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及分析介绍

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及分析介绍

时间:2022-11-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是从2006年至2008年。其目的在于促进个性化人才培养理念的贯彻与实施。

一、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

文华学院2003年创建以后,人才培养方案也是“带土移植”的,从照搬母体学校的方案开始,以后逐年加以修订。比较大的修订有两次,第一次是从2006年暑期会议开始,到2008年版人才培养方案的形成;第二次是2012年版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形成。

第一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是从2006年至2008年。2006年暑期研讨会的主题是人才培养方案,在研讨中,侧重探讨。第一,从社会需求、人才市场的需求看,文华学院学生毕业后的主要面向是什么?如现代工程师可划分为,研究工程师、管理工程师、设计工程师、工艺工程师、营销工程师等,文华学院主要培养哪方面的工程师?第二,根据文华学院人才培养定位,学生培养的强势是什么,重点是什么?第三,在学院教育教学中,特别是在课程设置中,应该重视什么,舍弃什么?再大的树也无法长到天上去。人的精力、时间是有限的,有所失,才能有所得。

经过会上和会后的广泛探讨,学院提出了2008年版的人才培养方案必须遵循“合理定位,打好基础,着重能力,因材施教,凸显特色”的原则,加强专业与职业的结合,处理好“剪枝强干,凸现特色”及基本规格要求与个性发展的关系,构建新的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育环节,尤其要突出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和实践环节,体现专业或专业方向在人才培养上的鲜明特色。并提出了四项要求。

1)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

学院各专业课程设置要区别于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体系,按照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确定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加强基本技术与专业技能的实践教育体系,并针对学科专业和学生的基本情况,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2)加强专业与职业的结合,构建专业教育与社会对人才实际需要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学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既不能照搬母体学校现行的体系,也不能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模式,而应当对“专业人才”和“职业人才”的主要特征进行调查与研究,针对两种人才的要求,提出专业与职业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3)处理好“剪枝强干、凸显特色”的关系

在课程设置上,要“剪枝强干,凸显特色”,适当下调专业总学分,加强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形成凸显专业方向的特色系列课程及实践环节。

4)处理好基本规格要求与个性发展的关系

基本规格要求是国家对人才培养规格的统一性要求。对一个学校来说,基本规格是对学生毕业所必须达到的基本水平要求;对每一门课程来说,也应该有教学的基本要求。个性发展就是要更好地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提供多种选择。

根据学院统一要求,各学部组织各专业教师深入社会进行调研,请企业、政府、高校相关专家和人士进行论证,在此基础上形成了2008年版人才培养方案。该版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进展是:形成了由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组成的课程设置的知识模块(见图5-1);突出专业特色方向,每个专业根据社会需求和学院人才培养定位,设置若干专业方向,供学生选择;加强了实践环节,对专业的实践学分提出了明确要求;剪枝强干,删繁就简,删除了部分课程。

img3

图5-1 2008年版人才培养方案结构

第二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是2012年。这次修订的主要原因是:学院在深化对教育本质认识的基础上,已确定个性化教育为学院的办学特色,个性化教育的深化,必须通过人才培养方案来体现;2008年版人才培养方案仍然存在不足,如,学时数量没有实质性减少,学生课程学习负担沉重,自主选择学习空间不足;实践教学环节比例仍然偏低,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教育的需求;课程体系设计欠合理,课程内容仍然较为陈旧。

2012年9月,学院召开了2012年版人才培养方案研讨会,通过研讨,形成了以下共识。

(1)新方案应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突出构建个性化教育需要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多样化发展。

通过多年的个性化教育实践,我院学生多样化发展的类特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术型,形成优秀学生深入进行学习研究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二是能力型,这是我院人才培养的主体,要构建以能力培养为重心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三是潜力型,要形成促进基础薄弱学生健康成长的课程体系。同时,也要构建适应学生个体特色发展的量身定做的课程体系。

(2)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加强实践教学。

第一,课程总学分控制在170~180,要丰富课外科技创新、工程实践等多种形式的第二课程,并计入学分,体现到个性化培养方案中。第二,实践教学是个性化教育的重要环节,这次制定培养方案要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第三,要突出形成“以学生发展为主导和应用为本”的特色,大力推进“产学合作、工学交替”的校企深度合作教育模式,开放校内实验室、实训基地、设计工作室等,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3)规范性与多样性相统一,增强方案与制度的弹性。

规范性主要指两个层次的规范:第一层次是国家规范,即国家对本科教育的统一性基本要求;第二层次是学院规范,即学院根据国家的统一性基本要求,提出不同专业本科教育必须达到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第一,规范是前提。对规范性要求做到最优化,即教学内容与课程结构的最优化。第二,规范性要与多样性、灵活性相结合,可实行弹性学分制,增强学分的弹性与时间的弹性,形成适应个性化教育需要的,具有灵活性、弹性的人才培养制度。

(4)着力解决好几个重点、难点问题。

对于重点、难点或争议性较大的问题要集中研究。一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问题。二是满足多样化人才培养所需的课程资源问题。三是解决教学实践的相关问题。四是改革管理制度,建立学习服务型机关问题。

在研讨的基础上,各学部、专业初步形成了新版人才培养方案,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的特点是:

首先,在课程结构中,设置了个性化课程(见图5-2),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个性课程是为不同学习能力、不同学习需求、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开设的选修课程。其目的在于促进个性化人才培养理念的贯彻与实施。个性课程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兴趣、爱好自主性选择。各专业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可根据专业课程体系的需要自主设置个性课程的选修学分。

img4

图5-2 2012年版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结构

其次,大力削减课时、学分,为学生个性化选择提供空间。新版人才培养方案的总学分数,从2008年版的200学分,降至170~180学分。为学生个性发展创设空间,首先要从时间上考虑,使学生有更多时间自主学习,发展个性。

再次,将“金字塔”式课程结构扁平化。过去的课程体系结构一般呈金字塔式(见图5-3)。2012年版人才培养方案通过精减优化课程,调整必修和选修课比例,进一步增加实践环节等,使课程结构扁平化,如图5-2所示,从而充分体现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教学理念。

改革课程管理,为课程合并、互通、置换、弹性提供制度保障,也是2012年版人才培养方案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img5

图5-3 “金字塔”式的课程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