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苏联解体_关于俄罗斯的历史

苏联解体_关于俄罗斯的历史

时间:2022-06-24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苏联解体_关于俄罗斯的历史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1931年出生在斯塔夫罗波尔边区。l991年8月19日凌晨4时,苏联塔斯社播发了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发布的命令,宣布当时正在克里木半岛福罗斯休假的戈尔巴乔夫“由于健康原因,不能履行苏联总统职务”。事变结束以后,联盟中央机关瓦解,其权力被俄罗斯夺走,促使各共和国走向独立。随后,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旗杆顶端徐徐降落,从此苏联正式解体了。

苏联解体_关于俄罗斯的历史

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1931年出生在斯塔夫罗波尔边区。莫斯科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回故乡工作。后来蒙同乡安德罗波夫的提携,调到中央,1982年进入政治局。1985年3月11日当上总书记以后,戈尔巴乔夫对苏联社会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大改革。

最初几年,戈尔巴乔夫集中精力调整领导班子,开始鼓吹政治生活的“公开性”和“民主化”,全面推行以经济核算为中心的企业改革,主动和美国缓和关系,结束冷战。1987年11月,戈尔巴乔夫出版《改革与新思维》一书,对第一阶段的改革进行了理论总结。

然而,经济体制改革举步维艰,戈尔巴乔夫认为是旧的政治体制阻碍了经济改革。于是从1988年6月起,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不久举行了第一次人民代表选举。

不料,急速展开的政治改革给苏联社会带来的是震荡与混乱,特别是民族主义势力急剧膨胀。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率先宣布独立,其他一些共和国也准备仿效。戈尔巴乔夫就在这前后当选为苏联首届(也是最后一届)总统,对民族分离主义却束手无策。1991年3月17日,苏联政府就是否保持联盟组织了一次全民公决,结果多数票赞成继续保持联盟和保持“苏联”这个国名。(www.guayunfan.com)为公决结果所鼓舞的戈尔巴乔夫,经过同9个共和国领导人反复协商,终于拟定了一个新的联盟条约,8月14日公布,条约规定各共和国拥有本国领土内的全部权力,国名则改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并且预定8 月20日在克里姆林宫举行首批参加联盟的各国的签字仪式。但是8月19日发生的事件改变了整个事态发展的方向。

l991年8月19日凌晨4时,苏联塔斯社播发了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发布的命令,宣布当时正在克里木半岛福罗斯休假的戈尔巴乔夫“由于健康原因,不能履行苏联总统职务”。根据苏联宪法规定,亚纳耶夫自即日起履行总统职责。20分钟之后,又听到了亚纳耶夫和苏联总理帕夫洛夫等人签署的一项声明,宣布自当天6时起在苏联部分地区实行为期6个月的紧急状态,同时宣布成立紧急状态委员会,其成员除亚纳耶夫、帕夫洛夫以外,还有国防部长亚佐夫、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内务部长普戈等6人。

紧急状态委员会夺权以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来到俄罗斯政府所在地白宫,举行记者招待会,向群众发表演说,谴责紧急状态委员会的行为是“反动的、反宪法的政变”,宣布它是“非法的”,要求让戈尔巴乔夫公开露面。有大批群众涌上街头,保卫白宫。

紧急状态委员会派出的军队没有采取主动行动,宵禁命令形同废纸,甚至奉命前往白宫逮捕俄罗斯领导人的克格勃反恐怖精锐队伍“阿尔法小组”也拒绝从命。8月21日,三名青年在同军队的冲突中丧生,群众情绪更加激愤。紧急状态委员会感到支持不住了。

21日下午,亚佐夫、克留奇科夫乘飞机前往福罗斯,请求戈尔巴乔夫宽恕。戈尔巴乔夫恢复自由以后,于22日凌晨飞回莫斯科。紧急状态委员会成员除普戈自杀外,其余全部锒铛入狱,最高苏维埃主席卢基扬诺夫也被指控幕后策划政变而遭到逮捕。戈尔巴乔夫马上任命了新的政府班子,希望事态尽快回复到8月19日以前的状况。

“8·19事件”引发的最严重后果是戈尔巴乔夫所料想不到的。事变结束以后,联盟中央机关瓦解,其权力被俄罗斯夺走,促使各共和国走向独立。戈尔巴乔夫只得对8月14日公布的联盟条约再作修改,给共和国放权,联盟中央只保留了一个“统一”的象征。

9月1日,戈尔巴乔夫好不容易把各共和国首脑请到了莫斯科,苦口婆心地劝他们保持联盟统一。这班诸侯答应了他的要求,可是第二天又推举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向苏联人民代表大会作联盟条约的说明。这次大会煞有介事地成立了由苏联总统和各共和国首脑组成的国务委员会等几个“联盟机构”,可是它们从未开展过什么活动就消亡了。

