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张元济题签的“唐调”唱片说明书_关于张元济的故事

张元济题签的“唐调”唱片说明书_关于张元济的故事

时间:2022-05-02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张元济题签的“唐调”唱片说明书_关于张元济的故事何为“唐调”?十片套称《唐蔚芝先生读文灌音片》,《说明书》由张元济先生题签,文字竖排。今日,张元济先生为《唐蔚芝先生读文灌音片说明书》题签的发现,再次证明二老在文化事业上的亲密合作。“唐调”,属于清代桐城派吟诵所传的一支。有研究者认为,“唐调”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张元济题签的“唐调”唱片说明书_关于张元济的故事

何为“唐调”?“唐调”,就是唐文治先生承继和发展的一种诗文吟诵的调式,是一种培养性情、学习诗文行之有效的方法,门弟子称之为“唐调”。

“唐调”是中华文化的宝贵遗产,是一种口授耳传的宝贵的学习形式,是语文教学应予研究与使用的方法。它的腔调基础为江南调,唐先生吟诵时使用太仓官话(属于苏州话),与上海话接近。1948年由大中华唱片公司灌制的《唐蔚芝先生读文灌音片》唱片,让唐先生的声音保留至今,成为我们知道“唐调”、研究“唐调”乃至传统诵读的重要实物。

唐文治像

唐文治(1865—1954),字颖侯,号蔚芝,别号茹经,江苏太仓人。清末进士出身,曾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出使日本、英法比等国参赞等职。他终身从事教育事业,曾任上海工业专门学校(今交通大学前身)校长,又创办无锡国专等校。陈中凡、王遽常、唐兰、吴其昌、蒋天枢、钱仲联、钱伟长、冯其庸等著名学者,均出其门下。

1948年,由“唐蔚芝先生读文传播会”辑编、上海大中华唱片公司出版发行的“唐调”唱片,共有两套,一套十片,一套五片,其《说明书》分别也有两种。十片套称《唐蔚芝先生读文灌音片》,《说明书》由张元济先生题签,文字竖排。五片套称《唐蔚芝先生读文灌音片通用集》,实际上是上述“唐调”唱片的选辑版,内容除唐氏读文外,多有唐庆诒先生的英文翻译,第五片下仍为唐氏父子合唱昆曲《长生殿·小宴》。其《说明书》封面系排印,非张元济题签,文字横排,因而本文从略。(www.guayunfan.com)唐调唱片说明书张元济题签

张元济先生为著名出版家,与唐文治均为清末进士,同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与度支部咨议官。两人均在南洋公学任过职,交谊深厚。20世纪40年代又一起蛰居上海,靠鬻文卖字度日,来往密切。1947年6月由唐文治领衔、张元济等参加的著名“十老上书”,抗议当局对学生的镇压与迫害,早已载入上海民主运动史册。1948年6月,唐、张二位又为支援交大爱国学生运动,上书市长吴国桢,要求无条件释放反对美国扶植日本抗议游行被捕的学生,名震四方。今日,张元济先生为《唐蔚芝先生读文灌音片说明书》题签的发现,再次证明二老在文化事业上的亲密合作。

《说明书》开卷为《国学大师唐蔚芝先生读文灌音片缘起》与“唐蔚芝先生近影”。接着,为唐先生生平简介与《唐蔚芝先生读文法纲要》。《缘起》全文如下:

