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让人失望的“贡品”_关于乾隆的事迹

让人失望的“贡品”_关于乾隆的事迹

时间:2022-04-24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让人失望的“贡品”_关于乾隆的事迹乾隆五十八年七月底,经过九个月的海上行驶,英国使团终于抵达了中国。据《英使谒见乾隆纪实》记载,中国官员初见英国使者,便开门见山地询问起“贡品”的情况。他立即下了一道命令,让人将英吉利使臣带来的“贡品”画出图样,飞马送到承德供自己观览。至于那些“贡品”,除几件个头太大的被留在京城外,其余全部运送到承德。在这种“冷漠”的氛围下,谈判进行得并不顺利。

让人失望的“贡品”_关于乾隆的事迹

乾隆五十八年(1793)七月底,经过九个月的海上行驶,英国使团终于抵达了中国。七月二十六日,英国使团船队停泊在天津大沽口外。

乾隆早就吩咐过负责接洽的官员:“该贡船到达天津时,若大船难以进口,着穆腾额预备小船,即将贡物拨运起岸,并派员同贡使先行进京。不可因大船难以进口,守候需时,致有延误也。将此传谕各督抚知之。”什么意思?乾隆已经等得不耐烦了,他关心的是英吉利国使者带来的贡品。至于其他,他暂时没有考虑过。

中国官员揣测圣意,不敢延慢,赶紧与英国使者接洽。据《英使谒见乾隆纪实》记载,中国官员初见英国使者,便开门见山地询问起“贡品”的情况。他们的意思是,先拿到英国使者的礼品清单,将之呈给皇帝阅览,然后再运“贡品”到京。至于沿途办差的中国官员们,无一例外都会问起这个问题。由此可见,乾隆对这次英吉利使者带来的“贡品”有多么在意。

有人提出:乾隆是堂堂大清国君,在位将近一甲子,什么样的奇珍异宝没有见过,怎么会如此心急这些“贡品”,它们又跑不了。其实,他的这种心态完全可以理解。他做了一辈子的皇帝,见过的奇珍异宝不计其数,什么也不稀罕,于是便想寻找一些自己没有见过的新鲜玩意儿。这就好比有人吃惯了珍馐佳肴,偏偏更想品尝一些自己没有吃过的东西一样,是一种心理上的追求。更何况他已经80多岁了,年龄的限制使他更加迫切地想要见到那些新鲜玩意儿。(www.guayunfan.com)英国人到达北京的时候,乾隆正在承德,他打算在这里过完自己的83岁生日。听到英吉利使者抵京的消息,他更是急不可耐,想早点见到那些东西。怎么办呢?皇帝有的是办法!他立即下了一道命令,让人将英吉利使臣带来的“贡品”画出图样,飞马送到承德供自己观览。至于那些“贡品”,除几件个头太大的被留在京城外,其余全部运送到承德。自然,英吉利使者也一并到承德朝拜上国皇帝。

皇帝如此心急礼物的消息,也早就传到了英国使臣的耳中。他们心中窃喜,把皇帝对礼物的重视理解成对英国的重视。在一路享受最高标准的礼遇之后,英国使臣放下心来:大清皇帝这样重视我们,看来此次开辟中英贸易通道一定会很顺利。

但是,好像也不很顺利。英国使臣到达承德后,中英双方第一次发生了冲突。原来,中国官员提出,使团代表在觐见皇帝时,必须行三跪九叩之礼。中国大臣们跪习惯了,认为臣子跪天子,是天经地义。但是英国人不习惯,工业革命的蓬勃发展,使英国人认为自己的国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强者”怎么能轻易向人下跪?双方第一次碰撞便产生了火花,火星四射。

在乾隆等人眼中,英吉利国既然想要向大清朝称臣纳贡,就一定要行附属国的礼节,他们怎么能如此固执?难道不是诚心归附?误会,这其实是一个误会,而且这个误会在两广总督第一次奏报乾隆时就已经产生了。英国人是想借着祝寿之名,前来中国打开贸易通道,而中国官员却把“祝寿送礼”看成了“称臣纳贡”,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实在太大了。

更糟糕的是语言不同,这使双方的沟通出现了很大问题。虽然有翻译,但是那些熟悉中国官场特点的翻译们,却总是会把最动听的话翻译给乾隆听。这样一来,英国使臣们的措词,便变得十分“恭顺”了,误会越来越深。这样的误会不仅出现在双方的日常沟通中,更是出现在了国书之中。英国递给乾隆的国书,在经过翻译们的“精雕细刻”后,大致意思虽然没有变,但是味道却全然变了,变得“恭顺”无比。这也难怪乾隆和大臣们会认为英吉利国是想向大清称臣,恐怕无论是谁,在见到国书中那句“大皇帝万万岁,应该坐殿万万年”的时候,都会产生这样的误会吧!

