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抄本《清绮斋藏书目》著录正误_关于张元济的故事

抄本《清绮斋藏书目》著录正误_关于张元济的故事

时间:2022-05-02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另两处关于《清绮斋藏书目》著录也有误记之处,现一并予以辨正。清绮斋,清代中期浙江海盐藏书家张宗松的藏书处。《清绮斋藏书目》书既罕见,又出于名家管庭芬手抄,孙极为珍视,详加考订,并前后撰有三篇跋文。不管怎么说,《清绮斋书目》为孙毓修发现并流布,将一段几乎湮没的藏书史“发掘”了出来,其功不可抹杀。

抄本《清绮斋藏书目》著录正误_关于张元济的故事

笔者偶阅《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史部》下册,见有《清绮斋藏书目》两种:

一、清绮斋藏书目 四卷

清张宗松藏 清道光二十三年管庭芬抄本

清管庭芬跋 姜殿扬跋(北京图书馆藏)

二、清绮斋藏书目 四卷(www.guayunfan.com)清抄本 佚名录姜殿扬跋(上海图书馆藏)

我对这两部书目曾作过考释,上述著录略有误。北图本第二篇跋文非姜殿扬所撰,上图本则渊源可考,“佚名”说似不确。另两处关于《清绮斋藏书目》著录也有误记之处,现一并予以辨正。

清绮斋,清代中期浙江海盐藏书家张宗松的藏书处。张宗松(1690—1760),字楚良,号青在,别号蠖庐。海盐张氏为藏书世家,自明代万历时张奇龄(大白)于城南乌野村始建涉园以来,藏书、刻书绵延数代,至清乾隆张宗松一辈达到鼎盛。张宗松及其兄弟宗栻、宗GF8A7、宗柟、载华,从兄弟张柯等,皆藏书富美,而且各有著述,行布于世。嘉道以后张氏家道中落,特别是经过太平天国战争,张氏各房藏书几乎全部散佚,留下藏书目录的仅张宗松清绮斋一家。管庭芬抄本跋云:“《清绮斋书目》一卷,余得之僧院敝簏中,初不知辑自谁氏,蒐罗虽未甚备,而元抄宋刻颇多未见之本,盖读书者之藏书也。”后从张金吾《爱日精庐藏书志》元人刘秉忠《藏春集》一条,考得为张宗松藏书目,“原目涂乙甚多,不便于目,因手录其副以传,庶后之收藏家得所考证焉。”[1]沦于“僧院敝簏”的《清绮斋书目》原稿本早已不存于世,只有管氏抄本幸存于今。

管庭芬画像

管庭芬(1797—1880),字培兰,号芷湘,浙江海宁人,清代著名藏书家和版本目录学家。“嗜书成癖,生平手抄校不下数十百种,中年为同邑蒋生沐校勘《别下斋丛书》。咸丰十年,避难乡曲,日以抄书为事,两载所抄小品约有七十余种。”[2]录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的《清绮斋藏书目》,应该是他早年手录抄本之一。光绪初管氏去世后藏书散出,该抄本辗转为桐乡沈善登所收藏。1921年末,沈氏藏书流入沪上书肆,为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编译家孙毓修所得。孙毓修(1871—1923),字星如,号留庵,江苏无锡人,其小绿天藏书多奇书秘笈。《清绮斋藏书目》书既罕见,又出于名家管庭芬手抄,孙极为珍视,详加考订,并前后撰有三篇跋文。第一篇撰于辛酉年腊八日(1922年1月5日)文曰:

辛酉十一月,桐乡沈榖人太史善登藏书散出,予从常卖家得《清绮斋书目》二册,书既珍秘,又出海宁管芷湘手钞,故甚爱之。清闲无事,钞书自遣,乃人生无上之乐。此本首尾有“渟溪老屋”“廷芬读过”“廷芬过眼”及“廷芬芷湘”图记,所谓“手取猩红小印钤”者,其愉快之情可想。芷翁博极群书,犹及见冯柳东、张叔未、钱警石诸先生,渊源有自。手钞之书,自经粤乱,流传日少,惟张氏《适园藏书志》《芷湘笔录》下注云:“曾见《待清书屋杂钞》四册,《续》四册,《补》四册,《再续》四册,《补遗》二册,《附录》二册,又十册,均辛酉、壬戌陷城时所录。”此三十册,今不知流落何许。咸丰庚申,避难乡曲,手钞《花近楼丛书》七十三种,《补遗》二十种,今亦无传。惟日记数十册,尚在其曾孙元耀家,录出《丛书序跋记》二卷,用活字版印行。《清绮斋书目》录于道光癸卯,管元耀《花近楼丛书序跋记书后》云,咸丰十年芷翁六十有四,由此推之,当生于嘉庆三年丁巳,钞此书时年四十七,为蒋生沐广文校勘《别下斋丛书》,正在此时,故用别下斋刻书格纸也。 是年腊八日。无锡孙毓修。[3]

