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语》第一节:东汉时期一王符并其重潜夫论

《论语》第一节:东汉时期一王符并其重潜夫论

时间:2022-03-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王符及其《潜夫论》为后世历代推崇。作为东汉后期重要的无神论者,王符认为,“凡人吉凶,以行为主”,“妖不胜德,邪不伐正,天之经也”。王符对东汉后期社会政治有着敏锐的洞察和广泛而尖锐的批判,他本人正是这种思潮中涌现出来的杰出代表。
东汉时期_甘肃省志·社会科学志(古代—1990年卷)

第一节 东汉时期

一、王符及其《潜夫论》

王符(约85—167),“安定临泾(今甘肃镇原)人也。少好学,有志操,与马融、窦章、张衡、崔瑗等友善。安定俗鄙庶孽,而符无外家,为乡人所贱。自和、安之后,世务游宦,当途者更相荐引,而符独耿介不同于俗,以此遂不得升进,志意蕴愤,乃隐居著书三十余篇,以讥当时失得,不欲彰显其名,故号曰《潜夫论》。其指讦时短,讨谪物情,足以观见当时风政”(《后汉书·王符传》),传赞虽显简约,但影响深远。

王符及其《潜夫论》为后世历代推崇。唐初政论家魏徵在与唐太宗的一段对话中曾提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名言,作为盛唐“贞观之治”的思想基础,彪炳史册,光照千秋,时至今日仍然值得肯定。究其渊源,这句精湛之言实出于《潜夫论·明暗篇》:“国之所以治者,君明也;其所以乱者,君暗也。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是故人君通必兼听,则圣日广矣;庸说偏信,则愚日甚矣”。杜甫在总结“前辈飞腾入,余波绮丽为;后贤兼旧利,历代各清规”的发展过程中,给王符以一定的历史地位,把王符与蔡邕相提并论时,对后者似有微词,对前者肯定无疑。韩愈在其《后汉三贤赞》中说:“王符节信,安定临泾。好学有志,为乡人所轻。愤世著论,《潜夫》是名。《述赦》之篇,以赦为贱良民之甚,其旨甚明。皇甫度辽,闻至乃惊,衣不及带,屣履出迎。岂若雁门,问雁呼卿?不仕终家,吁嗟先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潜夫论》评价说:“符书洞悉政体似《昌言》,而明切过之;辨别是非似《论衡》,而醇正过之。”清刘熙载《艺概》说:“王充、王符、仲长统三家文,皆东京之佼佼者。分按之:大抵《论衡》奇创,略近《淮南子》;《潜夫论》醇厚,略近董广川;《昌言》俊发,略近贾长沙。”

现代学者对王符思想的研究更为广泛,对《潜夫论》的政治经济哲学、伦理、逻辑、无神论、历史观、社会思想、文学、军事、人性论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和争鸣。著名学者侯外庐、冯友兰、张岱年、任继愈、孙叔平等人在其著述中均设章分节对《潜夫论》予以研究和阐释,给予了较为充分的肯定。

《潜夫论》成书以来,流传至今,历代官方和私家的藏书目录多有记载,版本也有多种。20世纪编纂的重要丛书《四部备要》、《四库丛刊》、《诸子集成》及80年代中华书局重编的《新编诸子集成》,均把《潜夫论》作为自成一家之言的重要子书选入其中。《潜夫论》十卷三十六篇,“大多是讨论治国安民之术的政论文章,少数涉及哲学问题”。首篇《赞学》,是王符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纲”。他的“虽有至圣,不生而知;虽有至材,不生而能”的观点,光华四射。作为东汉后期重要的无神论者,王符认为,“凡人吉凶,以行为主”,“妖不胜德,邪不伐正,天之经也”。他反对鬼神迷信,反对占卜、占梦、相术、祭祀

《潜夫论》第二篇《务本》,是王符论述“治国安民之术”的重要篇章,从经济层面和意识形态两个方面阐明了见解,主张“为国者以富民为本,以正学为基”,“务此二者,以为成太平之基,致休征之祥”。他通过对当时社会情况调查了解,实际观察,提出了农、工、商三者各有其本末的看法,认为三者只要都能“守本离末”,均可以富民利国。王符这种农、工、商三者并重、均可富民利国的观点,振聋发聩,纠正了封建社会长期的“重农抑商”之传统偏见。他还在《潜夫论》的不同篇章中一再主张爱惜民力,珍惜民时,发展生产,多予少取。认为“均苦乐、平徭役,充边境,安中国之要术也”。反复强调“国以民为基,贵以贱为本”,充分地继承和发扬了先秦以来的民本思想。

