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励志故事 日本环保产业的发展

日本环保产业的发展

时间:2022-01-17 励志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而在努力从公害大国翻身朝环保大国迈进之际,却面临经济发展与环保孰重孰轻的两难抉择。但当时日本的产业仍以重化学工业为主,而重化学工业又是高污染性产业,在未同时做好污染防治工作的情况下,高度的经济发展导致了日本人为环境污染付出代价。日本环保产业发展的特点进入20世纪90年代日本环保产业的发展呈六大特点:1.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物化时间大大缩短科学技术成果过去要用几年时间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日本环保产业的发展_环境保护科学

第五节 日本环保产业的发展

任何去过日本观光的人大概都不会否认,同样是车水马龙、工厂林立,日本的空气却远比台湾干净,河水更比台湾清澈。事实上,20世纪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也曾受困于举世无双的环境污染,甚至被贬称为“公害大国”。而在努力从公害大国翻身朝环保大国迈进之际,却面临经济发展与环保孰重孰轻的两难抉择。然而事实证明,企业增加对污染防治设备的投资,并未引起整体经济的衰退,反而促进污染防治产业的兴起。

四大公害暴露问题严重性

探究日本污染防治产业发展的道路,得回溯至20世纪20世纪60年代。战后,日本在经济复苏期间,适逢廉价能源时代,使得日本经济呈飞跃性增长;加上从1960年起,在当时池田内阁倡导的“所得倍增”计划下,更拼命扩充工厂,增加生产。

但当时日本的产业仍以重化学工业为主,而重化学工业又是高污染性产业,在未同时做好污染防治工作的情况下,高度的经济发展导致了日本人为环境污染付出代价。

企业重利益,能拖就拖

当令人触目惊心的公害病例接连发生,民众反污染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时,日本政府不得不于1964年于厚生省内设置公害课,检讨对策,开始要求制造污染的企业承担起治理污染的责任,并准备着手制定“公害对策基本法”,以期对公害问题的解决作进一步规划。

然而,面对政府的要求,日本企业界却有迥异的看法。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于1965年11月发表“对于公害政策的意见”之书面声明认为,日本产业正面临最激烈的国际竞争,无法负担过多的污染防治费用。因此,公害对策基本法的制定时机尚早。足见企业仍坚持经济利益重于民众健康的心态。

遗憾的是公害无情,一天不解决,其累积的严重程度将不断影响人民生命健康。来自民众的反污染怒吼,更将无人可挡。于是,在舆论压力有增无减的逆境下,日本国会终于在1967年7月制定了“公害对策基本法”,1970年11月又重新修订。

嗣后,为免除工业废弃物对水质、空气造成更严重污染,并防止噪音、振动公害的加剧,日本国会又基于公害对策基本法精神,分别制定“空气污染防止法”、“水质污染防止法”、“噪音控制法”、“废弃物处理法”等,完成一套堪称完备的环境法体系,在公害防治上,发挥极大效果。紧接着各项立法的完成,20世纪20世纪70年代法院也相继对公害诉讼案做出审判结果,制造污染的企业纷纷被判败诉,而必须对受害公众付出巨额赔款。

系统化设备处理废水

改善空气污染的必要相关设备,还包括集尘装置、汽车废气的净化装置。

集尘装置主要用来收集随废气排放飞散于空气中的粉尘或煤灰,经营此项业务的大型厂商,有住友重机械、三菱重工日立制作所等。

关于汽车废气的净化方法,日本业主多半采用加装净化装置,或在改良引擎上下功夫。加装净化装置可分为空气喷射与触媒转换方式。经营的业者,分别有日本电装、三菱电机、日立制作所、东京滤器、东京电气化学、日本触媒化学公司。而引擎的改良,则包括气化器调整,以及燃烧方式的改善。

