颜料即可,因而只要有更多热爱这门传统艺术的人参与保护,“面人郎”的传承将不是问题。

现在,郎志丽有两个最大的心愿:一个是带好徒弟,做好传承;另一个则是做出精品,流传后世。至于开店赚钱,郎志丽直言“不考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