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一)新媒体时代网络政治参与的特点

(一)新媒体时代网络政治参与的特点

时间:2022-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认真研究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特点,分析目前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现状,选择切实有效的途径加以引导,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一项新课题。(二)网络政治参与网络政治参与是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而出现的新型政治参与方式。可以说,在新媒体时代,网络政治参与较之传统政治参与体现出了强大的力量和独特的优势,关注网络政治参与问题,已成为十分重大而迫切的现实课题。

第十二章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

随着新媒体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政治参与方式,在网络政治参与中,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网络政治参与越来越受到关注。认真研究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特点,分析目前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现状,选择切实有效的途径加以引导,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一项新课题。

第一节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特点

一、政治参与与网络政治参与

(一)政治参与

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把政治参与定义为“公民自愿地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与政治生活的行为”。[1]而《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则把其界定为“参与制定、通过或贯彻公共政策的行动”。[2]

在国外,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对政治参与含义的理解很具有代表性。在他的著作《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中,亨廷顿认为,“政治参与是平民试图影响政府决策的活动。”[3]他反复强调了这一概念中应该注意的几个要点,即他所指的“政治参与只包括政治参与行为,而把行为之外的主观因素,即政治态度排除在外”;他认为“政治参与是一种平民参与活动,不包括政府官员,政党骨干,政治候选人等职业政治人士的参与”;[4]政治参与是试图影响政府政治决策的各种活动,不管这些活动是合法的还是非法的,是个人的还是团体的,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是起到了实际的影响效果还是没有起到应有的影响效果。可见塞缪尔·亨廷顿对政治参与主体、客体、参与形式及结果的理解都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

在国内,著名学者王浦劬结合中国的国情提出:“所谓政治参与,是指普通民众通过各种途径介入政治生活,试图影响政治体系运行方式和运行规则,尤其是政治决策过程的活动。”[5]而吴志华却把政治参与的范围缩小了,他认为:“政治参与就是普通公民通过一定方式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府决定或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的政治行为。”[6]还有周平在前面两人的基础上更加细化了政治参与的范围,他认为:“政治参与是指公民为了争取、实现和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参与社会政治过程,以直接、间接的方式影响政治决策的行为。”[7]最后是杨光斌,他总结了前人的定义,细化了政治参与,以参与方式、参与目的以及参与行为把政治参与具体化了,他认为:“政治参与是普通民众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与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它是政治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反映着公民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选择范围,体现着政治关系的内容。”[8]由上分析可以看出,有关“政治参与”概念的界定,虽然在内容上不断更新、不断变化,但公民政治权利的实质并没有变化,主要涉及四方面的内容:从政治参与的主体看是指公民或者可以对国家施加影响的个人以及组织;从政治参与的客体看主要指的政治生活,包括与政治机构、体系相关的一切活动;从政治参与方式看一般是投票选举、参与政治重大事件的讨论、决策以及监督等;从政治参与的目的看是指影响政治体系或政府决策的行为,以及维护自身的权利。

(二)网络政治参与

网络政治参与是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而出现的新型政治参与方式。在现实生活中,网络与政治结合的这种方式大大推动了我国政治的发展。但目前国内学者对于网络政治的系统性研究并不多。对于网络政治参与的概念,学者们一般都是从网络政治参与的主体、参与目标以及参与的方式手段等方面对其进行界定,例如,李斌认为:“广义的网络政治是在互联网上涉及国家权力和特定利益关系的政治现象;狭义的网络政治指的是在互联网上客观存在的与社会政治生活密切相关的关于政治权利、政治意识、政治体系、政治行为、政治管理、政治参与、政治发展等内容的政治现象。”[9]他在专著《网络参政》中对网络政治参与的概念做了一个更详细更全面的阐述,指出网络政治参与“主要是指在网络时代,发生在网络空间,目标指向现实社会政治体系,并以网络为载体和途径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一切行为,特指利用互联网进行网络选举、网络对话和讨论、与政党及政界人士和政府进行政治接触以及网络政治动员等一系列政治参与活动。”[10]郭小安认为:“网络政治参与是在公民借助于网络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治生活的行为,表现形态非常多样化,只要是参与行为是以网络为中介的,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政治生活,如政治交流、政治谣言、政治传播、政治宣泄、政治选举、政治结社等,都可以成为网络政治参与。”[11]由此可以看出,学者们大多是从一个比较宽泛的视角对网络政治参与的概念进行界定,对于传统政治参与概念中的分歧忽略不计,更多的是从传统政治参与和网络政治参与相比较的角度对网络政治参与进行定义:就政治参与的主体而言,网民或者公民是网络政治参与的主体;就参与的目标而言,网络政治参与不仅仅指向国家政权系统和重大政治事件的决策表达,对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细小的突出事件也会进行关注;就参与的形式和手段而言,网络政治参与更加直接化和技术化。

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以超时空、高速度、多媒体、大容量和交互性等特点,在当今整个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网络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传统的政治参与模式,网络政治参与正在成为一种新型的政治参与形式,给现实社会政治生活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可以说,在新媒体时代,网络政治参与较之传统政治参与体现出了强大的力量和独特的优势,关注网络政治参与问题,已成为十分重大而迫切的现实课题。凡事“预则利,不预则废”,把握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动向,探究其发展规律,对于促进网络政治参与的健康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网络政治参与与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特点

(一)新媒体时代网络政治参与的特点

与一般政治参与相比较,新媒体时代网络政治参与有其自身特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

1.内涵延伸

在新媒体时代,与一般政治参与相比,网络政治参与具有新的内涵。网络政治参与的概念,来自于对一般意义上政治参与的延伸。它主要是指在新媒体时代,发生在网络空间,目标指向现实社会政治体系,并以网络为载体和途径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一切行为,特指利用互联网进行网络选举、网络对话和讨论、与政党及政界人士和政府进行政治接触以及网络政治动员等一系列政治参与活动。我们也可以将其理解为“网络上的政治参与”、“利用网络进行政治参与”、“网络被用于政治参与”,或者简言之“网络参政”。一般而言,网络政治参与是由于社会经济的变化和新的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为基础的,即技术内在的特性和技术以外的政治社会条件均是对政治参与施加影响的基本要素。从政治参与的主体看,在新媒体时代,政治参与主体的内涵发生了变化,从传统意义上的“公民”转变为身份内涵复杂的“网民”,从传统意义上的政党组织转变为虚拟实在的“网络共同体”;政治参与的目标不仅仅局限于“决策”,而在于社会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是虚拟空间的“政治生活”。事实上,网络并不是独立于现实社会存在的,而是现实社会在网络空间的映射和反映,或者说是现实社会的延伸。政治参与的形式和手段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互联互通的网络正在成为新的、更为有效的参与载体(手段),突破了一般意义上政治参与的基本模式。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政治参与具有新的内涵。

2.内容宽泛

新媒体时代,由于网络给人类社会带来的重大影响,网络政治参与已不仅仅是虚拟参与,而是网民和网络共同体在网络上参政行为对现实社会政治生活的反映。网络政治参与的目标主要是指向国家政权系统及其决策和政策,或者说是公共政治生活,应当与一般意义上的政治参与没有本质区别,这是由政治参与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但由于互联网采取的是无中心分散式结构,体现了自由开放的设计理念,原则上任何人只要拥有一台计算机和上网设备,都可以接入互联网,随时随地发布信息、传播理念、表达意见。在网络世界,网络政治参与主体可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关注点自主选择接受相关政治信息及参与主题讨论,既摆脱了时间和地域限制,所参与事件也呈现出突发性、随机性、开放性特点,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信息自由流动。正如约翰.P.巴洛在《网络空间独立宣言》中预言:“我们正在创造一个新世界,人人都可以进入这个世界,而不必考虑由种族、经济力、武力、出生地而来的特权或偏见。人人都可以自由表达其观点,无论这种观点是多么奇怪,均无需担心受到压制而被迫保持沉默或一致。”[12]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新媒体时代的网络政治参与较之传统意义上的政治参与,在地域空间和参政内容上显得要宽泛的多。

3.形式新颖

在新媒体时代,从政治参与的形式和手段上看,传统意义的政治参与则与网络政治参与有着明显的差别,这种差别主要表现在新媒体时代政治参与无论是形式上还是手段上都更加表现出直接化和技术化的特征。随着网络技术以指数级的速度迅猛发展,政治参与不再只是依赖人为的组织手段,或者依赖代表参与政治的“间接民主”,而更多的是依靠人们自己,依靠网络行使民主权利,使直接民主成为可能。网络为政治参与提供了极为方便和廉价的途径,人们只需要一台电脑、开通互联网、承担一定的上网费用就可参与到网络政治中去,极大地降低了公民政治参与成本,调动网民参与的积极性。在网络上,参与者可直接发表意见、表达观点,避免了传统政治参与存在的空间、地域局限,降低了传统传播渠道和沟通方式中存在的障碍性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给人类社会的政治参与形式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

(二)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特点

所谓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就是大学生利用网络进行政治参与的意识以及大学生借助于网络这一平台,通过网上媒体关注政治,通过政治性网站评论、探讨政治,通过在线互动形式访问政治来试图影响官方决策的一系列行为的总和。大学生作为网络政治参与者中的主体,其网络政治参与除了具有一般主体网络政治参与的共同特点之外,还具有自身的独特特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点:

1.广泛性与多样性并存

据相关调查问卷显示,目前高校大学生利用网络这一平台对很多政治领域都有所关注,包括就业问题、国际形势、两岸关系、反腐倡廉、社会治安、医疗卫生、政策法律、东西贫富分化等等。虽然关注的程度和比例不尽相同,但是足以反映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内容和议题具有广泛性。不仅如此,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方式途径也具有多样性。大学生除了可以在国家一些专门的或政治性极强的网站,比如新华网-全球新闻网、中国网-网上中国、人民网、中共中央外联部、中央电视台官方网站天涯社区上关注国内外的重大新闻事件,表达自己对事件的想法,参与问题讨论、交流,网上与官方问政等外,还可以在有些学校的BBS论坛上、校内网的公共话题上、QQ空间里、博客与微博上、新浪与百度的政治新闻评论上进行自己的政治参与行为,虽然目前以上部分网站的管理在有些方面还不是很完善,但是至少可以说明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途径还是比较多样的。

2.理性与非理性并存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过程中理性与非理性同时存在。在面对国家重大政治事件,或者是学校里面的与自身密切相关的事件、政策时,大学生由于受过多年的教育既有冷静思考、理性面对的一面,同时由于其所处的身心发展阶段特点,又有冲动非理性的一面,其政治参与行为处于理性与非理性的矛盾体中。比如同样是中日关系、中美关系问题,很多同学都既能看到双方主流合作的一方面,又能看出矛盾竞争的一面,表现为理性的政治思考,但是真正在诸如BBS论坛和强国论坛等网络平台上进行表达的时候偶尔也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甚至采取一些非理性、不道德的言论进行极端的表达,显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具有理性与非理性并存的特点。

3.热情与失落并存

大学生与其他的网络政治参与主体相比更有网络政治参与的热情。从近几年网络十大政治新闻事件中,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躲猫猫”事件、“局长日记”事件,还是贴近学生生活的“广西南平校园惨案”等等,好多网络政治事件的参与者中都有广大青年大学生的身影。不管这种参与的热情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是觉得对自己将来的发展有利还是出于共产主义的政治信仰,也不管参与热情的膨胀会对政府决策造成什么样的影响,首先,必须承认,这种参与热情是参与行为实施的前提。和这种参与时的热情相对比,大学生却往往会对其通过网络政治参与试图影响官方决策的实效性感到失落。这种失落感可能来自于大学生主观的期望未得到满足,也可能是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没有对政策产生真正的实效性。面对着种种埋怨情绪,我们看到的是大学生对自身网络政治参与所产生的结果的实效性的失落。于是参与热情与对结果的失落交织在一起,构成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特点之一。

4.松散性与主动性并存

一方面,与传统的被动动员式政治参与相比,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相对来说是自发的、自愿的,主动性更强一些。这种自主性,一方面是由于网络本身具有平等、开放、自由等优势特点;另一方面也是大学生自己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增强的一种表现。另外,同传统的政治参与方式相比,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多数是以松散无组织化的状态出现的。这种无组织化一方面表现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比较容易,进入某一个论坛发表个人意见管理比较松散。比如说,当大学生要进入某一个政治论坛进行发言或者讨论的时候,只需注册一个虚拟的名称甚至有些平台都不需要注册就可以直接进入,这便增加了其参与方式无序松散的几率。另一方面,表现为当大学生以群体的方式参与某一政治事件的时候,没有明显的领导人,没有统一的制度,没有固定的组员,而这些,都是作为群体组织活动,表达诉求,提出建议试图影响政治生活所应具备的基本要素。因此,当诸多网络热点事件发生的时候,虽然很多大学生群体也有所关注,纷纷发帖试图影响官方决策,但是没有明显的意见带头人,没有统一的规范,这样的政治参与表现出了明显的松散和无序的特点。

第二节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

一、基本状况

互联网在广大青年大学生中广泛、深入的应用,为大学生政治参与提供了重要条件,成为大学生获取政治信息、进行政治评价和政治表达、参与政治活动的重要渠道,对大学生学习、生活以及政治社会化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互联网对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影响不应该仅仅是理论上探讨,而需要在对大学生网上政治信息获取和政治参与现状调查基础上,深入分析影响的程度、性质、机理、原因等,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化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措施提供重要参考。

(一)对社会政治方面的热点问题关注度较高

通过网络浏览关注时政信息,是大学生进行网络政治参与的最基本形式。与其他社会群体相比,大学生是国家政治生活中一支最富有创造精神的群体,他们思想敏锐,勇于革新,富于开拓,现实社会政治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高度吸引他们的关注。他们通过阅读网络新闻、点击政府网站等手段获得政治信息,时政要闻是大学生们课余饭后经常讨论的话题。调查显示,[13]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每天都上网的占总数的12.6%,经常上网的占总数的36.9%,偶尔上网的占50.5%。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所关注的时政议题非常广泛,不仅包括国内外重大政治事件、人事选举变动、外交案例,国家范围内的一些热点焦点问题,如各级党代会、腐败问题、自然灾害、恐怖活动、法律法规出台废止等等;而且包括当地或学校内部发生的涉及学校及自身利益的具体问题,如食品安全质量与价格、就业政策、社团志愿者活动等,他们对于民生问题甚是关注。可见,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加畅通的信息渠道,使他们参与的范围更广、参与的主动性更强,参与的热情更高。

(二)利益诉求表达形式呈现多样化

网上直接对话交流是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重要渠道和途径。主要通过大学生与其他群体之间的网上交流以及大学生与政府官员之间的网上接触两个方面,表达政治意见,讨论政治议题,提出利益要求,达到参政目的。

大学生的网上直接对话交流主要借助于网络论坛(BBS电子公告牌)、新闻组、电子邮件等途径实现。在论坛方面,大学生常常活跃在本校论坛和一些著名论坛里讨论政治议题,发表政治观点。各高校几乎都有自己实名制的论坛。论坛涉及的主题十分丰富,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入不同的主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其他成员直接交流。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进入论坛的相关主题板块,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其他成员直接交流、讨论政治议题,发表政治观点或进行跟帖。从调研的情况来看,借助论坛发表政治观点,已经成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重要渠道和政治意见表达形式之一。在新闻组方面,大学生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社会政治生活现象进行新闻跟帖,从而发表政治言论,表明政治观点。在近年来国内外方式的一系列事件中,大学生网民的舆论都显示出了巨大影响力。有些新闻事件在经过不断的跟帖讨论后形成了相当大的舆论,也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力。在电子邮件方面,大学生通过给校、系领导、政治家、政府部门的邮箱发送电子邮件,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意见,取得与校、系部领导人和政府机构对话的机会。这种交流方式成本低廉,而且具有较高思想水平的大学生所代表的民意越来越受到高校领导、政治家和政府部门的重视,极大地增强了政治信息的传导和反馈系统,日益影响政治决策和高层思考。除了以上三种对话交流方式之外,博客、播客、短信、QQ群、MSN等这些个体化的网络政治参与途径也为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提供了便捷的平台,开拓了话语权,增强了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参与效能感,提高了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效率和水平。

(三)网络投票、民意调查的参与面较广

网络投票相比传统投票方式更符合大学生思想活跃、敏感多变的个性,彰显其优越性。因为在网络上,大学生不再需要由别人来代表自己,他们可以直接发表政治见解,而且网上投票成本低廉,网络投票结果更客观,这些都极大地提高了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热情。

大学生在网络投票或民意调查方面,参与的范围和内容都比较广泛,包括人大代表的选举、院系班党团组织成员的选举以及其他如“校园之星”、“十佳大学生”等的各种评选,还包括各种大学生比赛的奖项评比、投票表决等。如“人大代表选举”、“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网络投票活动。大学生对于网络上的民意调查也踊跃参与,如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意见征求、物权法颁布实施,出租车、油电气等价格听证等。由于与传统投票方式相比,网络投票成本更具优越性,如投票成本低廉、虚拟无记录等原因,他们可以直接投票表达政治见解,结果更直观、更迅速。因此,这种网络政治参与形式,不仅符合现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也是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一条有效渠道。

(四)借助网络平台发起的政治运动时有发生

大学生不仅通过网络发表政治观点、意见建议,直接进行网上选举、投票,甚至会借助网络平台发起现实版政治运动。例如当大学生对学校的某项管理政策不甚满意,或感到遭受不公正待遇,切身利益遭到侵害有所损失时,他们会通过网络发帖宣传、讨论,推动大范围的信息传播,动员和号召其他人也加入到利益表达队列,以期形成足够规模的舆论影响力和团结力,并且在现实中最终可能采取有组织的集体罢课、罢餐,甚至校内、校外请愿和游行示威等实际行动。从某种角度来说,大学生利用网络发起现实的政治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政治认知,提高了政治觉悟,培养了政治参与技能,增强了政治责任感,铸造了政治人格,推进了政治社会化进程。

总之,目前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正蓬勃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并呈现出参与主体关注度高、参与途径便捷性、参与方式多样性等特点,但是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倾向和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二、主要问题

(一)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总体水平较低

综合各地区调查数据发现,目前我国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还处于低水平和不平衡的发展阶段。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

1.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人数占大学生总人数的比例不高

据调查,大学生通过网络参政议政的人数约占上网总数的34.7%,也就意味着约2/3的上网大学生未使用或未意识到使用网络进行过政治参与,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占其网络行为比重较低。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人数不仅比例不高,而且网络政治参与的层次也比较低,浏览新闻、网友交流的比较多,而网上政治接触对话、网上投票行为与利用网络发起现实的政治运动还是较少。

