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公允价值的经济后果

论公允价值的经济后果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摘 要: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引发了对公允价值的质疑,使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公允价值的经济后果。所有会计行为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其相应的目标,根据历史的发展,不同时期的会计目标会有所不同,但总体来看,关于会计目标的研究主要有两种观点,即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因此,在会计计量中引入公允价值也符合受托责任观下对会计信息的需求。

摘 要: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引发了对公允价值的质疑,使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公允价值的经济后果。本文首先从会计目标和环境变迁两方面阐述了公允价值存在的可能性和必然性,继而详细分析了采用公允价值对利润操控、会计信息有用性、反映经济波动性等方面产生的经济后果,指出公允价值具有“双刃剑”特征,对公允价值的应用应注意趋利避害。

关键词:公允价值;经济后果;金融危机;计量属性

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公允价值的争论。有些人将公允价值看作是本次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认为正是由于公允价值计量本身及其在应用过程中的局限性,导致了不能如实反映对金融工具及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尤其是公允价值本身所具有的“顺周期效应”更使得本已衰退的经济更加萧条。然而也有不少学者认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应用是有利的,它及时揭示了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将一直掩盖在表象下的隐患揭发出来,启发人们更及时、更透彻地去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那么,究竟应如何认识公允价值带来的经济后果?本文将从公允价值产生的基础出发,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

一、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产生基础

(一)公允价值产生的理论基础——会计目标。会计目标是会计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60年代之后,会计目标更逐渐被看作是会计理论研究的起点。所有会计行为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其相应的目标,根据历史的发展,不同时期的会计目标会有所不同,但总体来看,关于会计目标的研究主要有两种观点,即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

受托责任观认为,委托方和受托方通过一系列的法律规章以及合同等建立起一种委托代理关系,会计的目标就是对委托方及受托方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恰当和有效的均衡。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委托方并不能直接了解到企业的经营状况,因此,就要求会计信息能够反映经营者所承担的履约责任的完成情况,并且这种会计信息要保持客观公正,其披露的事项要具有可靠性。历史成本计量正好符合该观点对会计信息质量的需求,因此得到了持这一观点学者的广泛认同。当然,当企业所面临的经济活动不断多样化,只使用单一的计量模式不能准确地反映出相关资产和负债的价值时,也需要多种计量模式的相互补充,以更为恰当地反映经济业务的本质,恰当、完整地报告受托责任。因此,在会计计量中引入公允价值也符合受托责任观下对会计信息的需求。

决策有用观认为,会计的目标是为了向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提供便于他们做出更加合理决策的信息,这些决策既包括投资、信贷决策,也包括评估企业由于销售、偿付到期证券或借款等行为而实际获得的收入金额及其时间分布等。在这种观点下,人们更注重财务会计可以向外界提供的相关信息的用途有多大。一般来说,有用的会计信息要能够同时满足可靠性与相关性两方面的要求,但单一的会计处理方式或计量模式往往不能同时满足以上两方面的要求,因此,为了向相关决策者提供更有用的信息,就需要多种计量属性的共同应用,使它们互相补充、互相制约。公允价值存在的必要性就在于其能够满足上述要求:公允价值相对于历史成本来说更具有相关性,多种计量模式的配合可以使对会计信息的应用带来的效果达到一个最优值。

(二)公允价值产生的经济因素——环境变迁。会计职能的选择和转变都是建立在一定的会计环境基础上的。这里的会计环境是指“与会计产生、发展密切相关的,并且决定着会计思想、会计理论、会计组织、会计法制、会计方法以及会计工作水平的客观历史条件及特殊情况”。会计环境对会计的影响是直接的,它在很大范围内影响着会计的功能和作用。当会计环境发生改变时,会计本身的计量和核算也要随之发生改变。

在人类会计发展的早期,经济的发展还处于自然经济发展阶段,人们持有一项资产的目的主要是对其进行使用而不是用于交换,进行生产的目的一般也只是为了能够满足自己使用的需求。因此,在这个阶段,会计的主要作用就是记录,即“簿记”职能占主要地位,通过记录日常的收入和支出,来了解自己的收支情况。此时,对经济活动的记录也只需要通过历史成本的计量便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虽然社会在不断发展,但是技术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还是比较稳定的,币值平稳,没有出现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此时的会计职能还只限于事后的记录,并没有发展到事前、事中的预算和评估上,历史成本仍可以满足资产计价、收益确定的需要。伴随着十四世纪、十五世纪地中海沿岸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萌芽,十六世纪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及十八世纪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再到后来的科技革命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人类进入了机器大工业时代,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会计的职能也逐渐由单纯的事后记录发展到了事前、事中的预测和控制。尤其是从20世纪中后期,会计所处的经济环境产生了很大的改变。这些改变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实现使得企业处在了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经济环境中,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逐渐显现出来;第二,随着金融工具的迅速发展,金融资产以及金融负债的价格波动也非常剧烈;第三,一些技术性、服务性行业进入市场,这些虚拟经济所依据的基础不再是实体经济,其成本和所能带来的预期利益相互脱离。正是由于上述环境的变化,使得如果企业仍然固守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就可能导致资产负债表披露的数据不能准确地反映报告日与企业有关的资产或负债的经济利益,会计信息只能反映资产取得或处置时对企业产生的影响,而忽略了不同会计期间的价格变动损益,从而不能持续地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合理决策的信息。这些环境因素所带来的问题需要采用公允价值来得到解决,由此,公允价值的应用日益广泛。

