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二、评估指标

二、评估指标

时间:2022-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评估机制主要由主体、客体、运行、监督和评估结果反馈运用等诸要素构成。[1]二、评估原则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的评估机制,需要坚持以下六项原则:(一)时代性和导向性原则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的评估机制,应体现时代精神和时代理念。评估指标具有科学性是评估工作科学客观进行的前提。

第十五章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模式的评估机制

评估,指依照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对某事物或活动做出的“评述”与“估价”,也就是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事物所做出的评判。所谓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评估机制,是指社区内思想政治教育评估过程中各构成要素按一定的组合方式而形成的运行方式,它的建立与运行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价值功能的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评估机制主要由主体、客体、运行、监督和评估结果反馈运用等诸要素构成。评估环节是一个完整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模式运行过程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不仅是正确认识和评价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模式运行过程和效果的需要,而且是实现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控制的需要,更是实现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保证。

第一节 评估要求与评估原则

一、评估要求

(一)要按照“联系的观点”的要求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评估

唯物辩证法既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世界普遍联系的科学理论,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评估的最根本的方法。坚持唯物辩证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评估中具有基本的方法论的重要意义,这就要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中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即评估不仅要看受教育者在受教育后本身的思想情况变化,而且更要看到受教育者的某些行为是受教育者的思想和外界影响作用下的结果。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评估中坚持唯物辩证法,不仅是科学评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方法,也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途径。只有坚持唯物辩证法才能正确分析受教育者的思想状况是自身思想发展决定的,同时也是环境影响的结果;只有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特点和青年大学生思想发展的规律,才能有的放矢地做好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要按照“发展的观点”的要求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评估

人的思想是在社会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下发展变化的,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他们的思想变化快、可塑性强和易受环境的影响就更为突出。因此我们在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评估中就必须坚持在发展中观察、分析、评估青年大学生受教育后的思想发展变化状况,以此来评价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否符合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要求。

(三)要按照“开放的观点”的要求来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评估

“开放性”包含两层意思: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评估应该坚持与现代化的教育理念相结合,与新媒体时代高校已经和正在发生的重要而又深刻变化相结合;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评估应该坚持与世界文化教育发展的主流和趋势相结合。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应该站在世界的高度、站在人类发展的高度来评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培养具有全球意识的人才,对培养掌握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人才的巨大教育作用。

(四)要按照“需要的观点”的要求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评估

构建以需要为核心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机制,要以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能否将教育要求转化为自己的需要、信念和行为品质为衡量教育效果的标准,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变。大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人,是具体的、有各种自我需要的人,尚不完全成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必须关注学生的需要特点,以此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作为评价依据。在共享社区里,只有大学生的“需要”真正得到正确的引导、良好的评价和充分的满足,才会产生正确的、自觉的行为,才能更为有效地显示出应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五)要按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要求来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评估

在评估中,根据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观点,要准确把握受教育者的特殊性,这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评估的基本要求之一。受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包括性别的特殊性、年龄的特殊性、时间的特殊性、环境的特殊性和情绪的特殊性等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评估离开了对受教育对象的特殊性的观察和分析,就不可能对受教育对象在受教育后的思想状况做出科学准确的评估。

(六)要按照“权威性的观点”的要求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评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评估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一支专门的评估专家和评估人员队伍。这是保证这项工作的权威性和影响力的重要因素。因此,组建一支高素质的评估专家和人员队伍,十分必要。其基本要求应是:有与评估内容相关的知识水平与专业背景;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掌握评估的基本理论与技术。[1]

二、评估原则

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的评估机制,需要坚持以下六项原则:

(一)时代性和导向性原则

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的评估机制,应体现时代精神和时代理念。当今时代是变革的时代,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考察,当今的时代特征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大学生个体差异的增大。评估机制是否体现出这些时代特征,是否关注高校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方针贯彻的好坏及其程度,是否关注多元文化环境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是否能体现出当代大学生的个体差异,这决定了评估机制运行的成败。为此,我们必须以时代性作为构建评估机制的整体理念和基本准则。

