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体制改革停滞产生的严重经济后果

体制改革停滞产生的严重经济后果

时间:2022-03-23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体制改革停滞产生的严重经济后果改革停滞带来了社会经济的停滞。停滞的结果,使苏联逐步迈向衰败。1965年勃列日涅夫在推行新经济体制时,是为了通过改革来扭转当时已出现的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趋势。粮食连年减产,导致苏联不得不靠进口来满足其国内的需求。

体制改革停滞产生的严重经济后果

改革停滞带来了社会经济的停滞。停滞的结果,使苏联逐步迈向衰败。利加乔夫认为,这个时期的苏联,“已处在通往社会经济绝境的轨道上”[17]。

这里,我们主要分析经济改革的停滞带来的严重经济问题。

(一)经济增长率明显递减和停滞。

1965年勃列日涅夫在推行新经济体制时,是为了通过改革来扭转当时已出现的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趋势。但结果是,十八年的改革,经济增长速度更加大幅度下降。在1971—1985年的三个五年计划时期,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下降了一半以上。其他一些综合经济指标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www.guayunfan.com)按照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估计,苏联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1966—1970年为5.1%,1971—1975年为3%,1976—1980年为2.3%,而按苏联学者估计,以上三个时期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1%、3.2%与1.0%。[18]戈尔巴乔夫在苏共中央二月全会(1988年)上的报告指出:80年代初苏联经济缓慢的增长速度很大程度上也是在不正常的基础上,靠一些临时性的因素达到的。这指的是靠在国际市场上高价出售石油,大量生产和出售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酒精饮料等达到的,如排除这些因素,差不多有四个五年计划期间,国民收入的绝对额没有增加。

(二)农业问题十分突出。

勃列日涅夫时期,农业改革与扩大对农业的投入,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业问题。投资大、效益低,生产稳定性差、波动幅度大,仍是苏联农业的基本特点。就粮食产量来说,勃列日涅夫执政十八年,就有十年减产。有些年份减产幅度很大,如1975年比1974年减产5560万吨,1979年比1978年减少5790万吨。粮食产量也经常达不到计划规定的指标。更为严重的是,1979—1982年出现连续4年歉收,这是创历史纪录的。粮食连年减产,导致苏联不得不靠进口来满足其国内的需求。1973年,苏联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粮食净进口国,净进口达1904万吨。后来,粮食进口上了瘾。[19]“1981—1982年,由于购买小麦太多,震惊了世界市场,各国纷纷表示愤怒:俄罗斯简直是在吃穷人的粮食。进口食品和食品原料所花的钱,约等于每年外贸进口总额的20%,成了苏联仅次于机器设备进口的第二项大宗商品。这种情况,使得苏联外汇更加拮据,迫使苏联以出卖黄金来弥补出卖石油的资金不足,1970年出卖黄金2000多吨,使国家储备减少了一半,到1981年,黄金储备只剩下452吨。[20]农业不景气,还限制了经济结构的调整。苏联一直在设法加速“乙类”工业的发展,但苏联轻工业原料的2/3和食品工业原料的80%来自农业,这样,甲、乙两类的比例和工农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很难得到改善。农业的连续多年歉收,直接影响市场供应和人民生活的提高,这使得一部分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能实现,从而使储蓄迅速增长。如1970—1981年,零售商品流转额增长了82.7%,其中食品零售流转额增长了56%,而同期居民的储蓄存款则增长了2.56倍。这显然是今后通货膨胀的重要潜在因素,并给以后的改革造成障碍

(三)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和低效的经济难以改变。

经济质量与效率低以及高浪费等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经济增长方式长期不能改变,而制约经济增长方式改变的主要原因是苏联传统的过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因为,一定的经济运行机制决定着相应的增长方式,而经济运行机制基本上是由经济体制决定的。在苏联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从微观经济层面讲,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集体企业,经营机制不是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它对市场的敏感性与适应性很差,投入多产出少的情况比比皆是;从资源配置层面讲,资源配置是由指令性计划决定的,这必然导致经济结构不合理并且长期难以调整,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从宏观层面讲,政府对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方法是直接的行政命令,而不是间接的经济方法,这样就排斥了市场的作用,使官僚主义的唯意志论盛行,往往造成重大的政策失误和经济损失。这说明,落后的经济增长方式从一个重要方面反映了苏联—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生命力的脆弱性,它是苏联在与资本主义竞争中被击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另外,由于长期实行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使经济效益日益下降,如1960年每卢布生产基金生产的国民收入为72戈比,1970年降为55戈比,下降了28%。社会劳动生产率从1961—1965年年均增长率6.1%下降到1971—1975年的4.8%。70年代初,苏联已有大量产品产量占世界第一和第二,但质次,报废率高。如钢的产量很大(1970年为1.16亿吨),但仍需进口各种钢材。拖拉机每年的报废率有时甚至高于新增产量。

苏联认识到,在不少产品数量超过美国之后,要想争取优势,必须通过科技进步,由过去的数量赶超转向质量赶超。而达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是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实行集约化方针。但70年代初推行的集约方针,并没有取得成效。一直到勃列日涅夫逝世,苏联基本上仍是粗放经济,经济效益没有提高。如基金产值率继续不断下降,每卢布生产性固定基金生产的国民收入从1970年的55戈比下降到1980年的40戈比。苏联农业劳动生产率在1976—1980年平均只及美国的20%—25%。西方对此评论说:低效率是苏联农业“赶不掉的恶鬼”。[21]

勃列日涅夫时期经济增长方式未能转变,不只制约了这个时期的经济发展,而且也为以后时期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成为苏联发生剧变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注释】

[1][苏]《真理报》,1977年11月10日。

[2]参见[苏]《共产党人》,1982年第2期。

[3][俄]格·阿·阿尔巴托夫著,徐葵等译:《苏联政治内幕:知情者的见证》,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第266页。

[4]《勃列日涅夫言论》第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90页。

[5]《勃列日涅夫言论》第十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00—301页。

[6]《苏联共产党和苏联政府经济问题决议汇编》第五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684页。

[7][苏]《经济报》,1979年第26期。

[8][俄]格·阿·阿尔巴托夫著,徐葵等译:《苏联政治内幕:知情者见证》,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第185页。

[9][俄]格·阿·阿尔巴托夫著,徐葵等译:《苏联政治内幕:知情者见证》,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第184页。

[10]同上书,第337页。

[11]同上书,第333,162页。

[12][西德]米夏埃尔·莫罗佐夫著,张玉书等译:《勃列日涅夫传》,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5年版,第370页。

[13][俄]格·阿·阿尔巴托夫著,徐葵等译:《苏联政治内幕:知情者的见证》,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第273页。

[14]同上书,第280页。

[15]陆南泉等编:《苏联国民经济发展七十年》,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年版,第636页。

[16]陆南泉等编:《苏联国民经济发展七十年》,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年版,第637页。

[17]《政党与当代世界》,1992年第8—9期。

[18]转引自吴敬琏:《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年版,第104页。

[19][俄]格·阿·阿尔巴托夫著,徐葵等译:《苏联政治内幕:知情者的见证》,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第239页。

[20][俄]A.Б.祖波夫主编:《20世纪俄国史(1894—2007)》,2009年俄文版,第479页。

[21]陆南泉、周荣坤:《当前苏联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载苏联经济研究会编:《苏联经济体制问题》,时事出版社1981年版,第370—37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