2.性别和专业背景也对网络政治参与构成影响

据调查,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男女生比例差异较大,男性大学生参与网络政治较多,他们比较关注政治类或军事类时事新闻信息,热衷网络选举投票等网络政治活动,而女性大学生却更多地喜欢利用网络看娱乐新闻、收看电影电视或网络购物,网络政治活动关注偏少。除性别差异之外,大学生学科专业背景不同,网络政治参与也存在较大差异。在纸质调查表中,我们看到,文史社会科学类、经管类大学生对政治参与的热情较高,比例达75%以上,远远超过理工科、医学类背景的48.6%的比例。即便是计算机信息技术类学生可能因专业实践要求等原因也表示较多关注网络,但他们的网络政治参与比例同样较低。因此学科专业背景的差异是非常显著的,不平衡性明显。同时我们还发现,随着年级的增高,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比例呈递增趋势,低年级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较低,高年级、大学研究生网络政治参与较高,但是增长的幅度开始放缓。

3.中国网络发展本身带来的数字鸿沟,使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呈现出明显的地域不平衡性特点

据2012年1月CNNIC公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互联网发展程度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即地区经济越发达,其互联网也就越发达。这种互联网发展的地域不平衡会直接导致不同地域之间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不平衡。

我国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之所以总体上还处于低水平、不平衡阶段,主要是因为,一方面,网络政治参与在我国还属于新兴事物,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网络政治参与发展状况相比,起步较晚,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还只是初步的,低水平的,作为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自然也是低水平的发展阶段。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的教育长期忽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造成大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思维方式单一,专业面狭窄,缺乏社会实践,表现在政治参与上就是政治认知比较肤浅、政治参与技能不娴熟、政治社会化水平较低、政治参与实践活动较少、政治参与经验不足等,影响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实效性与政治参与的水平,会导致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总体水平偏低。

(二)网络的芜杂信息造成大学生政治参与失范

众所周知,报纸、广播和电视三大传统媒体,在传播方式上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在传播过程中所包含的信息量也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但是,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体,网络在传播方式上实现了信息的瞬间生成和光速传播;传播主体上,任何一个上网的人或组织都可以自由的发布信息、共享信息;传播内容也涉及“国事、家事、天下事”,内容无所不包。总之,新媒体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信息具有无限性、延伸性。网络上漫无边际的信息,使得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变成了“无法选择的选择”。同时,网络上的垃圾信息,也污染了网络环境。网络信息的可操作性,导致了各种网络信息的泛滥,给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带来不利的影响。在传统媒体传播过程中,信息从采写到发布,要经过相关责任人的层层的把关。但是网络却大大不同,网络技术的发展大大解除了传播主体限制,它使传播者的信息登陆到发布都是经由网络服务器自动完成,减少了对信息的剔选、把关的环节,这样信息的客观性和可信性无法保证。正因为如此,不良网络政治信息,导致部分大学生政治认知模糊、政治信仰不坚定、政治参与意识不稳定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在受到错误政治思潮的影响下,部分大学生很容易自觉不自觉地、不同程度地放弃对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想理论的信仰和追求,而接受另外一些不同的政治理论观点,从而产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动摇与怀疑;加之网络上各种合法信息和非法信息、有益信息和有害信息、有价值信息与垃圾信息、真实信息与虚假信息混杂在一起,这些都使涉世未深的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常常处在矛盾、冲突、迷茫和困惑之中。这种不稳定的政治心态容易使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行为遭受种种坎坷和曲折,干扰和冲击他们正常的政治生活,这也说明了主导政治价值观念还没有在部分大学生政治意识中真正内化,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尚不稳定。

(三)网络参与的匿名性导致大学生非理性的政治参与行为

据对湖北部分高校的一项调查显示:理性地参与网络政治的大学生占53%,非理性网络政治参与的大学生占36%,中立态度的大学生占11%。其中,在理性网络政治参与的大学生中有70%属于非常理性的参与,有30%属于比较理性的参与;而在大学生非理性网络政治参与中比较不理性的和非常理性的网络政治参与各占一半。[14]而广东五所高校的数据调查显示:37.9%的受调查大学生是抱着“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的目的而进行网络政治参与的,32.5%的大学生是认为事件“关系到个人的切身利益”而参与的,有19.9%的大学生是“纯粹为了发泄情绪”,其他方面占9.7%。[15]

由网络参与的匿名性所导致大学生非理性网络政治参与,主要表现为三种形态:

1.盲目性

在网络上,任何信息的上传都是由服务器直接完成的,这就导致网络上存在海量信息,而且信息来源不一,质量难分辨。互联网完全是一个虚拟的社会,网络成员身份被数字化、电子化、虚拟化了。匿名性和隐蔽性被有效地结合起来,使得网民能以“隐形人”的身份在网上自由操作,自由地向上传信息,而且不受现实社会中类似编辑部门的审查,进而容易摆脱现实社会的规范,放纵自己的行为。网络政治参与下的公民看似拥有无数众多的信息来源,但是由于信息数量庞大真假难辨,加之部分网民素质的限制,使得网民在进行政治参与时在众多的信息面前处于茫然无措的状态,经常显示出不理性的网语和行为,像网民政治参与行为中的从众特征,就比较明显突出的表现就是理性化程度不高。而青年大学生受自身生理心理结构、知识结构的限制,社会阅历和经验还不够丰富,他们一般在接受、选择信息时难辨真伪,在网络政治参与中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往往成为受控者和被利用者。政治参与的盲目性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参与的非理性,容易引发大学生群体非理性的政治参与。近年来,很多官员、商人、学者、明星成为了网络舆论聚焦的对象,并形成一种倾向,即认为无官不贪,无商不奸,所有的专家学者都是利益集团的代言人,所有的明星背后都有潜规则。由于一些网站或媒体的引导而将它们绝对化,加之大学生缺乏一定的辨别力,就容易对这些群体匆忙地做出了盲目的、非理性的判断和选择,调查发现在这类网络发帖和跟帖中,大学生往往占据较大比例。

2.情绪性

在思想活跃但有时缺乏理性思考的大学生群体中,其情感备受社会、家庭、学校与个人思想的冲突挤压,情绪化表现更为明显。大学生在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情感和情绪,即使有理性因素的参与,但在原发时还是基于本能或感觉,是在某种特定环境下的主观感受、体验和心境的综合,因此它是波动的且常常是突发的,带有强烈的个人意识和情绪色彩。

在网络空间里,无论是在论坛发布新闻消息还是评论事件都是匿名进行的,网民可以不受约束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很多大学生通过这一平台发表意见,表达爱国情感,但这种情感也分不同的层次:一部分能对国内外大事做理性分析,并将自己的爱国情感转化为努力学习、回报国家的动力。但还有一部分对国内外大事的了解往往只是蜻蜓点水,在没有掌握大量信息、进行逻辑推理和深入思考的情况下,仅仅跟随舆论或依据自己的情绪就做出判断或选择,且往往情绪激动、做法不当,在网络中表现为随意辱骂他人或政府,这实质上就是一种强烈的情绪性、不理智的行为。校内网的某些角落,百度的贴吧,某些社区论坛往往就是部分同学的泄愤场所。在一项调查中,在被问到“是否曾在网上对他人展开过人身攻击时”时,69%的同学表示“没有”,28%的同学表示“对自己有意见的人做过”,3%的同学表示“曾对陌生人做过”。[16]

3.非适度性

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不安全感,为他们提供了可以释放和宣泄感情的虚拟空间,更加使得他们容易放纵自己,失去本该具有的理性思维,随意去评判事件、无顾忌地发表看法和攻击别人。近年来流行的“人肉搜索”而衍生出来的“网络暴力”等问题就是由于匿名性导致的非理性的因素所致,这种极端的网络政治参与极易受网络“群体化现象”的影响,在行动上表现为非适度性政治参与。网络上针对同一件事,不同的人往往会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由于网络的传播速度极快,有相同观点和看法的一群人便会逐渐地汇集到一起形成一个群体,在网络上以群体的形式参与到某些政治事件的关注与讨论中。在这个群体当中,会摒弃不同的观点,所有的人都偏向于同一种价值观。这些网络政治群体只会链接一些与自己观点一致的网站、贴吧、论坛,这样,很容易使得群体的信念和价值观得到强化从而导致“群体极化”现象,乃至还表现为由网络的行为而导致的现实的非理性运动。例如2008年发生的中国大学生抵制家乐福事件,我们尚且不探讨家乐福的股东是否捐钱给达赖支持藏独,是否不支持北京奥运会。部分大学生从通过手机、网上论坛、群讨论组呼吁抵制家乐福并真正付诸行动的行为从长远看是不理性的,是非适度性的。虽然,这种行为所反映出来的爱国心可嘉,但是正像央视名嘴白岩松所说的:“因为大多家乐福员工都是中国人,不能用别人犯的错来惩罚自己。大学生的‘爱国’行为会使得家乐福的生意不好做,80%的家乐福中国员工失业,就业问题出现问题又会直接影响中国的稳定与发展。”[17]

在鱼龙混杂的网络大环境下,由于网络参与的匿名性所导致的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盲目性、情绪性乃至非适度性,从根本上来说都属于非理性,不仅对国家和社会政治生活的稳定带来不利影响,而且也不利于大学生独立政治人格的形成和群体的健康成长。

