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新对教育的意义

创新对教育的意义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不仅知识的生产离不开创新,而且知识的应用也需要创新。由于知识经济的关键是知识生产,核心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教育,同时,又由于21世纪的中国教育担负着提高国民素质,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的重要责任,是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基础,是提高现实生产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依靠力量,因此,创新就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的必然要求。教育创新是逐渐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世纪抉择。

第二节 创新对教育的意义

创新已经成为一股世界性的潮流,它冲击着世界的各个角落,冲击着社会的各个领域。在当今世界,每一位关注人类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和民族进步、关注教育事业繁荣的人,都不可能不关注创新、重视创新,而对于广大中小学工作者来说,更要实施创新。作为一种时代潮流的创新必然要影响和冲击到教育,包括中小学教育。创新可以说已经成为教育的灵魂。没有创新,教育就不能生存,没有创新,教育更不能发展。今天的教育只能在创新中求生存、谋发展。

一、教育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创新是一个带有时代气息的词汇,是一个时代范畴。它代表着一种新的观念、意识、思想、精神和实践,是一种时代发展的潮流。因此,现在所说的创新与传统意义上的创新具有明显的区别。可以说,关于创新的思想和实践早已有之,但像目前这样在全球范围内形成气势磅礴的思潮,却是近一个时期的事情。在这样一种时代背景下所提出的教育创新,当然也就是对教育的一种新的要求。

教育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当今的时代是世界各国走向知识经济的时代,而知识经济最为核心的东西就是创新。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可以创造出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大的多的价值。知识经济时代的组织、机构、企业和个人,都只有依靠创新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知识经济是当代世界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特征,它对于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对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知识经济的意义首先表现在它对于人类物质文明的巨大推动作用上:

第一,知识经济推动第一产业不断升级、迅速扩张。以农业、林业、牧业、副业和渔业为主体的第一产业,对于传统工业经济来说,是无法产生什么经济效益的。然而,知识经济却可以通过技术创新推动第一产业不断升级,迅速扩张。例如,通过科技创新,农村出现了绿色革命,产生了第二产业性质的大农业,兴起了第三产业性质的知识农业、智能农产品等。第一产业在不断升级的同时也在迅速扩张,生产开始走向规模化、集成化。

第二,知识经济推动第二产业不断升值、迅猛扩张。有些人把以工业、制造业为主体的第二产业称为“夕阳产业”。其实,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科技创新的发展,第二产业已经不断升值,并迅猛扩张。这是因为,知识经济通过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理论创新,极大地提高了第二产业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含量,并由此带来了巨大的市场价值,于是产生了第二产业的迅猛性增长。

第三,知识经济推动第三产业增长、扩张。人们已经习惯于把以信息、服务业、商业、金融业和文化娱乐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称为“朝阳产业”。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知识经济的巨大推动下,第三产业以出人意料的速度在增长和扩张,而且前景一片光明,前途不可限量。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就是依靠知识经济对第三产业的巨大推动作用而发家的。在中国,联想集团等从事信息产业的公司之所以能够迅速崛起和壮大,也是因为这些企业的领导人看到了知识经济对第三产业的巨大推动作用,并不失时机地利用了这种作用。

第四,知识经济推动新兴产业不断生长、扩张。所谓的新兴产业,主要是指以信息、知识、高新技术和文化、人才为主体的产业,有人将其称为全球超级的“未来产业”。它只需要十年的时间,就可以完成第三产业50年、工业300年、农业3000年才能完成的革命,从而实现非常迅猛的生长和扩张。

知识经济在推动人类物质文明发展的同时,也推动着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这种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知识经济极大地促进了经济与文化的协调发展。在传统的工业社会,知识通常属于精神文明,而经济则属于物质文明。但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与经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已经越来越相互交融,形成了新的知识经济现象,从而产生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体。在这样的统一体中,经济和文化的协调发展越来越得到加强。从根本上说,经济与文化的协调发展本身就是知识经济的要求。发展经济就是促进文化繁荣,加强文化建设也就是推动经济增长。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竞争越来越成为知识的竞争。

第二,知识经济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的生活方式从其本质上说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知识经济通过高度的信息化、科技化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办公自动化、网上购物、网上求学、虚拟社区,等等,将使人们步入一种以前想都没有想过的生活方式。