文中提到的管庭芬30册《待清书屋杂钞》并未失传,今存天津图书馆。管氏所辑《花近楼丛书》至今确未现身,不知飘落何处,可能早已不存于世了。

商务印书馆元老、著名出版家张元济是张宗松六世孙。他很早就注意收集先祖们的旧藏旧刻,听说孙毓修购得《清绮斋书目》,当即借来抄录一部,共2册(今藏上海图书馆)。原书归还孙毓修后,孙大约随便一放,竟一时找不到了。张元济知道后深表遗憾,在自己的钞本卷末写了一篇长长的跋文,追忆海盐张氏的藏书、刻书史事及该书源流,文末记云:“管氏原书,忽为友人孙君失去,犹幸余借阅之始,先已录存。祖庭遗泽,不致湮没殆尽,可不谓呵护有灵乎!”[4]可惜该文未署日期。

孙毓修见到张元济手录《清绮斋书目》及其跋文,感慨不已,写了第二篇跋文。文云:“《清绮斋书目》,海盐张青在先生之簿录。尝翻刻元版《王荆公诗注》,为收藏家所重。今文孙菊生先生印行古籍,衣披艺林,盖渊源有自也。先生尤留心先世手泽,世德清芬,令人倾慕。……此目世无传者,惟海宁管芷湘有钞本,管本旧藏桐乡沈氏。顷沈书散,入沪市,予从铺中取归,欲携示先生,忽然失去,合浦珠还,未知何日?幸先生昔年曾手录一本,未至失传,顷得拜视,因识于末,以表张氏之世泽焉。”此跋署“辛酉十二月”,即1922年1月。笔者所见为“梁溪孙氏文房”稿纸打印体(略有作者毛笔修改),夹于张元济手抄《清绮斋书目》第二册中。该跋为张氏抄本所作,故存于此。不过文内所述与张元济跋文所记略有出入。据孙跋,张氏抄本似乎并非借抄自孙氏。这一疑问,有待发掘其他史料加以辨析,现暂存疑。

不久,孙毓修找到了原管氏抄本,于“壬戌四月朔日”,即1922年4月27日重新装订,并撰第三篇跋文:

海盐张菊生参议元济,清绮斋后人也。以此目询之,知为参议五世祖张宗松之簿录。参议家涉园藏书,诸家书目中数见不鲜。清绮斋之后,知之甚少,惟《曝书杂记》引钱天树批注《爱日精庐藏书志》,记其所藏有宋版欧阳文忠、黄山谷、秦淮海《琴趣外编》,宋版《宾退录》,元版《秋涧集》。《宾退录》《秋涧集》俱在目中,《秋涧》一集由归安陆氏入乌程张氏,《皕宋楼》《适园藏书志》均著录。宋版《琴趣外编》,参议访得山谷、欧阳二种。欧阳已不全,副叶上有清绮斋朱文印记宛然,而目中不载,则此尚非足本,而各钞旧刻,已灿然可观。其分类亦另具手眼,不同流俗,洵乎读书者之藏书也。壬戌四月朔日装成又识。

该文内容大致与前跋同,但不知为什么没有叙及管氏抄本失而复得之事。不管怎么说,《清绮斋书目》为孙毓修发现并流布,将一段几乎湮没的藏书史“发掘”了出来,其功不可抹杀。

