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回族社团活动

回族社团活动

时间:2022-03-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时代发展的需要,一系列回族社团应时而生,他们积极开展活动,推动回族社会文化向前发展。五四运动爆发后,京、津、鲁等地回族积极响应,纷纷组织团体,积极从事革命活动。
回族社团活动_中国回族

第四节 回族社团活动

民国初年,在资产阶级民主思潮的影响下,中国回族穆斯林民族意识逐渐觉醒,一批回族有识之士走到了时代的前列,在回族社会开展新文化运动,他们联同胞,立社团,改良宗教,发展教育,振兴民族文化。从清末到1949年的半个世纪内,回族穆斯林所创办的社会文化团体组织,总数在100个以上。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时代发展的需要,一系列回族社团应时而生,他们积极开展活动,推动回族社会文化向前发展。

一、教育社团

民国时期,受当时中国社会教育救国思潮的影响,回族有识之士认识到回族教育发展已不能适应时代潮流,开始萌发了改革传统教育,推动回族教育新发展的想法。于是他们团结回族有志之士,创办教育社团,改革传统教育,发展新式教育。1906年,回族人童琮在江苏镇江创立“东亚穆斯林教育总会”,是近代中国回族穆斯林最早的教育社团;同期北方宗教界杨仲明阿訇在京成立“清真教育会”;同年的12月,留学日本东京的回族14个省的30多名回族学生建立“留东清真教育会”,他们创办刊物《醒回篇》,大声疾呼“改良宗教,兴办教育”,具有极大的社会启蒙作用。民国成立以后,由北京著名宗教人士王宽发起,联合当时著名阿訇和回族上层人物张子文、王应模、安静轩、穆子光等人于1912年在北京西单清真寺内创办了全国性组织“中国回教俱进会”,推举马邻翼为会长,王宽为副会长。后来,俱进会会长改称理事长,王宽为理事长。俱进会以“兴教育,固团体,回汉亲睦”为宗旨。该会成立后致力于发展回族教育和各项事业,在各地设立了一大批清真中小学,推动了回族新式教育的发展。俱进会是民国时期在回族思想界、文化界、教育界影响最大的社团组织。它的支部、分部遍及全国各地,1913年呼和浩特成立分会,以后西北的甘肃成立“兰州回教劝学所”,青海于1922年5月27日成立“宁海回教促进会”,1929年9月陕西成立“中国回族公会陕西分会”等,到1936年时已达200多个。他们在推动回族教育改革,发展回族新式教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爱国爱教社团

回族穆斯林历来就有着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尤其是近代以来,回族穆斯林的这一优良传统得到了很好的表现。他们将爱国与爱教结合起来,积极组织回族穆斯林社团,团结回族大众,从事爱国与爱教的社会活动。1911年4月,上海成立了“上海清真商团”,商团以“勤力操练,灌输革命思想”为宗旨,积极投身于辛亥革命运动。同年成都成立了“清真保路同志会”。五四运动爆发后,京、津、鲁等地回族积极响应,纷纷组织团体,积极从事革命活动。山东省组织成立了“山东回教救国援会”,天津回族团体积极要求加入当地各界联合会组织,其革命热情甚为高涨。北伐战争后,北平成立“中国回民公会”组织,华北成立了“华北回民护教团”。作为回族穆斯林的爱教组织,他们以维护本教荣誉为宗旨,其中“华北回民护教团”在1932年《南华文艺》和上海北新书局“侮教案”中,为捍卫回族穆斯林的尊严,组织回族大众,英勇斗争,取得胜利。抗日战争爆发,大敌当前,回族各种救国会、服务团、救护队、慰劳团、义捐队、后援会等如雨后春笋,纷纷成立。“中国回民救国协会”是这一时期规模最大的是全国性组织。该组织在全国20多个省(市)建立分会,组建了“伊斯兰世界问题研究会”“西北问题研究会”“甘宁青抗敌救国宣传团”“青年服务团”以及南北两路抗敌“巡回工作团”“编译委员会”等组织,一方面从事发扬教义的学术研究活动,同时团结回族民众抗日救国。