第三,知识经济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知识经济之所以具有上述作用,主要是因为知识经济注重创新。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与以往的知识并不是完全等同的,它是一种追求创新的知识。知识的价值和作用主要是通过创新来加以实现的。

知识经济是指以现代化科学技术为核心,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是前所未有的经济,相对于传统经济而言,知识经济带来了五个转变:一是从有形资产向无形资产的转变,二是从狭义的信息资产向广义的知识资产的转变,三是从知识本身的获取向求知能力的开发转变,四是从重视引进模仿能力向强调创新能力转变,五是从技术自身的创新向知识生产的基础能力创新转变。因此,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与传统工业经济完全不同的经济形态,是以不断创新的知识和对这种知识的创新应用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与其他经济形态相比,它一改过去那种资源、资本的总量和增量决定模式,更加强调创新的作用,很好地弥补了资源和资本上的不足,获得了持续的竞争优势。

总而言之,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不仅知识的生产离不开创新,而且知识的应用也需要创新。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本质和灵魂。由于知识经济的关键是知识生产,核心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教育,同时,又由于21世纪的中国教育担负着提高国民素质,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的重要责任,是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基础,是提高现实生产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依靠力量,因此,创新就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的必然要求。

教育创新是逐渐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世纪抉择。教育创新是时代对教育的呼唤。教育创新是教育的一种整体的根本性的变革过程。是社会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面对知识经济的要求,世界各国都在构建自己的国家创新体系,这个体系包括制度创新体系、知识创新体系和教育创新体系。教育创新体系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是知识创新的基础。没有教育创新,就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也就根本谈不上知识创新和科技发展,就不能适应未来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实施创新教育,要求教育进行全面改革,尤其要求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教育创新”的意识,建立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教育创新体系。江泽民同志指出:“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过于划一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这就要求教育必须进行从思想观念到制度实践、从体系到教师、从外部到内部、从宏观到微观的整体深层改革,实现全面的创新,才能适应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

教育必须首先研究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这些人才需要什么样的素质,如何培养人才,才能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和要求。这是涉及到教育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即人才观和教育观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知识经济的“创新”本质,要求把创新人才作为我国21世纪教育的主要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应该不仅具有丰富的知识,而且拥有各种能力和很高的综合素质。其中,知识不仅包括普通文化科学知识、本专业的基础与专业知识和相邻学科知识,还应包括相融不同学科的综合性知识;既包括自然科学知识,也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还包括获取知识的态度和方法。能力不仅包括寻找、获取和处理知识的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创新知识的能力,还包括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能力,参与、竞争与合作的能力,与人共同生活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对未来知识经济社会来说,创新能力尤其重要。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还是靠教育,这就要求教育必须首先进行创新。

二、教育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教育是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教育的创新与发展必须服从经济建设的需要。当现行的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已经不适应经济体制改革需要的时候,教育就必须通过创新和发展来适应新的经济体制的需要,适应经济建设对创新人才的需要。

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位居世界前列。中国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长期保持这样的经济增长速度。而这样的经济增长速度势必使得我国的经济规模越来越大,从而对创新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了。要使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的人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加大创新人才的培养力度,进而需要加大教育创新的力度。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就越大,教育创新的任务也就越重。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已有成就可以看出,未来教育创新的任务非常艰巨。进入新世纪以后,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继续稳步推进,国有企业、金融、财税、价格、粮棉流通、行政审批、社会保障等各项改革都取得了新的进展,从而也为教育创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制度保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企改革取得成效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继续推进:推动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规范上市、中外合资和相互参股等多种形式,实行股份制改造,是我们目前正在做的事情。具体的一些做法就是:把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作为企业改革的战略重点,选择客户基础较好、技术开发能力较强的行业排头兵企业,开展与国际一流企业的“对标”活动,推动国有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深化企业人事、劳动和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加快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步伐。继续推进企业的债转股工作;加大对劣势企业的兼并、破产力度,使浪费资源、污染环境、资不抵债的企业退出市场。中小企业发展的外部条件有所改善:为了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国家已经正式启动了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社会化信用体系建设,全国许多地方初步建立了省、市两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经过各方面的努力,国有企业继续保持了稳定发展的势头。

(二)价格改革取得新进展,粮棉流通体制改革继续深化

政府进一步放开和下放了一大批商品和服务价格,同时,继续推进农村电网“两改一同价”工作,江苏、上海等地已在全省(市)范围内实现了城乡用电同网同价。改革原油价格形成机制,国家改革与发展委员会不再每月公布原油基准价,改由两大公司按照国家制定的作价办法协商定价。积极推进供水和公有住房基金的改革。

