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实践教学条件因素
地方高校分流分层人才培养模式对实践教学有更高的要求,实践教学条件能否满足教学的要求,成为分流分层人才培养模式能否达到我们期望的人才培养目标十分重要的因素。广义的实践教学条件是指实践教学的物质条件、实践教学的师资、实践教学的组织和实践教学评价等4个方面。
(一)实践教学的物质条件
物质条件是教学基础。电气信息类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课外科技活动等都离不开必要的物质条件。电气信息类专业实施分流分层人才培养模式,表面上看对实践教学要求高了,需要的物质条件要增加,办学成本增加。其实不然,只要我们做好统筹规划,就会得到“最优化”的效果。
1.模式改变,总体效能提高
电气信息类专业按大类招生,建立学科大类基础平台、电类公共实践平台,将原来多个专业、多门基础课程的实践部分整合、统一,总体上设备成本减少;实验管理系统化、统一化,实验教学所用场地相对还减少,因此,总体效能提高。
2.新的实践教学模式有利于“最优化”
分流分层人才培养模式采用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一方面,强调构建以“专业核心能力”为主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内容求精不求多,求效果不求形式,因此,重点建设核心的实践课程,总体设备投入成本会降低;另一方面,强调校企合作模式,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的场地和设备。
(二)实践教学的师资
关于师资,前文已详细论述,这里不用太多重复。实践教学的师资对分流分层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不仅要求足够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对“质”的要求提高了,要求实践指导教师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实践能力。对于校内教师,要求实验指导教师进一步提高实践能力以适应分流分层人才培养的需要;其次,理论课程教师也要提高实践能力,参与到实验教学中,便于理论课与实践课一体化实践实施,便于指导学生;再者,由于实施分流分层模式后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得以加强,不仅要求更多的教师参与指导工作,还要求这些教师提高其指导能力。对于校外兼职教师,要求他们不断提高教学能力,技术水平、技能水平要随着电气信息技术发展不断提高,以适应高等教育的需要。
(三)实践教学的组织
地方高校实施分流分层人才培养模式后,实践教学的组织和管理方式都要变化。科学合理的教学组织过程是保证与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的前提。针对电气信息类专业采用分流分层人才培养模式后,实践教学的一般组织过程可表述为“统筹规划实践教学内容,细化各实践环节组织形式,严格实践教学过程管理”。
1.统筹规划实践教学内容
电气信息类专业按大类招生,学科基础打通,建立了电类基础实践平台以及各专业的实践平台。为此,实践教学内容不再是每个专业单独规划,各自为战,而是由二级学院统筹规划,使之更加科学合理,更加有利于电气信息类人才的培养,并有利于整个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
2.细化各实践环节组织形式
电类基础实践平台模块的实践教学安排由二级学院统一安排,包括人员、时间、地点等,保证实践教学质量,并能实现对校内现有的实践教学资源充分的挖潜和利用,提高仪器和设备的利用率;专业实践模块则由各专业教研室具体负责。各类实践环节都有细化的组织形式。
3.严格实践教学过程管理
严格实践教学过程管理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实践证明,目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中实践教学过程管理还有许多要完善的地方。目前来说,要达到管理的目标,首先要分析各实践环节过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它们对实践教学效果的影响程度如何,明确哪些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哪些是不能解决的;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并确定哪些实践环节是要重点加强管理的,哪些实践环节的组织形式是不合理的,是否取消这种组织形式,如个人自寻单位实习的“分散实习”方式,难以管理,无法监控,可考虑取消这种形式。
(四)实践教学的评价
实践教学评价具有指向性作用。整个评价体系设计得如何,对实践教学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会引导我们重视实践教学,或者无意识地产生轻视;也可能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要求,或者降低要求等。本书第三章中较详细论述实践教学的评价相关内容,并强调实践教学评价的多维度,例如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维度,评价形式多样化,以适应分流分层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