4.网络过度依赖削弱大学生的政治参与能力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拓展,大学生个体的政治参与过程很大程度上是在“人与电脑”交流中形成的,这种被机器阻隔的交流容易导致大学生与现实脱节,以致在现实中的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受挫。从对大学生社会调查的情况分析来看,由于网络过度依赖已削弱了一些大学生的政治参与能力。一方面,大学生由于日益缺乏与现实社会的接触和交流而逐渐降低在现实世界中习得的政治思维能力,变得过分依赖网络环境和计算机技术。另一方面,网络行为的虚拟性使其政治参与过程明显带有一种虚拟化的色彩,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交往存在着机器的阻隔。这种形式的交往去除了互动双方的诸多现实社会属性,带有某种“去社会性”的特征,与现实社会情境中的政治实践活动相去甚远。这种虚拟化特征,使其在网络参与中形成的政治参与行为、认知和信念往往带有某种理想主义色彩。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过程由于缺少现实政治实践行为的调整,很容易造成其对现实政治环境的不适应和对现实政治参与活动的无所适从,以致丧失了从事政治实践的能力。如贪污腐败一直是大学生中最敏感的话题,他们大多都对贪污腐败深恶痛绝,但调查中显示,政治参与的意识和行为之间存在较大反差:一方面,94%的大学生[18]在网上表现出自己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认为“惩治腐败”是当今社会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但其实际的政治参与行为投入却很少,和其意识形成强烈的反差,表现出冷漠的态度;另一方面,他们在网上批判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对政治有正确的认知和评价,但是在实际中却表现出与认知相悖的行为,即参与中的价值判断与参与行为并不能相辅相成,缺乏相适应的政治参与能力。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网络技术在政治领域的广泛应用是必然趋势,面对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巨大影响,我们必须高度关注,积极思索应对之道,推动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健康发展。

三、成因分析

分析上述问题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网络自身具有的负向特征

在新媒体时代,网络自身具有的负向特征是客观存在的,它的负向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互联网的开放性以及政治信息传播的超时空性特征,在提供海量政治信息的同时,也造成政治信息传播泛滥、多元和良莠共存的局面

各种不同政治背景的政治文化和政治思想都可以在互联网中共生共存,互联网在带来政治信息量激增的同时,也带来了西方政治价值观念、政治信仰等多元的意识形态和行为规范的渗透。不仅如此,网络信息的发布者,无论个人或是机构,通过网络上传信息,从登陆到发布,都是由服务器自动完成的,不受到像传统媒体里编辑那样的内容审核,这势必造成无法对信息的发布者、信息的真实性等进行监控的局面,信息的可信度也就无法保证,网络上的一些虚假信息和有害信息都得不到有效过滤,造成信息接受的混乱和不可控制。

2.互联网的不可控性,为非理性网络政治参与和“网络暴力”提供了平台

互联网是一个四通八达,没有边界,没有中心的扁平延伸的结构,自由开放,任何一个支点都可以变为中心,没有一个核心的管理者。无论是网上信息的传递还是网友之间的交流都是完全自由的,在相当程度上甚至是不受政府的管理和控制,任何人只要拥有一台计算机和简单的上网设备,就可以接入互联网,向世界发布信息,传播自己的观点和理念,同时也可以随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和内容,结识各种网友。互联网自建立之初,出于保护隐私的目的,就没有设定有效的身份鉴别的功能,一组代码,一个符号,就成为一个网民身份的标识,网络成员身份被数字化、虚拟化。因此网络就具有一种再造和遮蔽的作用,能够把参与其中的个体的身份随意进行修饰涂改,这一点与传统的媒体完全不同。这种匿名性和隐蔽性使得个体能以“隐形人”的身份在网上自由操作,虽然给了网络成员极大的自由空间,但这种自由很容易被扭曲为“不受约束”和“无法无天”,也给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以可乘之机。

3.互联网的虚拟性,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现实社会政治参与的效果

对简单虚拟的人机关系的过多依赖,严重影响大学生的现实政治交往。互联网和计算机在大学生中的广泛运用和普及,导致大学生之间以及大学生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正在向以网络为中介的方向转化,大学生在现实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交往秩序和规则必然受到巨大影响。政治关系是需要人与人的政治交往来实现的,互联网改变了大学生政治交往的方式,使人与人的交流变成了人与机器之间的交流,大学生更加习惯运用虚拟的“人机交往”替代现实社会的“人际交往”。但大学生与机器的接触日益增多,同现实社会中政治个体的交往则被削弱,容易造成大学生对网络政治交往的过分迷恋和依赖而疏远现实社会的政治交往,甚至出现依托于“人机关系”的政治关系。同时,互联网扩大了大学生政治群体的分化,无中心散布式的网络结构使平等自由的政治交流成为可能,从而往往因利益表达和兴趣爱好的不同而分化出不同的政治群体,各群体之间丧失沟通对话而导致政治交往的相对闭塞。

(二)我国网络素养教育的严重缺位

高校作为培育新时代人才的摇篮,理应借助相对完善的设备、环境承担起网络素养培育工作任务,然而现实情况却是高校网络素养培育工作的严重缺失。调查显示,目前开设网络素养教育课程的高校极少,92.4%的受访对象表示所在高校未开设专门的网络素养课程,比例之高着实惊人。综合其他学者的调查,我们发现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及地区差异以至各高校具体校情学科背景差异等原因的存在,保障网络素养教育课程进行所需要的基础设施难以均衡配备。加之学校相关部门及领导对此重视不足,网络素养课程的开设困难重重,无法真正实现落实。这一方面影响到网络素养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网络素养教育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开展,特别是实践操作课的实施,造成高校不能科学地设置相关课程、或干脆不开设网络素养教育课程。目前高校内、高校间以及相关研究会对网络素养的研究交流探讨没有形成常态,规范化、体系化的研究较少,对高校网络素养教育课程教师的培训工作缺乏理论指导,实践也不多,具备系统的高水平网络素养理论知识的高校教育工作队伍缺乏,这也影响到网络素养教育工作的开展和效力。此外,作为教育重要场所之一的家庭,网络素养教育引导工作欠缺也不容忽视。家长自身的网络素养知识水平普遍不高,加之大学生在家中的时间越来越少,与父母的沟通交流少之又少,正处社会化关键时期的大学生无法从父母那里得到及时的指点帮助和教育引导,网络素养教育显得威信不高,效力极低。可以说正是以上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导致了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网络素养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政治参与引导不够

大学阶段是人生中的黄金时期,大学生们一方面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一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了选择正确的政治方向与内容的能力,开始把报效祖国与实现个人的政治理想结合起来;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经验的不足和政治意识的不成熟,他们的政治取向和价值观念并不是十分牢固,很容易在外部环境的作用下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其政治参与活动。由于受网络政治信息传播的多元化和政治环境虚拟性的影响,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政治参与尤其需要得到正确引导,使其规范、合理,有效地规避互联网带来的不利影响。

然而,社会对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引导的重视程度是不够的,效果也不明显。首先,在教育管理中,部分教育管理者存在错误观念,认为大学生在互联网上政治知识的学习、政治认知和情感的形成、政治参与行为的实践主要通过大学生个体内部的自觉自律和外部技术控制来约束,对大学生政治素质、政治觉悟和政治判断力过高估计,过分依赖网络技术的约束力,忽视了对大学生进行引导的重要性。其次,由于存在错误观念,对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引导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因而部分教育管理者在引导的力度上不够,在引导大学生正确地鉴别和选择政治信息,有效地进行政治知识学习、引导大学生政治心理的健康发展和政治人格的健全完善、引导大学生理性地进行政治参与、引导大学生形成合理的政治交往关系等方面效果不够理想,缺乏有效的引导。再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教育管理者的网络素质也远远落到了后面。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孕育出一大批大学生“网民”、“网虫”,他们不但拥有丰富的网络知识,还有着活跃的思维和广阔的视野,他们快速地适应了网络生活并走在了社会的前列,而许多教育者却还没有适应互联网这种全新的教育环境。有相当一部分教育工作者网络素质不高,获取运用信息的能力比较差,在网络知识的掌握和网络技术的使用的上很多时候被他们的学生远远地抛在了身后,这样根本谈不上对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给予有效的引导。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提出了全新的挑战,迫切要求他们提高网络信息素质,能够熟练地在互联网上获取、运用、甄别、引导各种复杂信息,真正的融入到大学生群体的网络政治生活中,体验他们在网络空间里思想、心理的变化以及他们获取政治信息、进行政治参与的方式和途径,只有这样才能及时有效的解决大学生在网络政治参与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四)大学生自身的独有特征

1.强烈的自主心理

互联网的分布式结构和“无中心”的运作管理模式,给网络的使用者提供了极大的自由度。而我国当代大学生经历了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洗礼,具有较强的追求个性自由的精神、平等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的意识;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包分配”的就业制度向“自主择业、自主就业”的就业制度转化,客观上要求大学生以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培养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从年龄和个体成长发展阶段上看,大学生处于即将完成社会化过程准备阶段,自我意识日渐凸显。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使新媒体时代网络环境中大学生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意识。在互动的网络中,大学生通过网络开阔自己的眼界,丰富自身的知识,自由地展示自己的思想、才华,锻炼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积极投入网络政治参与。大学生在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的同时,个人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想也有所滋生。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处于形成过程中,网络上的虚拟生存掩蔽了人们的真实身份,加上网络管理和法制建设的滞后,使得部分大学生误认为在网络上,一个人不需要承担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可以滥用自由的权利,从而抛弃了现实社会的各种规范,把网络作为追求极端的个人自由和宣泄某些不健康情绪的场所。个人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滋生、蔓延,容易使大学生产生违反法律或不道德的行为。大学生强烈的自主心理与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思想的滋生,导致网络政治参与盲目性、情绪性和非适度性等现象的发生。