粮棉流通体制改革主要表现在,在粮食主销区加快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粮食市场和粮食价格全面放开。健全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体系。完善地方粮食储备制度,按照国家关于“销区保持5个月销量”的要求,充实省级粮食储备。在主产区,继续实行“三项政策、一项改革”,基本做到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进展顺利,基本遏制了大量亏损的局面。大力推进棉花流通市场化改革,放开棉花收购,建立了棉花储备制度,实行棉花购销、加工企业与供销社分开。加强和改进国家对棉花市场的宏观调控、市场管理和质量监督,大力推进棉花产业化经营。

(三)金融体制改革稳步展开,财税体制改革积极推进

进入21世纪后,我国政府加快了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理步伐,大量企业不良资产被管理公司收购。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推进农村信用社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完善资本市场。国家允许境内居民以合法持有的外币开立人民币特种股票帐户,拓宽了国内居民的投资渠道。改革股票发行方式,实行核准制。正式实行上市企业退市制度,加大了对资本市场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继续搞好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稳步推进财政支出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实行部门预算的改革步伐。政府采购制度初步建立,采购的范围由单纯的货物类扩大到工程类和服务类,越来越多的供应商参加到政府采购活动中来。

(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步伐加快国务院明确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各地和各有关部门按照“合法、合理、效能、责任、监督”的原则,认真清理现有的行政审批事项,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有关部委召开了全系统电视、电话会议,部署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在初步清理的基础上,对不需要中央政府投资,同时又是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发展、国务院审批总投资限额以下的项目,国家计委不再审批,属于地方政府出资的由地方计划部门审批,属于企业出资的由企业自主决策。第一批取消的审批事项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农林水利、社会事业项目、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和商贸设施项目。对需要继续保留的审批事项,规定了严格的审批时限,提出了监督制约措施。其他部门和地区也陆续公布了一批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

(五)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继续完善积极推进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继续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国务院有关部门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为城市贫困人口提供基本生活保障。辽宁省及其他地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的试点工作顺利展开。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工作进一步加强,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进一步提高。

由上可见,我们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取得的成就是喜人的,这些成就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可以说,没有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就不可能有我们今天的经济成就。但是我们必须看到,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快制度创新步伐,积极推进经济体制的深层次改革,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经济领域的制度创新对于国家来说是最为根本的。但是,经济领域的制度创新要想成功并持久,就必须有教育创新为其提供知识基础和人才基础。

三、教育创新是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教育是为社会发展的需要服务的,为了更好的促进社会的发展,教育自身必须要很好的发展,即创新自身的内容和形式,使其符合发展了的社会的需要。由此可见,创新是教育发展的永恒定律。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先后有六次重大的教育创新,而每一次教育创新,都对教育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一次教育创新,引发了教育形式的重大转变,使学校教育得以产生,教育活动从生产领域中分离出来,建立起文官选拔的正规教育制度。

第二次教育创新——班级授课制,使学校教育建立起系统的按年龄分班教学的制度,极大地开发了人类的潜能。

第三次教育创新,是根据产业革命要求提出科技教育思想,建立起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新型教育模式,使正规教育逐步从贵族的学术殿堂中走出来,转向为生产实践服务,产生了带根本性的教育革命。

第四次教育创新,表现为终身教育观的提出,使教育从阶段性向全过程的终身学习迈进,实现了教育制度的重大转型,适应了新科技革命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从而导致教育在新的水平上与人类生活结合起来。

第五次教育创新,表现为多媒体教学,使文字产生后教育与实物从脱离再实现结合,促进了教育方式上的革命,对人类学习形式有重大影响。

第六次教育创新,是创新性学习的提出。创新性学习要求有新的课程与之相配套,因此,课程改革和创新是创新性学习的必然结果。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教育创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其基础在教育。能否树立起把经济发展奠定在科学技术和教育发展的基础上的现代发展观,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重经济轻科教是一种传统的小生产发展观,以这种思想指导经济建设,不可能实现现代化。必须转变把教育看作消费性社会福利事业的陈旧观念,在全社会确立教育是具有生产性的战略先导产业和基础产业的现代观念,把教育的战略重点和基础地位落到实处。重视教育是重视知识、重视人才的具体表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基本要求。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必须切实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保障教育优先发展。

