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励志文章 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毕业生余骁的故事

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毕业生余骁的故事

时间:2022-10-12 励志文章 版权反馈
【摘要】:余骁毕业时间:2012年7月毕业院校及专业: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专业创业时间:2012年10月企业名称:九龙坡区东涵艺术咨询服务中心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12届毕业生余骁创办的重庆东涵艺术,经过几年的发展,立足大学城,成为大学城艺术培训的代言品牌之一。团队成员纷纷退出俱乐部,余骁成了孤家寡人。为了更好更快地对“东涵艺术”进行调整,余骁来到了重庆一家大型的传媒公司潜心学习。


余 骁

毕业时间:2012年7月

毕业院校及专业: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音乐教育)专业

创业时间:2012年10月

企业名称:九龙坡区东涵艺术咨询服务中心

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12届毕业生余骁创办的重庆东涵艺术,经过几年的发展,立足大学城,成为大学城艺术培训的代言品牌之一。余骁在创业的实践过程中,作为团队的灵魂人物,一直坚持着自己的理想,不断地自我充电,到专业公司“卧底式学习”;同时不断去“追寻”自己的合伙人,打造自己的团队。自身素质的提高,团队的成长,不断助推着余骁“东方艺术,涵养中国”的梦想。

破壳而出的新生

2008年10月,当新生进校并军训完毕之后,校园的重头大戏就是各个学院的迎新晚会。刚进入大学,自小偏爱街舞的余骁,总梦想能在舞台上展现自己的街舞技能,他主动联络了几位喜欢跳街舞的朋友,组建了自己的舞团——A-One舞团。在迎新晚会结束后,重师舞蹈协会的会长突然找到了余骁,两人一拍即合,A-One舞团与重师舞蹈协会街舞团合并,成立一个新的品牌——T.N.King街舞团,由余骁担任团长,舞协会长担任副团长。

2009年5月,当时舞团的副团长提出开设舞蹈培训的想法,想到什么就做什么的余骁当即联系朋友,四处寻找办培训班的场地。终于在重庆市名扬武校西彭分校的一个闲置的教室里,T.N.King街舞工作室正式成立。经过努力,招到了35名学生。

一天,余骁正在计算着这个暑假的工钱和其他成本,看着手上刚收到的钱已经所剩无几。团队的成员激动地找到他,提出了一个化被动为主动的想法:“何不我们自己办比赛,大力宣传我们的工作室呢?”

当晚,余骁失眠了:连基本启动资金都没有,这个问题没那么容易解决。但是,作为团队的核心人物,他要想尽办法解决这个难题。在万般无奈之下,余骁找到了自己的铁哥们——孙毅航,想让他帮帮忙,出出主意。孙毅航想到了拉赞助的办法。于是,余骁一边安排几位团员去寻找参加比赛的人员,一边和孙毅航开始拿着比赛策划书,到处尝试与各个商家进行合作谈判。经过了一百余家店面的冷眼,余骁终于找到了愿意赞助这场活动的商家,最终,比赛如期举行。比赛成功、圆满地结束了。比赛当天来了一百多名参赛的舞者,还有一千多名观众。

翱翔,需要付出代价

假期结束了,余骁回到了学校,决定在校园里开班。经过一学期的努力,余骁招到了28名学生。为了提高自己艺术培训的档次,余骁决定在大学城找一个像样的场地。探寻了一个月,余骁在陈家桥的一栋居民楼上找到了一个顶层的、结构还比较满意的房屋,缴纳了一个月的房租后,余骁搬了进去。与此同时,学校里面的培训班,余骁招募了40名学员。余骁狠下心,把所有收到的学费全拿来装修陈家桥的场地。一个月后,初具规模的舞蹈室终于落成,这时,余骁手上的钱也用光了。接下来的一周,余骁在3天时间里,手机和用来代步的摩托车都被偷了,还有自己手上仅存的现金和才从家里借来准备缴房租的钱也全部被偷了。

还有上万元的费用需要在短时间里去支付,生活陷入了低谷,但经过了两周的萎靡,他重新振作精神。余骁打遍了朋友的电话,到处碰壁,终于得到了一个儿时的最好的伙伴刘熠宽的帮助,刘熠宽帮忙凑到了救命的钱。

2010年夏天,余骁为了让培训班办得更好,到北京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学习进修。接下来的一年,在平淡中度过,但因为所有俱乐部成员一直以来都抱着既商业亦娱乐的心态,余骁心里萌生了正规化管理的想法。其想法不被成员们接受,经过一个月的僵持,导火索彻底点燃。团队成员纷纷退出俱乐部,余骁成了孤家寡人。