2.心智发展不成熟

出生90后的大学生,他们一般都比较年少气盛,心智发展还不成熟,加之自制力差、识别善恶的能力有限,他的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和政治态度,往往表现为反反复复,有时激昂、有时低迷。尤其是我国目前相关具体制度水平的相对滞后,虽说在网络上有相关的利益表达渠道,但是由于电子政务的不够完善,透明度不高以及工作效率低下等都满足不了大学生们的需求,导致了其参与渠道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处于不畅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网络政治参与的过激行为也就难免了。在网上,大学生们的政治参与不外乎理性与非理性两种:对于理性政治参与,应当给予支持与鼓励,引导更多的大学生参与进来;对于非理性的政治参与,应当多做解释工作,发现异情时及时制止。但是由于有些具体制度的不完善,造成了部分官员存在的执法不严、有法不依以及违法不究等现象,这也是为什么会出现非理性政治参与的原因了。

3.具有功利性色彩

首先是社会的转型不仅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他们政治认知的影响也不可小视。由于部分大学生的政治认知尚处于表层,他们的思想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尤其是“个人主义”思想,使得大学生们倍加关注自身的利益以及自身的政治价值体现,导致了部分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表现出了个人主义色彩。其次是因为大学生面临着丰富多彩的社会,对于社会问题,他们大多会以实际需求去评价、去领悟,再加上现实生活的压力,不得不使得他们去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现实社会中生活的更好,从而导致了他们的功利性。在一项针对大学生的调查中显示,在回答“怎样才能体现自身生命的价值时”,45.45%的人选择“奉献”,34.28%的人选择“个人拼搏”,15.6%的人选择“集体奋斗”,5.2%的人选择“索取”。[19]当下,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家庭中,个人主义就像一棵参天大树,在集体主义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并且茁壮成长,虽然与集体主义格格不入,但是社会中的主流环境却有利其发展,正是在这种双重环境的支配和驱使下,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意识便显出矛盾性、多样性,从而在行为上表现出功利性,突出了“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在这种功利主义情绪的背后,隐藏着对价值理想和终极关怀的抗拒和排斥。因功利性而失去对理想的观照,必然会使大学生产生信仰危机,丧失精神支柱,政治责任感淡化,对社会现实和政治生活的认识和理解缺乏长远的目光,造成政治认识的浅层化,政治评价标准的功利化,最终影响其理性的政治参与。

4.“利己主义”倾向

政治文化是由政治思想、政治评价和政治心理三个因素所组合起来的,它们相辅相成。而政治文化又和大学生的政治主体意识成正比关系,即积极的政治文化促进大学生政治主体意识的形成,而消极的政治文化则会减弱大学生的政治主体意识。近几年,中国在经济发展上所取得的成果令世界刮目相看,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传统“大锅饭”的集体主义思想受到“利己主义”及个人主义等影响,种种消极观念利用网络蔓延开来,导致了大学生对现实社会的消极应对,虽然他们能够认识到只有踏踏实实学习才能有好的工作,但是面对外界的种种压力,尤其是工作、学习的压力,迫使他们政治参与认知与参与行为不一致,从而导致消极政治参与文化氛围的形成。

5.网络法律法规不完善,监管不到位

首先是网络法制建设不够健全。我国对网络立法工作十分重视,在借鉴外国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内容涵盖了国际互联网管理、信息安全、国际信道、域名注册、密码管理等多个方面,对推进国家信息化进程,充分利用国际互联网信息资源,防止各类有害信息的侵入是一个有力的推动。但总的来看,与国外相比,我国在网络立法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而且,随着网络的纵深发展,已有部分法律、法规滞后于网络的应用程度和发展速度,一些关于网络行为的认定过于原则和笼统,缺乏可操作性。我国网络法规在网络资源管理、信息发布网站、电子公告牌的登记、审查、筛选以及对网络使用人的言论控制等方面还有许多不健全的地方。

其次是由于网络监控技术不够完善,加之网络监管不到位,无法对网络违法行为进行追究,致使网络行为随意性严重,网络社会生活无序、混乱。面对无秩序的网络状态,大学生网络行为出现道德相对主义的倾向。道德相对主义是指对同一个行为的不同道德判断相对于判断者各自的善恶观念是同样正确的,并无客观的标准决定不同的善恶观念之间的优劣。同时,就已有的现行法律法规来说,许多高校普法宣传措施过于简单,收效甚微,大学生对相关法律、法规了解甚少;加上具体执行过程中的执法不严或流于形式或不能坚持,威慑力不强,效果欠佳,大学生文化与道德自律的空白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自身网络素养的养成。

第三节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途径

一、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网络政治参与素质

(一)加强社会主义政治观教育,强化大学生对主流政治文化的认同

就我国现阶段而言,政治观是指人们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根本立场、根本态度和根本看法。政治观是人们分析、观察政治问题和处理政治关系的基本出发点,它决定和影响着人们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和政治素质。因此,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政治观的教育,这不仅有助于坚定大学生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方向,也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质。

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政治观的教育,就是要对大学生进行基本国情教育、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社会发展等各方面的历史和现状,正确认识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国家的前途命运和自己的社会责任。

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政治观的教育,就是为了强化大学生对我国主流政治文化的认同感。由于新媒体的开放性,各种不同背景的,来自不同的民族、国家和地区的具有不同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政治观点、宗教信仰的信息都能在互联网上独立自由地存在、相互冲突、互相融合,从而形成了政治文化多元化的特征。在多元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下,主流政治文化获得广泛认同支持,同时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在网络造成的多元政治文化影响的背景下,必须强化主流政治文化的认同。就政治素质欠成熟,政治鉴别力还不完善,政治可塑性较强,受网络政治文化影响较大的大学生来讲,这就显得尤为必要。强化大学生主流政治文化的认同感,在政治认知层面,要强化大学生对党的指导思想的深入学习,坚持不懈地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武装大学生,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以增强理论自信;在政治情感层面,要深入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情感,引导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培养爱国情怀,培养对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深厚情感,以增强制度自信;在政治价值取向和态度上,要持久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教育大学生,以增强道路自信,使他们确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

(二)加强网络政治参与知识和意识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政治参与观

网络政治参与应该具备一些政治参与知识。网络政治参与者不仅要掌握有关网络技术和计算机知识,还要对现有的政治理论有较深入、全面的了解、认识和把握。因此,加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把加强网络政治参与知识和意识教育作为重点,使之成为大学生形成独立的政治判断、强烈的政治意识、高水平的政治参与和树立正确的网络政治参与观的重要途径。目前,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有计划的公民政治理论教育显得尤其重要。政治参与观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阶级观、国家观、政党观、民主观、法制观、权力观、利益观、民族观、公民观和价值观等等方面。而政治参与意识教育的内容包括民主意识、人权意识、公民意识、权利意识、义务意识、责任意识、法治意识、民族意识、群众意识、全球意识等等。只有让大学生掌握这些科学的政治参与的理论知识,形成积极健康的政治参与意识,树立政治参与科学化的理念,才能在网络政治参与中自觉用正确的政治态度和价值观克服政治参与中容易出现的冷漠和过热两种极端情绪,对各种政治问题、政治现象做出客观的评价,从而进行理性地思考,更加有效地进行网络政治参与。

(三)加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动机复杂,心理层面的原因很多,比如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心理宣泄、网络娱乐、寻找自我价值感、探索和尝试新生活等。对于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相伴而生的各种各样心态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关注并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采取相应的疏导和调适措施,促使他们积极、健康地参与网络政治生活,弱化其对网络参政的高期望与现实低评价之间的矛盾,提高他们理性政治判断和理解能力。

首先,立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利用网络途径辅助与补充。大学时期也是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人际关系形成的重要时期,由于网络的匿名特点,人与人之间不知道彼此的真实身份,缺乏现实中来自他人和社会的约束,往往难以形成真实可信和安全的人际关系,易产生多疑、防范、恐惧等心理,甚至会产生个体行为上的冷漠与麻木,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因此,对于已经出现的问题或可能出现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立足于做好现实生活中的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利用各种网络途径加以辅助与补充,开展网上心理疏导工作,化解大学生不良情绪,消除大学生心理障碍,引导大学生合理、正确的网络政治参与行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需介入一些过激、偏离社会主流方向的言论,从理性、客观的角度参与到讨论中,以改善或减弱大学生不良心理状态,促进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正向发展。

