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记录型信息源按不同的物质载体的分类

记录型信息源按不同的物质载体的分类

时间:2022-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记录型信息源的特点是传播信息系统,便于保存,便于积累,便于利用。记录型信息源可以按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按不同的物质载体,通常分为下面五种类型。关于网络型信息源的具体内容我们将在本章的4.5节具体介绍。这些是目前最常用的记录型信息源。通过自然传递所流通的记录型信息源大多是一次信息。

4.2.1 记录型信息源

记录型信息源包括由传统介质(纸张、竹、帛等)和各种现代介质(如磁盘、光盘、缩微胶卷、网络等)记录和存储的知识信息,如各种书籍、期刊、数据库、网站等。记录型信息源的特点是传播信息系统,便于保存,便于积累,便于利用。它是信息存在的基本形式,也是信息管理的主要对象。

记录型信息源可以按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

按不同的物质载体,通常分为下面五种类型。

(1)印刷型。包括铅印、油印、胶印、木版印刷等。这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形式,由于阅读、利用方便,至今仍广为流传,成为传播信息的主要形式。其缺点是体积大,分量重,收藏要占很大空间,管理较为困难。

(2)缩微型。一般指以感光材料为载体,利用光学记录技术,使印刷型文献按比例缩小的文献资料,包括缩微胶卷、缩微胶片(平片)和缩微卡片等缩微品。

(3)计算机阅读型。它是将文字和图像转换成二进制数字代码,记录在磁带、磁盘或光盘等载体上。阅读时,再由计算机将它输出,转换成文字或图像。它能存储大量信息,并以极快的速度从中取出所需的信息。

(4)网络型。这是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应用而出现的新形式。它直接在网上产生、发布、存储和传播,如各类网络书刊、网络新闻、网站信息等,可以下载存储在其他载体上。这类信息虽然也需要计算机帮助才能阅读,但它直接在网上存取,这是它与计算机阅读型的区别之处。关于网络型信息源的具体内容我们将在本章的4.5节具体介绍。

上述几种形态的记录型信息源虽各具特色,但从国内外许多图书馆、信息中心和企事业机构的收藏、使用情况来看,不仅在目前,而且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印刷型仍然是最基本的信息源,在各类信息源中居于首位。增长最快的则是网络型信息源。

按不同内容、性质和加工情况,可以分为一次信息、二次信息和三次信息。

一次信息。凡是在科研、生产、经营、文化及其他各类活动中生产的原始信息,称为一次信息。如期刊论文研究报告、市场调查报告、专利说明书及各种网络信息。

二次信息,是对一次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后产生的一类信息,如书目、题录、简介、文摘等形式的检索工具。二次信息的重要作用,不仅在于报道,更重要的是为查找一次信息提供线索。

三次信息,是在一、二次信息的基础上,经过分析、综合而产生的信息。人们常把这类信息称为信息分析研究的成果,如综述、述评、学科年度总结、文献指南、书目之书目等。

按编辑出版形式的不同特点,可分为图书、期刊、会议资料、专门报告、专利资料、政府出版物、学位论文、产品样本、档案、标准、新闻报纸等。这些是目前最常用的记录型信息源。

记录型信息源主要分布于编辑、出版发行系统、书刊贸易机构、政府机构、各级学会和协会、图书馆、档案馆、文献中心、信息中心、数据中心及企事业机构等部门。一般通过正式渠道流通,也通过新闻系统、邮电系统、书刊发行系统向信息利用者传递(亦即自然传递)。通过自然传递所流通的记录型信息源大多是一次信息。通过正式渠道,即各级各类信息中心、图书馆、文献中心流通的信息源则包括一次信息、二次信息和三次信息。前者没有对信息源进行任何加工整理和组织控制,后者都经过信息工作者的整理和组织控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