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苏联解体的原因

苏联解体的原因

时间:2022-05-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三、苏联解体的原因、教训和影响1.苏联解体的原因唯物史观认为,任何历史事变都是多种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是社会矛盾长期积累而得不到缓和的结果。苏联演变解体的原因也是如此。民族危机成为苏联社会出现全面危机的关键部分,并且成为加速苏联解体的一个关键因素。西方国家长期推行和平演变战略是苏联解体的外部因素。

三、苏联解体的原因、教训和影响

1.苏联解体的原因

唯物史观认为,任何历史事变都是多种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是社会矛盾长期积累而得不到缓和的结果。正如恩格斯所说:“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苏联演变解体的原因也是如此。表面上看是戈尔巴乔夫在苏联内部进行改革和西方长期对苏联进行和平演变的结果,但是从深层次看主要还是由于苏联领导集团在改革中推行的错误政策和苏联长期积累的历史问题等综合因素所致。

戈尔巴乔夫推行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是苏联解体的内在的直接原因和导火索。苏联改革的初衷是坚持、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但是改革并没有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反而在戈尔巴乔夫“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指导下,逐渐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使改革步入歧途,终于导致苏联的演变和解体。因此,戈尔巴乔夫推行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改革葬送了苏联式的社会主义。

苏联长期积累的历史问题是苏联解体的内在的根本原因。

第一,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使得苏共及其政权内部缺乏有效的民主监督和制约机制。严重束缚了广大群众、基层组织和地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国家政权集中在苏共,苏共的权力集中在中央政治局,政治局的权力实际上又集中在总书记手里。党的领袖犯错误,就有可能导致亡党亡国。

第二,高度中央集权的经济体制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使得苏联的经济不能适应激烈的国际经济科技竞争,不能满足人们的期望和要求。由于经济建设没有给人民带来更多的实惠,人民逐渐对苏共和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失去了信心。

第三,错误的民族政策和大俄罗斯主义行为埋下了民族分裂的祸根。苏联有130多个民族,其中俄罗斯族占人口的53%。苏联成立时的联盟条约和以后颁布的三部宪法都明文规定,各加盟共和国享有主权国家地位,可以自由退出联盟,这为后来民族分裂主义者争主权、闹独立提供了法律依据。在戈尔巴乔夫的公开化、民主化的鼓动下,以前党和政府在民族关系中的大俄罗斯主义以及在民族工作中犯的错误被揭露出来,引起了极端民族主义的迅速泛滥。民族危机成为苏联社会出现全面危机的关键部分,并且成为加速苏联解体的一个关键因素。

第四,争夺世界霸权的对外政策破坏了社会主义的形象和声誉,也耗尽了国力。战后初期,苏联在处理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中就暴露出大国主义、大党主义的错误。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军事实力、核实力的增强,与美国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争夺,推行霸权主义的对外政策。苏联不仅加强了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控制,而且在亚非拉广大地区实行扩张,增加了巨额军费开支。

第五,苏共日益严重地脱离群众,变成一个官僚阶级的党,丧失了民心。苏共长期处于执政地位,使得一部分党员干部尤其是高级领导干部自觉不自觉地享有各种特权,加上领导干部的终身制,这必然使他们高居于群众之上,日益脱离群众。党内还有各种不良分子并存在各种消极腐败现象,败坏了党的声誉和形象,引起人民的不满乃至痛恨。更为严重的是党内思想保守、僵化,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使党不仅不能带领群众去创造新生活,反而成了群众前进的障碍。党不能真正关心和代表群众的利益,群众也就不会真正拥护党的领导、关心党的命运。

西方国家长期推行和平演变战略是苏联解体的外部因素。和平演变战略是战后西方国家始终坚持的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战略。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乘苏联改革和发展中出现困难之机,抓住社会主义国家存在的问题,诋毁共产党人,败坏社会主义声誉,利用所谓的“人权”问题,支持和扶植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反动势力,从事破坏社会稳定的各种活动。在苏联演变的关键时刻,美国总统亲自出马,推动和平演变进程,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总之,无视时代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无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长期坚持僵化的旧体制,致使众多社会矛盾长期积累,各民族人民失去了对共产党的信任和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向往,发展到一定阶段终于来了一个总爆发,这是苏联亡党亡国最深刻的原因。