教育在全世界的发展正倾向先于经济的发展,这在人类历史上大概还是第一次。“教育先行”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在世界范围内教育经费的增长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智力投资增长速度超过物质投资增长的速度。因此邓小平曾经十分深刻地指出: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科教兴国首先必须振兴科教。加大科教投入,加强教育投资立法,从法律上规定国家、社会、企业和个人的教育投资义务和责任,建立起多元化的教育投资机制,是切实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保障教育优先发展,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有效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为教育创新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

受到科举考试制度的影响,我国应试教育根深蒂固,重继承轻创新,这种情况必须彻底改变。为此,应当从幼儿教育抓起,各级各类教育都要全面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不同层次的教育应有不同的侧重点。中小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时期,应该加大创新具有的力度,因而教育创新的力度也就必须加强。

当今世界政治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其实质就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而这两者的发展水平从根本上说都取决于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够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为此,我们必须高瞻远瞩,及早筹划我国教育事业的大计,以迎接未来的挑战。

面对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的新形势,我们必须对教育的创新具有紧迫感,真正树立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和“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思想,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确保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教育创新的步伐,开创教育事业的新局面。

四、创新是教育的灵魂

在这个崇尚创新精神的时代。国家和社会都迫切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而每一个希望对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的人,也都渴望自己成为创新型人才。要培养创新人才就离不开教育的创新,而教育唯有创新,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从这种意义上说,创新是教育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灵魂。失去了创新的精神和能力,教育将无法在未来的社会中生存和发展。

(一)创新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

创新是人类一切实践活动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作为人类实践活动一部分的教育,同样要靠创新的推动才能发展。创新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随着时代前进步伐的加快,教育要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必须加快自身的改革和发展。党和政府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把教育纳入了战略发展重点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布局中,真正把教育作为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工作,摆到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这种形势下,教育自身没有任何理由不加快发展的步伐。

根据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的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在前一阶段的研究和实践成果的基础上,把素质教育从典型示范为主转向以整体推进和制度创新为主,即主要通过21世纪的课程教材革新、评价机制革新和师资队伍建设,为素质教育的整体推进提供制度和师资保证。所谓“整体”,包含了各个层面、各个层次和各个方面。具体一些说,就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办学体制、教育结构、课程建设、教材、教法、招生、考试评价制度、学生个性发展、教师素质提高等方面,教育理论研究、教育决策和管理、教学活动、实际操作等层面,高、中、低(办学条件、办学水平)等层次,另外还包括学生、教师的个性特长、潜能等,所有这些构成了教育创新发展的整体。创新意识、创新要求渗透于整体中的每个环节与结合点,通过每个“点”的优化和系统优化组合,开创21世纪教育的新局面。

(二)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领域中的一场深刻变革,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紧迫任务。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对我国教育的呼唤,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首先,在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迎接国际竞争的迫切需要。我们已经走入新世纪,我们已经加入WTO,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正在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我们正在努力追赶世界发达国家,我们正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正如十五大报告中所指出的:“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发展教育,实行教育改革,其根本任务就是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要加快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步伐,必须实施素质教育。传统的应试教育是无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的。

其次,实施素质教育是迎接21世纪科技挑战的需要。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明显特点是:发展速度加快,新领域、新突破增多;学科高度分化同时又高度综合;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周期大大缩短。当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了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职业的广泛流动。这就要求新时期的每一个人都注重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再次,实施素质教育是解决人类面临的种种潜在危机的需要。科学技术和现代化在给人类带来种种福音的同时,也带来了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种种问题,诸如资源与能源匮乏、环境污染、土地沙漠化与生态失衡。所有这些都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此外,以计算机技术为主导的科学技术革命将人类推进到前所未有的信息化时代,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高科技犯罪。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物质生活资料的极大丰富,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也诱发了一部分人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滋生和个人主义的无限膨胀。

从实际情况来看,不少人在拼命追求物质享受的过程中,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幸福和快乐,相反却带来了精神的空虚和许多的烦恼,进而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这就使得现代社会的人们不得不对传统的道德规范和生活价值观进行重新审视,使得人们更需要学会关心他人,增强社会责任感。要实现这些目标,没有全面的素质教育是不行的。