揭露黑暗,谴责腐败,解剖痈疽,鞭笞丑恶,是东汉中后期社会批判思潮的显著特点和重要标志,其全面、尖锐、深刻的程度为两汉前期所未有,且为后世树立了榜样。王符对东汉后期社会政治有着敏锐的洞察和广泛而尖锐的批判,他本人正是这种思潮中涌现出来的杰出代表。王符畅论当时的风政得失并进行深切揭示,反对在用人路线上“以族举德,以位命贤”的门阀制度;指责当时的本末倒置、名实相违的情形,把土地兼并、生产破坏所造成的“治本者少,浮食者众”的社会现象,看做是“国危”的征兆;指斥当时的鄙劣风俗,抨击巫祝迷信。王符提出了“国以贤兴”的命题,建议采取考功、明选等实际措施来改革吏治,清除腐败。他大声疾呼,“明君莅众,务下言以昭外,敬纳卑贱以诱贤”,“赏鄙以招贤,然后良士集于朝,下情达于君”,“科察考功,以遗贤俊,太平之基,必自此始”。

王符的许多著名命题极具哲理。哲学思想中元气一元论认为,世界万物“莫不气之所为也”;逻辑思想中的“有号者必称于典,名理者必效于实”;伦理道德思想中的“不损君以奉佞,不阿众以取容,不堕公以听私,不挠法以吐刚”;法律思想中的“立法之大要,必令善人劝其德而乐其政,邪人痛其祸而悔其行”;社会思想中的“五代不同礼,三家不同教,非其苟相反,盖世推移而俗化异也”;人性思想中的“礼义生于富足,盗窃起于贫穷”、“民蒙善化,则人有士君之心;被恶政,则人有怀奸乱之虑”。又如:富民为本,正学为基;唯圣知圣,唯贤知贤;君子未必富贵,小人未必贫贱;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富足生于宽暇,贫穷起于无日;赏不隆则善不劝,罚不重则恶不惩,等等,都从正面或反面体现了王符积极进取的入世态度。

《潜夫论》的军事思想,是围绕《劝将》、《救边》、《边议》、《实边》诸篇展开论述的,可以概括为四句话:民为兵本,明于变势;赏罚分明;智勇者胜。可以说,王符还是一位爱国爱民、兵哲皆通的智者。

王符“耿介不同于俗”,以布衣而终身,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其《潜夫论》博大而精深,在中国思想史、哲学史、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就其学风和文风而言,遥承荀卿、韩非的遗风,近则同王充的《论衡》也颇相似;就其艺术特色而言,引物连类,论事取喻;运用排比,文笔遒劲;短小精悍,兼用韵文;朴实无华,以事取胜。

二、赵壹及其《刺世疾邪赋》

赵壹,字元叔,汉阳郡西县(今甘肃天水市西南)人,东汉名士,生卒年份不详。体貌魁梧,恃才倨傲,为乡党所摈弃,屡次抵罪,几至于死。光和元年(178),举郡上计至京师。是时司徒袁逢主受计事,计吏数百人皆拜伏庭中,独赵长揖不拜。逢奇之,遂携手置于上坐。经逢等人称荐,名动京师。后公府多次征辟,皆不就,卒于家。善辞赋,以《刺世疾邪赋》最为著名。有集曰《赵壹集》,共二卷,计十六篇。其内容有赋、颂、箴、诔、书、论及杂文。该集在《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中均有记载,至宋史中已不见著录。现存《赵壹集》是后来的学人从有关书目中辑录而成。

《刺世疾邪赋》和《穷鸟赋》是赵壹的代表作。《刺世疾邪赋》借助介于诗歌与散文这种独特的文学体裁“赋”来讽刺黑暗的社会现实和憎恶各种邪恶势力。作者追忆了“五帝”、“三王”以来的历史陈迹,得出了一个正确的结论:历代统治者都是以鱼肉老百姓为目的而骄奢淫逸,并且进一步剖析了世风败坏,民不聊生的根源。篇末附有假托“秦客”、“鲁生”二人所作的两首五言诗,是汉代五言诗中的上品和佼佼者。《穷鸟赋》是一篇借物咏情的作品,作者自比“穷鸟”,述说了自己身处险境,风雨飘摇,岌岌可危,险象丛生而不可自拔的境遇;抒发了内心的愤恨,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抗争。在序言中,赵壹感情诚挚,衷心感激朋友们对他的营救,使他免于灭顶之灾,杀头之祸。

赵壹及其《刺世疾邪赋》和王符及其《潜夫论》似有传承关系。其理由如次:王符“耿介不同于俗”,而赵壹“恃才傲物”;王符“为乡人所贱”,赵壹“为乡党所摈弃”;《潜夫论·断讼》篇一开头便说:“五代不同礼,三家不同教”,而《刺世疾邪赋》一开头便也说:“伊五帝之不同礼,三王亦不同乐”;《潜夫论·断讼》篇主旨是揭露王侯贵戚骄淫负债,残掠百姓,而《刺世疾邪赋》认为剥削压迫老百姓是历代统治者共有的本性和本质。光和元年(178),赵壹举郡上计至京师,这离王符离世(约167)已有十多个年头了,应该说,一代布衣文士的高贵品格,赵壹是有所耳闻的,同样《潜夫论》也会被赵壹拜读的。赵壹继承了王符的“耿介不同于俗”的品格,也继承了《潜夫论》“治国安民之术”的精神。他们都深切地揭露了东汉中后期的社会弊端,表达了中下层知识分子的心声和呐喊。