其次,建立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自助系统,丰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多强调灌输,多为封闭式教育,很难让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心灵交流。另外,由于社会对心理健康问题存在偏见,虽然大部分高校已建立心理咨询机构,但愿意参与心理咨询的大学生比例仍偏低。然而,由于网络的隐蔽、超越时空界限的特点,大学生可以随时通过网络与教师、心理咨询老师对话、互动,网络为大学生述说心理问题创造了平台,带给大学生更多的安全感,有利于大学生的心理疏导与心理教育。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方面需建立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服务自助系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服务自助系统,主要包括网上自助心理测验系统和网上心理咨询服务两方面。网上自助心理测验系统不仅让大学生及时、详细地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还可以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全面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以及时掌握大学生心理特点,发现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其严重程度,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而网络心理咨询服务则为大学生消除了现实身份的顾虑,通过网络邮件、即时聊天、在线咨询、跟帖留言等多种方式满足大学生的不同需要,实现大学生与心理咨询老师的无障碍交流,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另一方面还需丰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主要从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供典型案例分析,在技术上积极提供各种形式资源的下载等方面来充实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为大学生提供更多、更全面的心理帮助。

(四)大力开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软件,构筑网上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建设,对于促进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正向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学生学习、生活领域向网络急剧扩张,网络逐步成为大学生接收外界知识信息的重要渠道,客观上要求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向网络的拓展。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说,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层面上效果的好坏,关系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推进。为此,必须占领和构筑网上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防线。大力开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软件,既是构筑网上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重要手段,也是增强我国主流政治信息和文化的吸引力的重要途径。因此,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软件的开发,精心设计富有时代特点、具有较强感染力、影响力和吸引力的教育软件,使之成为集德育性、知识性、交互性、趣味性和仿真性于一体的电子教材,感染和影响大学生。在软件的开发上,必须体现出系统教育性、生动活泼性和主流意识形态性的要求,形式丰富多彩,内容切合实际,立场坚定鲜明。在软件的设计上,必须根据青年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贴近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针对他们关心的热点、焦点和难点进行制作,通过形象生动的网络语言和网页设计,将文字、数据、声音、图像、动画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在愉悦和轻松的方式下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巩固思想政治教育在网上的阵地。

二、加强网络政治参与的行为引导,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辨力和分析力

新媒体突破了传统媒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为大学生提供了进行政治知识学习的广阔的政治信息海洋,但政治信息的泛滥、多元和良莠不齐的传播给大学生的政治知识学习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从而不利于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顺利进行。为此,需要对大学生在互联网上的政治信息的接触进行正确的引导,引导他们正确地鉴别政治信息,有效地获取政治信息,高效地利用政治信息,从源头上保证网络政治参与方向的正确性,使互联网趋利避害,成为大学生政治学习的重要途径。

(一)要加强对网络政治信息的鉴别与选择的引导

互联网上的政治信息形形色色,既有与主流政治文化相一致的政治信息,又有处于次要地位的亚文化政治信息以及与主流政治文化相背离的反文化政治信息。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通过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专门化与生活化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引导大学生正确地鉴别、筛选政治信息,积极主动地接触有助于增长政治知识的政治常识和理论、有助于丰富政治经验和阅历的政治新闻和消息、有助于增强政治角色定位和政治参与行为能力的党和国家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认识和评价西方国家政治思想和理论;自觉抵制各种敌对势力反社会、反科学、反人类、反社会主义的政治异端邪说,让大学生接触到与社会要求相一致的政治信息,保证其网络政治参与从一开始就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

(二)要加强对有效地利用和吸收政治信息的引导

大学生不仅要能鉴别和选择政治信息,还要能有效地利用和吸收政治信息。即使是正确的互联网政治信息,相对于大学生目前的接收能力来讲也是相当多而杂的。要想达到对互联网政治信息的有效利用,必须对大学生进行正确地引导,引导他们根据自己对政治信息接收能力的实际状况、自身政治知识系统的完善情况、对未来政治角色的定位情况等因素来进行理性地选择,而不是盲从、随大流或随心所欲地根据政治信息的视觉可观性和可接受程度来进行选择,让大学生充分有效地汲取互联网政治信息,避免资源的浪费和学习的低效,使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有一个理性的开端。

(三)要加强对网络政治参与的道德自律的引导

在新媒体时代,虽然治理社会有多种手段,但道德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有效手段。加强大学生的道德自律,从内部规范他们的行为,是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得以健康发展的基础保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讲道德、遵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提高自我道德判断能力,以道德自律约束自己,自觉抵制有害网络政治行为,使网络政治参与健康、文明发展。

(四)要加强对自觉遵守网络法规的引导

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同样需要外在的法律规范对人们的行为进行约束,否则就会出现网络社会秩序紊乱的局面。网络法规是保障个人的网上权利得到最高实现,保持社会发展健康持续推进的重要条件。营造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良好的网络政治环境,促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健康发展,从社会的角度讲,必须加强网络法制的建设,规范人们网上的政治行为;从大学生个体的角度讲,必须加强大学生个体遵守网络法规的自觉性,规范自身的网上政治参与行为。而目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网络法制意识淡薄,遵守网络法规自觉性较差的状况。为此,必须加强对大学生自觉遵守网络法规的引导,通过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法制教育,引导他们形成较强的网络法制观念和意识,从而自觉有意识地以现实世界的法律规范对自己的网上政治行为进行约束。在教育中,要有意识地对大学生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进行引导,使他们在行使自己权利的同时能较好地尊重他人的权利,正确地履行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在和其他人共享多元化信息世界乐趣的同时,能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做知法守法的文明网民。

三、加强大学生的自身建设,努力提高其网络政治参与水平

促进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有序化发展,关键还是要加强大学生的自身建设,努力提高其网络政治参与水平。在网络政治参与中,大学生既要保持高昂的政治热情,又要保持政治理性,主动加强政治文化的学习,形成正确的政治认知,合理、合法参与网络政治,自觉规范自身的网络行为,在网络政治参与实践中深化对政治问题的认识,在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和政治问题中,磨练政治技能,提高参与水平,最终走向政治成熟。为此,在大学生的自身建设方面,要着重提高“三个能力”: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大学生的网络政治认知能力

网络政治参与不仅需要大学生掌握相关的网络技术和计算机知识,还需要他们对现有的政治理论有较深入、全面的认识和把握。高校应当开设《政治学原理》、《当代中国政治》等公共选修课程,强化对大学生的政治学理论知识的普及,引导大学生加大对政治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不断地用知识来武装自己,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和网络政治认知能力。通过加强政治理论学习,首先,要培养正确甄别政治信息的能力。新媒体时代是信息泛滥的时代,网络上存在大量的过时信息、冗余信息、虚假信息等加大了大学生政治信息选择的难度,使大学生在大量的信息面前往往无所适从。因此,大学生应当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甄别信息的能力,对网络上的政治常识和政治理论、政治新闻和政治消息、党和国家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等进行有效的辨别,区分哪些信息有助于增长政治知识,哪些信息有助于丰富政治经验,哪些信息有助于增强政治参与行为能力,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甄别、梳理,来增加自身的政治知识储备。其次,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来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正确地对待网上不断出现的政治现象和政治问题,从发展的、联系的、一分为二角度来分析问题,抓住问题的实质,避免对网络政治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甚至不加分析做出盲目的选择,导致不理智的政治参与行为。再次,要提高政治敏锐性和判断力,学会细致深入地洞察政治的发展趋势,辨明利害关系,全面准确地分析、处理复杂的政治问题。大学生在政治生活中应当在提高政治认知能力的基础之上,对有关的政治问题及时做出反映和判断,提高政治敏锐性。

(二)加强网络法律法规学习,提高大学生的网络政治自控能力

加强网络法律法规学习,提高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依法能力。任何自由都是相对的,大学生的网络言论自由也不是没有限度的。为此,大学生需要加强网络法律、法规知识的了解和学习,把握好网络政治参与的度,保证自身的网络政治参与行为能够在法律、法规范围内进行。当前,通过加强网络法律、法规学习,尤其要增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能力中的网络自控力,让他们明确在网络政治参与的过程中,自己的行为既不能超出国家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必须对自己的言行和观点负责,不危害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同时也不能损害其他网民的合法权益、危害社会公共秩序,从而形成良好的网络自控力,使得网络政治参与活动依法规范进行。

(三)加强社会实践学习,提高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实践能力

网络政治参与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大学生的政治参与能力,但是网络空间环境与现实世界是大大不同的,网络政治活动是无法取代现实社会中政治实践活动的地位的。因为现实生活的政治实践摆脱了网络空间政治认知过程的虚拟化和模本化倾向,现实政治实践程度愈深,更能提高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水平。因此,大学生应当积极参与政治实践活动,在政治实践活动中发挥自身的潜力,真正把所掌握的政治理论转化为坚实的政治信仰和一种面对现实、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大学生要积极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培养志愿精神。志愿活动是一种自愿的、不为报酬和收入而参加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完善社区工作等的活动。志愿活动的对象大部分都属于社会公益活动,它是大学生参与公共生活的一种常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方式。借助网络集结,大学生可以参与各种各样的网上、网下志愿活动,如扶贫志愿活动、义工活动、环保活动等等都为社会的发展尽了自己的力量。通过参与这些公益和志愿活动,大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到服务社会的乐趣和解决一些社会问题后的成就感,增强了他们网络政治参与的效能感,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公共精神。其次,大学生在校园内可以通过参加共青团、学生社团组织的各种活动,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初步培养自身的团队合作精神;也可以深入农村村级组织及社区居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进行实践锻炼,来了解基层政情、民情,掌握政治参与的相关程序,学习民主选举、民主办事的作风和技能。总之,只有通过在社会大课堂的实践,大学生才能真正地了解国家和社会的现实,加深对政治体制、政治活动的认识,学会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和政治问题,不断地积累政治经验;只有通过积极参与社会工作和社会政治事务,大学生才能真正懂得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只有加入基层的磨练,才能培养大学生奋斗、务实、为人民服务的理念。

