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文化按载体形式的分类

文化按载体形式的分类

时间:2022-02-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如文字系统是精神文化,本书封面上副标题的文字“文化符号学”作为形式载体,它与本书行文中的相同文字之间既有字体的不同,又有大小的不同,但它们都能被视觉感知并识别为相同的“文化符号学”五个汉字,它们所承载的字义,即意义或价值完全相同。物质文化的文化价值与其载体之间存在如下关系,是不容忽视的。综上可知,即使物质文化载体的视觉形式完全相同,但是,如有其物质特性与尺度等改变,也就未必能保持其文化价值的不变。
文化载体形式的分类_符号学Ⅰ——文化符号学

为了对文化深入了解,尤其是为了对文化的创造深入了解,就有必要弄清文化可感载体的形式及其物理存在的特性。据此,文化还可以如下归纳为两类。

①不论文化载体的物质特性与尺度等物理存在形式如何,凡能被视知觉或听知觉等识别为同一感性形式时,它所承载的文化价值都将确定的、并皆相同,这种文化类型就是非物质性文化,凡精神文化皆属于此。

②即使某文化载体能被视知觉或听知觉等识别为同一形式,只要该载体的物质特性与尺度等形式属性并不相同时,它所承载的文化价值也将不同,这种文化类型就被称为物质文化,从前的实用器物与现在的技术产品等皆属于此。

1.精神文化

如前所述,先民们所创造的语言、文字(包括中文的篆、隶、草、行、楷等各类书体),先秦的诸子百家、伦理道德、诗书礼乐,后世所创的各种律法规章等人文社会科学,天文历法、数理化学等各类自然科学,以及绘画、雕塑、音乐等各类艺术,都是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的价值必然由某种可感的形式来承载,这种可感形式当然也有其物理存在。有了物理存在,才能被人们的某一感官感知并识别为某一感性形式。但是,精神文化的价值载体只要能为人们的视觉或听觉感官识别为某一特定的感性形式时,它们的文化价值也就完全确定了。如文字系统是精神文化,本书封面上副标题的文字“文化符号学”作为形式载体,它与本书行文中的相同文字之间既有字体的不同,又有大小的不同,但它们都能被视觉感知并识别为相同的“文化符号学”五个汉字,它们所承载的字义,即意义或价值完全相同。反之,当要表述相同的意义或价值时,不仅可以用不同大小汉字来承载,还可以用正、草、隶、篆不同书体的汉字来承载,也可以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工具所书写或制作,也可以由张三、李四或任何个人所题写,也可以由印刷字符来印制,唯一的条件是只要它们能被读者的视觉感官识别为相同的“文化符号学”这几个汉字即可。这时,它们都同样能承载这一确定的意义或价值。又如王安石所创作的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也是精神文化,它的意义或价值可以在不同物质特性载体中被再现。其载体可以如文中用印刷文字印制出来,也可以用如图1-19所示的大篆书法作品表达出来,但是作为这首诗的精神价值,只要它能被人们识别为原诗,则不因载体的物质特性不同而有丝毫的改变。综上可知,凡精神文化,它们的价值往往都可以不同的物质特性,以不同尺度的载体来再现。所以文字系统等精神文化不因物质特性的不同而异。

精神文化包括:①作用于人类理智的各种科学;②作用于人类情感的各类艺术等两类。它们都同样只为视觉或听觉识别为相同的感性形式,不论它的物质属性如何,它们都具有相同的特定文化价值。

2.物质文化

如前所述,凡先民们所创造石刀、石斧、陶器、瓷器等实用器物,乃至后世所创造工具、道具、工作母机、交通道具等技术产品,都是对人类躯体或功能器官实施驱动的文化类型。为了实现对这类文化价值的传达,这类文化的文化价值也必须由某种可感的形式载体来承载。但是这类文化的文化价值往往并不像上述的精神文化那样,仅仅承载在由视觉或听觉感官所感知与识别的形式之中。物质文化的文化价值与其载体之间存在如下关系,是不容忽视的。

①物质文化从表面上来看,它的实用价值似乎一定程度与载体的视觉形式相关。如图1-20(a)所示的一张办公座椅,有其特定实用价值。如果它的视觉形态有所改变,如去除了扶手与靠背,成了如图1-20(b)所示的凳子,它所承载的实用价值也随之大幅地改变了。但是尽管如此,也不能说明它的实用价值承载在视觉形式之中。难道图中所画的椅子也承载有现实的实用价值吗?或者是这些椅子的高保真照片或者是写实绘画中承载有该椅子的实用价值吗?不论何者其实都没有!它们都不可能用来支持人类躯体的任何一种坐姿的。可见,物质文化的实用价值并不承载在所在对象的视觉形式之中。这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第一个大相径庭之处。

图1-19 王安石梅花诗

②物质文化的实用价值承载在具有特定尺度的现实形态之中。即使该对象的视觉形式与构成它的物质材质都保持完全相同,只要构成其形态的绝对尺度发生改变时,它原先所拥有的实用价值也有可能随之发生大幅度的改变,乃至荡然无存。如将图1-20(a)所示的这张办公座椅的尺度或放大到2倍、或缩小到1/2,成如图1-20(d)所示时,原先(a)中所拥有的实用价值都将荡然无存。物质文化的对象不仅是整体的尺度变化,即使是局部的尺度产生视觉上难以辨认的变化将可能改变对象的实用价值。这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又一个大相径庭之处。