国学大师唐蔚芝先生,道德文章,冠盖当世,巍然如鲁殿灵光,士林瞻仰。先生历主南洋大学、国学专修学校及太属中学、无锡中学等校,讲学数十年,著作等身,今虽耄年,犹讲述不辍。自西学昌明,国学日渐式微,世教未免衰替,先生戚然忧之,以兴复国学为己任,涵养正气以厉世,风雨如晦,砥柱中流。今我国国粹之尚能绵延不绝者,实赖于斯。先生立身严义利之辨,治学淹贯汉宋,融通经史百家,于古文阴阳刚柔之理,经纬贯通之义,靡所不该,而于读文一道,尤有深切体味。溯厥渊源,其读法实得自桐城吴挚甫先生,而挚甫先生之读法,传自湘乡曾文正公。盖古文非藉熟读朗诵,不足以领会。韩子所谓“含英咀华,始克发其精微,动与古合。”同人等囊日恭聆先生读文,凝神练气,抗坠抑扬,黄钟大吕,如协宫商。疾则如长江大河,奔腾澎湃;徐则若峰回路转,曲折迂旋。若发抒性情之文,更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性情教育,实萌柢于斯。回忆数年以前,先生有鉴我国读文法将趋绝响,得陈其均、唐星海两先生之助,诵读诗文,灌制成片。其中如《诗经·卷阿·鸨羽》等篇,首明伦常之义,他如《左传》《史记》、韩欧之文,要皆有关文章义法而系世道人心之作。并撰《读文法》一卷,纲举目张,详于叙释,奉为指针。惟时寇氛方张,莫由翻制。寒暑数易,什袭保藏,及国土重光,以绌于器械制作之材,屡谋翻制未果。近大中华唱片厂范式正先生仰副先生保存国学之意,欣然从事流传,行见家弦户诵,鸣盛和声。文以载道,诗以言志。振聋发聩,顽廉懦立,不特裨益国学,抑亦有功世教欤!

唐蔚芝先生读文传播会

全套唱片目录如下:

第一片上 唐蔚芝先生读文法讲辞

下 唐谋伯先生英文介绍辞

第二片上 唐蔚芝读:欧阳修《秋声赋》

下 唐蔚芝读:欧阳修《丰乐亭记》

第三片上 唐蔚芝读:李华《吊古战场文》(上)

下 唐蔚芝读:李华《吊古战场文》(下)

第四片上 唐蔚芝读:欧阳修《五代文伶官传序》

下 唐蔚芝读:范仲淹《岳阳楼记》

第五片上 唐蔚芝读:《史记·屈原列传》(上)

下 唐蔚芝读:《史记·屈原列传》(下)

第六片上 唐蔚芝读:诸葛亮《前出师表》

下 唐蔚芝读: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

第七片上 唐蔚芝读:《诗经·鸨羽》《诗经·卷阿》

下 唐蔚芝读:欧阳修《泷冈阡表》

第八片上 唐蔚芝读:《诗经·常棣》《诗经·谷风》《诗经·伐木》

下 唐蔚芝读:岳飞《满江红》

第九片上 唐蔚芝读:《楚辞·九歌·云中君[1]》《楚辞·九歌·湘夫人》、苏东坡《水调歌头》

下 唐蔚芝读:《左传·吕相绝秦》

第十片上 唐蔚芝读:唐若钦《迎春诗》《送春诗》

下 唐蔚芝、唐庆诒合唱:昆曲《长生殿·小宴》(第一段)

吟诵作为我国传统的诵读方法,重在传承古诗文之内在精神。“唐调”,属于清代桐城派吟诵所传的一支。从方苞、刘大櫆、姚鼐、梅曾亮、曾国藩、吴汝纶,到唐文治及唐门弟子,源远流长,一脉相承。桐城派作文讲求“气”,吟诵则讲求“气韵”。对于吟诵,有的学者把朗读诗词称为“吟”,朗读散文称为“诵”。唐先生曾说:“今日讲求教育之法,务以敦崇品行、涵养性情为宗旨;而感发性情之要,当以读文为根本。文章音节古时音律,有抑扬吞吐、抗坠敛侈之妙。”他称文章之妙在“神”“气”“情”三字,并把读文归结为十六字诀:“气生于情,情宜于气,气合于神,神传于情。”对初学者如何运气、掌握节奏等,都提出了精辟的见解(参见《唐蔚芝先生读文法纲要》)。有研究者认为,“唐调”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唐调”指唐文治的全部吟诵,狭义上的“唐调”仅指他所传的古文吟诵。不管怎样,抑扬顿挫、自成系统的“唐调”,是中华文化的宝贵遗产,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与继承发扬。唐门弟子所传“唐调”,虽然都按各自的方言文读,在入声字读法、曲调、尾腔、速度、节奏等方面各有变化,但是都继承了“唐调”的基本特点,即讲求“气韵”。

