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三、凸显高校的文化本质,在培育和创新校园文化中发挥作用

三、凸显高校的文化本质,在培育和创新校园文化中发挥作用

时间:2022-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是通过学校教学、科研等主体功能的有效发挥,着力培育和强化高校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的能力,大力发展和繁荣创新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和谐的校园文化,使之真正成为新知识、新科技、新思想、新文化的策源地和集散地。

三、凸显高校的文化本质,在培育和创新校园文化中发挥作用

高校是社会文化的前沿,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源头。高校也是知识分子汇聚之地,是各种思想文化集散之地,是新思想、新观念的发源之地。思想活跃,追求人格独立,民主和批判意识强是高校教师和学生群体的基本特征。这就决定了高校在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中处于传承文明、文化传播、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的最前沿。因此,在文化的传承、启蒙和创新中,高校不仅承担着对人类已有科学知识、文化思想的传递,而且担负着文化教育和文化启蒙,即对人的能力、素质、精神境界的全方位提升的功能。高校的文化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专业和其他教育形式,把人类在长期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积累起来的知识和经验传递给学生,促使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即文化启蒙和文化传承。二是通过教学和科学研究,推动科学与文化的自我完善和创新,不断将先进的科学知识和优秀文化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精神财富,培养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以推动社会和谐有序地发展,即文化创新和文化自觉。[6]因此,要凸显高校文化启蒙、传承、创新的功能,高校就必须走出狭隘、表面化的校园文化建设误区,在教学和育人的过程中将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和文化启蒙渗透到高等教育所有专业和所有层面。只有构建起全方位育人和自主学习、自主研究、自由探索、自由读书、不断创新的校园文化建设模式及运行机制,才能凸显高校的本质功能。

(一)把握校园文化发展的导向

校园文化是高校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规范、行为方式等因素综合形成的校园人文精神和群体文化。它以校园为基地,经过长期积淀和历代师生员工的传承与创造所形成的物质成果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体现师生员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精神风貌和行为规范的意识氛围,是高校本质特色与内涵精神的集中展现。[7]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着引导价值观念,传承文化成果,整合教育资源,陶冶师生情操,提高科学人文素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作用。高校的职能决定了高校党委必须通过组织倡导和实践引领,从三个层面发挥其引领导向作用,把握校园文化的发展方向。一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文明成果的挖掘、总结和传承、弘扬,使高校真正成为人类先进文化的聚合与传承源地。二是通过学校教学、科研等主体功能的有效发挥,着力培育和强化高校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的能力,大力发展和繁荣创新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和谐的校园文化,使之真正成为新知识、新科技、新思想、新文化的策源地和集散地。三是在具备前两个功能的基础上,立足时代发展潮流和社会需要,不断探索和构建其服务社会、推进文明的有效途径和长效机制,着力强化带动辐射功能和“引爆”作用,引领社会先进思想、主流文化和科技创新的发展方向,充分发挥高校知识源、思想库、文化科学创新基地的功能和作用。

(二)培育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是反映大学历史传统、特征面貌的一种精神文化形态,是师生员工在长期的教与学、工作与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为广大师生所认同的一种群体意识。它包含着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创新精神、独立精神和批判精神等内容,体现高校的办学传统和个性精神风貌。凝练和培育大学精神,既是加强高校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培育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大学精神是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对于学校的发展起着定向、导向和激励作用,是学校的灵魂,也是自己特有的品牌。[8]培育大学精神,高校党委一是要把握文化建设的主流,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导向,使大学精神始终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二是要处理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确保高校发展目标的实现;三是要始终坚持以育人为中心,彻底转变教育思想与观念,明确办学方向,在育人中弘扬大学精神,用大学精神培育优秀人才;四是要突出学校的特色,[9]不断总结办学经验,继承、弘扬和升华学校传统,丰富学校文化蕴含,在传承和创新高校文化的基础上,大力弘扬具有鲜明个性的大学精神。

(三)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

优良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是高校发展和育人的重要基础与环境保障,对师生员工工作学习和行为风貌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道理正在于此。所以,高校党委在引领高校文化发展方向的同时,还需加强疏导规范,倡导高雅文化、健康文化,杜绝庸俗文化、消极文化;倡导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杜绝愚昧落后和封闭保守;倡导诚信礼貌和文明行为,杜绝虚伪丑恶和野蛮鲁莽。具体来说,就是通过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充分调动党政各部门、党员干部、政工队伍、广大教师、管理和后勤队伍岗位育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协同一致形成合力,构建校园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不断创新净化、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的新形式、新办法和新途径,努力营造具有浓郁特色、充满时代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

(四)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是继承传播民族文化的重要场所和交流借鉴世界文化的重要窗口,是培育新知识、新思想、新理论的重要摇篮,是文化和文化产品的重要发源地。作为社会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校园文化,是高校师生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校园特色的校园精神的总和。高校党委应把营造校园文化置于重要位置,作为构建和谐高校的重要内容,渗透到工作的各个环节。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校园精神,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增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科技含量和人文精神,广泛深入地开展师生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努力满足广大师生多层次、多样性的文化需求,使之既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同时更有利于创造和传播新知识、新理论、新思想,从而促进社会文化的健康发展和不断进步,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形成高校的文化特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