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分流分层人才培养模式的评价内容

分流分层人才培养模式的评价内容

时间:2022-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特别是分流分层教学后,对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同样的教学环节、同样的评价显然是不能满足人才培养需要的。在引入分流分层教学后,由于教学大纲的制定、修改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内容是无法体现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所需要的教学内容的差异性。

三、分流分层人才培养模式的评价内容

在地方院校电气信息类专业的教学中,尽管受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但是教学活动评价的工作一直未有中断。但是通过分析已有研究,发现这些教学评价活动差别很大。虽然形式上多是对不同班级、不同教学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价,但是评价内容上存在巨大差别。另外,评价之后如何改进教学活动缺少足够的实证研究,多为理论探索。

在开展分流分层的电气信息类人才培养后,针对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教学实践中出现大量的教学改革,甚至出现了一批新型的教学活动,自然也有人对已有的传统教学活动的存废提出了新的见解。这些现象迫切需要进行教学活动的评价,当然系统地确定教学活动评价内容成为开展教学活动评价的基础。

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已有教学活动评价的经验,我们考虑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反馈等5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教学活动的评价。

1.教学目标的评价

教学目标必须是清晰、明确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任何教学活动的教学目标必须是可以量化分析的,不然这将导致教学活动评价无法开展。这在分流分层教学中特别明显。

如在电气信息类专业教学中,专业英语的教学目标一直非常不明确,这导致无法对该课程进行有效的教学评价。专业英语在不同地方院校有不同的教学目标,有些院校为增强教学目标制定的科学性,甚至引入外语教学的研究人员参与制定;有些院校为增加学生学术能力,参考研究生英语培养标准制定目标;有些院校简单地把专业英语作为大学生专业英语能力培养的一个环节,教学目标套用双语教学等课程目标。这些教学目标都是无法量化的。在教学实践中到底需要掌握多少专业单词,需要具备什么样的专业文献阅读能力等,这些都不够明确,相应的教学活动开展后是否达到教学目标根本无法评价。所以,教学目标必须是清晰、明确的,这是进行教学评价的基础。而教学目标是否清晰和明确,直接用评价是否可以量化作为标准。特别是分流分层教学后,对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同样的教学环节、同样的评价显然是不能满足人才培养需要的。而通过量化的教学目标,可以有效地确定各种不同类型人才培养中所需要设置的教学环节。

2.教学内容的评价

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必须围绕教学目标,具有详细的教学内容。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有人认为教学内容等同于教学大纲,这是不够全面的。在引入分流分层教学后,由于教学大纲的制定、修改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内容是无法体现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所需要的教学内容的差异性。所以,在分流分层人才培养模式中教学内容应该是动态的。

如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教学中,单片机结构、汇编语言编程、接口技术是传统的主要教学内容。近年来,随着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增加单片机C语言作为教学内容逐渐成为一种发展趋势,甚至有人提出取消汇编语言教学的设想。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大纲规定的内容尚未能及时地随着这些趋势而变化,我们应该确定哪些内容增加或者不增加,哪些内容删减或者不减。确定过程中,不能完全跟着趋势来变化,还需要考察用人单位对学生知识结构的要求。因此,针对教学内容的评价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对教学内容的评价是对整个教学环节的评价。通常,某个教学环节不是简单孤立的,是与其他教学环节紧密联系的,甚至这个环节只是学生某方面知识结构和能力的一部分而已,这就需要注意教学内容与其他教学活动之间的关联性。如前面提到的单片机课程只是培养学生嵌入式系统开发设计能力中的一个教学活动,该能力的培养还需要嵌入式系统课程、电子系统设计与实践、电子设计大赛、课外科技活动等多个其他教学活动。所以,在评价教学内容时必须考虑这些教学活动之间的联系。