三、慈善社团

回族慈善社团的出现始自近代,之前回族社会中的慈善工作一般都是由各个清真寺承担。受近代慈善组织的影响,20世纪以来,中国一些地区尤其是经济较为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回族穆斯林的慈善事业,有的地方还设有专门的慈善机构。

民国初年,上海最早成立了清真董事会,董事会的负责人同时是上海珠玉汇市京帮首脑。董事会管理职能除当时上海各清真寺的财务、回民公墓外,重要的职责就是经营管理回民慈善事业,小到清真寺什物添置,大到建造清真寺、购置回民墓地等,财源来自上海珠玉古董商人。1929年西安市成立了回民救穷会,推动公益事业发展。当年关中地区遭遇大旱灾,回民救穷会在化觉巷清真寺开办了粥厂,为当时回族灾民解了燃眉之急。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中国回教救国协会陕西分会在西安市成立,后专设青年战地服务团。战时西安遭日军飞机轰炸,回民伤亡200多人,服务团负责领卡凡布,并掩埋亡人。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各地穆斯林的宗教慈善事业方兴未艾。西安三宝双喜集团公司每年抽出企业所得用于公益慈善事业,他们多次赴陕南贫困地区扶贫助困,资助西安市高考新生,资助学术研究事业。同时在人们自发自愿的公益基础上,各地还产生了回族穆斯林的公益慈善组织,如青海回族撒拉族救助会、宁夏穆斯林福利协会等。

青海回族撒拉族救助会创立于2004年,作为一家以少数民族弱势群体为主要救助对象的省级民间非营利组织,其依靠当地社会资源,在青海各级政府和广大穆斯林群众的支持下,培训大学生成为乡村志愿者形成工作团队,以教育救助为主,积极参与医疗救助和扶贫济困等慈善公益事业,至2009年,救助会共资助大学生(包括研究生)855名,中小学生736名。救助会通过与青海红十字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医院等多家医院合作,目前已为423名贫困病人减免了医疗费用,使1500多名回、汉、撒拉、藏等民族的贫困患病群众受益。

宁夏穆斯林福利协会作为回族民间自发创建的慈善社团组织,自2001年6月成立以来,就积极从事吸纳慈善捐资、扶贫济困的工作。协会先后同科威特亚洲穆斯林委员会和阿联酋马克图目慈善机构合作,为宁夏银川市金凤区良田镇引进了包括建设200套住宅、1所幼儿园、1所诊所、1座清真寺的穆斯林新村无偿捐资项目。还在宁夏其他市县捐资修建了20套住宅、32眼水井、1座教学楼等,捐赠了几千件衣服,资助了23名孤儿,并到农村开展义诊等活动。2006年,协会争取科威特援助资金,在银川市西夏区兴泾镇投资建成宁夏穆斯林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对回族贫困家庭初高中毕业生进行职业培训;2007年,在协会的努力下,由科威特国际伊斯兰慈善机构亚洲穆斯林委员会捐资的200余万元在银川市兴泾镇建成穆斯林孤儿院,接收回族和汉族孤儿100多名。

四、学术社团

20世纪初的回族新文化运动激发了回族有识之士创办学术团体,开展学术活动的积极性,于是一批回族穆斯林精英投身到这场运动中,他们积极倡导,并发起组织回族学术团体,促进回族学术研究,体现了世纪之初,回族有识之士探索民族文化发展的时代自觉。较早成立这类组织的是1913年北平成立的“清真学会”和1917年的“清真学社”。学社的成立,旨在“阐明学理,研究学术各宗旨,藉联同教之感情,共助学问之进步”。1925年6月28日由哈德成、伍特公、沙善余、马刚候等人发起在上海成立了全国性组织“中国回教会”。该会主要以“阐明教义”“提倡教育”“联络中外同教情谊”为宗旨。设文牍、交际、编辑、教育、调查、会议、庶务、宣讲八股具体活动。并成立会属“编辑委员会”,发行会刊等。此后,各地纷立团体。主要有:1929年6月北平各大学回族学生联合成立的“伊斯兰学友会”;1933年上海成立的“中国回教宣传所”;1934年夏,太原成立“伊斯兰布道会”、上海成立“中国回教文化协会”;1938年6月又成立了“上海伊斯兰妇女协会”及1938年冬成立于桂林的“中国回教文化学会”等。其中,1931年成立于南京,旨在“联络感情,研究学术,促进教务,服务社会”的“中国回教青年学会”还设有专门的“回民学术研究会”。这些学会、研究会等,以研究伊斯兰文化和青年问题为主要内容,为注意沟通回汉及中阿文化学习与交流,重视民族前途,曾起过重要作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前,回族穆斯林中的有识之士创办了诸如《月华》《清真铎报》等为代表的报刊近150余种,成为民国时期回族穆斯林自我表述的学术阵地和话语平台,发表了大量的关于伊斯兰文化的文章,发扬、宣传和传承了自己的文化,彰显了穆斯林寻求自我表述的文化自觉。