导向性原则是指要充分发挥评估机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作用,体现正确的教育方向。对共享社区运行情况进行评估,是为了总结教育经验,及时发现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便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工作进行反馈和修正。构建评估机制主要是为了引导和激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向正确的方向和目标发展,使大学生各项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同时也为了使被评者能够明确自身所处的水平和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提高,而不是单纯为了评估的名次和优劣程度。

(二)科学性和系统性原则

坚持科学性原则要求共享社区的评估指标体系在基本概念和逻辑结构上严谨、合理,要有科学依据,而不是凭借主观臆测,能够抓住最重要的、最本质的和最有代表性的东西,并具有针对性。评估指标具有科学性是评估工作科学客观进行的前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实践是一个不断发展并不断深化的活动,从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考察,坚持科学性原则要求构建评估指标体系时,要防止评估指标体系中出现重复、矛盾和偏颇,要使评估指标能够科学地反映共享社区内各方面的本质属性,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

系统性原则是指评估指标体系要全面反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的整体要求,反映评估对象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也就是说,我们在制定共享社区的评估指标时,各条指标在它们的相互配合和综合中能够全面地体现出评估对象的数量和质量要求。要尽可能做到体系完备、指标简明、重点突出;不能偏废,对于重要的指标不能遗漏;要全面把握各个项目,同时对于各个项目的重视程度应该恰如其分,各得其所。

(三)独立性和兼容性原则

坚持独立性原则,即在同一层次的评估指标之间必须是相对独立的,不能存在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运行过程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内在的联系,因此各指标间也是必然相关的,但是为了能够准确地评估社区教育活动的社会价值,我们应该尽量确保每项指标的含义尽可能不重复或重叠,逻辑必须是并列,避免交叉或因果关系,不能存在从这一条导出那一条的情况。如果指标间不独立,说明其中有些是冗余的,它的存在既对指标体系没有意义,而且加大了整个评估活动的工作量,降低了评估的可行性;再者,指标间如果不独立,则在评估指标中,重复的指标被重复地进行评分或评等,实际上是加大了它的权重,这种偏差的出现,极大地影响了整个评估的科学性。

兼容性原则是指评估指标要从不同侧面反映目标的要求,各指标要协调一致,[2]要从客观实际出发,根据评估对象的具体情况,将统一的规格要求与各方面的特色评估结合起来,互不矛盾,互不冲突,协调一致地反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各方面的运行情况和指标信息;否则,就会无所适从,造成评估过程的混乱,影响评估结果的科学性。

(四)公平性和可行性原则

公平性原则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评估指标必须反映共享社区内思想政治教育共同的属性,而不能是某个独有的特殊属性或特色;二是指标体系中的每一条指标对于评估对象集合中的每一个体都是公平的,换句话说,评价对象集合中的每一个体对于达成指标要求的几率是相同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指标体系时应增加整个过程的透明度,重视与评估活动有关人员的愿望、需要和意图,特别要重视反对意见。

可行性即评估指标要具有可操作性,决定着能否把评估工作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来开展。评估指标属于评估的一种操作性工具,因此,在设计指标时,必须充分考虑使用的便利。从理论上来讲,评估指标越全面、越完整就越能清楚地反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评估的价值。但是,评估实践表明,评估指标越简单明了,评估标准操作性越强,越有利于评估工作的开展和评估信度的提高。具体说来,包括评估标准的各指标内容要简洁明了,标准的指标层级要合理清晰、概括表达要精练准确、条目要少而精等。要注意从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出发,编制好简明易行、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避免冗长繁琐。否则,就会使评估活动走向两个极端:要么评估指标过于抽象,无法操作;要么评估指标过于具体、繁琐,操作起来困难重重,评估工作难以进行或代价太大。