管氏原抄大约于孙毓修1923年1月去世后不久就归属他姓[5],至于流散情况不详,今藏北京国家图书馆。孙氏跋文则在他生前编定的未刊稿本《书目考》中有收录。《书目考》是孙毓修辑编的历代公私藏家藏书目录资料汇编。按朱彝尊《经义考》例,共收目六百余种,最大特点是辑录各家书目序跋及其有关论述,为后人保存了大量史料。孙为编此书,前后约十有余年,三易其稿,可惜尚未刊印,现只存稿本而已。其中《清绮斋书目》跋文出于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姜殿扬之手笔[6]。有四部分组成:(一)钱泰吉《曝书杂记》里两则有关管庭芬和张宗松的记述;(二)孙氏1922年1月5日跋;(三)孙氏1922年4月7日跋;(四)姜殿扬附识。姜氏附识云:“吾乡吴梅庵喜钞书,先辈风流,承平气象,深可倾慕。海昌管芷湘雅有枚庵之癖,顷于小绿天见其手写《清绮斋书目》,耽玩久之,并读星师所记授源流,甚幸此目之得所。因为录其跋语,并题数行,以志眼福。吴趋姜殿扬。”今北图所藏《清绮斋藏书目》管氏抄本中的孙氏跋文,估计即与上同。这大约就是《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史部》误录“姜殿扬跋”的原因吧。

郑伟章《文献家通考》中册“管庭芬”篇记:“今北京图书馆善本中有其道光二十三年所抄《清绮斋藏书目》,孙诒让手跋云:‘书既珍秘,又出海宁管芷湘手钞,故甚爱之。’‘芷翁博极群书,犹得见冯柳东、张叔未、钱警石诸先生,渊源有自。手抄之书,自经粤乱,流传日少’。……”所引录各句,与孙毓修第一篇跋文只字不差,“孙诒让”当为“孙毓修”之误。笔者曾将此发现函告郑伟章先生,郑复信表示同意,并称《文献家通考》如再版,当予更正之。

上海图书馆藏清抄本《清绮斋书目》,笔者曾寓目。内虽也有管庭芬跋文,但并非小绿天曾经收藏过的管氏原钞。《历史文献》第五辑《上海图书馆善本题跋选辑·史部(续三)》著录,称其为“管庭芬手抄本”,当误。该书并无孙跋所记录首尾有“渟溪老屋”“廷芬读过”“廷芬过眼”及“廷芬芷湘”等图记,且仅一册,非二册。不过该本也渊源可考,流传有序。首尾有“钱塘丁氏正修堂藏书”“湘潭袁氏沧州藏书”“刚伐邑斋藏书”及“壶冰室珍藏记”四枚藏印。据此藏印顺序,可考该本为杭州丁氏正修堂,借自管氏原钞过录,目录后朱笔管氏跋文系摹写。笔者以为,如著录“清丁氏正修堂抄本”,并非无根据。“湘潭袁氏沧州藏书”为袁芳瑛藏印,可见该书后归袁氏。“刚伐邑斋”“壶冰室”则是袁思亮斋名。袁思亮(1879—1939),袁芳瑛族曾孙,得卧雪庐藏书颇多。袁思亮殁后,据说他的藏书由其子帅南带往香港[7],但很可能有少量图籍流散于沪上,今辗转汇集于上海图书馆,丁氏过录《清绮斋藏书目》即是其中之一。

当年孙毓修、张元济可能不知道还有一部同出一源的《清绮斋书目》抄本存世,不过他们留下的跋文,至今仍是我们研究这部书目及其海盐张氏藏书情况的重要文献;同时,对于了解张元济聚书、印书的思想渊源,无疑也具有重要意义。张元济的跋文早已收录于《涉园序跋集录》当中,而孙毓修在此书传授流布中所起的作用和贡献,却鲜为人知,他的三篇跋文也从未刊出过。现笔者特作介绍,以再现小绿天主人的风采。

(原载《图书馆杂志》2004年第5期)

注释

[1] 上海图书馆藏清抄本《清绮斋书目》。

[2] 管元耀《花近楼丛书序跋记跋》,引自郑伟章《文献家通考》中册,第804页。

[3] 上海图书馆藏孙毓修未刊稿本《书目考》第五册。

[4] 上海图书馆藏张元济手抄《清绮斋书目》第二册;张元济《涉园序跋集录》。

[5] 孙氏后人约编于30年代初的《小绿天孙氏鉴藏善本书目》,已不见此书著录。

[6] 《书目考》稿本现存10册,大部分为抄稿,有孙氏自抄,也有他人所抄,另有一小部分打印件成印本剪贴。有关《清绮斋书目》的文字由姜殿扬手录,似为影印件,用纸与其他抄稿不同。

[7] 王謇《续补藏书纪事诗》“袁思亮”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