改革开放以来,回族学术社团得到较大发展。尤其是这一时期随着回族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回族学人投入回族学研究队伍中,他们在积极从事学术研究的同时,也努力成立属于自己的学术研究组织。应该说,这一时期,回族学相关研究学术团体先后成立,其中以中国回族学会为代表。中国回族学会是经有关部门批准,民政部备案,于1998年9月成立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全国性回族学术研究团体。中国回族学会是一个纯粹的民间社团组织,没有固定的财政经费,其日常运转完全依赖会员缴纳的会费和来自社会主要是回民企业的赞助。中国回族学会是一个混合型的学术团体,其主要成员来自国内各高校、社科院、民研所等学术单位、部门的回族学者和从事中国回族领域研究的其他兄弟民族的友好学人,另一部分是党政各相关部门的原负责人和现任领导,再就是来自回族企业的相关人士。中国回族学会下设历史文化、回族文学、回族书画、回族音乐等多个学术委员会,还另设一个回族企业家论坛,所有研究都有明确的方向。学会每年轮流在申办的城市举行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经费主要由举办地的政府或企业承担,但参会人员往返的费用由个人自理。学会自成立以来,先后举行全国性回族研讨会19次,会员由最初的几十人发展到了几百人,参会代表既有各级从事民族宗教的政府工作人员,也有各地从事民营经济的回族企业家,还有在全国各高校专门从事回族伊斯兰教研究的学者,民间从事执教的阿訇、各种教门人士和民间阿拉伯语学校中的回族穆斯林教师等。学会每年都会围绕着一个话题,聚集一堂,共商回族社会发展大计,每年大会组织者都会将与会学者的论文汇编成册。同时中国各回族人口较多的省份,也都成立回族学分会,如宁夏回族研究会、云南回族学会、青海回族学会等,在各地市县也成立回族学会,如昭通回族学会等,这些回族学术团体的成立为推动回族学学术研究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商业社团

20世纪前半期,回族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产生并得以发展。受当时各种回族社团的影响,回族企业家和商人也组织了不少经济、公益等方面社团。这些社团主要分布在北平、南京、西安等大城市。1913年北平回民成立全市干鲜果业公会,1915年又成立“北平市羊肉业同业公会”;20世纪30年代,南京成立专事公益事业并兼理清真寺寺务的“喜元业公会”“亭彩业公会”等,西安成立了“西安市回教救灾会”“西安伊斯兰家庭工读社”等。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后,随着回族经济的重生,越来越多的回族商人投入到了市场经济大潮中,他们在重操回族传统商业的同时,也积极拓展新的回族经济形式,并积极倡导成立回族穆斯林商业组织,彼此沟通,相互协商,积极开展对外贸易,拓宽回族企业的经营市场,增强回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西安回族商人沙鹏程创办的三宝双喜公司,是一个集制药、幼儿教育产业、国际国内贸易、房地产开发等多项产业的现代企业集团。崛起的回族企业家们在创办企业的同时,也不忘回族企业家间的联合,倡导成立回族商会组织。2008年4月17日,陕西首家穆斯林企业商会——西安市穆斯林企业商会在西安成立,来自国内外的1000多穆斯林企业及各界代表参加了成立活动,沙鹏程被推选为商会会长。商会成立以来,凭借西安的地域和文化优势,发挥民间组织的桥梁作用,积极开展与中东、东南亚等国家的经济合作与往来,使更多的回族企业走向国际市场

【注释】

[1]本节主要参考丁克家:《至善至美的回族艺术》,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杨启辰等主编:《中国穆斯林的礼仪礼俗文化》,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