(五)定性与定量原则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的定性评估,是指通过对评估客体的整体和性质的分析与把握,来鉴别和判定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运行的实践效果及其性质。而定量评估,则是指运用数据的形式,通过对评估客体表现出来的一些量的关系的整理分析,从数量上相对精确地对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运行的某一特定评估项目进行的判断。唯物辩证法坚持事物质量互变的基本规律,认为没有无质的量,也没有无量的质。科学的评估,必须将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有机结合起来。没有定性评估,只能是模糊不明的评估;没有定量评估,只能是无现实意义的评估。但是也不能机械地组合定性与定量评估,这其实正是违背了定性与定量有机结合的原则。要根据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情况,正确认识定性、定量评估方法的适用范围,合理配置、组合评估方法体系,从而真正坚持定性与定量有机结合的原则。

(六)评估与指导原则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的评估,是按照一定的原则、标准对评估对象在一段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情况做出判定,使评估对象进一步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受到启发和教育。因此,评估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应将对评估对象的评价与指导结合起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的健康发展。指导是评估活动的继续和发展,它把评估的结果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加以认识,并根据评估对象所具有的主、客观条件,提出指导性意见和新的要求,使评估对象能掌握自身在今后一个时期内发展的方向,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争取更大的进步。评估指导,可以是宏观上的指导,也可以是具体的指导;可以是激励促进性指导,也可以是批评纠偏性指导。但原则上,这种指导必须结合评估的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否则评估工作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第二节 评估特点与评估功能

一、评估特点

在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的评估机制,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整体性

构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的评估机制要素,主要包括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网络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其中每个要素都是共享社区评估的一个节点,但又不能单独作为评估的唯一指标,也不能简单地对各要素的评估情况进行平均得出整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运行的状况。各要素间相互影响,彼此制约,如果某个要素发生变化,则可能使其他各要素的实效性发生相应变化。而且各要素彼此间很难确定准确的定量关系,也就很难对某一要素发生变化后其他要素的变化进行准确预判。因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运行情况的考量,一定是在综合所有要素的有效性评价基础上才能得出的具有整体性的一个评价结果。

(二)相对性

首先,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的预期目标而言,教育的实效性是相对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往往是处于一个层次或某个水平上,暂未能达到预期目标所确定的具体要求,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的运行情况呈现的是相对性特征。其次,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的实效性也是相对的。由于大学生在进入共享社区之前已经印刻着各种各样的心理背景,有的是过去教育环境、教育作用后留下的印记,有的是个体区别于其他人的心理品格特征,还有是他们对待某项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所持的心理准备状态。也就是说,当主体以外的教育内容作用于人的大脑时,总是把信息落在每个个体特定的心理状态和思想基础上,这将不可避免地呈现出从共享社区获得教育效果的相对性特征。最后,对大学生个体而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的实效性也是相对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作用于大学生后会对其思想道德品质产生一定的影响,因而教育的实效性是相对于其受教育之前的状态而言的,具有相对性。[3]

(三)多样性

由于新媒体所传播的内容,既有正效应,也有负效应,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果从性质看可以分为积极效果和消极效果。积极效果即是与教育的预期目标相一致或完全符合;消极效果是指教育的结果与预期不相符甚至背道而驰。从显现时间看可以分为隐性效果和显现效果,隐性效果是指大学生已经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但未外化表现出来;显性效果是指不但被大学生内化,而且通过言行举止表现出来,能被外界明显感知和察觉。从持续时间看可以分为短期效果和长期效果,短期效果是指教育效果的持续时间较短,长期效果是指教育效果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从作用对象看可以分为直接效果和间接效果,直接效果是指大学生在接受教育后表现出的积极变化,间接效果是指大学生在接受教育后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对周围的客观世界产生影响所形成的变化。因此,我们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的运行情况进行评估时,不但要考虑显性、直接和长期的积极效果,而且要考虑隐性效果的潜在性、短期效果的量变引起质变和间接效果的积极作用,否则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情况评估都会走向片面和误区。

(四)动态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评估具有动态性。新媒体时代,由于信息传播的快捷性,人的思想品德的变化和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动态发展的过程,后者对前者产生的影响和效果一般都不会同步产生,往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表现出来。因此,我们要用发展的、动态的观点来考察和评估共享社区运行情况的效果,应当注意经常收集和积累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和评估指标信息,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日常检查与定期评估结合起来,把阶段性评估和总结性评估结合起来,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的评估更加客观、公正、全面。