分家的趋势日益明显,苏联总统的政令出了克里姆林宫就无人理睬,苏联的解体只不过是个时间问题。12 月7日,叶利钦、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克飞抵明斯克,和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舒什克维奇举行秘密会谈。戈尔巴乔夫忐忑不安地等待“三巨头”商议的结果,第二天他终于听到了:“苏联作为国际法的主体和地缘政治现实将停止其存在。”三国另起炉灶搞了个“独立国家联合体”。12月21日,“独联体”在阿拉木图正式宣告成立。

1991年12月25日晚,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形单影只的戈尔巴乔夫在办公室“最后一次以总统的身份”,通过电视向“亲爱的同胞”告别,向全世界宣布终止自己作为苏联首任、也是末任总统的职务。随后,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旗杆顶端徐徐降落,从此苏联正式解体了。这一天离苏联成立69周年只差5天。随着苏联国旗从政府大厦上的降落,苏联这个曾经举世公认的“超级大国”,转瞬之间便分崩离析了。此时此刻,全世界所受到的震惊恐怕不亚于“十月革命”的那一声炮响。

在俄国,布尔什维克政府执政后不久,就于1922年下令严禁任何俄共(布)以外的独立政党的存在,极权主义从此主宰了苏联60多年。直到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后,前苏联的政治铁幕才开始出现裂隙。其间苏联所发生的一系列政治变化才导致民间政治活动的兴起。当局停止对民间政治组织的镇压之后,一些非官方政治组织首先出现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继而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民主派因而正式形成了。这些坚持自由民主政治信念的政治团体的成员,他们有的是苏共党员,有的不是;有的在苏联一直处于社会的底层,有的人却在苏联的体制中一帆风顺;有的生长在首都这个政治中心,有的则住在偏远的乡镇。

1990年3月,多党体制合法化之后,这些民主派政党参与了自由社会运动以及选举集团民主俄罗斯,以集合自己的力量来对抗共产主义者和民族主义者的所谓“爱国”阵营。有人认为,苏联社会中相当稳定和持久地存在着一种看法,认为这个社会被分隔成两个主要社会群体,一个群体是统治这个国家的官僚阶级,而所有其他的老百姓则属于被统治的另一个群体。绝大多数被采访的苏联民众完全否定国家的高压统治,认为政府应当保障个人权利,开放党禁和报禁并依法治国。

俄罗斯民主派与一般社会成员一样,对前苏联当局非常反感。民主派和社会大众都认为,官方总是不断宣布各种好听的政策目标,而从来不认真落实,只是一味维护、扩大统治精英的特权。所以,民主派和社会大众都指责当局(特别是它的领导人)要为社会中的种种不幸负责。民主派提出了“新阶级”的理论,认为在苏联是一个庞大的官僚集团统治着大众,这一观点深受老百姓支持。因此,在苏联最后的年代中,俄罗斯的民主派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社会支持。

民主派把政治自由化看作是改革的主要任务,政治目标是实现国家政治制度的民主化,毫无疑问,老百姓是支持这个目标的。多数民众认为,在经济领域的某些方面,如农业、轻工业和服务业,旧的体制是明显失败了,现在实行私有化是必要而且可能的。苏联老百姓对斯大林时代的高压统治仍然记忆犹新,所以民主派提出的政治口号,如建立法治国家,通过讨论和协商,而不是用暴力和镇压来解决各种社会冲突等,得到了民众的广泛支持。

民主派的努力最终没有白费。1993年12月,俄罗斯举行全民公决通过了一部新宪法。在新宪法制定过程中,国内各派政治力量围绕制宪问题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斗争。1990年6月召开俄罗斯联邦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决定成立宪法委员会,叶利钦当选为该委员会主席。1991年11月,公布了由宪法委员会负责起草的宪法草案。该草案于1992年4月召开的第六次人代会获得原则通过,但由于总统和议会在许多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所以新宪法一直未能正式出台,两派都力争使宪法草案按自己的意图进行修改。1993年3月召开的第八次非常人代会决定4月25日就下列问题进行全民公决:(1)是否信任总统。(2)是否赞成总统和政府去年以来所实行的社会经济政策。(3)是否认为必须提前选举总统。(4)是否认为必须提前选举人民代表。

全民公决的结果,叶利钦获得大胜,有半数以上的选民支持现总统及其政策,反对提前选举总统。没等全民公决结果正式公布,新一轮斗争又迅猛展开。同年4月29日,叶利钦总统把第六次人代会原则通过的宪法草案干脆抛开,另外公布了总统授意起草的宪法草案并下令不再由宪法委员会制定新宪法,而要召开制宪会议去完成起草工作。次日,议会方面也公布了自己的宪法草案,其中保留了1978年制定的现行宪法的70%的内容。

