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媒体时代的传播前景

新媒体时代的传播前景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媒体的出现突破了这种信息垄断。实现“互动”不仅是新媒体技术发展的未来趋势,更是人们对现代新媒体技术人性化要求的具体体现。综上,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正在从传统媒介主导的单向式转变为专业媒介组织与普通公众共同参与的分享式、互动式。

三、新媒体时代的传播前景

1967年,美国CBS(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同时也是NTSC电视制式的发明者戈尔德马克,发表了一份关于开发EVR(电子录像Electronic Video Recording)商品的计划,其中第一次提出“新媒体”(New Media)一词。此后,“新媒体”一词扩展到了全世界。

与以往传统媒体不同的是,“新媒体”一词极具弹性。随着数字技术的急速发展,几乎每隔几天就会出现一种新的媒介产品,这些产品未经精确定位就都被归为新媒体一类之中。目前关于“新媒体”的定义,从外延来讲,各国学者普遍公认称之为“新媒体”的事物,主要包括“光纤电缆通信网、都市型双向传播有线电视网、图文电视、电子计算机通信网、大型电脑数据库通信系统、通信卫星和卫星直播电视系统、高清晰度电视以及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迅猛兴起的互联网和近年来刚刚盛行的多功能媒体等等”。[10]从内涵而言,新媒体是指20世纪后期在世界科学技术发生巨大进步的背景下,社会信息传播领域出现的、建立在数字技术基础上的、能使传播信息大大扩展、传播速度大大加快、传播方式大大丰富的、与传统媒体迥然相异的新型媒体。目前比较热门的新媒体有30余种,如:数字电视、直播卫星电视、移动电视、网络电视、无线上网、楼宇视屏、移动多媒体(手机短信、手机彩信、手机游戏、手机电视、手机电台、手机报纸等)、网上即时通讯群组、对话链(Chatwords)、虚拟社区、博客、播客、搜索引擎、聚合内容(RSS)等等,其中既有新媒体形式,也有不少属于新媒介硬件、新媒介软件,或者新的媒体经营模式。

新媒体将对新闻“工业化”的固化模式带来革命,内容共创、互动传播与多媒体传播是新闻报道创新的有效途径。

一方面,信息垄断是作为专业机构的传统媒体最基本的特点之一,所有的信息都需要经过专业媒体选择,由媒体决定哪些信息可以向公众发布,而受众只有被动地接受由媒体选择和制作的信息。显然,传统媒体“守门人”的角色成了信息过滤的关键。新媒体的出现突破了这种信息垄断。每个人都是一个信息源,他们通过手机、网络等多种新媒体发布信息,并且因为有先进的技术支持,发布的信息可以迅速传遍全世界。这就使得以前因为媒介限制而不得不让位于专业媒体的“自媒体”(We Media),可以借助科技手段而重新返回社会并成为有效的传播媒体。不可否认,在新闻传播中,专业新闻工作者将永远是新闻报道的主力,他们能以专业的眼光、技能和社会赋予他们的权力对最有价值的事实进行深入调查。但不能忽视的是,公众在新闻传播中的主动权正越来越大。他们不仅能提供新的事实或线索,还可以对专业记者的报道进行补充或质疑,他们的观点与意见构成了新闻内容的重要部分。公众不仅想从媒体上看到“记者怎样说”、“事实怎么样”,还要知道“大家怎么看”,甚至“我要说几句”。新闻媒体如果漠视公众、拒绝内容共创,新闻报道就有可能沦为媒介“自娱自乐”的“卡拉OK”。

另一方面,新媒体也催生出一种交互性的新闻报道方式,它是在不断的讨论中形成的,同时这种新形式报道的供给者也突破了原来独立一个作者,或几个作者供稿的形式,而是综合了众多来自不同层次、不同经历的共同思想成果,并标志着传统新闻媒体的报道形式正在从一种学术式的模式转变为一种交互式共享的讨论模式。实现“互动”不仅是新媒体技术发展的未来趋势,更是人们对现代新媒体技术人性化要求的具体体现。人们不满足于电脑只是一台孤立的机器,而把它们都连到互联网上以求与全世界的人交流。不仅电脑要交互化,甚至电视、手机、MP3都要慢慢地实现交互化。因为孤立的一台机器,无论内存和硬盘如何扩大,容量总是有限的,但是它们一旦能够实现与别人的交流和共享,所能获得信息量就是无限的。