图1-20 物质文化的特定物质性形态

③物质文化的实用价值承载在具有特定物质特性的现实形态之中。即使该对象的视觉形式与其绝对尺度保持完全相同,只要构成其载体的材料物质特性发生改变,它原先所拥有的实用价值也可能随之发生大幅度的改变,乃至荡然无存。就像一件羊绒服装如果以完全相同的表面视觉效果的其他材料,按完全相同的样式进行高保真仿制的话,其原先的价值随着材料的改变也将大幅度的改变。又如一台钢铁材料的工作母机,如果将它用木材或塑料按完全相同的形态与尺度复制,并嵌粉打磨,以完全相同色彩的涂料喷涂,使之与原先的工作母机具有完全相同的视觉形式,但是,原先所拥有的实用价值早已随着材料的改变而荡然无存。即使是一把石刀、石斧,如果用石膏来翻制、并赋予完全相同的视觉效果,原先在石刀、石斧中所拥有的实用价值,在“石膏刀”“石膏斧”中也同样荡然无存。这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另一个大相径庭之处。

综上可知,即使物质文化载体的视觉形式完全相同,但是,如有其物质特性与尺度等改变,也就未必能保持其文化价值的不变。这是与精神文化最大的差异。这是由于承载物质文化价值载体的可感形式,除了视觉性几何形式之外,还包括材料物质特性,如强度、刚度、韧性、脆性、展性、延性,以及长度、重量等非视觉性形式属性,并且这些非视觉性形式属性还是更为重要的形式属性。只有当这些综合的形式属性都相同时,它的文化价值才能保持完全相同,也正因为如此才称它们为物质文化。可见,物质文化的文化价值,并非承载在载体的视觉形式中,而是承载在诸如本体觉形式,或其他综合觉等形式之中。

但是也不能不指出,在物质文化中还有一小部分发生了蜕变,一度具有实用价值的器物失去了现实的实用价值,仅借助于原先的形式躯壳,以其象征价值去满足人类情感上的审美欢愉。这样就使自己失去了作为物质文化具有实用价值的根本性质,从而具有了艺术,诸如雕塑等特征。只不过它是使用了特定的工艺技术去实现造型的“雕塑”而已。这种对象就是从前的礼器与现代的陈列工艺品。进行这种对象创造的就是非实用的工艺技术。

物质文化之所以被创造,首先是为了弥补人们在生存、生活中自身躯体或功能器官能力的不足,所以,物质文化的文化价值主要是作用于人类躯体与功能器官,而不是仅仅作用于人类的视觉。载体形式中的物质特性与尺度等形式属性,就不是仅由视觉所能感知的形式属性,而是人类躯体,各功能器官,以及众多感官与感觉系统所综合感知的形式属性,这些感知系统中至关重要的感觉系统就是以本体感觉为主的综合感觉系统。

3.精神与物质文化间的关系

综上可知,人类所创造的文化,分成如图1-18所示的两大类型:一是具有特定物质形态的物质文化;一是虽也具物质性的形态,但可在不同的物质性载体中被再现的精神文化。并且精神文化又有作用于人类理智的各类科学与作用于人类情感的各种艺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间的关系可归纳如下。

(1) 物质文化是基础 在两类文化中,物质文化满足人类生存、生活中最基本的实用需求,是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是社会得以发展的经济基础。没有这种文化的创造,没有这种文化价值来弥补人类自身能力的不足,人类自身的能力既不足以抵御严酷自然的风霜雨雪、严寒酷暑的侵袭,又不足以抵御猛禽恶兽的攻击。所以没有物质文化的不断创造,或许早就没有人类与人类的一切,人类这一物种也可能早已成了地球上的匆匆过客,成为一个消亡了的,考古发掘中的物种了。事实上也的确有不少人类的支系就是如此。如果你对人类的进化史感兴趣的话,你会发现这决不仅是个别的现象。物质文化的创造是决定人类能否生存、生活下去的最根本保证。

同时物质文化所关系到的是生产力,属于社会经济基础,它的创造是推动整个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也是推动一切精神文化得以发展的原动力。往往精神文化都还在物质文化发展的相应水平上才得以发展。所以,物质文化是一切文化创造中最为重要,最为根本的财富,还是精神文化得以创造的基础。

(2) 精神文化的反作用 反之,精神文化则主要作用于人类的精神层面,如科学这类文化就是作用于人类的理智;艺术这类文化就是作用于人类的情感。精神文化的创造,推动着人类智慧的进步与情感的充实。它是以物质文化的发展为基础,是在物质文化发展的相应水平上才得以创造。反之,精神文化在满足人类精神生活需求的同时,也反作用于,并促进物质文化的创造。科学,尤其是其中的自然科学更是如此。此外,律法规章、文学艺术等虽不直接转化为技术,介入物质文化的创造,但也间接地影响着技术的变形,从而影响着物质文化的创造。所以人类所创造的两类文化之间并不是各不相干,而是相互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一言以蔽之,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创造的根本基础,反之精神文化又反作用于物质文化的创造。例如产品这一物质文化就是在科学(当然包括自然科学与技术)与艺术的强劲反作用中得以发展的造物技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