(2)教学内容的评价不局限于课堂教学,还应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评价。如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教学内容的评价也一样是教学活动评价的一部分。现在社会上流行一种观点,毕业设计无用,毕业设计是在浪费时间,主要原因就是在对毕业设计进行教学评价时,并没有对教学内容进行评价。简单的强调毕业设计的目的和意义是无法客观评价毕业设计这一教学活动的。毕业设计到底进行了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是必须明确的,这是进行毕业设计教学活动评价的重要内容。所以,实践教学活动与课堂教学活动一样,必须开展教学内容的评价。

分散实习、第二课堂等教学过程变化多,受客观因素干扰大,教学内容的评价难度大。由于客观因素的限制,企业难以承担大批量学生的实习,采取分散实习的方式逐渐成为一种趋势。由于这类实习的地点、时间、内容都不一样,导致学生实习评价的困难,评价时往往过分强调这些客观因素存在,只简单地评价其过程、形式,而非教学内容。如近年来,许多电子产品企业由于出现用工紧张,以实习生的形式接纳在校学生进行所谓的实习,但是实习内容是简单的重复体力劳动,这与实践教学的初衷是完全背道而驰的。如果教学活动评价中对教学内容进行评价,这样的实习显然是不合格的。第二课堂也存在这样的问题。

3.教学形式

按已有教学理论,所谓的教学形式就是根据客观条件安排教学活动的方式。在分流分层模式下,地方院校通过引入各种校外优质教育资源,如引入企业师资、利用企业场地设备教学,教学形式逐渐多样化。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取得的教学效果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学形式也是教学活动评价的主要内容。值得注意的是,教学效果好的教学形式所付出的成本相对都要高,地方院校很难承担这样的人才培养成本。如,在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中,供配电线路的设计安装是非常重要的方面,现场安装的实践教学是教学效果最好的教学形式,但由于成本高,这种教学形式是大多数地方院校无法去实施的。因此,如何综合地考虑人才培养成本因素对教学形式的评价是非常关键的。

4.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育学中最古老的理论之一,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教学模式等关系密切。在引入分流分层教学模式后,根据不同的人才类型培养需要,教学活动中教学形式也存在差异,教学方法也会不同。另外由于教师个人的差异,相同的教学形式、相同的教学内容也可能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所以,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评价中是不可缺少的内容。

与传统教学模式比较,值得注意的是分流分层模式下的教学方法对教学活动的影响相对较大。在传统教学中,许多研究指出不同的教学方法对教学效果有较大影响,这个影响往往是与学生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如电气信息类专业中控制理论类课程所用到的数学知识较多,课堂教学中公式推导较为繁琐。如果课堂上教师直接讲解公式的推导过程,对于数学基础较好、逻辑思维较强的学生来说教学效果较好;而采用应用工程实例,在实验中讲解相关理论,对于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教学效果较好。因此,同一教学方式下,因学生个体的差异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在分流分层教学模式下,充分考虑了学生个体差异、学生学习情况差异等因素,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取得最大的教学效果。

5.教学反馈

教学反馈是指对教学活动情况的反馈,及时反馈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况,反映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是教学监控的需要,也是教学活动开展的保障。长期以来,教学反馈多集中于学生成绩的反馈,实际这样的教学反馈方式是不科学的。学生成绩是对学生情况的反馈,是对教学活动反馈的一个方面,但不是全部。一个好的教学活动应该能及时地反馈学生的情况和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如果教学评价不考虑教学反馈的因素,一些教学活动的开展和质量将缺乏保证。

如,电子设计大赛一直是电气信息类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课外教学活动,但长期以来第二课堂教学缺乏教学反馈的评价,影响了这些教学活动的可持续开展。近年来,电子设计大赛采取了巡视制度、作品检测制度、学生能力考查制度等是一种教学反馈的尝试,但是,这些制度多是针对竞赛几天时间内学生情况和教学活动的反馈,而对于整个培训学生的教学活动缺乏足够的教学反馈。这就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教学反馈是教学评价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分流分层模式下,不可避免的引入了一些新的教学环节,对于这些教学环节,不能缺少教学反馈,而且要及时反馈,否则就可能会影响这些教学环节的教学效果,学校、学院、教师不能及时全面掌握教学活动情况,影响它们的可持续开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