最后,实施素质教育也是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进行九年义务教育是党和政府对基础教育提出的法律要求。所谓义务教育,指的是依据法律,国家、社会和家庭必须保证适龄儿童青少年接受一定年限的教育。义务教育是无偿的,它的广泛实施,标志着全社会对教育的极大重视,也标志着社会教育观念的重大变化。义务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使得每一个人都得到应有的教育和发展,而素质教育正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所以恰恰反映和满足了义务教育的要求。

素质教育反映了时代和社会的需要,也反映了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从而使其成为世界性教育改革潮流。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可以说是学生最重要的素质,我们要着重培养的就是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素质,才能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适应时代的需要,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因此,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如果我们实施的素质教育最终不能成功地培养出广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那么这样的素质教育就是失败的。

实际上,正是因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所以当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时候,创新教育以及由此而来的教育创新就必然成为基础教育的热点和重点。现在,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未来国际间的竞争主要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竞争的实质又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不仅表现在人才的数量上,更重要的表现在人才的质量上。人才质量最重要的表现又是什么呢?当然是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哪些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更强,就表明他们作为人才的质量就更高。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人类极其可贵的一种特质,同时,也是人才最重要的一种素质。离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种最重要的素质,人的其他方面的素质就很难发挥较大的作用。

结合中国教育的实际,我们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到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我国的教育传统一向片面强调被动求知,而忽视主动创新。过去几乎将读书求知当作了受教育的同义语。读好书就可以拥有一切。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为了读好书,必须“学海无涯苦作舟”,必须“头悬梁,锥刺股”。至于“百事之工”,再好也只是“奇技淫巧”,是正规读书人所看不上的。孩子们只要好好听话,就是好孩子;只要把书读好,将来就会有出息。这些教育思想以及贯彻这些教育思想的教育实践,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不利于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彻底改变这种教育思想,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我们基础教育的第一要务。

(三)创新教育呼唤教育创新

受科举制度的影响,从“应试”的土壤和环境里走出来的人,虽然不乏根基深厚、知识渊博之才,但也有不少成了保守、听话而缺乏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为目的的创新教育,相对于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为主要特征的“应试教育”而言,这本身就是一种教育的创新,它不仅将改变人们的教育思想、人才观念,也必将引起教育体制、教育结构、教育内容、教学方法、人才培养模式、教育评估标准等一系列变革。因此,实施创新教育离不开教育创新,只有积极地进行教育创新,才能适应和实现创新教育。

五、面向世界的中国教育创新

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中国社会终究将完成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现代化理想,这是令人鼓舞的。但在理想化为现实之前,我们不能不更多地关注已扑面而来的世界新文化思潮,特别是“经济一体化”和“信息全球化”给予中国的严峻挑战;不能不审时度势,立足现实,反省历史,以便更好地把握未来,实现当代中国教育的整体进步与创新。

(一)顺应世界教育潮流

所谓“潮流”,特指历史发展之大势也。世界教育潮流,即世界教育历史发展之基本态势。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教育都遵循和选择适合各自民族特性的独特教育发展道路,但同时又都十分注意吸收其他国家的教育经验,作为本国教育发展之借鉴,注重不同国家教育的“融合”。这种“融合”不仅表现在美国对德国教育经验的借鉴,日本对西方教育成就的学习,而且在近现代中外教育交流中也同样得到充分反映。

中国国门被强行打开之后,一部分先进中国人很快觉醒,逐渐意识到中西文化的内在差异,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要求主动汲取西方先进的“器物”文化。随着近代中国社会伟大变革的历史推进,人们对西学的认识逐渐上升至“制度”乃至“观念心理”层面。进入20世纪以后,中国教育先后出现了“追日”(指移植日本教育模式)、“赶美”(指引进美国教育制度)、“学苏”(指学习苏联教育经验)以及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全方位对外教育开放”诸阶段。虽然我们在吸收外来文化教育资源时有“全盘西化”的倾向,也不乏“极端复古论”,但更多的是主张中外文化教育的有机融合。

我国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理性地指出:“至于外国的经验,如有适用的,采取他;如有不适用的,就除掉他。去与取,只问适不适,不问新与旧。”这就是说,对待外国教育经验是以能否与中国教育实际相适用相融合为依据。毛泽东更明确地指出:“中国的和外国的要有机地结合,而不是套用外国的东西。学外国织帽子的方法,要织中国的帽子。外国有用的东西,都要学到,用来改进和发扬中国的东西,创造中国独特的新东西。”毛泽东这一“有机地结合”的洋为中用思想至今仍然是我们对待外国文化教育经验的重要指导思想。

