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的结合

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的结合

时间:2022-11-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以说,大学生只有在实践中追求创新并把创新构思付诸实践,才有可能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具体来说,高校中开展的创新性实践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为指向的实践教育活动。但是,中国大学生是普遍缺乏批判式思维的,这有两条重要原因。通过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学生们学会多维度思考,意识到广泛流传的结论未必就是理所当然的。

二、 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的结合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时,钱老发出这样的感慨。钱学森所问的,其实是我们如何发掘与发挥创造性人才的价值,如何从知识型、技能型人才教育模式转型为创造型、发明型人才培养的模式。

2010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有人据此说中国教育不必“妄自菲薄”,我们毕竟取得了如此成就。这话有一定道理,但必须承认的是,过去我们靠的是经济规模取胜,竞争优势在于模仿。快速学会别人的发明与技术,固然成就了经济高速发展的奇迹,却无法与创新与创造的价值比美。产业的国际分工链显示,模仿能力的回报率是比较低的,真正获得大块收益的是原创性知识产权。中国经济排名全球第二并不能真正说明中国已然实现了民族复兴之梦。

如今,全世界各个国家都正处于变革调整时期,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生产力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创新成为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指出:“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知识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在这种大背景下,各国为掌握国际竞争主动权,纷纷把深度开发人力资源、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战略选择。”为此,他进一步指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积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使学生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努力为培养造就更多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做出积极贡献。”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时代呼唤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成为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众所周知,实践出真知,这是实践教育的出发点,但以往的实践教育偏重于知识的验证和学生动手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而对实践是知识创新的源泉这一点认识不够;另一方面,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创新教育,但近年来的创新教育主要集中于创新理论和方法的传授,实践性不强,围绕着创新的实践活动即使有也往往是零散的、个别的。因此,以往的实践教育和创新教育,对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来说,体系是不完整的,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可以说,大学生只有在实践中追求创新并把创新构思付诸实践,才有可能提高自身创新能力。

具体来说,高校中开展的创新性实践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为指向的实践教育活动。通过开展创新性实践教育,使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开展面向问题的研究型学习,经受运用新知识锲而不舍解决问题的过程磨炼,体会成功解决问题的顿悟过程,通过获得创新成果,产生成就感,树立自信心,培育创新精神,提升创新能力。

创造性与创新精神,反映到思维模式上,就是批判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并非否定一切,而是鼓励学生不要无条件地接受权威的意见,要用分析、建设性的态度看待已有的知识,追求更好的答案。旨在打破惯性思维,培养批判精神,启发学生创造性心理的觉醒。不要把别人推销给自己的观点不假思索的接受,要问一个为什么,否则很容易沦为别人思维的奴隶。

批判性思维是现代人才必须具备的条件,没有批判性思维能力,最多是一个有知识的人,但不是一个能够创造新知识的人。“学而不思则罔”,孔子早在几千年前就强调了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只学习而不思考,人就会沉陷于知识的表象。但是,中国大学生是普遍缺乏批判式思维的,这有两条重要原因。

首先,高考制度导向形成思维定势。长期以来,在高考制度的导向下,中国的中小学推行应试教育,过于强调“标准答案”,导致大多数学生自小养成了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其次,大学校园普遍“官味”氛围浓厚。大学本是将人类集体记忆系统化、符号化的场所,但却形成了浓厚的“官味”氛围。“官味”浓厚的氛围,限制了大学生的思想与感情的丰富性,导致部分学生不仅精神苍白,而且思想疲软,从而失去了追问天宇、探究奥秘的远大理想和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不是靠开设一门课即可完成的,而是要贯穿于整个培养体系。它不一定非要开设专门课程,重要的是讲授的方法。需要在传统的直接教学法之外,扩大开放式教学法的比例;采用小班制,鼓励学生自由发言;鼓励学生发散思维,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给学生们充分的课余时间,鼓励学生们自由阅读和独立思考;就同样课程开设不同课堂,鼓励学生进行知识比较与思维比较等等。最终的目的是鼓励学生读书,鼓励学生思考,让学生意识到独立思考的重要性,让批判性思维成为学生的意识、习惯。

大学生们在讨论中历经一次次思辨之后,将逐渐清楚地感受到自己心中的道德标尺,逐渐感受到“直觉”的危害;将意识到之前接受的应试教育,是一种功利性的教学,侧重知识之保存,而大学却侧重知识之应用。之前的学习,是不允许有质疑意识的,把老师教的东西理解了、记住了,考试时就能拿高分。可大学不一样,需要一种批判的精神和反思意识。

大学生将意识到,现代知识分子的人格特征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博爱之胸怀。学习知识,需要有怀疑精神,需要关注细节,将不同的说法互相参照比较。在批判性的价值追问中,逐渐确立自己的价值观,学会理解别人、尊重别人,为自己的人生道路,升起一张理性的风帆。