既然选择了展翅,就要风雨兼程

2012年元旦,余骁决定将舞蹈俱乐部改为专门为大学城片区人群进行量身定制艺术特长培训及修身养性品质享受的集舞蹈、音乐、美术为一体的特色艺术培训中心,脱离一直以来的怪圈,走一种适合自身情况的模式,决定取名“东涵艺术”。于是,他找到了新的合伙人——陶洪宇。这个从外地读大学回来的小伙子对“东涵艺术”这个项目非常感兴趣,而在当时缺乏资金的余骁,遇到一个对自己项目感兴趣,又愿意合伙融资的人,是多么的幸运。2012年3月,东涵艺术培训中心在富力城别墅商铺正式落成,一个崭新的培训基地成立了。

经过半年的实践,新的问题摆在了面前,培训中心的运营成本高,收入却不太理想,“东涵艺术”需要寻找一条更利于自己发展的道路,大家想到了附带进行演出演艺及活动策划的工作。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相关事宜,余骁找到了擅长舞美、音乐技术的罗蕤,重师校友会堂的专业技术人员。余骁向他讨教了有关活动策划、舞美布置、舞美技术操作等方面的信息,并诚意邀请他作为“东涵艺术”的艺术和技术顾问。罗蕤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答应加入团队。这让余骁感到了团队正在不断地成长和壮大。

2012年9月,大家经过商议决定,将培训中心公司化,将“东涵艺术”作为品牌进行推广扩展。为了更好更快地对“东涵艺术”进行调整,余骁来到了重庆一家大型的传媒公司潜心学习。白天,余骁要像一名公司员工放下一切,认真完成公司安排的工作,晚上,余骁要回到培训中心,检查当天的情况,安排第二天的工作。每天天不亮,余骁就要起床坐3小时的公交车上班,晚上回到培训中心,又要忙到凌晨一两点。半年的时间过得很快,余骁每天坚持两边工作,不放掉任何一个机会,公司安排外出学习,他总是第一个自告奋勇,在工作之余,余骁还坚持每天看书。

翱翔吧,羽翼丰满的大鹏

2013年春节的鞭炮声中,余骁辞去了传媒公司的工作,同时,开始招募新员工组建理想中的团队。所有的新员工都要经过为期三个月的专项培训,销售技能、个人素养、专业知识,余骁在每天完成自己工作之余,像对待学生一样,对待新进的员工。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半年的培训,终于,“东涵艺术”成立了自己的市场部、教演部,形成了阶层管理、市场规划。同时,因为人手的加入,公司的各种项目也在大学城区域的网络搜索上都排进了前列,资金的流速也获得了加快,“东涵艺术”从一个小门面,变成了门面加别墅总共五层楼的教学办公场地。

2013年下半年,余骁带领东涵艺术成立了着力演员、包装及输出的精鹰艺术团,投入了一笔资金,购买了灯光音响等舞台设备和演出服装,成立了聚兴演出设备中心和演出服租赁中心,同时,在与师兄罗蕤的配合中,开启了由罗蕤负责技术执行的U87音乐工作室等四大下属品牌。同时,余骁联合了几个在其他公司工作的朋友,有的是大型设备租赁商,有的在文工团工作,有的在这个行业的跨国公司,利用大家的资源进行整合,综合协调形成横向团队合作,以承接一些按现有个人实力所无法达到的业务。

一切都快成形时,合伙人陶洪宇因私人原因选择了转战新的项目。余骁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团队。在这样的局面下,余骁需要重组自己的核心团队,经过认真思索,余骁敲定了新核心成员的人选——唐宏和张华。唐宏曾经在某大型商场担任过店长,加入“东涵艺术”时间也不短了,在团队里经验最丰富,最重要的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她已经是整个团队里对现场工作最熟悉的人。张华是一个最具有冲劲的人,有非常强的对外市场开拓能力,又有较好的处变不惊的心理素质。一段时间的观察后,余骁将唐宏调为教演部主管,主要负责培训部现场的相关工作,同时将张华调为市场部经理,负责项目开拓工作。新的核心团队成立了。

2013年12月19日,“东涵艺术”在重师学生活动中心举办的五周年庆典晚会圆满成功。余骁经历了五年的艰辛,终于走到了今天。在五年的时间里,余骁一直信奉“坚持”二字,不断地打造自己的核心团队,在实践中更加明白了团队的重要性。