这个误会为祸不浅,使得好好的一次“友好访问”变成了“称臣纳贡”。我们来看:

中国人认为,凡是到中国来的外国人,都是向中国表达顺从。

英国使臣认为,文明国家之间的交际都是平等的,没有“称臣”之说。

这种观点上的碰撞,使得双方的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英国使臣无论如何也不行“三跪九叩”之礼,因为他们认为自己航行几万里,来到中国是“为了使整个东方向英国开放贸易,并使英中关系建立在条约的基础之上”,而不是为了“叩头称臣”。英国使团代表马戛尔尼说:“在地球上我们必须渴求的唯一东西是贸易自由。我们比地球上其他商业国家拥有更多的工业、更多的首创精神和更多的资本,除了开拓市场我们别无所求,让我们忠实地与对手开展竞争吧。”

自然,这种典型的“外交为经济利益服务”的观念乾隆不明白,中国官员们也不明白,他们不相信贸易有如此神奇的作用,对英国人的豪言壮语嗤之以鼻。双方争执了半天,又回到了原点上:要不要行“三跪九叩”之礼?英国人疑惑:有必要这么在乎这个叩头的礼节吗?中国人疑惑:这天经地义的事,为什么不愿意去做?争执到最后,双方谁也没有说服谁。但是,这里毕竟是中国人的地盘。

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英国人,触及大清王朝的威严了!英吉利使者拒绝行跪拜礼参见皇帝的消息,震惊了整个朝野。乾隆变脸了,大清朝的官员们也变脸了:这群红毛番,简直是大逆不道!

天气由晴转阴,虽然还没有下雨,但却让英国人嗅到了雷雨的味道。中英双方为行觐见礼发生冲突后,互不相让,于是便转而进行谈判,中国的谈判代表正是和珅。《英使谒见乾隆纪实》里记载了英国代表当时的感受:“和中堂接见公使的时候坐在正中一个铺着绸缎的高椅上,两旁有四个大臣……他们见了我们也不起立,态度冷漠,语气傲慢专横。”这哪里是谈判,分明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压迫。英国使团代表揣测,“为了表示国家的尊严,他们似乎决心避免以平等的精神回答特使的敬意。”在这种“冷漠”的氛围下,谈判进行得并不顺利。没办法,思维上相差太大,很难达成共识。

英国人已经不远万里来到了中国,礼总得送出去吧。争执到最后,双方都各退了一步:英国人同意单膝跪地,随众俯首;中国人也不再勉强他们非要行三跪九叩之礼。这个变通,才使得晋见得以举行。不过,中国人对英国人的不满,已经彻底无法改变了。

据清史料记载,中英双方发生争执之后,中国人对英国骤然冷淡下来:他们餐桌上的菜减少了一大半,也不再可口了;生活供给也减少了一半,没有了贵宾的待遇;住的地方也变了,从豪华变成了普通。总而言之,英国人的贵宾身份没有了。

虽然双方闹了个不愉快,但乾隆依然很关心那些“贡品”,或者说是礼物。

于是,礼物就在乾隆期待的目光中被送了上来。第一次送上来的礼物有:两台大望远镜、两支气枪、两支猎枪、两对加长了像步枪一样的马枪、两箱爱尔兰特产波纹绢、两箱华贵地毯。另外,还有很多英国贵族和名人的肖像画。

礼物不少,但是乾隆还是有些失望,这和他的期望有些距离。望远镜早就传到中国来了,他的爷爷康熙就曾有过一台,虽然这两台望远镜的档次看起来要高一些,但区别也不是很大;枪支他也有,而且还有很多,更何况他这个年纪已经不再适合舞刀弄枪。至于其他东西,那就更没有出彩的地方了。难道,英吉利国使者就没有带来像“自行人”一样巧夺天工的好玩意儿吗?

他开始期待那些留在北京的“贡品”能让自己耳目一新。他听说那些大件“贡品”,仅运送就用了三千多人,调试安装也花了二十多天,这么复杂的东西一定好玩儿。为了能够提前见到那些东西,过完寿诞之后他直接回京,取消一年一度的狩猎活动。回京之后,他也没有进城,而是直接去圆明园看“贡品”了。

然而,他再次失望了。原因是,他根本看不懂英国人带来的“天体运行仪”。对于这个仪器,英国人寄予了很大的厚望,因为它立体而清晰地展示了太阳系的全貌,这对于还停留在“天圆地方”阶段的中国人来说,无疑是一种不可思议的进步。但遗憾的是,没有中国人能够看懂,包括乾隆在内,所有人都将这个“天体运行仪”看成了“气节测算仪”。英国人欲哭无泪。

至于英国人想用来展示自己地理知识和航海成果的地球仪,乾隆更是不感兴趣。开什么玩笑!宁寿宫、乐寿堂里的地球仪已经存放上百年了,做工比英国人的更精美。

唯一引起乾隆兴趣的是帕克透镜。英国人在他面前卖力地示范,而他对于那个能将铜钱熔化的仪器也很好奇。但是研究了一会儿,他就失去兴趣了:这个笨重的家伙除了可以点火之外,还能做什么?谁又愿意用它来点火呢?和珅倒是很机敏,他提出了“是否可以用这透镜去火攻敌人”的问题,但是却没有得到答案。

对于“君王”号舰艇模型乾隆倒是很有兴趣,但是由于翻译上的问题,他并没有听到重点。于是在略微逗留之后,他便转身走开了。至于迫击炮,他根本连看都没有看,因为这个时候,他已经认定英吉利人是一个爱吹牛的民族,他们喜欢夸大其词,所以不看也罢。

乾隆彻底失望了,那些“贡品”显然不像他们形容的那样新奇,他开始反感这个“爱吹牛”的民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