三、周生烈及其《周生烈子》

周生烈,姓周名烈,字文逸,甘肃敦煌人,生卒年不详,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经学家和哲学思想家。周生烈自号“六蔽鄙夫”,“蔽夫”和“六鄙”出自《论语》,是孔子所不齿的人及其六种行为,即粗鄙浅薄的人和因缺乏礼而导致的愚、荡、贼、狡、乱、狂六种行为。一位正统的儒家竟然以“六蔽鄙夫”自号,显然是一种自谦或自嘲,表达了他对当时一些仕途得意者的鄙视心态,同时也隐射了自己非同寻常的自信:“贤哲不可以色貌诱之,犹张罗恤凤施阱陷麟。伯乐相马,取之于瘦,圣人相士,取之于疏。”周生烈一生没有应招入仕,这并不说明他没有这种抱负,而只是处于对现实的一种无奈。葛洪在《抱朴子·审举》中评价周生烈:“自有天性好古,心悦艺文,学不为禄,味道忘贫,若法高卿周生烈者,学精而不仕,循乎荣利者,万之一尔!至于宁越、倪宽、黄霸之徒,所以强自独励于典籍者,非天性也,皆由患苦困瘁,欲以经术自拔耳”,在由衷肯定周生烈的同时也隐含了当时一些知识分子的困惑。

汉武帝时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学成了当时学者治学的主流,而周生烈的经学造诣可与当时著名的经学家郑玄、王肃等齐名。何晏在编纂《论语集解》时,以经师八家之说为主,其中就有郑玄、王肃、周生烈等,并在序文中对周生烈给予了赞赏和肯定。陈寿在《三国志·魏志·王郎传》中评说周生烈“历注经传,颇传于世”。汉末魏初,天下大乱,礼崩乐坏,儒家独尊的局面被打破,孔教以外的各种思想大行其道,使得许多拘泥于儒学的士大夫们往往引退,在读书著述中安身立命,便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的一种普遍倾向。周生烈在其代表作《周生烈子》自序中说到:“张角败后,天下溃乱,哀苦之间,故著是书,以尧舜作干植,以仲尼作师戒”。周生烈的哲学思想,在现仅存的马国翰辑佚《周生烈子》语录中得到了一些反映。

周生烈否定孔子“天命观”。孔子把天子当作“天命”的承顺者,天子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代表天的意图,行使着“天之历数在尔躬”的职责。周生烈认为“理天纲,仗八柄,运元象,撮众有者”是天子的职责,“抚人物,参天意者”是三公的职责。这就是说天子要制定好国法,掌握好管理国家的方法,运用好事物的客观规律,汲取万物之所长,只有这样才能治理好国家;而大臣们的职责在于帮助天子定主意,治理朝政,抚恤万物。由此可见天子并非被动的承天意者,天子的所作所为并不一定都代表天意,只有主观能动地好好治理国家才是可取的;大臣们要辅佐天子,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如果天子就代表天意,那大臣们岂不是多余的吗?

周生烈强调事物的客观规律。孔子认为天子应以“三无私”来治理天下,即“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虽然强调公心和公平,但天子在这里仍然是天的化身。而周生烈在此基础上有所革新,认为“子贤则流,不贤禅人,道无私也”,这里反映了对权力世袭的不满,因为事物是遵循客观规律发展变化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不贤能和不能顺应时世发展变化的人就应被淘汰,这是一种积极的思想观。

周生烈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一是强调事物发展的正反两方面,认为“桀纣是汤武之梯,秦项是大汉之阶,四逆不兴,则三顺不坠”,就是说事物在好的时候要看到不好的一面,不好的时候要看到好的一面,消极的东西里蕴藏着积极的因素,积极的东西里也可能埋藏有消极的因素。二是承认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他在《周生烈子》中写道:“有阶者易成基,无因者难成时。”三是注重事物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认为:“鸠傅隹翼,羔披豹皮,类似至违,表是里非”,要求人们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和表象,以免被蒙蔽。

在政治思想上,周生烈是天人合一论者,对皇权寄予了无限的期望。他说:“人君其尊重矣!音声振于金玉,咳唾甘于醴泉”,这不是对天子的阿谀,而是要求人君自尊自重,要有发自本心的威严,而不搞形式上的威严。他期望人君能当好像虞舜和周武王那样的“上御”,不要因“失节”而成为治理国家的“下御”,这里的“失节”是指违背客观规律,“上御”就是要尊重客观规律,任贤尚能,赏罚分明。周生烈把贤能的人比作国家的利器,他说:“夫忠謇,朝之杷扒,正人,国之扫帚也。秉杷执帚,除凶扫秽,国之富,主之利也。”周生烈对封建王朝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希望能出现一个心平、人平、政平的太平盛世,这是封建时代里知识分子骨子里所蕴涵的那种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既是时代面貌的反射,也是周生烈的理想和信念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