四、加强网络管理和建设,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营造有序的网络环境

面对网络政治参与中出现的非理性和无序的状态,加强网络管理和建设迫在眉睫。

(一)加强网络参政的法制建设,以法律手段管理互联网

在法治社会中,法律法规作为规范一切社会关系的根本手段,同样也适用于网络社会。通过法律手段管理互联网具有稳定性和合法性。在法律意识浓厚的西方社会,自然成为互联网管理最根本性也是最为重要的手段,并且已成为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各国互联网立法的重点在于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对网络言论和行为进行界定,明确保护什么,禁止什么;二是明确政府、服务商、网民等互联网主体参与者的权利和义务。美国是世界上拥有互联网法律最多的国家,对互联网进行规范的范畴已经涵盖到基础资源管理、国家安全、电子商务、网络犯罪、未成年人上网保护、个人隐私、知识产权保护、垃圾邮件等几乎所有互联网领域,而我国目前关于互联网的立法相对来说还比较薄弱,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我国在现有的网络管制法律法例基础上进行整合,是目前完善网络法律的当务之急,也是研究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过程中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当前,政府应当做好以下两点:首先,政府要积极推进与网络政治参与相关的法律、法规的立法、执法,实行网络法治。要加强在网络政治参与立法方面的预见性、网络政治参与执法方面的可操作性以及对网络政治参与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戒性和强制性等方面建设;要注意建立一支“网络警察”队伍,加强网络技术培训,提高防范网络政治犯罪的技术水平和能力等等,保障起码的正常的网络政治参与秩序。其次,政府应结合中国社会实际,寻找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机制,对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内容、方式、途径等等做出明确的规定,使其可以按一定的程序实际操作,并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做到有法可依,依法参与,使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经常化、制度化、法律化,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有序、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

(二)加强网络虚拟社会管理,强化对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监管

首先要加强网络虚拟社会综合治理。完善网络法律管理机制,实现制度化管理。一方面,需要明确网络管理的主体及其职能。网络虚拟社会管理是一项综合社会治理工程,涵盖了具体层面的行业管理和安全管理,以及抽象层面的意识形态管理等。这决定了网络管理主体的广泛性、综合性和协作性。而根据管理职能,需要确立以政府为主体,信息产业、通信管理、传媒业、公安部门、教育部门等多个部门共同参与的综合管理主体。另一方面,需要丰富和完善网络管理的法律、法规依据。要准确把握虚拟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特点,补充有关网络犯罪的条款,如盗用计算机服务、非法使用计算机存储容量等;要明确新型网络犯罪的立案标准,补充举证范畴,确定各类电子犯罪的相应量刑标准;针对网络犯罪跨地区的特点,要明确网络犯罪案件的管辖原则;还要完善民法、刑法、行政法等法律,以及部门法规有关网络违法、犯罪的内容,建设完整、高效的虚拟社会法律规范体系。其次要强化对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监管。对许多人来讲,网络使他们能够轻易地接近信息,并将之用于不良的目的。因此,对于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有关部门应在保障网民自由参与权的基础上,加强监督管理,如实行网络实名制、安装绿色过滤软件、建立高素质的网络专业监管人员队伍等。同时建立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保持网络健康、有序的运行。

(三)创建和培育网络权威群体、“意见领袖”,创新网络管理工作机制

创建权威群体,有效引导网络舆论,是新媒体时代创新网络管理工作机制的一种新尝试。众所周知,网络不仅是信息传播的工具,还是社会舆论的工具,在网络舆论发展过程中,网民们更容易受权威群体的影响。如果发表言论的人权高位重,那么他所说的话就容易让人信服,这已经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心理现象。网络舆论的发展过程中,大学生容易受技术、知识以及信息来源的制约,对某些社会问题不如权威人物有洞察力,因此其个人态度往往容易受人摆布。这种情况下,他们往往需要权威人物的正确指点和引导,以增加自身的安全指数。另一方面,当网络上出现一些极端言论或不可确定的信息时,他们下意识会选择盲目随从的心态,希望依赖权威意见,需要权威性的群体为自己解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有意识地创建权威群体,有效避免大学生非理性的宣泄,进而引导他们进行积极而正确的网络政治参与,有效引导网络舆论,这往往比法律的效果更佳。

培育网络自发形成的“意见领袖”,也是引导大学生理性网络政治参与的一项新举措。“意见领袖”又称为舆论领袖,是观念的引导者。随着互联网在全球的迅速普及,如何进行网络舆论的引导已经成为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面对网络中的海量信息,普通受众在内容的掌握、精神的领会上往往存在一定的难度,这时候就需要有人来担当起引导者的角色,网络“意见领袖”就是在这种环境下自发产生的一种新生个体或群体,是网络舆论的引导者。在网络政治参与中,网络“意见领袖”的作用是双向的:一方面,他们可以将自己获得的最新、最真实的信息以最快、最便捷的方式传达给大学生;另一方面,当海量信息给大学生的思想带来困惑,当大学生遇到该信任还是怀疑、赞成还是反对、接受还是拒绝等难以决定的选择时,往往会寻求“意见领袖”的帮助,这时“意见领袖”可以依据自身的信息量、专业知识、经验、社会交流等方面的优势对信息进行再加工以此来为大学生答疑解惑,并主动提供指导,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十分注重论坛“意见领袖”的培养,要善于利用这些“意见领袖”来引导网络空间中的舆论,通过“意见领袖”有代表性的、有见解的发言来强化网络的主流意识,引导大学生理性地进行网络政治参与。

第四节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趋势

在新媒体时代,纵观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对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我们可以预计的是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一、由网络失控向掌控网络文化领导权和话语主导权转化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崛起和网络虚拟社区的日益现实化,网络深入了人们的生活,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网络文化已逐渐显示其强势地位,“网络文化正在颠覆人类传统的工作生活方式、经济交易方式和政治博弈方式以及意识形态领导方式……。有人预言,假如将来有什么能动摇我党的执政权威,除了腐败问题外,就有可能是‘网络文化革命’。”[20]因此,在新媒体时代,谁掌握网络传播媒介和网络传播主导权,谁就在某种程度上掌握了广大受众的话语权,网络话语主导权的实现就表现为对网络媒介传播内容的掌控。在开展建设网络主流网站和社区等活动中,网络政治参与务必要注重掌控话语主导权。但在一个时期内,由于政府对网络失控,网络论坛话语权确有不少是被“大V”、“意见领袖”掌控着的,这也是导致大学生非理性政治参与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掌控网络文化领导权和话语主导权,引导网民理性网络政治参与,2013年10 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见》,规定与宏观经济和民生关系密切以及社会关注事项较多的政府部门原则上每季度至少举办一次新闻发布会,主动做好重要政策法规解读,妥善回应公众质疑,并积极探索利用政务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据统计,自2009年11月云南省政府新闻办在新浪微博开设了国内第一家政府微博客“微博云南”以来,到2013年岁末,全国政务微博发展到约20万家,已成为政府新闻发布和突发事件处置的“标配”。党政部门通过政务微博第一时间通报权威信息,成为新闻信源和事态演变重要变量。媒体微博以@人民日报一马当先,它诠释主流立场、回应网民关切,促进政府和民众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包容,有了较高的黏合度。媒体在党政领导人出访、干部人事贪腐案件、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社会安全事件、公共卫生事件等方面,介入及时,力度大,发挥了舆论主导作用。以2013年“禽流感事件”和四川“芦山地震”为例,媒体微博的反应速度已经逐渐赶超网民和市场化媒体。目前,媒体微博和政务微博的发博量已超过了“意见领袖”,提示微博舆论场上这两支“国家队”趁势崛起(如表12-1所示)。

表12-1 政务微博、体制内媒体微博和网络意见领袖微博互动效果[21]

续表12-1

注:三类微博各选取较为活跃的10个账户,统计时段为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1月5日。

数据显示,仅就入选的三类微博账户而言:微博净增数,体制内媒体微博第一;政务微博第二;网络“意见领袖”居末位,只有体制内媒体微博的约1/3。博文转评总数,“意见领袖”第一;体制内媒体微博第二;政务微博居末位,不足“意见领袖”影响力的14%;体制内媒体微博和政务微博两组相加,影响力仍逊于“意见领袖”。这组数据显示出微博舆论场上“国家队”在帖文数量上已取得优势,下一步需要提高正面舆论的说服力、感染力。

与此同时,许多地方政府还开通和完善了电子政务平台,使之成为大学生和网民合法网络政治参与的主要路径。在新媒体时代,网络政治参与总是在电子政府和电子政务平台上实现的。从参政信息的交流互动来看,政府通过准确、及时地发布这些信息,为大学生随时查询和访问提供了方便。大学生通过网络了解政府的政务信息,并对其进行价值判断,再通过网络对电子政府输入利益诉求,进而影响政府的决策及其政策的执行。在整个的政治参与过程中,电子政府和其搭建的政务平台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基本途径。可以预言,随着政府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化,电子政府和电子政务建设的进一步完善,网络政治参与必将有更大的发展。