2.苏联解体的教训

苏联解体给我们提供了十分深刻的教训。

第一,要加强执政党的建设,使共产党能够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思想上必须提倡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作风;在组织上必须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在政治上必须不断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在宗旨上必须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行动上必须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尤其要防止在共产党内部形成特殊的利益集团,使党严重脱离群众而变成一个官僚阶级的党,失信于民而被人民所抛弃。

第二,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理论创新中创造先进的文化。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本国的实际相结合,在理论创新中创造和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探索适合本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第三,坚持改革开放,创造先进的生产力,把经济建设当做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革命成功后建设社会主义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要不断发展生产力。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尤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对外开放,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是加速经济建设和发展生产力的迫切要求。

第四,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四项基本原则和根本前提,也是共产党执政的基本规律。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

第五,必须坚持国际关系基本原则,处理好国家之间的关系,警惕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按照国际关系基本原则,正确处理与不同类型国家之间的关系,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创造一个和平、稳定、繁荣的国际环境。同时,还要看到资本主义国家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共处是长期的,西方国家始终没有放弃对社会主义国家实施和平演变的图谋,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之间的斗争也是长期的。

上述教训集中到一点,就是要加强执政党本身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并且要制定和执行一条正确的、保证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成功并不断发展的路线。

3.苏联解体的国际影响

苏联解体,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遭受严重挫折。长期以来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之间进行着激烈的斗争。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从诞生之日起就受到西方国家的敌视和围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由一国发展到多国,更引起西方的恐惧和痛恨。苏联东欧剧变后,社会主义丧失了一部分阵地。不仅如此,西方国家还利用苏联东欧的变化来宣传社会主义的失败,使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面临严峻挑战。

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终结。美苏对抗的两极格局的瓦解,其根本原因在于美苏地位的不断削弱和世界其他力量的日益壮大。东欧剧变,两德统一,美苏缓和,华约解散,这些事件逐步将两极格局推向崩溃的边缘。而这些事件的发生无不与苏联的政策演变息息相关。而苏联解体,则使两极格局彻底崩溃,旧的国际关系中的东西方概念和东西方关系不复存在,世界格局进入由两极向多极转变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仍面临局部的动荡和不稳定,但发生新的世界大战的危险大大降低了。

苏联解体,深刻影响着欧洲形势的发展。战后,欧洲一直是两极对峙的前沿。强大的苏联和由它控制的东欧始终是西方的心腹之患,苏联解体之后,结束了东西欧对峙的状况。但是,随之而来的是新的动荡、冲突以至局部的战争,这是人们始料不及的。围绕这些热点问题展开的大国争夺,以及在其他政治经济等诸多问题上的矛盾摩擦,深刻影响了欧洲的走向。

独联体填补了苏联解体后该地区的力量空白。《阿拉木图宣言》规定,独联体既不是国家,也不是超国家实体,而是一种非常松散的国家间联合形式。独联体没有中央政权机构,只有协调机制,对各成员国没有约束力,各国都是拥有完整主权的独立国家。这种松散的国家间组织形式,是各共和国在内外因素的驱使下经过斗争和妥协的结果。独联体各国70多年来同在一个高度集中统一、讲究经济分工的国家中生活,由于历史渊源、地理条件、产业结构、资源分布、经济往来以及政治文化等因素造成的联系十分复杂微妙,形成了极为紧密的相互依赖关系。正是这种相互依赖关系构成了独联体的基础,并作为最基本的向心力量在独联体的长远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苏联解体,影响了世界各国之间关系的发展。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关系中,由于苏联这一共同的外部威胁的消失,彼此之间的联合正在发生变化,尤其是在科技和经济领域里的矛盾不可避免,各国都为增强自身的综合国力而加强竞争。在发展中国家,一些原来受苏联支持和援助的国家经济困难,政治动荡,在西方施加的外部压力下,其政治经济体制发生变化。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联合与分裂倾向都有发展。更重要的是,苏联解体之后,东西方矛盾缓和,南北矛盾进一步凸显出来,发展问题更为迫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