当今世界已进入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全球化时代,中国加入WTO也已变成事实,作为“世界一环的中国”更需要不断地吸收别国长处。邓小平说:“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我们不仅因为今天科学技术落后,需要努力向外国学习,即使我们的科学技术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也还要学习人家的长处。”只有主动顺应世界先进教育发展的潮流,善于学习它国长处并与中国国情民情相融合,才能把握住21世纪中国教育发展的主动权,做到和国际教育接轨并与时俱进。

(二)扎根民族教育土壤

顺应世界教育潮流绝非简单地放弃自我,而是要扎根于民族文化教育的深厚土壤之中。一方面,我们应该认识到,文化教育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总是相辅相成的。越具有民族性的东西就越具有世界性,越具有世界性的东西也就越具有民族性,二者密切相关,不容分离。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首先应该充分尊重世界各国文化教育的民族性原则,即使是认可度较高的世界先进文化教育经验,也不可以将其固有的价值观念强加在第三者身上,从而破坏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窒息整个世界文化教育生态的和谐发展。

近代以来,许多教育家看到了西方先进文化教育的价值优势,他们体察本国国情及其可接受能力,十分注意有机地汲取和合理地消化。以陈鹤琴为例,他曾明确指出,美国教育界确有许多先进的教材与教法,但“他们视为好的东西,在我们用起来未必都是优秀的”,强调要“以不违反国情为唯一的条件”。陶行知则依据中国近代社会现实生活的特点,将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改造成“生活即社会”、“社会即学校”,使之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生活教育理论,实现了杜威教育理论的中国转型。

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坚信民族文化教育的自身价值,努力开掘并实现民族优秀文化教育资源的现代转换。依儒家之见,人来到这个世界,不只是一个抽象的个体存在,不能只顾个人利益的满足,而应该从一开始就学会与家人邻里共处,将个人利益与社会群体利益统一起来,做到“见利思义”、“以义生利”。这一“义利统一”观,对于正确处理转型期的社会主义市场利益冲突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意义。与之相应,儒家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特别强调“天人合一”的精神旨趣,指出“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即是说,人在修身立己、扩充人性的过程中也参与了天地万物之化育,并与之和谐地融为一体。应该说,这一人生境界十分崇高,是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的典型特征,它体现了儒家理想人格“民吾同胞,吾物与也”的磅礴气势和博大情怀。

此外,传统教育理论的朴素辩证思维、对话交往方式、因材施教方法、自修研讨精神等,也都不乏历久弥新的独特之处,亟待结合当代教育改革进行理论再创造和学术再创新。

(三)投身当代教育实践

任何一种有价值的教育理论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是时代精神的产物。无论是东方孔子仁学教育理论,还是西方杜威生活教育理论,概莫能外。前者是其长期周游列国和积极开展私学实践的产物,后者则离不开其多年经营的芝加哥实验学校。当代中国教育创新也同样需要在现实教育实践中去寻找理论发展的源泉。

中国“素质教育”理念的形成绝非一日之功,它是“改革开放”以后广大教育工作者长期主动开展教育实践探索的智慧结晶。诚然,考试是检查教学工作的必要手段之一,考试制度也随着社会变革而日益进化。但是,当人们有意无意地把“考试成绩”与“升学率”联系起来,并以此作为唯一标准来评价办学业绩时,当学生疲于参加各种课外补习班,书包越来越沉重时,当家长对子女的考试成绩期望越来越高而不切实际时,这样的考试便完全堕落为对人性的禁锢和对人的潜能的压抑,极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

正因为如此,一些教育界有识之士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开始注意“智力开发”背后的非智力因素,开始关心成绩不良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成才需求,开始思考创新性教学、研究性学习、实践能力培养以及人的素质多样化发展问题,并自觉开展诸如“愉快教育”、“成功教育”、“情景教育”、“主体性教育”、“理解型教育”、“新基础教育”等各种实验探索,而这些个性化教育实验正是中国素质教育理论形成的精神源泉。

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的脚步越来越近,社会对创新人才的呼声越来越高,教育创新正在逐步化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自觉行动。但另一方面,我们仍然应该牢记理论来源于实践,而且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有学者乐观地指出: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关注研究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并用研究的方式介入到这一伟大的历史实践中去”。相信这一“伟大的历史实践”,必将导致21世纪中国教育的整体创新和原创性教育理论的最终形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