二、由网络个体向网络共同体转化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产物,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范围的扩大,使得更多的大学生有机会使用网络,同时也为他们网络政治参与创造了诸多新型参与方式和手段,如微博、BBS、E-mail、MSN等成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主要手段和新型手段,使得他们参与政治生活变得更为便捷,只要点击鼠标,足不出户即可参与或影响政治决策过程。但这种个体网络政治参与的形式,往往既难以保证所获信息的客观、公正,同时也由于个体认识上的差异性,也难有较高的参与质量。于是,由网络个体向网络共同体转化已成为一种必然。

所谓网络共同体,是指“网络”与网民“共同体”合成的产物,是网民在网络上基于主观或客观上的共同特征所结成的一种“团体”或“组织”。网络共同体具有如下特征:从一定意义上说,网络共同体具有“政治共同体”的意义;“网络共同体”不同于现实社会中的“政党”组织;网络共同体具有网上“民间组织”的性质;网络共同体是新型的政治参与主体。[22]大学生网络共同体,顾名思义,是由大学生网民基于一些共通的特征在网上所结成的一种团体或组织。在虚拟世界里,基于网络的交互性、平等性等特性,兴趣相似、爱好相投或思想观点相一致的大学生群体更容易在虚拟的网络空间进行超时空的交流和互动,他们倾向于关注与自己的政治理念、价值观、政治理想、政治利益、政治背景相似的网络空间和信息,尽管他们体现出明显的无组织性,成员之间也缺乏熟悉感,但他们对于相同政治议题的关注和热情,持有共同的兴趣以及对某一事件的共同关注,促使他们走到一起,又表现出他们独特的、强烈的群体性。因此,网络共同体将成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重要主体,当代大学生越来越多地将会以网络共同体的形式参与到各种政治事务之中。但是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不健康或错误的共同体特征不利于大学生健康政治人格的形成,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需要我们及时加以引导和纠正。

三、由网络匿名政治参与向网络“实名注册”政治参与转化

现阶段网络匿名政治参与突破了现实社会中的许多束缚,使网民完全可以掩盖其自身的真实身份、性别、年龄、职业及其社会角色,在网络上随心所欲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同样,大学生在互联网上,也可以不使用自身真实身份,而是通过一组代码,或一个角色符号作为网络标识,来替代其真实身份。这为大学生能够以一种“虚拟人”的身份参与网络政治活动提供了便利,进而大大减少了现实社会中政治参与的风险,使得传统的政治参与不断受到挑战。但是,这种网络匿名政治参与的形式,在网上的直接表现往往就是政治谣言、政治牢骚的广为流传和政治盲从、政治冷漠、政治狂热、网络攻击等非制度化的极端形式。这些非制度化的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直接影响政治参与的有序度问题和社会的政治稳定。

网络政治参与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发展的过程中凸显出一系列问题。其中,既有网民在参与过程中存在的合法性、代表性、秩序性和非理性等方面的不足,也有政府在引导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反应能力弱、引导不规范、体制不完善、平台技术滞后等方面的缺点。所以,有必要积极研究如何促使网络政治参与能够更加规范化地发展。解决网络政治参与的理性和有序度问题的重要前提,就是实行“实名注册”。这是制度与技术综合影响因素的必然选择,是综合传统政治参与方式与网络政治参与特点的理性选择。所谓“注册参与”就是要求网络政治参与主体在参与社会政治生活时必须进行网上注册的制度。这种注册既包括公民身份的实名注册,也包括网民身份的虚拟网名注册。其中公民身份的实名注册是对法定公民参政权利审定和确认的需要,虚拟网民身份的注册则是网民参与网络政治生活特点的需要,实行两种身份同时注册可以建立实名与虚拟身份的唯一关联关系,既保证公民符合法定政治参与权的规定性,又体现了网络政治参与自主权的选择性,是公民身份与网民身份的相统一的具体体现,集中反映了网络政治参与的基本特征。如果简单地将网络政治参与主体的权利与义务相对立,一味强调自由与隐私,而忽视责任与义务,就可能导致权利的泛化,其结果必然是导致政治参与的失度和无序。从这个意义上说,实行“实名参与”将是网络政治参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社会政治稳定与政治发展的必然选择,必将成为未来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发展的基本趋势。

四、由网络政治参与目标指向不确定向网络政治参与更加注重社会热点和现实问题转化

一般来说,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目标具有不确定性,主要集中在与自身利益和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一些事情上。但由于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生活发生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教育、医疗、就业、安全生产等方面都潜藏着较大的问题,积聚着大量矛盾。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人们有着千差万别的看法,正确与错误、进步与落后、积极与消极、清醒与困惑等等相互交织,再加上官员腐败、贫富差距等社会问题一时间得不到有效解决,这些使得民众所要表达的诉求变得丰富而具体。而网络政治参与作为民众舆情表达的重要场所,其参与的对象自然就是与这些“丰富而具体”的诉求密切相关的事件。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下,大学生们的网络政治参与很自然就由关心个体利益、参与目标不确定性向更加注重社会热点和现实问题转化。以2011年为例(如表12-2所示),20件热点事件中,主要涉及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围观”、公权力监督、公民权利保护、社会公德伸张等一系列社会深层矛盾,以及民众敏感的、容易受伤的社会心理,体现了包括大学生在内的网民积极的社会参与意识,特别是对社会公正的强烈渴望。

在表12-2统计中,位居前五名的网络热点事件中,有3件为国内事件,1件为国际事件,1件为中外交流事件(深圳大运会)。同时,前十名中有3件国际事件。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网民的视野日益开阔,更加国际化。在20大热点事件中,帖子超过50万条的热点事件有19项,其中发帖超过100万条的事件有13项,超过500万条的有6项。而从2013年公布的20件热点事件来看,位居前五名的网络热点事件中,有4件为国内事件,1件为国际事件(斯诺登“棱镜门”事件)。在20大热点事件中,帖子超过50万条的热点事件有17项,其中发帖超过1 000万条的事件有2项,超过500万条的有3项,超过100万条的有13项。[23]而2010年,在统计口径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在20大热点事件中,帖子超过5万条的热点事件有13项,其中超过10万条的事件有7项,超过100万条的仅2项。[24]由此可见,关注热点事件并且参与发表看法的包括大学生在内的网民人次大幅增加。

表12-2 2011年度20件网络热点事件[25]

注:时间跨度为2012年11月1日至2013年10月31日。

五、由虚拟政治参与向现实政治参与转化

网络政治参与实际上是一种虚拟政治参与,在虚拟世界里网民通过网络阐述观点、宣示态度、表达诉求、形成舆论,力求对国家事务的管理和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产生影响。虚拟空间的互动交流,虽然能够使参与主体就共同关心的问题相互探讨,凝聚成群体性共识,甚至提出政治动议,统一政治行动,但如果不能推动共同关心的问题由量变到质变的转换,所形成的共享性话语也只能是隔靴搔痒,达不到影响公共政策的目的。随着网络政治参与的经验积累和实际效果的检验,网络政治参与出现了一种从虚拟空间走向现实生活,促进社会改良与发展进步的冲动愿景。虚拟虽然不等同于现实,但它是一种现实存在。近几年来,由某些突发事件所引发的而迅速形成的一些非正式群体性行为,正是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紧密相连、互相渗透,最终导致虚拟政治参与能够以现实政治参与的形态而出现的体现。目前,借助网上社区、论坛、博客、QQ群尤其是新兴崛起的微信,已经形成了许多政治倾向趋同的大学生网民“团体”,这些“团体”已经表现出网上与网下、虚拟与现实相融合的“组织”形态,并且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这种“组织”形态会越来越明显,规模越来越大,联系越来越紧密,行动越来越隐秘。对这种网络政治参与的重要趋向,政府既要高度关注,也要加以引导,使其朝着健康而正确的方向发展。

【注释】

[1]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485.

[2]马振清.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137.

[3][美]塞缪尔·亨延顿.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5-6.

[4][美]塞缪尔·亨延顿.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6-7.

[5]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94.

[6]吴志华.政治学导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294.

[7]周平.论我国改革过程中的政治参与.昆明:云南社会科学,1994(4):23.

[8]杨光斌:《政治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31页。

[9]李斌.网络政治的政治学分析.社会主义研究,2003(3):46-48.

[10]李斌.网络参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33.

[11]郭小安.网络民主的可能及限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164-165.

[12][美]约翰.P.巴洛.李旭、李小武译.网络空间独立宣言.1996-2-8.

[13]邢建华.我国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9.

[14]孙崇文,卢红霞.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分析.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1):181.

[15]宋欢.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基于广东五所高校的调查.人民论坛,2013(5):42.

[16]陈茜.大学生网上道德失范行为抽样调查报告.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9(1):34.

[17]白岩松.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新华网,2008-4-15.

[18]孙崇文,卢红霞.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分析,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1):182.

[19]张国平,王伟.网络使用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现状调查分析.青少年研究,2004(1):31.

[20]刘文富.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51.

[21]祝华新,单学刚,刘鹏飞,卢永春,齐思慧.2013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人民网,2013-2-14.

[22]李斌.网络共同体:网络时代新型的政治参与主体.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4):6-9.

[23]祝华新,单学刚,刘鹏飞,卢永春,齐思慧.2013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人民网,2013-2-14.

[24]祝华新,单学刚,胡江春.2010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人民网,2011-1-16.

[25]祝华新,单学刚,胡江春.2011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人民网,2012-1-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