专家点评

面对团队的组建,多以志同道合作为先决条件,自然,很多创业团队的组成也都基于此。余骁同学最初的团队也是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组建起来的。但是,创业团队毕竟还有其他的重要属性,这当中包括:目标一致、技能互补、彼此信任、利益让渡、沟通顺畅、分工明确、管理有序、内部支持、外部支撑等。随着企业的不断向前发展,创业团队中的任何一个属性出现震颤乃至缺失,都将为团队埋下巨大的隐患。

余骁同学的团队组建初期,出现了极强的向心力,因为创业初期,创业团队绝大多数都会处在一种极其团结的状态,大家的力量恨不得一丝不留地释放到工作中来,相互毫不保留,这符合了创业初期创业团队的特征。

随着企业的发展,不同的价值取向使创业团队内部发生了分歧,这也恰恰为创业初期志趣相投走在一起的合伙人带来了警醒,余骁同学的创业团队也同样面临了这个问题,最终是初创团队成员分道扬镳。

在余骁同学变成了孤家寡人、举步维艰的时候,新的合伙人——陶洪宇的出现无疑是一针强心剂,让余骁同学重新看到了希望,在企业面临困境的时候,合伙人重组有的时候恰恰是企业重新振奋的关键。

在余骁同学个人的巨大努力下,创业团队的所有成员都被深深地激励着,这种正能量的传递,在一个创业团队中尤为重要,尤其是创业团队的核心。

随着合伙人陶洪宇的退出,余骁同学再一次面临创业团队的重新组建,这一次,已近成熟的企业中,余骁同学寻找了全新的核心力量,这一次,不是外界注入,而是内部选拔,这种方式,也是成熟企业中经常出现的核心团队成员组建的方式之一。

作为创业导师,我们要提醒我们的大学生创业者,创业过程中,创业团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切不要忽视。创业团队组建之初,一定要充分理解创业团队的概念、特性,以及组建步骤和注意事项,切不可盲目。兴趣相投自然好,志同道合更为先,但最终,价值观趋同才是一个创业团队能否形成合力的关键。

徐焕然:教育部创业指导培训专家、长春光华学院创业就业教育中心主任。

编者手记

在和余骁及其团队沟通中,编者发现,在“东涵艺术”团队组建、打造的过程中,有两条线索,犹如电影中的明线和暗线。明线是团队的组建和打造,暗线是余骁自身的成长。

我们先来看明线部分,即团队组建、打造的过程。“东涵艺术”团队的组建和打造,经历了兴趣—社团—孵化—企业 —内部培养几个阶段。

刚进入大学,自小偏爱街舞的余骁,组建了自己的舞团——A-One舞团。在此基础上,有点商业孵化性质的T.N.King街舞工作室成立,逐渐开始探索商业运营;逐渐走上了团队规范化发展的道路;实现公司规范化运作,并且建立内部培训、选拔机制。经过艰难的探索,实现了团队的稳步发展。

这是团队成长的“明线”。在这个“明线”的背后,是余骁自身不断学习、成长的“暗线”。余骁将兴趣转化为社团,并通过社团逐渐探索商业运营。在实践过程中,感到自身知识、能力、经验不足,逐渐成为制约团队打造、商业运营的瓶颈。余骁不是选择逃避、退缩,而是选择迎难而上,主动进行系统学习,“潜伏式”实践:“2010年夏天,余骁为了让培训班办得更好,到北京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进修学习”;“为了更好更快地对‘东涵艺术’进行调整,余骁来到了重庆一家大型的传媒公司潜心学习”;“在工作之余,余骁还坚持每天看书。”

这一明一暗两线的并行发展,支撑了“东涵艺术”团队的成长。“明线”是外在的显现,“暗线”是内在的支撑。正是余骁本人这个“暗线”不断的进步,引领、助推了“明线”的发展。

从该案例中,带给我们创业教育者如下启迪:我们的创业教育和帮扶应该资源整合、形成合力。团委应该引导学生在兴趣的基础上成立社团,通过社团逐渐挖掘、培养那些具有商业潜质的同学,助其组建创业团队。有条件的高校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助力大学生进行创业探索和实践;同时开设创业课程和实训体系,培养一批创业灵魂人物,通过创业灵魂人物来组建、打造创业团队,实现创业灵魂人物、创业团队同步成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