此外,对于内容的生产方式来说,多媒体报道的复杂程度显然要超出任何传统媒体,对于从业者素质与能力的要求也更高。培养跨媒体、全能型人才似乎是适应新媒体时代媒介融合趋势的必然选择。因此,美国许多新闻院系都在开设“媒介融合”专业,希望给予新闻业未来的从业者更全面的技能训练。然而多媒体报道的核心也许并不在于让新时代的记者在新闻第一线总是身兼数职,而更多地是要让他们形成一种多媒体的思维方式,使他们面对一个新闻题材时可以很快地作出判断与选择,规划出用多种媒体手段进行报道的方案。但在现实中,要完成一个报道,特别是重大题材的报道,却并不能只依赖一个人。它仍然是一个分工与合作的过程,这种分工与合作甚至可能会比传统媒体时代更细。拥有多媒体技能的记者们更多地是需要了解自己在一个大的报道架构中所处的位置、所扮演的角色,从而更好地完成自己所要生产的那个“部件”。

同样,对新闻报道方式的设计也必须要立足于充分利用新技术,采取新的手段和方法。如2006年获得中国新闻奖网络新闻专题一等奖的新华网的专题报道《网民感动总理总理感动网民——总理记者招待会网上答问》,便是以网民的提问与跟帖构成报道的主要内容,同时又利用多媒体手段,链接直播的视频音频和现场图片,从而形成互动性专题。再如,《杭州日报》用MSN聊天软件,通过设立“杭州日报热线新闻”来搜集各种新闻线索,《都市快报》也通过MSN由记者在网上组织话题,吸引读者参与,次日见报。《今日早报》在“e早网”上开设了“我在现场”频道,教给网民制作与上传新闻现场录像的知识和技术,在报纸上则采用普通网民提供的新闻素材,开设了名为“我在现场”的专版。

综上,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正在从传统媒介主导的单向式转变为专业媒介组织与普通公众共同参与的分享式、互动式。

【本章小结】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闻改革,人们不难发现,新闻报道方式的探索与创新始终处在这场改革的最前沿。30多年来,广大新闻工作者对新闻报道方式做了大量的探索,各类崭新的新闻报道方式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从早先“短、快、新、活、强”的基本要求的提出,到后来“深度报道”、“民生新闻”、“故事化新闻”、“超文本写作”、“融合新闻”等一系列的具体实践,无不凝聚着我国新闻理论与实践工作的创造性劳动。而不断推动新闻报道方式变革的动力来自于社会生活的深刻巨变、受众多元的信息需求、日趋白热化的媒体竞争以及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主义诉求。

传播技术的发展对新闻报道造成冲击主要有这样几个因素:电子媒体和网络媒体的发展使新闻消费者提高了对信息及时性的要求,冲击了定期出版模式;汇集海量信息的网站迫使传统媒体向其提供内容,否则将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搜索引擎改变了信息组织和分发模式,也改变了广告投送模式;照相手机、家用DV和Web2.0大大丰富了新闻生产、发布和传播手段。

虽然科技的发展对新闻报道方式的演进并非决定性因素,但是它提供了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或使尚处朦胧的客观性报道走向清晰,或为解释性报道的发展从相反的方向给予动力,或使精确新闻报道产生加速度。同时我们也看到,新闻界不仅仅只是关注、反映社会的最新发展点,而且亦能融入其中,汲取养分,促进其自身的发展。

【延伸阅读】

1.[美]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2.[美]约翰·帕夫利克:《新媒体技术:文化和商业前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复习与思考】

1.留意和找出当前新闻媒体上出现的与传统新闻报道方式不同的“另类”报道,分析其利弊与得失。

2.技术是否能够解决当前传媒遇到的一切问题?你怎样看待“新媒体神话”论?

【注释】

[1]李舒、胡正荣:《民生新闻现象探析》,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年第6期。

[2]高贵武:《民生新闻的价值取向和现实走向》,载《新闻与写作》2006年第3期。

[3]马持节:《超文本新闻写作的理论与实践》,传媒学术网,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article.php?id=1224。

[4]Dan Gillmor.We the Media.O'Reilly Media,2005.p3.

[5]蔡雯:《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闻传播变革——试论“融合新闻”及其挑战》,载《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5期。

[6]蔡雯:《试论融合新闻的特点与运作》,《新闻战线》2007年第1期。

[7]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文明”课题组编:《国际文化思潮评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8][美]约翰·帕夫利克(John V.Pavlik):《新媒体技术:文化和商业前景》(周勇,张平锋,景刚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9页。

[9]何春雨:《以受众为中心的网络新闻写作》,载《网络传播》2006年第3期。

[10]贾国飚:《媒介营销——整合传播的观点》,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