二、评估功能

建立健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的评价机制,在于改进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由此,共享社区评价机制的功能也是围绕如何促进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而展开的,其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引导、调整功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评估机制的引导、调整功能,是指在对共享社区运行过程和效果进行基本判断的基础上,它调整和引导评估对象向着既定的教育目标前进。具体而言,引导主要是针对那些在共享社区运行过程中出现偏差或是不良效果的情况。从程度上看,引导的对象不存在重大的过失和错误,即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没有出现轨道的偏离,只是在具体操作中出现了突发或是未能预想到的问题。而调整的对象从程度上看问题要大得多,这个时候就需要评估机制对其进行调整。从总体来看,共享社区评估机制的引导、调整功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挥棒”和“掌舵人”,它按照整体的教育目标和标准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二)激发、鼓励功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评估机制的激发和鼓励功能,是评估机制在对共享社区运行过程和结果进行鉴定、诊断及引导、调整后的自然反应。它激发教育者寻求更好的教育方案和途径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它也激励学生积极接受良好的教育。可以说,评估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去伪存真的过程,它也是对过去的肯定和赞扬。它一方面鼓励教育者选取最优的教育方案达到自己的教育目的,从而推动整个教育体制发展和进步;另一方面共享社区评估机制通过评估能够激发大学生的潜能,使大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在共享社区内接受培养,从而对共享社区的教育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所谓激励功能,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评估的正确运用,能够激发评估对象的内在动力,调动他们的潜能,增进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等。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评估过程中,结果的优劣、效果的好坏,始终是被评估者最关心的问题。一般说来,得到正评估(奖赏、肯定的评估)时,积极性比较高,得到负评估(惩罚、否定的评估)时,积极性比较低落。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评估过程中,如何重视这一心理反应,调动他们的内部动机,让其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鉴定、改进功能

鉴定功能是指评估者认定、判断被评对象合格与否、优劣程度、水平高低等实际价值的功效和能力。“鉴定”意味着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活动成效的优劣进行甄别,它与总结性评估密切相关,具有选拔、分等之效,对比较同类评估对象之间的优劣高下具有重要作用。改进功能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评估本身所具有的促进评估对象为实现理想目标不断改进和完善行动的功效和能力。[4]改进功能主要运用“反馈原理”,通过评估及时获得教育过程、教育结果的信息,及时强化正确的、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目标实现的教育行为,及时调节和矫正不良的、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目标实现的教育行为,从而控制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活动和工作的运行过程,促使其不断地完善和优化

(四)反馈、交流功能

所谓反馈功能,是指评估者将有目的地系统采集的有关评估对象的信息及其意义,传递给评估对象,获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的发展现状与发展目标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异和认识,并据此对共享社区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5]反馈作用的有效发挥,取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评估的信息传输渠道是否畅通、信息是否充分可靠、信息的返回及行为的调控是否及时等。所谓交流作用,是指通过评估促使评估活动的参与者,包括评估者、被评估者以及其他与评估有关的人在群体内部及相互之间的信息互换。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评估客观上具有交流作用,这是由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评估的中介性和评估信息来源的多样性所决定的。

同时,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为保证组织系统的顺利运行,思想政治教育领导部门的科学决策和有效管理尤其十分重要。而科学决策与有效管理是建立在领导者对大量客观、可信的信息的及时掌握基础上的。它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应及时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活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运行情况与效果的信息及时收集、整理和分析,为领导者提供大量的客观、可信的信息,从而为其进行正确的决策和有效的管理提供客观的依据。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对评估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的自我改进、活动结束后的自我总结中也具有咨询的功能。

