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中断的京师谒选_关于吴承恩的故事

中断的京师谒选_关于吴承恩的故事

时间:2022-04-30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中断的京师谒选_关于吴承恩的故事由于入贡要在吏部办理一定的手续,再加上也还有少许贡生经运动后直接选官而不需坐监的可能,因此吴承恩在四十五岁时第一次进了京城。这时的吴承恩虽然还没有官职,但在京城已经有人等着为他接风了。此时吴承恩人在壮岁,凤毛却少年夭折,白发人送黑发人,这种打击之难以承受,可想而知。这样的悲剧,任何时候都值得同情,但发生在这个时候,对吴承恩就有意想不到的影响。

中断的京师谒选_关于吴承恩的故事

由于入贡要在吏部办理一定的手续,再加上也还有少许贡生经运动后直接选官而不需坐监的可能,因此吴承恩在四十五岁时第一次进了京城。

嘉靖二十九年(1550)的开春之时,吴承恩由淮安出发,沿运河北上,直趋京城。事情不急,负担不重,沿途正好赏玩,沿途登了泰山,上了太白楼,也游了杨柳青,有诗为证。登泰山时他写了一首《古意》:

日出沧海东,精光射天地。

俄然忽西掷,似是海神戏。

羲和鞭六龙,能驱不能击。(www.guayunfan.com)劳劳彼夸父,奔走更何意?

余自尘世人,痴心小尘世。

朝登众山顶,聊复饮其气。

诗歌写景部分大气磅礴,颇有杜甫《望岳》的意境。其中“余自尘世人,痴心小尘世”比较有意思,说登山之后,有超凡脱俗顿离尘世之感,但想想自己本不就是尘世之人么,未免可笑痴心,话语中有一种对自己无可奈何宦海谋官,直入尘世的自嘲。

在济宁他写了一首《太白楼》:

青莲居士登临地,有客来游兴不孤。

山水每缘人得胜,贤豪多共酒为徒。

云飞醉墨留朱拱,花拥宫袍想玉壶。

独倚栏干倾一斗,知君应复识狂夫。

李白成名之后,天下不知平添多少太白酒家,但唯以济宁太白楼为最著。据说当年李白客居此地,县令贺公以美酒楼上招待,最后还将酒楼赠与李白,此楼遂成历代文人流连之地,所谓“青莲居士登临地”,只有这里的太白楼最为著名。回忆李白一类的“贤豪”酒徒,作者不禁也有许多联想,甚至暗中有把自己归为李白同类人的意思,可见内心的狂傲似乎还没有完全泯灭。

这时的吴承恩虽然还没有官职,但在京城已经有人等着为他接风了。非常的巧,从淮安走出来的铁杆发小儿,除朱曰藩外,沈坤、李春芳、张侃、倪润这时都在京城任职,老友来了自然要有所表示,不喝个昏天黑地岂能罢休。酒宴是谁主持的现在已经无法查清,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对吴承恩来到京城的目的都很明确,也都意识到自己有帮助的责任

如果期待吴承恩直接选一个官职,那最好的办法就是打通吏部的关节。几个人中,沈坤与张侃的性格比较豪放,沈坤与吴承恩又是儿女亲家,自然格外热心:“汝忠,这事咱们今天不提,喝酒就是。改天去吏部报到,我陪你去,兴许可以去尚书那儿讨杯茶。”吴承恩自然满口地表示:“不急,不急。这么多年都等了,何在乎这几天。”

虽然大家都说不急,但话头渐渐地还是回到了主题上。沉吟片刻,张侃敲了敲酒壶,说:“刚才十洲所言,我看不十分稳妥。你和子实都在翰林院,虽然经常可以与吏部的尚书、侍郎见上面,但要说讨个人情恐怕还差点火候,而且事情一旦摆明了倒未必好办。”顿了一顿,“我这人不求上进,就任个主事,但与吏部的那些经办的人倒有往来,有时未免有点私私弊弊的事相互通融,汝忠的事还是交给我吧。”众人都说如此甚好,张侃又说:“只是真的不能急,现在吏部选官也实在太难,要慢慢地用点水磨功夫。大家也别闲着,各人四处探探,看哪儿有合适的窝子,选出官来得有人要,如果把汝忠弄到冯焕那样的烟瘴之地去,大概嫂夫人也是不会答应的。”

为了办事方便,吴承恩就住在张侃处。每天在京城到处转转看看,转眼已经过去将近一月,也写了不少诗,但身在京城,诗也未免都有点歌功颂德、烟花繁华的味道,与沿途真山真水激发出来的诗意完全不可相提并论,弄得他自己都觉得无趣。

一天,沈坤过来,告诉张侃说翰林院缺个书办,他已经办了推荐手续,一旦吏部挂牌选出就可以办理正式手续;张侃也告诉他,吏部本年度的岁贡登记已经结束,正在考虑即选名单,已经有了点眉目。说话间沈坤掏出一封信交给吴承恩,说这是叶氏夫人请淮安府随公文夹寄来的。

拆开信,也就寥寥数行,吴承恩看了却如五雷轰顶。原来爱子凤毛因急症已经夭折。

其他一切此时都已经不是急务,唯有尽快回乡。吴家几代单传,子嗣艰难,吴承恩的祖父吴贞病故在浙江仁和教谕任上时,已经在四十岁以上,但吴承恩的父亲吴锐才四岁;吴锐中年得子,四十五岁时才见到吴承恩;而吴承恩之生凤毛,大约也在三十岁以上。此时吴承恩人在壮岁,凤毛却少年夭折,白发人送黑发人,这种打击之难以承受,可想而知。

这样的悲剧,任何时候都值得同情,但发生在这个时候,对吴承恩就有意想不到的影响。很可能此时在京的朋友们还是想挽留他,说能弄个直选殊为难得,能留在京城更是上上之选,但劝慰也只是略有表示而已,更多的话很难出口。吴承恩理解大家的心意,写了一首诗作答,诗题《庚戌寓京师迫于归志呈一二知己》:

世味由来已备尝,鸥心宁复到鹓行。

纵令索米容方朔,未必含毫象子长。

六月车尘惊客鬓,连宵乡梦绕山堂。

明珠有赠惭无报,系在罗襦未敢忘。

其中用了唐人张籍《节妇吟》的典故,对京城朋友的努力表示感谢,这个典故用得非常好,所以我忍不住还是将张籍的原诗录在下面: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当时藩镇李师道网罗人才,邀张籍到其幕下,张籍借男女之事,很委婉地表示了对李师道罗致的拒绝,说:你已经知道我有了夫君,还是赠我表示爱情的明珠,我珍重这份情意,但我与夫君情誓生死,只能遗憾地退还明珠。借助于这个典故把全诗联系起来,吴承恩就是在说:自己已经经历了太多的人间变故,深知谋个官位很不容易,现在家中有重大变故,归乡的思绪已经不可抑止,弃置各位的努力非常惭愧,只有将情意深深埋在心底。

因为吴承恩中断了北京的入贡选官之行,此后他只有遵守制度,编入南监学籍,一边读书一边等待机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