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浅谈《论语》的语言艺术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浅谈《论语》的语言艺术

时间:2022-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浅谈《论语》的语言艺术张美玉《论语》是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名著导读”里的第一部著作。《论语》虽称语录体,但实有三种体式。这三体构成了一部《论语》,形成了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语言艺术美。在《论语》中,三言至六言趋于整齐划一的语句俯拾即是。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浅谈《论语》的语言艺术

张美玉

《论语》是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名著导读”里的第一部著作。它在中国文化形成过程中有很大的影响,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自汉至清两千年,《论语》等书是读书人求仕做官的必修课本,成了士大夫知识分子的思想言行基础,而且影响到整个社会生活。要了解中国文化,很有必要读一读《论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每周安排学生读一课时《论语》,人手一本,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并在每次的考试中检测学习效果,即翻译其中的名句。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的圣人,他的思想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他在教育上倡导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求实精神,“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谦虚态度,“诲人不倦”的育人美德,“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至今都闪耀着灿烂的光辉,是我们学习的典范。近年来,许多学者对《论语》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于丹论语心得》就进入了“百家讲坛”。本人试图总结指导学生阅读过程中的体会,对《论语》的语言艺术谈一点浅薄的看法。

《论语》虽称语录体,但实有三种体式。一为语录体,是记录孔子和少数弟子的言论。二是对话体,记载孔子和弟子对答之辞。三为记叙体,记叙孔子的举止行为。这三体构成了一部《论语》,形成了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语言艺术美

一、和谐的韵律

《论语》是粹语集锦,诵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给人以节奏明快,音韵和谐的美的享受。它不是韵文,但出现了大量语句以相同的字谐韵的现象,形成了同韵文一样的押韵效果。如《学而》: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三句结尾同用“乎”字,一气贯通,和美悦耳,将孔子乐于治学的精神,喜于交友的志趣及严己宽人的情怀,表达尽致,充分地显露出孔子胸襟坦荡,落落大方的君子风度。

又如《季氏》:

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这是句首同字连起,读来轻松明快,流利爽口,韵味无穷;同时,层层叙述,多面例证,把“乐”的不同内容及其所造成的利害相反的结果,表述得分明而透彻,令人在益乐中神往,在损乐中觉醒。

再如《雍也》: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这是运用隔句同字相谐,将智者,仁者两种人的不同的审美追求,不同的性格和不同的志趣,表述得极为清楚,读来给人一种回环往复的音韵美感。

二、齐整的句式

1.短语整齐,节奏明快。在《论语》中,三言至六言趋于整齐划一的语句俯拾即是。如《卫灵公》: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为政》: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这些富有节奏感的短语齐句,不仅使文章的气势连贯起来,排比起来,一气呵成,而且在语意的表达上,突现出孔子强烈的情感、鲜明的态度和敏锐的洞察力。

2.排比对偶,视之悦目。对偶句在《论语》中,无论是独立成章,还是措置文间,都给人以工整的齐美感受。这种句式对比映衬,提高了语言的表现力和说服力。如《述而》: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这是正面映衬,以“学”与“诲”、“不厌”与“不倦”的对应,说明学习的态度和教人的精神。

《里仁》: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宪问》:

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卫灵公》: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这是相反映衬,写出了君子与小人品德、志趣的悬殊。

《论语》还善于用大量的排比句来记录孔子的言论,避免了因语言精粹严谨而带来的平淡呆板的不足。

三、精辟的格言

孔子被誉为我国古代的语言大师,一部《论语》名句格言荟萃,流传至今的成语多达80多则。这些至理名言,超越了时空的界限,闪烁着思想的光辉,蕴含着深邃的哲理,展示出孔子精深博大的思想。这些格言有的质朴自然,生动形象。如《卫灵公》: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这人人皆懂的话,是何等平朴,又是何等深刻。

有的运用比喻,将抽象的事理寓于形象之中。如《公冶长》: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让人可以想见那个不可救药者的形象。

《子罕》: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这是能引起千载共鸣,万古共识的比喻。

像这样闪烁着哲理光辉,蕴含着人生体验的格言,在《论语》中还有很多:“欲速则不达”、“不耻下问”、“过犹不及”、“以文会友”、“当仁不让于师”,等等。

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总结了“文”与“言”的辩证关系。《论语》之所以能成为千古不朽的名著,也是由于其有丰富多彩,美不尽言的语言艺术,它是我国古代语言宝库中一份珍贵遗产,很值得认真总结和吸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