两份宪法草案虽有60%的条文互同,但在俄罗斯将实行何种政体的问题上双方针锋相对。根据总统宪法草案,总统有权颁布法律,向议会推荐政府首脑、最高法院法官和宪法法院法官人选,任命政府成员,可以解散议会,决定举行大选和实行全民公决。这就是说主张实行总统制。根据议会提出的宪法草案最高苏维埃是国家唯一立法机构,有权决定全民公决和确定大选批准政府首脑人选,有权解除总统职务,而总统则无权解散议会,一句话就是要实行议会制。在所有制问题上,总统主张实现大规模私有化,包括土地私有化;议会则主张公有制与私有制并存,反对全盘私有化,等等。

叶利钦于9月21日又在电视台发布总统令,决定提前解散俄罗斯议会(最高苏维埃和人民代表大会),声言此举是为尽快结束双重政权被迫采取的措施。总统强行解散议会的行动遭到议会的强烈反对,当晚,议长哈斯布拉托夫和副总统鲁茨科伊分别发表谈话,指责叶利钦是在搞所谓“政变”,是“违法行为”。9月23日晚召开的第十次非常人代会做出解除叶利钦总统职务的决议,并任命鲁茨科伊为代总统。但叶利钦不仅受到广大俄罗斯民众的支持,也有军队的支持,10月3日,总统调集正规部队3000余人在数十辆坦克的掩护下,迅速攻占议会大厦,逮捕了哈、鲁等人在内的议会领导人,给议会派以毁灭性打击。从此,叶利钦扫除了障碍,控制了局面,其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11月9日,总统签署命令,全文公布《俄罗斯联邦宪法草案》,12月12日经全民公决,新宪法被通过生效。

这部称为《俄罗斯联邦宪法》的大法共分9章,137条,其内容包括:宪法制度的基础、人和公民的权利与自由、联邦体制、俄联邦总统、联邦会议,俄联邦政府、司法权、地方自治等。新宪法载明:俄罗斯联邦是共和制的民主法制国家。人和公民的权利与自由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承认、遵循和维护人和公民的权利与自由是国家的义务。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宪法指出,在俄罗斯承认意识形态的多样性、承认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各社会团体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凡主张暴力手段改变宪法、危害国家安全的社会团体必须取缔。国家保障商品、劳务、资本自由流动,鼓励竞争,私有、国有、集体三种所有制均受法律保护等等,以上都是新宪法的根本原则和基本精神。

新宪法不仅强调保障人权,尤其是保障公民的思想、言论和出版自由外,另一个鲜明特点是赋予联邦总统以很大的权力。宪法规定,总统乃国家元首、武装部队最高统帅,任期四年,由全国公民直接选举产生。总统有权宣布大选和解散议会,宣布举行全民公决,实行戒严和紧急状态,有权决定国家对内对外政策的基本方针,发布法令和决议、有权任免武装部队最高司令官,组成并领导国家安全委员会,在征得议会同意后任命政府总理,向议会提出中央银行行长、最高法院法官、总检察长人选,有权任免政府部长。总统只有在国家杜马提出指控犯有叛国罪或其他重罪并得到最高法院和宪法法院确认的情况下,才能受到联邦委员会的弹劾。而议会的权力相对小些,俄议会实行两院制。上院称联邦委员会,其权力是批准总统关于实行戒严和紧急状态法令、批准俄罗斯各主体之间边界变动和俄境外使用武装部队,弹劾总统,任免最高法院法官和总检察长;下院称国家杜马,有权通过联邦法律(有关财政、税收、国际条约等法律尚需上院审议批准),有权批准政府总理的任命,就是否信任政府进行投票表决,任命中央银行行长,提出弹劾总统的指控等。

新宪法为了防止民族分裂、联邦解体,删去了原宪法草案中关于“共和国是联邦版图内的主权国家”的提法,代之以“改变联邦主体的地位需按照俄罗斯联邦和俄罗斯联邦主体的相互间协议并依据联邦宪法法律进行。”这显然是为了防止共和国有人借口国家主权而任意退出联邦、自行宣布独立。

总之,这部宪法体现了包括叶利钦总统在内的民主派的宪法构想,牢固确立了总统制的政治框架,把民主从价值层面落实到制度层面,同时也体现出对前苏联宪法的全面否定,表明了新生的民主政权与过去的极权主义政治的彻底决裂。建立在新宪法基础上的俄罗斯民主虽然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但至少表明这个世界上幅员最辽阔的国家大体上已经走上了自由民主之路,也标志着俄罗斯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