随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自2009年举办第一届全国“中华吟诵周”开始,吟诵活动也逐渐成为学校语文教学及人们积极参与的一项内容。2015年7月第三届“中华吟诵周”又在北京开幕,来自世界各地参会者达一千余位!有吟诵传承人,有吟诵理论家及吟诵爱好者,济济一堂,规模盛大。会议展示了近年吟诵抢救、整理、研究、教学与推广工作的成绩,令人喜悦。唐门弟子陈以鸿先生多年来为推广“唐调”,做了大量工作。上海刘德隆先生为“唐调”热心传播者与研究家,他几年前就把“唐调”唱片复制成光盘。近年首都师范大学吟诵中心徐健顺等专家学者,也一直默默地做着“唐调”抢救、采录、整理与研究工作。因“唐调”唱片存世已经极少,且声音不甚清晰,需要修复、消噪,技术层面也有许多难题需要攻克。该项工程已经启动。刘德隆先生见示一份《“唐调”吟诵精品集出版申请书》,不久前已提交有关部门审示。计划出版唐文治先生纪念集与“唐调”论文集各1册,光盘一套。我们相信,几近失传的唐文治先生声音必将重现于世。当年大中华唱片公司,着实做了一件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大好事。

唐文治读文唱片

大中华唱片公司创建于1917年,厂址在上海虹口大连路。孙中山先生亲自定名“大中华”,注册商标“双鹦鹉”。1920年后开始出版唱片,主要出版以京剧为主的戏曲和歌曲唱片。公司起先由中日合资,1927年收回日资,改国人自营。公司几经改名,抗战中为日寇霸占,胜利后才恢复大中华原名。新中国成立后,该厂曾改名人民唱片厂、中国唱片厂上海公司。

张元济先生题签的“唐调”《说明书》,具有重要文献价值。它不仅简明扼要地阐述了“唐调”特点以及传世篇目,其《缘起》还澄清了一个唐文治“两次灌音”的史实。据唐文治《自订年谱》与其《日记》,1934年5月与10月,华东电气公司曾先后邀请他录制读文唱片。前一次“读文四篇”,后一次“讲演‘孝悌廉耻’及读《诗经》《左传》法”。研究者们都认为,1934年所灌制的唱片未曾发行,因至今没有人见到过这两次灌制的“唐调”唱片。其实,上述《缘起》已明确指出:“回忆数年以前”,“得陈其均、唐星海两先生之助,诵读诗文,灌制成片”,“惟时寇氛方张,莫由翻制。”笔者以为,“数年以前”,即指1934年那次灌制录音,因不久抗战爆发,唱片无法出版,才延搁至1948年。所以我认为灌制仅一次,非两次。至于陈其均、唐星海两位先生,笔者未曾考得确切身份,也请专家一并指教。

张人凤兄告诉笔者,他家就曾藏有一套“唐调”唱片,其祖父张元济先生常取出来听。该套78转黑胶木唱片,共五张,用老式钢针唱机播放,每片不到五分钟,都是诵读,最后一面为昆曲《长生殿》,这与有关选辑版记载完全相符。可惜那五张唱片全部毁于“文革”浩劫之中了!

张人凤兄与笔者合作编著《张元济年谱长编》(2011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时,这份《说明书》尚未发现,因而未及编入《长编》。今聊以此文作为补正,并以纪念唐文治、张元济两位先生对中华文化事业的卓越贡献。

2015年8月于上海浦东明丰花园北窗下 (原载《出版史料》2015年第2期)

注释

[1] 据刘德隆先生相告,实际上该片内容为《楚辞·九歌·湘君》篇,非《云中君》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