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张元济发起修葺胡震亨墓始末_关于张元济的故事

张元济发起修葺胡震亨墓始末_关于张元济的故事

时间:2022-05-02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张元济发起修葺胡震亨墓始末_关于张元济的故事胡震亨画像张元济先生一生对近现代文化事业的贡献中,除出版外也注重关心古迹的保护,他始终视为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的一件大事。张元济不仅对胡震亨墓地保护、修葺竭尽全力,奔走呼吁,而且十分关心胡氏后裔的生活与教育。可是,不久抗战爆发,海盐沦为敌占区,张菊老发起修葺胡震亨墓的计划遂成泡影,仅存的胡墓遗迹也被日寇破坏殆尽。

张元济发起修葺胡震亨墓始末_关于张元济的故事

胡震亨画像

张元济先生一生对近现代文化事业的贡献中,除出版外也注重关心古迹的保护,他始终视为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的一件大事。1937年初,他发起修葺海盐胡震亨墓即为一例。

胡震亨(1568—1645),字孝辕,号赤城山人,浙江海盐人,著名文学家、藏书家。明万历举人出身,崇祯年间以军功擢兵部职方司员外郎。告退后,返乡专心著述,以《唐音统签》《海盐图经》两书最为著名。《唐音统签》是当时辑集内容最丰富、最完整的一部唐诗总集,分甲乙丙丁午己庚辛壬癸十签,千有余卷。他对于家乡海盐的文化也有所建树,后世称其“播下了读书种子”。胡殁后葬于海盐南门外停驾桥侧。光绪初年刊印的《海盐县志》,还将胡墓列为本乡重要古迹之一。数百年来,胡震亨墓历经沧桑,仅于光绪九年(1883)经海盐绅缙徐用福出资修治过一次,并立有碑志。民国后,墓地荒芜,仅存的几户胡氏后裔贫困交加,只得出售部分墓田和附葬墓辟为公募。后来海盐县衙又拟圈用全部墓地,改供兵士操练用。到张元济闻讯时,周围树木和附葬墓早已不存,胡震亨墓也被掘损,刨去坟土,上筑平台,差一点连墓基也毁了。

1937年1月,张元济自上海回海盐查勘胡墓,并请人摄下照片(此照片现存海盐张元济图书馆)。他对恣意摧残一代宗师墓茔的行为,十分愤慨,当面责问了县长张韶舞。这个县长骄横得很,对张菊老的凛然责问,他当面不敢怎样,事后仍然我行我素。张菊老返沪后即起草了《拟请修复胡墓并拔还墓田以资修葺公启》。《公启》揭露海盐县衙破坏胡震亨墓,是违反国民政府内政部《名胜古迹保存条例》的犯罪行为,希望拔还胡氏墓田。《公启》还指出:“由元济等措资修葺,添栽墓木,公议保管之法,留为后学瞻式之资。”他的倡议得到海盐同乡的热烈支持。张菊老还在《东方杂志》上发表《谒胡孝辕先生墓记》一文,称颂胡震亨的学术成就,揭露胡墓遭破坏的真相,呼吁社会各界重视保护古迹。

由于县长张韶舞声名狼藉,不久被省府撤职。新任县长叫曲万森,上任伊始也未顾及胡墓修葺一事。为此张元济1937年5月又回海盐,特地拜访曲县长,重谈胡墓保护事宜。6月,海盐县衙终于作出了“备价赎田”的决定。张元济接到公函后,立即致信曲县长,进一步提出“此乡贤遗墓,现归公家保存,拟请豁免钱粮”。同时,他致函海盐几位耆硕,“恳祈会同商拟办法,并推定专员数位,接受地亩,兼督差事”。他把给曲县长的信函印成多份,请朱凤蔚分送各同乡,并寄海盐《民报》与《海盐日报》披露。在北平的北大教授朱希祖为此事多次与张菊老通信,表示支持。(www.guayunfan.com)张元济不仅对胡震亨墓地保护、修葺竭尽全力,奔走呼吁,而且十分关心胡氏后裔的生活与教育。他回乡见到一户胡氏后裔,贫病交加,5岁的孩子连名字也未取。他为孩子取了名,还提出愿意承担全部教育费用。情真意切,令人敬佩。

可是,不久抗战爆发,海盐沦为敌占区,张菊老发起修葺胡震亨墓的计划遂成泡影,仅存的胡墓遗迹也被日寇破坏殆尽。尽管如此,张元济先生一心保护古迹弘扬民族文化的精神值得称颂。

(原载嘉兴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嘉兴社会科学》1991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