大学生将意识到,对社会或者对学术做批判理解时,要注意自己往往激情有余而知识不足。所以不仅要从道义出发,而且还需要从专业角度尽可能做知识批判。要承担社会责任,“负责任”的批判需要清明的理性、知识的底子、专业的水准。

苏格拉底说:“未经检讨的生活不值得过。”尽管对我们大学生来讲,经过检讨后的生活也许更加痛苦。但是经过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后,学生们至少走在了独立思考的道路上。这样的课程,除了知识的积累之外,将至少提高学生几种能力:

——多维度思考的能力。没有思考复杂问题的能力,走上工作岗位上后负面影响将很大。通过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学生们学会多维度思考,意识到广泛流传的结论未必就是理所当然的。比如,如何平衡公众的监督权和官员的隐私权,就是一个价值观排序的问题,很多学生却流于单向思考,简单地得出结论。

——提出问题的能力。比如,关于拆迁与城市建设的问题,拆迁就一定是解决城市住房问题的最佳途径吗?很多人的思考往往局限于政府与居民谈判方式的技术细节中,而忽视了宏观角度的思考。

——表达问题的能力。学生们提出一个好问题,至少要经过以下两步:深入思考复杂问题、清晰表达思考结果,而这些却是很多大学生们所缺乏的。

——伦理思考的能力。商业决策或者公共决策,一般都要区别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而在以往的教育中,学生们往往更加关注事实判断,忽视价值判断以及价值观的排序。

值得注意的是,创造力的培养是需要科学精神的,需要讲科学方法的。在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时,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不能放任他们怀疑一切、否定一切、挑战一切,否则同样会形成不尊重客观规律、历史事实和社会现实的简单思维方式。

实践教育和创新教育是密不可分的。教学内容脱离实际,是近年来对高校常见的批评声音。纸上谈兵、眼高手低也是对大学生常见的评价。这与大学教育主要以教师讲授和案例教学为主的方式有一定的关系。

理性告诉我们,再好的教师也只能教授学生,而不能代替学生去思考;再好的案例毕竟只是现实世界的抽象展现,并不能真实展现现实世界的逻辑。就像医学院的临床实习一样,学生们只有接触真实情景,才能学会真实的本领。

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环节上,高校不妨尝试在学习方式上适当进行改革,鼓励学生们结合实践学习,从行动中学习。这种“体验式教学”的方法不仅仅要求师生之间增加课堂互动,还要求师生共同参与实际项目,在实践中学习。为此,高校需要和外界充分合作,设计一些实践项目,让大学生通过团队工作方式,在老师的指导下演练真实的实践项目。比如商科的学生通过实际的企业管理咨询项目,就企业上市、并购、重组深入体会;又如法律专业学生通过参与律师事务所或法院实际项目,就民商、刑事问题进行切实研究。实践中的体验式教学,需要整合各学科、各课程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将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除了学习方式的革新,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培养方向的调整。近年来,国内硕士教育的主流思维是减少研究型硕士,增加应用型和专业型硕士。改革开放伊始,中国由于教育资源有限,不能承办较多的博士教育,故而培养了大批的学术型硕士。而如今,在博士教育大力发展的情况下,社会对硕士的需求从单一的学术研究型硕士,转为研究型和应用型硕士并举,而且以应用型为主。这将引导学生们把已有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将专业知识整合成综合知识,培养分析能力、综合管理能力、领导能力等综合能力。

当然,这样的改革具有极大的挑战性。不仅要求教师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教学方法,而且要求学生改变已经养成的学习习惯。但也唯有如此,才能培养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大学推行体验式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培养大学生一项技能:中文沟通与写作能力。中文是我们的母语,一些大学生却缺乏基本的沟通能力和语言能力。很多大学毕业生在找实习或者求职面试时才发现,自己的表达能力需要大大提高。在学校里,这个问题可能没有充分暴露,但求职面试经历却让很多人意识到沟通的艺术所在:能否用更加打动受众的方式讲述自己的经历?能否用简洁清晰的言语以及严谨的逻辑思路来表达观点?踏入职场以后,很多大学生感慨自己没有在大学时期培养出写作功底,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把文章写成了材料的堆砌。踏上工作岗位后,必须得学会如何控制笔墨,如何少说废话,如何对沟通对象进行理性的分析,如何提高表达的效率。事实上,写作过程是组织思路的过程,应当表现出分析论证的逻辑和独立思考的过程。

无论学生毕业后向什么方向发展,人际交往都是发展中的重要技能。通过PPT演示、演讲技巧、撰写简历、商务谈判、宴会礼仪等,都能展现一个学生的专业素质。在特定环境中,与人交流应该注意的方式以及细节,是需要在学校期间就要着力培养的。当然,开设写作、沟通课的目的,并不在于手把手地教会大学生如何去与人沟通,而在于引导他们学会思考沟通策略,比如商战中的谈判,养成一种权变沟通的思维方式。大学生们涉世未深、阅历有限,这些实用性课程将有助于他们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