(五)管理、研究功能

管理功能,是指评估可以在宏观上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过程与效果的监督和管理,通过评估的反馈,获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和效果的信息,为优化管理服务。在教育者主导型的评价中,能为教育者改进工作,或者为领导改善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在受教育者主导型的评价中,受教育者可以通过自我评价来了解自己的知识、智能等方面的状况,明确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从而为自我教育提供依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评估是一个复杂的活动过程,含有丰富的研究因素。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评估本身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对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评估过程的检讨与反思,对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评估的再评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第三节 评估内容与评估指标

一、评估内容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的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一)对受教育者的评估

对受教育者的评估是整个评估系统的中心环节和基础,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评估的起点。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主体,只有对接受主体的思想品德和行为做出认真的调查研究和切实的评估,才能制订出正确的教育计划并付诸实施。

(二)对管理部门和教育者的评估

管理部门统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工作全局,负有重大决策和指导的责任。对管理部门的评估,首先要看核心领导层对共享社区总体规划和制度的制订情况,以及落实这些规划和制度的检查监督状况;其次要看管理执行层是否为社区建立了一支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以及这支队伍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状况,其中包括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和考核等,还包括调查研究和理论探讨情况。

教育者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运行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对教育者的评估主要是进行全面素质的评价和估量,以达到衡量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目的。在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运行过程中,高校主管部门有必要对教育者在一定时期内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理论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做出正确评估,并在评估基础上提出提高教育者素质的意见。在评估过程中,还要找出导致教育者素质现状的原因,以便及时纠正偏差,对症下药。

(三)对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教育内容的评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模式是否取得实效,关键在于教育内容是否由纯粹的理论体系转化为教育体系的过程中应表现出的理论体系精神实质的精确性,以及与教育对象日常生活经验、利益需求、理解程式的契合性。因此,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教育内容进行评估时,应着重分析其内容是否能够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客体的需要出发,尊重并满足客体的利益追求,先达到“利益认可”,再引导升华到主体政治要求,最终实现“价值认同”的目标,使共享社区更富人情、更具亲和力和感召力。[6]对于高校群体而言,其利益追求的核心是求知和提升全面素质。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所提供的内容必须以学生的成才进步为本,为学生打造一个知识和信息的平台,加强文化熏陶、知识启迪和心理品质优化,把育才和育德有机结合起来,使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能够收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四)对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运行过程的评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运行过程是社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能否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也直接关系到共享社区运行实践的社会效果。对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运行过程的评估,就是要看社区工作是否生动活泼、丰富多样,是否把思想性、趣味性和知识性融合在一起,是否对受教育者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召力。通过评估反馈过来的信息,总结提炼出那些效果好的途径、方法、形式加以推广发扬,摒弃那些枯燥乏味、没有吸引力和说服力的说教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式和方法,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模式的有效性。

(五)对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运行效果的评估

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模式是否有效?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评估的最主要的内容。对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运行效果的评估主要体现在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上,虽然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功能目标的实现要受到一系列其他因素的影响,但其实现情况主要反映在教育者、管理部门和社会的认可度上。具体体现在:一是教育者的认可度;二是受教育者的认可度;三是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可度;四是社会认可度。

(六)对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研究的评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的发展,离不开对共享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自身的经验总结和理论研究。共享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把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研究,甚至成立专门机构,深入网站、网吧、大学生中,开展多角度、多层次的跟踪调查和理论研究,研究大学生在网络上的心理、行为和现象等,促进和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的健康发展。

二、评估指标

根据高校思想政治在教育共享社区模式的基本构成,可分为三级评估指标进行具体评估。

一级评估指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评估指标体系,总分为100分;

二级评估指标,可分为7个主项:

(1)对共享社区管理部门的评估,总分为5分;

(2)对共享社区受教育者的评估,总分为15分;

(3)对共享社区教育者的评估,总分为15分;

(4)对共享社区教育内容的评估,总分为20分;

(5)对共享社区运行效果的评估,总分为20分;

(6)对共享社区运行过程的评估,总分为20分;

(7)对共享社区研究的评估,总分为5分。

三级评估指标,可分为7个主项20个子项:

(1)对共享社区管理部门的评估:岗位制度(1.5分);教育制度(1分);工作制度(1分);管理制度(1.5分);

(2)对共享社区受教育者的评估:个体评估(8分);群体评估(7分);

(3)对共享社区教育者的评估:主体意识(3分);主体素质(6分);主体能力(6分);

(4)对共享社区教育内容的评估:信息资源(8分);信息内容(8分);信息更新(4分);

(5)对共享社区运行效果的评估:个体效果(10分);群体效果(6分);环境效果(4分);

(6)对共享社区运行过程的评估:运行过程载体(8分);运行过程方法(4分);运行过程机制(8分);

(7)对共享社区研究的评估:工作能力(2.5分);研究能力(2.5分)。

上述具体评估指标,如表15-1所示:

表15-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评估指标体系

续表15-1

续表15-1

续表15-1

第四节 评估反馈与评估修正

一、评估反馈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的评估机制中,评估结果的反馈运用是一个重要的子系统。评估结果的反馈运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评估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能否取得预期评估效果的一个关键环节。在相对完整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评估活动后期,对评估结果的反馈运用,可以深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评估的认识,为以后的评估提供经验借鉴和决策参考,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意见,以达到改善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工作的目的。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的评估反馈,应重视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反馈:

(一)增强评估信息的横向反馈

所谓评估信息的横向反馈,就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评估过程各具体环节之间评估信息的相互交流和传递。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信息的横向反馈,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实事求是,确保评估信息来源渠道符合客观实际,从而保证评估信息反馈的真实性;第二,加强评估过程各具体环节之间的相互衔接,确保评估信息反馈渠道顺畅,从而保障评估信息反馈的及时性;第三,完善评估信息系统,搭建评估信息平台,从而确保评估信息反馈的全面性。总之,只有确保评估信息来源途径真实,评估信息反馈渠道畅通,评估信息系统完善,才能在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评估过程各具体环节顺利衔接的基础上,增强评估信息的横向反馈,从而确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评估过程的顺利运行。

(二)加强评估信息的纵向反馈

所谓评估信息的纵向反馈,就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评估系统中决策领导部门与指令执行部门间评估信息的相互交流和传递。加强评估信息的纵向反馈,促进评估系统内部决策领导部门与指令执行部门间评估信息的双向反馈,既是增强评估决策指令科学性和指导性的客观需要,也是保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评估过程有效运行的内在要求。

(三)注重评估内外信息的反馈

注重评估内外信息的反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评估取得实效的重要一环。这就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评估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评估系统内部信息的反馈,而且还要重视评估系统外部信息的反馈;只有既掌握评估系统的内部信息,又掌握评估系统的外部信息,才能全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评估过程的整体运行状态,并根据变化了的环境及时调整评估过程的目标体系,将最新的、最准确的评估信息反馈给评估实施环节,从而保证动态运行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评估过程要素结构的协调性和整个系统的稳定性。

二、评估修正

新媒体的特点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评估活动是动态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信息流在系统中运动、传递,再回到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活动本身,这时候以评估反馈结果对照原来的评估所预定的目标便可能显示出不同的结论:一是评估结果反馈信息与原有目标一致;二是评估结果反馈信息与原有目标发生了偏差,而这种偏差可能超越了原有指标,也可能未达到原有指标。在这个反馈控制系统中,无论是哪一种信息,都应该迅速而准确地反馈给评估对象,同时将评估结果抄送相关部门以供参考。这里需要着重指出的是,对那些超越了原有指标,或者未达到原有指标,在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应当实事求是地加以纠正,最大限度地消除消极影响,然后在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评估机制,建立更加适合实际需要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评估机制。

【注释】

[1]钟志锋,廖扬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机制探微.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20):24.

[2]元会芳.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湖南科技大学,2011.

[3]宋元林,陈春萍.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162.

[4]廖扬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内涵初探.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8):8.

[5]廖扬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内涵初探.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8):8.

[6]胡旭阳,童永炯.论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有效性内涵及评价.中国高教研究,2004(2):62-6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