二、公允价值的经济后果

根据泽夫的经济后果学说,经济后果被描述为“会计报告对企业、政府、工会、投资者和债权人决策行为的影响”。换言之,会计信息使用者所作出的决策必然会受到他所依据的会计信息的影响,这就是会计信息的经济后果。公允价值在会计中的应用必然也会产生一定的经济后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利润操纵方面。一般来说,公允价值的认定包括以下三种情形:第一,资产或负债等存在活跃市场的,活跃市场中的报价即为其公允价值;第二,不存在活跃市场的,参考熟悉情况并自愿交易的各方最近进行的市场交易中使用的价格或参照实质上相同或相似的其他资产或负债等的市场价格确定其公允价值;第三,不存在活跃市场,且不满足以上两个条件的,应当采用估值技术等确定公允价值。由此可见,对于公允价值的选择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并且公允价值计量的基础不是实际发生的业务而是假设的交易,因此,在公允价值的计量过程中存在许多可以人为操作的因素,这就增大了管理层通过公允价值的使用进行利润操控的空间,其所披露出的数据是否真实难免会遭到质疑。首先,当存在活跃市场时,市场中的报价并不唯一,要去判断哪一个价格是公允的、公平的、选择哪些需要考虑的因素,这其中就体现了管理者的意图问题;其次,在不存在活跃市场时,也存在上述问题,由于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管理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目的选择市场价格;再次,在选用估值技术时,折现率的确定、折现期的确定、未来现金流量的构成等问题中也夹杂了许多可以人为控制的因素。

(二)会计信息有用性方面。为了向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更加有用、有助于决策的信息,就要考虑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及可靠性。就相关性来说,公允价值的取得是立足于当前市场的,针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现状做出及时的反映,具有很强的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计算公允价值所采用的数据也考虑到了多方面的因素,因此公允价值的采用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而对于可靠性来说,历史成本及公允价值谁更胜一筹一直为人所关注,大部分学者认为公允价值的可靠性较差于历史成本。但是,公允价值是基于当前状况的、反映的是现实价值,它可以结合不同对象的特点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通过多种方式获得更合理的数据资源。因此,即使公允价值没有相应的原始凭证的支持,其可验证性也可以通过其使用的数据和计算方法的科学合理性来间接取得。可见,如果从以下两方面做出相应的努力,那么其提供的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就会优于历史成本:第一,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规范公允价值的使用标准,努力提高公允价值信息的可靠性;第二,平衡可靠性及相关性之间的关系,提供更能满足各方需求的信息。总之,综合以上对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分析,公允价值的有用性在这两方面都可以优于历史成本,对公允价值的应用是可以提高会计信息有用性的。

(三)对经济波动性的反映。如前文所述,目前经济发展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再加上虚拟经济的发展,造成经济的波动性较大,而公允价值则是以当前市场状况为基础的,其对经济波动性比较敏感,能够很快地对市场变化做出反应,及时反映市场发展的动态,防止利用不变的历史成本粉饰绩效。因此,这种敏感的反映为社会公众提供了一个了解市场信息的渠道。但是,反映有时也会带来不利的影响,特别是当经济波动出现极端状况时,这种反映的敏感性加上公允价值的顺周期效应往往使经济呈现出一种非理性的状态:当经济处于衰退期时,企业所拥有的资产会被过度低估,有损企业形象,给企业筹资重新发展带来一定的难度;当经济处于繁荣时期时,企业所拥有的资产会被高估,所显示的价值比其实际价值要高,形成一种非理性的繁荣,误导投资者的决策行为。

三、结论

综上,公允价值的产生和发展有一定的必然性,公允价值的应用也会对会计信息质量带来一些有利或不利的影响,可以说,公允价值是一把“双刃剑”。多种计量属性的应用是会计发展的大势所趋,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对公允价值的“双刃剑”特征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并努力创造条件,趋利避害,使公允价值的优势更好地体现,同时,将公允价值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

参考文献

[1]郭道扬.会计环境论.财会月刊,1992,(1).

《财政监督》2011年第23期,岳凤霞 王 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