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校园文化应以一种人文关怀的视角,创造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主体性、促进人的个性发展的文化环境,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主体完美的个性是高校校园文化追求的目的和人文理念。在环境建设上尤其注重“以人为本”的建设思想,校园内格调高雅的建筑和设施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

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

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作为全校共同认同的一种区域性亚文化,是其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最稳固、最有活力的基础,对高校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而培养完善人格的接班人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

从教学过程来说,教师的情感即人格素质与教师的认知水平共同作用,成为学生素质的动力源。两者在教学过程中共同作用,一起提升学生的感受能力,促进学生的认知水平,伴随着的是培育学生的德性、审美以至精神。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创造、构筑一个安全、信任、尊重、宽松、和谐和鼓励成长的师生交往环境,正是发展学生、创造学生完美人格的基石所在。这种以教师为核心而发动的健康的人际情感关系,推动着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的发展。这种校园文化核心是追求社会理想,发展完善个性优化育人环境。

(一)追求社会理想

人格的高尚与否,就在于它的道德内涵中是否包含着对崇高理想的追求,对社会的贡献及自我完善的能力。高校的校园文化应成为陶冶心灵的场所,应引导教师形成坚定献身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理想信念;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奋发向上,成为未来的建设者,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接班人。通过课堂教育和各类课外活动,帮助学生在人格的定位和道德价值判断上超越市场选择的功利倾向。

(二)发展完善个性

校园文化应以一种人文关怀的视角,创造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主体性、促进人的个性发展的文化环境,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主体完美的个性是高校校园文化追求的目的和人文理念。在发展完善个性方面,首先应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以科学世界观、方法论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教会学生处理个人、集体、社会的关系,个体与他人的关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这就需要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其次,培养意志坚定、情感丰富、心智健康的健全人格。通过教师的教书育人以及校园的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如报纸专栏、电视专题片、广播、网络对话以及定期举办的艺术节、运动会,不定期举办的个人画展、书法展、科技作品展等,以丰富多彩的活动,集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于一体,激发向上、求善、求美的情感和清明刚健的意志。再次,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通过师德工程及师生送温暖活动,使教师学生能在任何复杂的人和事中始终如一的热爱生活、热爱事业、热爱人生,并以自身的言行作用于校园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由道德他律走向道德自律。

(三)优化育人环境

育人环境主要包括物态环境和人文环境,主要指校园环境、图书资料、文化设施、文化传媒建设等。在环境建设上尤其注重“以人为本”的建设思想,校园内格调高雅的建筑和设施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人文环境,指校园群体所体现的价值体系、道德情感、思维模式、文化思潮和生活方式等,是校园环境建设的核心。人文环境是广大师生价值观、人生观的综合反映,是他们共同的理想信念、职业行为规范和职业风格的综合体现。在高校,校园文化最现实的生命力昭示和最生动的价值性展现就是大学生创设的校园文化实践的舞台,如学生社团、艺术节、运动会等,在实践精神的感召下,校园文化洋溢着大学生们具有创造性的个性,反映了大学生在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倾向及个性行为方式的特征、性格、气质,这种创造个性从某种程度上说既是大学生生命主体形象的设计和诠释,又是其知识文化底蕴和潜能素质的外化和彰显。校园文化既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育人的环境,又是一个实践的环境。如果说教育的任务是使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能结出丰硕的果实,那么,校园文化则是展示学生潜力、实力与能力的实践场所以及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相互教育影响的现实舞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