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科举制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分析 对当代教育有什么意义

科举制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分析 对当代教育有什么意义

时间:2023-06-14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error_msg":"Access token invalid or no longer valid","error_code":110}

科举制的积极影响有对社会流动起过促进作用。科举制度具有相当的开放性和一定程度的竞争性,造成封建社会人才流动。消极影响有由于统治者改变考试内容使科举成为束缚知识分子思想的枷锁。导致部分士人产生了畸形的价值观

科举制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分析

科举制度影响

一、积极影响:

1、政治方面: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拥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2、教育、社会风气方面: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3、文学艺术方面: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4、科举制度对各国选拔人才具有借鉴意义。隋唐时期出现了文化交流,韩国、日本、越南均有效法我国的科举制度,后经传教士的影响,西方国家也吸收了科举制度的优点。

与封建社会其他所有选举制度相比,科举制度有其进步性和合理性。它造成了社会流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封建政治;科举的一整套严密的考试程式和制度,更被誉为是中华民族的杰出创造。

科举制使应考之人获得公平竞争的机会,这对于调动人的积极因素,广泛搜罗人才,有着无可辩驳的优点。以考试取士,权在国家,考取者无私恩,黜落者无怨恨,亦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政治的清明。

二、消极影响:

1、人们都关注于应付考试而忽略了实用知识。

2、同一批的进士结为朋党,朋党成为唐代后期政治黑暗的主要原因,加剧了唐朝的灭亡。

3、明清时,为了加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者把科举定为八股取士,大大限制了人的思想,即中央不能选拔真材实料的人才,成为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中国古代科举制对现代教育的借鉴意义

1、科举制促进了文化教育发展。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做官三者联系起来,把权位、学识结合起来,知道现如今这套模式还在继续使用中。

2、科举考试作为人才与文化的筛选器,在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创造和传播、民众文明教化等方面的作用无可替代,从多方面推动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3、儒家的思想和文化也因为和科举的紧密结合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弘扬和传承。比如儒家学说倡导血亲人伦、现世事功、修身存养、道德理性,还有其中心思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都深入现代教育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