政府投资大,业者有赚头

有关以废水处理设备为中心的水质污染防治设备,最大需求者,是来自政府方面的卫生下水道整建计划。据统计,在1966年~1971年的卫生下水道整建计划中,一共编列了10000亿日元的预算。至于对卫生下水道最后处理场的投资,则从1972年~1975年的3400亿,1976年~1981年的7500亿,到1982年~1985年度时,已高达16000亿日元。

最后,在固体废弃物处理方面,日本采取了兴建焚化炉或推出垃圾处理机的方法。生产相关设备的业主,则有田熊气罐、川崎重工、三菱重工、日立制作所等多家企业。

综观日本的污染防治产业发展,自20世纪20世纪60年代开启防污设备的制造至今,日本的成就颇为可观。例如发展大型焚化炉,用以回收工业废弃物。水污染防治领域则开发工业废水处理设备,能够利用活性污泥法处理含有丙烯腈的废水,使其有害程度降至最低。为防治空气污染,日本采用超高烟囱与大型集尘器,对空气品质的改善效果卓著。住友造船、三井造船、神户制钢、三菱重工、荏原制作所等,都是此中佼佼者,且这些企业所生产的污染防治设备,不但可供日本国内市场所需,甚至还能销往国外。

秉持技术优势,进军全球

而受到世界性地球环保意识抬头影响,目前不但东南亚、中国大陆等发展中国家开始学习并引进日本的污染防治,甚至节省能源技术,就连欧美先进国家,亦纷纷向日本的环保相关业者洽购污染防治设备。例如,目前俄罗斯已开始分别与日本三菱重工、川崎重工洽谈火力发电厂的大宗排烟脱硫设备采购计划方案。

根据日本三菱重工社长相川贤太郎指出:“在日本,由于环境保护的法规最严格,因此在排烟脱硫或脱硝技术上也最为进步,对于欧洲的德国、荷兰、比利时等国家,三菱重工都有提供环保技术的经验。今后,脱硫技术将可望在防酸雨的努力上有所助益。”

总之,日本污染防治产业发展至今,其技术已属一流,当日本在解决第一波(指20世纪60~20世纪70年代)公害问题上累积丰富经验后,面对现阶段第二波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尽管在克服造成温室效应的元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上,技术方面仍有待努力,但不难断定,今后日本的污染防治产业,势将在各国殷切的环保需求下,以其环保大国的优势,为各国提供相关的技术与协助。

而随着这一波进军海外的热况,相信日本污染防治产业,必将如其各种产业一般,再度展现优势技术,在世界各国大赚钞票。

加强全球环境问题科学研究

1992年日本环境厅拨款17.4亿日元,作为推进全球环境综合研究费用,开展4个新的课题:

·污水、废弃物处理处置装置的选择与评价;

·亚洲热带地区湿地多样性的保护;

·沙漠化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的评价;

·环境资源勘探测定体系确定。

日本能源推进委员会(民间组织)建议日本政府加强全球环境研究,建议:

·制定防止全球变暖的对策,制定行动原则;

·研究替代能源;

·援助发展中国家;

·制定全球环境问题行动计划

日本环保产业发展的特点

进入20世纪90年代日本环保产业的发展呈六大特点:

1.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物化时间大大缩短

科学技术成果过去要用几年时间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现在基本上用1~2年时间,便可物化为设备,例如日本膜分离技术现在发展很快。

2.管理——技术——产业配合越加紧密

国外主要依靠法制进行环境管理,而环境管理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支持。环保产业的技术的物化,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管理——技术——产业是个有机的系统。

3.绿色产品、清洁生产成为时代的主流

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措施,是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把污染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对生产进行全过程控制。

4.组合技术,高度自动化控制

5.环保产业更新换代出现转机

例如,含油污水处理技术,多少年来一直是“老三套”,现在已经研制出新的设备。

6.全球环境问题,推进环保技术进步

为防止全球变暖,二氧化碳去除技术正在研究,一个是吸收法,一个是固化法。另外氟利昂替代技术研究已取得进展,这些新的技术研究,将会推进整个经济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